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治理山体滑坡的防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03:02: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山地灾害防治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理山体滑坡的防滑结构。


背景技术:

2.滑坡是山地灾害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开展山地灾害的防治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一件大事。现有技术中,对于滑坡的治理,通常采用的防治方法有打桩及灌浆的方式,桩体通常为单排结构,且桩体底部会下放至滑移面的下方,即将滑坡体的滑移面切断,并进行阻隔,使滑坡体无法下滑。但是滑坡体的滑移面一般为弧形,当雨水量较大时,滑坡体因雨水的渗入重量增加,深入滑移面下的桩体将无法承担更大重量的滑坡体,滑坡体会连带桩体一同下滑,因为桩体的介入,滑坡所导致的危害更大,该种防治防治治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理山体滑坡的防滑结构,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抗滑桩、第三抗滑桩、多组第二抗滑桩和多组连接板的配合将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进行固定,通过排出口将滑落下来的斜坡上的土体排出,通过在多组连接板上设置渗水孔,将雨水排出,通过排水槽排出,防止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因雨水的渗入重量增加,深入滑移面下的桩体将无法承担更大重量的滑坡体,滑坡体连带桩体一同下滑。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理山体滑坡的防滑结构,包括山体、第一抗滑桩、第二抗滑桩、第三抗滑桩、排水槽和格挡板,所述第一抗滑桩、第二抗滑桩、第三抗滑桩、排水槽和格挡板皆位于山体的相同一侧,所述第一抗滑桩与第二抗滑桩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抗滑桩和第三抗滑桩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抗滑桩设置有多组且呈不同设置,多组所述第二抗滑桩与第一抗滑桩和第三抗滑桩以及格挡板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格挡板的一侧连接有前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格挡板的一侧连接有后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排出口。
5.优选的,多组所述第二抗滑桩之间连接有连接板,多组所述连接板呈不同设置,且所述第一抗滑桩相邻的第二抗滑桩与第三抗滑桩相邻的第二抗滑桩呈同一高度设置。
6.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组渗水孔,多组所述渗水孔呈相同设置且均匀分布在连接板表面。
7.优选的,所述排水槽位于格挡板和多组连接板之间,所述排水槽的一端与前板固定连接,所述排水槽的另一端与后板贯穿连接。
8.优选的,所述排水槽顶端靠近格挡板一侧安装有左板,所述排水槽顶端靠近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有右板,所述左板和右板的厚度呈相同设置。
9.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长度大于第一固定板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顶端呈同一高度设置。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山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山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板,且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皆与山体相匹配。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抗滑桩、第三抗滑桩、多组第二抗滑桩和多组连接板的配合将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进行固定。
13.2、通过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排出口将滑落下来的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排出,利于对于滑坡的治理。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多组连接板上设置渗水孔,将雨水排出,通过排水槽排出,防止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因雨水的渗入重量增加,深入滑移面下的桩体将无法承担更大重量的滑坡体,滑坡体连带桩体一同下滑。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组第二抗滑桩和连接板连接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格挡板与前板后板连接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安装板与山体连接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安装板与山体连接示意图。
19.图中:1、第一抗滑桩;2、第二抗滑桩;3、第三抗滑桩;4、连接板;5、第一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7、前板;8、后板;9、排水槽;10、格挡板;11、渗水孔;12、左板;13、右板;14、第一安装板;15、第二安装板;16、山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理山体滑坡的防滑结构,包括山体16、第一抗滑桩1、第二抗滑桩2、第三抗滑桩3、排水槽9和格挡板10,所述第一抗滑桩1、第二抗滑桩2、第三抗滑桩3、排水槽9和格挡板10皆位于山体16的相同一侧,所述第一抗滑桩1与第二抗滑桩2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第二抗滑桩2和第三抗滑桩3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6,所述第二抗滑桩2设置有多组且呈不同设置,多组所述第二抗滑桩2与第一抗滑桩1和第三抗滑桩3以及格挡板10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5靠近格挡板10的一侧连接有前板7,所述第二固定板6靠近格挡板10的一侧连接有后板8,所述第二固定板6上设置有排出口,通过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第一抗滑桩1、第三抗滑桩3、多组第二抗滑桩2和多组连接板4的配合将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进行固定,通过排出口将滑落下来的斜坡上的土体排出,通过在多组连接板4上设置渗水孔11,将雨水排出,通过排水槽9排出,有效防止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因雨水的渗入重量增加,深入滑移面下的桩体将无法承担更大重量的滑坡体,滑坡体连带桩体一同下滑。
22.多组第二抗滑桩2之间连接有连接板4,多组连接板4呈不同设置,且第一抗滑桩1相邻的第二抗滑桩2与第三抗滑桩3相邻的第二抗滑桩2呈同一高度设置,满足山体16的使用需求,有效防止了山体16滑坡。
23.连接板4上设置有多组渗水孔11,多组渗水孔11呈相同设置且均匀分布在连接板4表面,通过在多组连接板4上设置渗水孔11,将雨水排出,通过排水槽9排出,有效防止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因雨水的渗入重量增加,深入滑移面下的桩体将无法承担更大重量的滑坡体,滑坡体连带桩体一同下滑。
24.排水槽9位于格挡板10和多组连接板4之间,排水槽9的一端与前板7固定连接,排水槽9的另一端与后板8贯穿连接,有效的将雨水排出,防止。因雨水的渗入重量增加造成滑坡。
25.排水槽9顶端靠近格挡板10一侧安装有左板12,排水槽9顶端靠近连接板4的一侧安装有右板13,左板12和右板13的厚度呈相同设置,满足排水需求。
26.第二固定板6的长度大于第一固定板5的长度,且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的顶端呈同一高度设置,满足山体16的使用需求,有效防止了山体16滑坡。
27.第一固定板5与山体16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4,第二固定板6与山体16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板15,且第一安装板14和第二安装板15皆与山体16相匹配,满足使用需求,有效防止了山体16滑坡。
28.具体使用时,当遇到雨水天气时,部分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会造成滑落,因雨水而造成重量增大,通过多组连接板4上的渗水孔11,将雨水排出,再通过排水槽9排出到河流内,当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滑落较多打开排放口进行排放,有效减轻第一抗滑桩1、第二抗滑桩2和第三抗滑桩3的压力。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