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16 05:15: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粉体装钵领域,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


背景技术:

2.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正负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锂金属的化学特性十分活泼,因此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生产对工艺要求较高,需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且锂电池材料具有较高的腐蚀性,所产生的扬尘会对人体、自然环境产生破坏与污染。
3.现有的电池正负极材料装钵机,料体由加料装置进入后直接由出料口进入匣钵内,完成装料动作,料体进入加料装置后,料体松散使得有效送料率较低,无法满足高效的生产需求。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的,一种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电池正负极装钵机无法完成高效送料的生产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包括:壳体1、装钵机本体2,装钵机本体2包括加料装置3、自动线体机构4、升降机构5、匣钵6,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匣钵6到达出料口下方的匹配位置时,第一滑动组件52沿滑轨51向上运动,第一滑动组件52带动第二滑动组件53、阻挡板56向上运动,即升降机构5带动匣钵6向上运动,料体通过加料口32进入储料仓34,松散的料体进由储料搅拌轴35进入出料通道36,真空泵连接脱气口37对出料通道进行气体的脱气,使得通道内可装料体的空间变多,料体由出料通道36进入匣钵6,加料完毕后升降机构5复位,匣钵6继续沿自动线体装置运动,完成加料动作,达到高效装填料体,满足生产需求。
6.一种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包括:壳体1、装钵机本体2,壳体1内设有装钵机本体2,所述装钵机本体2包括加料装置3、自动线体机构4、升降机构5、匣钵6,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表面的中部设有加料装置3,所述加料装置3包括上盖板31、加料口32、驱动装置33、储料仓34、储料仓搅拌轴35、出料通道36、脱气口37,所述上盖板31通过连接件与壳体1上表面连接,所述上盖板31上方设有驱动装置33,用于驱动加料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3左侧设有加料口32,加料口32上端与外部加料装置3直接连接,用于装填料体,所述下盖板中心轴设有储料仓搅拌轴35,用于搅拌料体,所述下盖板下方设有储料仓34,用于加料时储存料体,所述储料仓34下方设置有出料通道36,出料通道36内设有过滤器,用于过滤料体,所述出料通道36侧边设有脱气口37,用于排出出料通道36内多余气体,所述脱气口37连接有外部真空泵设备,用于驱动排出出料通道36内多余气体。
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顶部的下方设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左侧设有升降机构5,安
装板11右侧设有自动线体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5与自动线体机构4匹配对应,自动线体机构4上方设有匣钵6,用于承接出料口料体。
8.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滑轨51、第一滑动组件52、第二滑动组件53、滑动连接架54、连接板55、阻挡板56,所述滑轨51设置在安装板11左侧,所述第一滑动组件52通过滑动连接架54与滑轨51连接,所述第二滑动组件53通过连接板55与第一滑动组件52连接,所述第二滑动组件53上方的侧边设有阻挡板56,用于阻挡匣钵6。
9.进一步的,所述自动线体机构4侧边还设有光电传感器,用于监测匣钵6位置,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匣钵6到达出料口下方的匹配位置时,第一滑动组件52沿滑轨51向上运动,第一滑动组件52带动第二滑动组件53、阻挡板56向上运动,即升降机构5带动匣钵6向上运动,料体通过加料口32进入储料仓34,松散的料体进由储料搅拌轴35进入出料通道36,真空泵连接脱气口37对出料通道36进行气体的脱气,使得出料通道36内可装料体的空间变多,料体由出料通道36进入匣钵6,加料完毕后升降机构5复位,匣钵6继续沿自动线体装置4运动,完成加料动作。
10.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下方设有防掉料翻转快门38,用于防止料体意外掉落。
11.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处还设有双层除尘罩39,用于出料时防止扬尘。
12.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31侧边还连接设有储料仓称重机构8,用于对储料仓34重量进行称重。
13.进一步的,所述储料仓搅拌轴35的下端为螺旋轴型。
14.进一步的,所述自动线体机构4下方还连接有集尘机构7,用于辅助收集多余料体。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包括:壳体1、装钵机本体2,装钵机本体2包括加料装置3、自动线体机构4、升降机构5、匣钵6,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匣钵6到达出料口下方的匹配位置时,第一滑动组件52沿滑轨51向上运动,第一滑动组件52带动第二滑动组件53、阻挡板56向上运动,即升降机构5带动匣钵6向上运动,料体通过加料口32进入储料仓34,松散的料体进由储料搅拌轴35进入出料通道36,真空泵连接脱气口37对出料通道进行气体的脱气,使得通道内可装料体的空间变多,料体由出料通道36进入匣钵6,加料完毕后升降机构5复位,匣钵6继续沿自动线体装置运动,完成加料动作,达到高效装填料体,满足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2][0023][002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
一种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包括:壳体1、装钵机本体2,壳体1内设有装钵机本体2,所述装钵机本体2包括加料装置3、自动线体机构4、升降机构5、匣钵6,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表面的中部设有加料装置3,所述加料装置3包括上盖板31、加料口32、驱动装置33、储料仓34、储料仓搅拌轴35、出料通道36、脱气口37,所述上盖板31通过连接件与壳体1上表面
连接,所述上盖板31上方设有驱动装置33,用于驱动加料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3左侧设有加料口32,加料口32上端与外部加料装置3直接连接,用于装填料体,所述下盖板中心轴设有储料仓搅拌轴35,用于搅拌料体,所述下盖板下方设有储料仓34,用于加料时储存料体,所述储料仓34下方设置有出料通道36,出料通道36内设有过滤器,用于过滤料体,所述出料通道36侧边设有脱气口37,用于排出出料通道36内多余气体,所述脱气口37连接有外部真空泵设备,用于驱动排出出料通道36内多余气体。
[0027]
所述壳体1顶部的下方设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左侧设有升降机构5,安装板11右侧设有自动线体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5与自动线体机构4匹配对应,自动线体机构4上方设有匣钵6,用于承接出料口料体。
[0028]
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滑轨51、第一滑动组件52、第二滑动组件53、滑动连接架54、连接板55、阻挡板56,所述滑轨51设置在安装板11左侧,所述第一滑动组件52通过滑动连接架54与滑轨51连接,所述第二滑动组件53通过连接板55与第一滑动组件52连接,所述第二滑动组件53上方的侧边设有阻挡板56,用于阻挡匣钵6。
[0029]
所述自动线体机构4侧边还设有光电传感器,用于监测匣钵6位置,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匣钵6到达出料口下方的匹配位置时,第一滑动组件52沿滑轨51向上运动,第一滑动组件52带动第二滑动组件53、阻挡板56向上运动,即升降机构5带动匣钵6向上运动,料体通过加料口32进入储料仓34,松散的料体进由储料搅拌轴35进入出料通道36,真空泵连接脱气口37对出料通道36进行气体的脱气,使得出料通道36内可装料体的空间变多,料体由出料通道36进入匣钵6,加料完毕后升降机构5复位,匣钵6继续沿自动线体装置4运动,完成加料动作。
[0030]
所述出料口下方设有防掉料翻转快门38,用于防止料体意外掉落。
[0031]
所述出料口处还设有双层除尘罩39,用于出料时防止扬尘。
[0032]
所述上盖板31侧边还连接设有储料仓称重机构8,用于对储料仓34重量进行称重。
[0033]
所述储料仓搅拌轴35的下端为螺旋轴型。
[0034]
所述自动线体机构4下方还连接有集尘机构7,用于辅助收集多余料体。
[003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正负极电池材料的装钵机,包括:壳体1、装钵机本体2,装钵机本体2包括加料装置3、自动线体机构4、升降机构5、匣钵6,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匣钵6到达出料口下方的匹配位置时,第一滑动组件52沿滑轨51向上运动,第一滑动组件52带动第二滑动组件53、阻挡板56向上运动,即升降机构5带动匣钵6向上运动,料体通过加料口32进入储料仓34,松散的料体进由储料搅拌轴35进入出料通道36,真空泵连接脱气口37对出料通道进行气体的脱气,使得通道内可装料体的空间变多,料体由出料通道36进入匣钵6,加料完毕后升降机构5复位,匣钵6继续沿自动线体装置运动,完成加料动作,达到高效装填料体,满足生产需求。
[003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