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连接端子及高压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16 05:00: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端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连接端子及高压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上,高压连接器需要使用端子进行大电流传输,因此端子进行电连接的稳定性就格外重要。现有的连接端子为了保证其接触部位与其他连接件之间的紧密接触,会将接触部位设置成弧形弹片的形状,通过上下弹片的弹性使其保持与连接件之间的紧密接触。如中国专利号202010147091 .7揭示的一种端子连接器以及插座端子。
3.但在实际使用中,连接端子的弹性接触部为了提高其接触面积,会设置较宽的弹性接触片来进行连接,但弹性接触片一旦加宽后,其顶面的平整度难以保证,一旦顶面不够平整就会使得弹性接触片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失效,或者仅形成点接触,这对大电流的传输造成阻碍。同时,由于接触面积过小,会造成接触阻值较大,发热较大,一旦散热效果不理想就容易产生过热,给充电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4.因此,如何提高连接端子与连接件之间的有效连接时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及高压连接器。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连接端子,包括端子主体和加强部件,所述端子主体包括用于与插片端子连接的接触部和用于与线缆连接的线缆连接部,所述加强部件套设于所述接触部上,所述接触部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对称设有一组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每个所述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分别相对所述接触部的轴线内凹形成弧面,所述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之间间距最短处为第一波峰和第二波峰,所述第一波峰和第二波峰的表面平行,且间隔设置有一组凹槽,形成相对称的锯齿状接触面。
8.优选的,所述接触部的第三侧面的中间部均沿其延伸方向形成有条形缺口,所述条形缺口的宽度自所述接触部的管口向其管身之间扩大,使得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弹性抵接或形成间隙。
9.优选的,所述第一波峰和第二波峰之间在初始状态下的间距小于插片端子的厚度。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与所述接触部一体成型,每个所述第一接触片之间、每个所述第二接触片之间均间隔设置。
11.优选的,所述线缆连接部包括舌片状的导体片和舌片状的绝缘片,所述导体片位于所述管身和所述绝缘片之间,所述导体片和绝缘片均通过折弯形成筒状来包覆于线缆外部。
12.优选的,所述导体片与所述管身之间通过一连接管部连接,所述连接管部与所述管身的衔接面向所述连接管部的开口倾斜延伸。
13.优选的,所述加强部件为不锈钢制管套,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接触部固接并自所述管口延伸至所述管身的尾端。
14.优选的,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平行的侧面前端形成有向内折弯的折弯部,且所述折弯部分别与所述管口卡接;所述加强部件的尾部也设有卡扣来与所述接触部卡接。
15.优选的,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平行的侧面上一体形成有弹性锁止片。
16.高压连接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端子。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8.1、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内凹形成第一波峰和第二波峰,第一波峰和第二波峰通过间隔设置的凹槽形成锯齿状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由于凹槽的存在使得其可以通过与高压连接器的插片端子连接过程中产生的压力产生形变,来与插片端子之间紧密贴合,形成多触点接触,一方面保证了连接端子与插片端子之间的电性接触,另一方面因为多触点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可以减小接触阻值,从而保证大电流传输的同时降低发热功率,大大提高了连接端子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安全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9.2、线缆连接部通过舌片状的导体片和绝缘片,可以方便包覆线缆,并且连接管部与管身的衔接面向所述连接管部的开口倾斜延伸,可以尽可能地提高所述连接管部的高度,来提高所述连接管部的包容性,使其可以满足较粗线缆的安装需求;
20.3、接触部的外部固接有加强部件,来全面覆盖所述接触部,给所述接触部增加整体强度,使其不易变形,保证其与高压连接器之间的连接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22.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23.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24.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25.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26.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27.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29.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
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30.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连接端子,包括端子主体和加强部件3,所述端子主体包括接触部1和线缆连接部2,所述加强部件3套设于所述接触部1上,所述接触部1的第一侧面100和第二侧面200之间对称设有一组第一接触片101和第二接触片102,每个所述第一接触片101和第二接触片102分别相对所述接触部1的轴线内凹形成弧面,所述第一接触片101和第二接触片102之间间距最短处为第一波峰103和第二波峰104,所述第一波峰103和第二波峰104的表面平行,且间隔设置有一组凹槽105,形成相对称的锯齿状接触面。所述接触部1用于与高压连接器上片状的插片端子(图中未示出)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线缆连接部2用于连接线缆(图中未示出)。
31.如图2-4所示,所述第一波峰103和第二波峰104之间的锯齿状接触面由于凹槽105的存在,使得其在与高压连接器的插片端子连接过程中,由于减小了内应力,使其在受到压力时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形变,来与插片端子之间进行紧密贴合,形成多触点接触,避免了常规接触片与插片端子之间不贴合或者只有单点贴合的情况。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所述第一接触片101和第二接触片102与插片端子之间的电性接触;另一方面因为多触点接触增大了所述第一接触片101和第二接触片102与插片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小接触阻值,从而保证大电流传输的同时降低发热功率,在实际检测中,相同电流大小下,本方案的发热功率可以降低20%-25%,大大提高了连接端子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安全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2.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100和第二侧面200上分别形成有两条所述第一接触片101和第二接触片102,且每个所述第一接触片101之间、每个所述第二接触片102之间均间隔设置。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100和第二侧面200上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形成两条以上的所述第一接触片101和第二接触片102,此处不做限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片101和第二接触片102与所述接触部1一体成型,来便于制造,并且所述接触部优选使用铜制成,来使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也可以通过其他具有高导电性的材质制成。
33.如图4所示,所述接触部1的第三侧面300的中间部均沿其延伸方向形成有条形缺口108,所述条形缺口108的宽度自所述接触部1的管口106向其管身107之间扩大,使得所述第一侧面100和第二侧面200之间弹性抵接或形成间隙。所述条形缺口108的结构设置可以保证所述接触部1的管口106处具有收缩的压力,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波峰103和第二波峰104之间具有收缩的压力,来保证所述第一波峰103和第二波峰104与插片端子之间保持紧密接触。
34.具体的,为了保证第一接触片101和第二接触片102能够与插片端子紧密接触,所述第一波峰103和第二波峰104之间在初始状态下的间距小于插片端子的厚度,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波峰103和第二波峰104之间在初始状态下的间距为0.6mm。所述第一接触片101和第二接触片102因为所述条形缺口108的设置,在与插片端子插接时,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来与插片端子保持紧密接触。
35.如图1、5所示,所述线缆连接部2包括舌片状的导体片201和舌片状的绝缘片202,
所述导体片201位于所述管身107和所述绝缘片201之间,所述导体片201和绝缘片202均通过折弯形成筒状来包覆于线缆外部。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赘述。
36.进一步的,所述导体片201与所述管身107之间通过一连接管部203连接,所述连接管部203与所述管身107的衔接面204向所述连接管部203的开口倾斜延伸。所述衔接面204倾斜延伸的结构使得所述连接管部203可以尽可能地提高其高度,来满足不同规格的线缆的包覆需求。本优选实施例可以满足截面积为6平方毫米的线缆,且所述连接管部203的壁厚在0.32-0.4mm之间,来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导电性。
37.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加强部件3为不锈钢制管套,所述加强部件3与所述接触部1固接并自所述管口106延伸至所述管身107的尾端,来全面覆盖所述接触部1,给所述接触部1增加整体强度,使其不易变形,保证其与高压连接器之间的连接使用的稳定性。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件3与所述接触部1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件3也可以通过其他可行方式与所述接触部1固接。
38.如图1、3、5、6所示,所述加强部件3与所述第一侧面100、第二侧面200平行的侧面前端形成有向内折弯的折弯部301,且所述折弯部301分别与所述管口106卡接。所述加强部件3的尾部也设有卡扣303来与所述接触部1卡接,来提高所述加强部件3对所述接触部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高所述加强部件3对所述接触部1的支撑。
39.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件3与所述第一侧面100、第二侧面200平行的侧面上一体形成有弹性锁止片302。所述弹性锁止片302的设置可以便于其与高压连接器之间的固定锁止。
40.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高压连接器,所述高压连接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端子。所述高压连接器还包括插片端子(图中未示出)和其他进行高压连接的部件,此外现有技术,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此处不做赘述。所述插片端子与所述连接端子之间插接进行多触点连接,来进行大电流传输,同时降低发热功率,保证高压连接器的使用安全。
41.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42.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