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汽车启停锂电池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6 04:52: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汽车启停锂电池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混合电动汽车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市场需求日益增强,混合电动汽车即是将目前汽车在短暂停车时发动机不停(即怠速)变为停止发动机的转动。“停”或“不停”虽为一字之差,反映出汽车能源消耗的变化,反映出汽车排放尾气量的变化,反映出人们观念的变化。与它配套使用的铅酸蓄电池与常规动力电池不同,以前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启停电源系统,但是铅酸蓄电池具有容量有限,充电时间长等问题,以及铅酸电池对环境的影响的问题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在对锂电池进行加工对其装夹的时候,装夹容易出现偏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影响锂电池使用的效率。
3.针对以上问题,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并且使用方便安全的一种新型汽车启停锂电池的定位装置
5.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启停锂电池的定位装置,包括锂电池,锂电池包括电池盖和电池壳;电池盖包括有大盖、小盖和盖体,大盖和小盖安装于盖体上;盖体与电池壳相连接;大盖顶面设有两个接线端子,电池壳内设有若干腔体,每个腔体内设有一个极群,若干极群在电池壳的腔体内相互串联,首尾与接线端子相连接;极群内注有电解液;电池壳底部装配有底座,电池盖上安装有定位板,底座与定位板之间连接有用于将电池盖和电池壳锁紧的定位机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板包括水平板,竖直板和装配板;水平板和装配板交错布设,并且分别与竖直板垂直布设;水平板和竖直板贴合于大盖和小盖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平板,竖直板和装配板固定连接,一体成型。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两侧布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形成有连接孔,相对应的,装配板上形成有定位孔,连接孔与定位孔之间通过所述定位机构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与两侧的连接板固定连接,一体成型。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螺杆,定位螺杆的底部固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倾斜布设于定位螺杆底部;定位螺杆底部的连接杆穿过连接孔,连接杆卡接于连接孔内,定位螺杆的顶部穿过定位孔,通过螺栓紧固。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与定位螺杆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
°
~75
°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盖的顶部安装有垫片,垫片装配于水
平板与竖直板连接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体的溢液槽内设置有沿着电池壳长度方向布设的呈倾斜状的两个相对称的导向条,两个导向条之间形成有排气槽,与此相对应的,所述小盖的外边缘设有与排气槽相连通的出气口,出气口内设有滤气片。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腔体设置有六个,与此相对应的,极群设置有六个,所述极群由数量相同的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隔板交替排列而成,相邻极群之间通过汇流排串联在一起,所述汇流排上固定有接线端子。
15.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一种新型汽车启停锂电池的定位装置;是将锂电池材料有效的串联在一起,有效的改变电池内部内阻,提高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同时通过电池控制系统,使新型电池的使用寿命大于铅酸蓄电池;同时,在对锂电池进行加工对其装夹的时候,定位机构能起到良好的紧固作用,提高锂电池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掉小盖后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视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锂电池的极群结构示意图;
23.图中附图标记:电池盖1,电池壳2,大盖3,小盖4,盖体5,底座6,定位机构7,连接板8,接线端子9,连接孔10,垫片11,腔体12,排气槽13,导向条14,锂电池15,出气口16,滤气片17,极群20,隔板23,汇流排24,水平板40,竖直板41,装配板42,定位孔43,定位螺杆70,连接杆71。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25.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新型汽车启停锂电池的定位装置,包括锂电池15,锂电池15包括电池盖1和电池壳2;电池盖1包括有大盖3、小盖4和盖体5,大盖3和小盖4安装于盖体5上;盖体5与电池壳2相连接;大盖3顶面设有两个接线端子9,电池壳2内设有若干腔体12,每个腔体内设有一个极群20,若干极群20在电池壳2的腔体12内相互串联,首尾与接线端子9相连接;极群20内注有电解液;电池壳2底部装配有底座6,电池盖1上安装有定位板4-1,底座6与定位板4-1之间连接有用于将电池盖1和电池壳2锁紧的定位机构7。
26.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一种新型汽车启停锂电池的定位装置;是将锂电池材料有效的串联在一起,有效的改变电池内部内阻,提高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同时通过电池控制系统,使新型电池的使用寿命大于铅酸蓄电池;同时,在对锂电池进行加工对其装夹的时候,定位机构能起到良好的紧固作用,提高锂电池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
27.具体的,定位板4-1包括水平板40,竖直板41和装配板42;水平板40和装配板42交错布设,并且分别与竖直板41垂直布设;水平板40和竖直板41贴合于大盖3和小盖4上;水平
板40,竖直板41和装配板42固定连接,一体成型;提高了整个定位板4-1的结构强度和整体牢固性,进一步保证了使用安全。
28.底座6的两侧布设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上形成有连接孔10,相对应的,装配板42上形成有定位孔43,连接孔10与定位孔43之间通过所述定位机构7连接;底座6与两侧的连接板8固定连接,一体成型;提高了整个底座6的结构强度和整体牢固性,进一步保证了使用安全。
29.定位机构7包括定位螺杆70,定位螺杆70的底部固设有连接杆71;连接杆71倾斜布设于定位螺杆70底部;定位螺杆70底部的连接杆71穿过连接孔10,连接杆71卡接于连接孔10内,定位螺杆70的顶部穿过定位孔43,通过螺栓44紧固。
30.连接杆71与定位螺杆70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
°
~75
°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71与定位螺杆70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5
°

31.电池盖1的顶部安装有垫片11,垫片11装配于水平板40与竖直板41连接处;其中,垫片11的宽度大于水平板40与竖直板41的宽度,增大了垫片11与电池盖1的顶部的接触面积,使得定位板4-1在紧固电池盖1和电池壳2的过程中,避免了定位板4-1与电池盖1和电池壳2应力过于集中,使得电池盖1的损坏。
32.盖体5的溢液槽内设置有沿着电池壳2长度方向布设的呈倾斜状的两个相对称的导向条14,两个导向条14之间形成有排气槽13,与此相对应的,所述小盖4的外边缘设有与排气槽13相连通的出气口16,出气口16内设有滤气片17。
33.盖体5由外侧向内侧倾斜布设,盖体5与电池壳2的倾斜角度为5
°
~10
°
;使得从腔体12的注液孔12-1中溢出的电解液可以溢流至盖体5中部,避免电解液的污染,保证环境的使用安全。
34.盖体5的溢液槽内设置有沿着电池壳2长度方向布设的呈倾斜状的两个相对称的导向条14,两个导向条14之间形成有排气槽13,与此相对应的,所述小盖4的外边缘设有与排气槽13相连通的左右两个出气口16,出气口16内设有滤气片17。
35.出气口6一方面作为排气使用;另一方面,蓄电池安装在电动车上使用时,车辆在前进的过程中必然会有空气从前端的出气口6吹入排气槽13内,并从另一端的出气口6排出,在这个过程中空气会将出气口6内残留的气体排出,使从蓄电池内排出的气体排放彻底,在出气口6内不存在残留硫酸腐蚀的问题,保证了盖体5的使用寿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空气能够带走盖板5内的热量,对蓄电池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提高蓄电池的使用性能,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36.腔体12设置有六个,与此相对应的,极群20设置有六个,极群20由数量相同的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隔板23交替排列而成,相邻极群20之间通过汇流排24串联在一起,所述汇流排24上固定有接线端子9。
37.正极板包含正极格栅以及涂布在所述正极格栅上的正极铅膏,所述负极板包含负极格栅以及涂布在所述负极格栅上的负极铅膏;正极格栅和负极格栅的板珊采用pb-ca-sn合金。
3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
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39.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电池盖1,电池壳2,大盖3,小盖4,盖体5,底座6,定位机构7,连接板8,接线端子9,连接孔10,垫片11,腔体12,排气槽13,导向条14,锂电池15,出气口16,滤气片17,极群20,隔板23,汇流排24,水平板40,竖直板41,装配板42,定位孔43,定位螺杆70,连接杆7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