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加煤翻板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6 03:14: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炉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加煤翻板分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以合格无烟煤、烟煤或焦炭作为原料,以空气、蒸汽混合气体为气化剂,在高温常压下发生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生产出以co和h2为主要可燃成分的煤气过程。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具有设备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廉、生产组织灵活等优势,属煤化工行业中的“小、灵、快”装备,广泛适用于轧钢炉、退火炉、锻造炉、钢管炉、玻璃炉、熔铝炉、铜材炉、建陶炉等各种热工炉所需的燃料煤气生产。
3.目前,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的煤气通常是以单出口管的形式排出,出口管安装于炉膛顶部的侧面,而炉膛顶面中心位置通常安装加煤装置,由于出口管安装位置偏离炉膛中心,气流集中向出口管汇集,使得料层靠近出口管位置气化反应剧烈,煤块燃烧速度快,料层容易烧穿,火焰上移,使炉内出现燃烧强烈区和弱化区,不利于煤炭的充分燃烧。另外,加煤机和排灰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磨损、积料、局部堵塞等问题,会导致加煤和排灰不均。因此,上述原因均容易导致发生炉在运行到一定周期后,炉内料层出现偏斜,通常出口管位置料位比另外一侧低约600~800mm,影响煤炭的充分燃烧,不利于设备节能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加煤翻板分料装置,可以通过人工调节使发生炉在加煤过程中适当往偏炉的方向多下煤,调整气化强度,以使料层分布均匀,减少偏炉、冒火。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加煤翻板分料装置,安装在布煤器进料口的内侧上,包括转动轴、翻板、把手、固定件和三个定位结构,所述转动轴转动贯穿布煤器侧壁,且转动轴伸入布煤器内的一端与炉顶盖转动连接,所述翻板盖设在炉顶盖远离煤气出口的下料口上,并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把手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伸出布煤器外的一端;三个所述定位结构分别设置在布煤器外侧壁顶部、中部和底部,所述固定件与三个定位结构均可拆卸连接,所述把手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可与固定件卡接,通过将所述固定件安装在不同的定位结构并将把手卡接在固定件内,能够转动翻板后固定以调整对应下料口的打开状态。
7.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为两根并列设置的套管。
8.作为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两端分别可拆卸插接在两根套管内u型杆。
9.作为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伸入布煤器内的一端偏心固定连接在翻板上表面。
10.作为优选的,所述翻板形状与下料口形状相适应,均为椭圆形。
11.作为优选的,所述布煤器侧壁、炉顶盖均通过轴座与转动轴转动连接。
12.作为优选的,所述布煤器侧壁上的轴座内安装有套接在转动轴上的密封轴套。
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加煤翻板分料装置,转动把手能够带动翻板转动并通过固定件和定位机构对处于三个翻转角度的翻板进行固定,使得能够根据发生炉的冒火情况调整远离煤气出口的下料口的打开状态,以使发生炉在加煤过程中适当往偏炉的方向多下煤,调整气化强度,使得料层分布均匀,从而减少偏炉、冒火;料层分布均匀还可以使相同炉型设备在同等运行负荷情况下,耗煤量从300kg/小时减少到262.5kg/小时,节能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半开下料口时布煤器外部的整体示意图;
16.图2是现有技术中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运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半开下料口时布煤器外部的俯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半开下料口时布煤器外部的正视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关闭下料口时布煤器内部的整体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关闭下料口时布煤器内部的的侧视图。
21.附图中,11、转动轴;12、翻板;121、连杆;13、把手;14、固定件;15、定位结构; 2、布煤器;3、加煤系统;4、发生炉;41、料层;42、煤气出口;5、炉顶盖;51、下料口; 6、轴座;61、密封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型中的具体含义。
25.请参见图1-4,本实施例提供的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加煤翻板分料装置,安装在布煤器 2进料口的内侧上,包括转动轴11、翻板12、把手13、固定件14和三个定位结构15,转动轴11 贯穿布煤器2侧壁并通过轴座6与布煤器2侧壁转动连接,转动轴11伸入布煤器2内的一端同样也通过轴座6与炉顶盖5转动连接;其中,布煤器2侧壁上的轴座6内安装有套接在转动轴11上的密封轴套61,防止布煤器2内的煤气顺转动轴11与轴座6之间的间隙泄漏出来。
26.翻板12盖设在炉顶盖5远离煤气出口42的下料口51上,并与转动轴11伸入布煤器2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翻板12形状与下料口51形状相适应,均为椭圆形,且翻板12的平面尺寸略大于下料口51的尺寸;把手13固定连接在转动轴11伸出布煤器2外的一端,优选的,把手13、翻板12和转动轴11最好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比如铁或者钢,如此可以将把手13和翻板12焊接固定在转动轴11上,提高整体强度和耐性,以适应工作环境。
27.三个定位结构15分别设置在布煤器2外侧壁顶部、中部和底部,固定件14与三个定位结构 15均可拆卸连接,把手13远离转动轴11的一端可与固定件14卡接,通过将固定件14安装在不同的定位结构15并将把手13卡接在固定件14上,能够转动翻板12后固定以调整对应下料口51 的打开状态。优选的,定位结构15为两根并列设置的套管,两根套管的内径相同,且长度均小于转动轴11伸出布煤器2外的部分的长度,防止套管阻碍把手13转动。其中,设置在布煤器 2外侧壁顶部的两根套管水平并列焊接在布煤器2上于转动轴11正上方,设置在布煤器2外侧壁中部的两根套管竖直并列焊接在布煤器2上于转动轴1145度角方向,设置在布煤器2外侧壁底部的两根套管水平并列焊接在布煤器2上于转动轴110度角方向。对应的,固定件14为两端分别可拆卸插接在两根套管内u型杆,u型杆由铁质的圆杆弯折成u形制作而成,u型杆的直径与套管的内径相同,这样可以减少u型杆的晃动。转动把手13将翻板12转动到需要的角度时,把手13在布煤器2外侧壁上的投影刚好位于两根套管之间,此时可将u型杆套在把手13上,并使u 型杆两端分别插入两根套管内,从而限制转动轴11的转动。
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加煤翻板分料装置与炉顶盖5远离煤气出口42的下料口51相对应,而在本实施例中炉顶盖5上的下料口51有四个且呈对称设置,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加煤翻板分料装置数量设置为两个,分别对应两个远离煤气出口42的下料口51。
29.请参见图5和图6,在另一实施例中,转动轴11伸入布煤器2内的一端焊接有l形的连杆121,连杆121远离转动轴11的一端向下延伸并偏心焊接在翻板12的上表面,相比于从翻板12一侧连接翻板12,从翻板12上方连接翻板12能够缩短翻板12重心到转动轴11的水平距离,减小翻板 12的重力力矩,从而能够更省力地通过把手13转动转动轴11。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31.当向发生炉4内窥视没有看到里面有火焰时,说明发生炉4内料层41分布均匀,先转动把手13通过转动轴11带动翻板12转动,直至翻板12与炉顶盖5呈90度夹角即完全打开下料口51,此时把手13在布煤器2外侧壁上的投影刚好位于布煤器2外侧壁顶部的两根套管之间,然后将u 型杆套在把手13上,并使u型杆两端分别插入上述两根套管内以限制转动轴11的转动,在加煤系统3通过布煤器2下煤时则无遮拦,从而保持发生炉4内料层41分布均匀。
32.当向发生炉4内窥视看到里面有火焰且较大时,说明发生炉4内料层41存在较大的偏斜,先转动把手13通过转动轴11带动翻板12转动,直至翻板12与炉顶盖5呈0度夹角即完全关闭下料口51,然后将u型杆两端分别插入布煤器2外侧壁底部的两根套管内以使把手13可支撑在u 型杆上,在加煤系统3通过布煤器2下煤时可完全遮挡远离煤气出口42的下料口51,使煤块只能通过靠近煤气出口42的下料口51进入发生炉4内,并落入发生炉4内料层41的低位,使得料层41重新分布均匀。
33.当向发生炉4内窥视看到里面有火焰且较小时,说明发生炉4内料层41存在较小的
偏斜,先转动把手13通过转动轴11带动翻板12转动,直至翻板12与炉顶盖5呈45度夹角即半开下料口 51,此时把手13在布煤器2外侧壁上的投影刚好位于布煤器2外侧壁中部的两根套管之间,然后将u型杆套在把手13上,并使u型杆两端分别插入上述两根套管内以限制转动轴11的转动,在加煤系统3通过布煤器2下煤时,部分煤块可沿翻板12向下滚动,并在惯性的作用下落入发生炉4内料层41的低位,使得料层41重新分布均匀。
34.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