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水处理系统与模块化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19:27: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与模块化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地,纯化水制备工艺中,前段预过滤处理装置通常用于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余氯、盐类等物质,并将过滤处理后的水送入到反渗透膜系统中进一步过滤处理,经反渗透膜系统进一步过滤得到纯化水。纯化水制备的前段预过滤处理装置通常例如包括串联连接的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与软化器,以对原水预过滤处理。
3.然而,多介质过滤器属于压力过滤器,通过现场手动添加不同大小的填料以堆叠形成过滤层,填料主要为石英砂、鹅卵石等较重的物料,过滤层填充均一性差,过滤效果取决于过滤层填充的完整程度,同时多介质过滤器运行时需要定期进行反洗操作,使用原水将过滤器内截留的杂质进行反冲洗排放,通常周期为每隔24小时一次,反洗需要较大流量水进行冲洗,通常是运行产水流量的两倍,水资源利用率低。
4.此外,活性炭过滤器的内部填装有颗粒活性炭,通过颗粒活性炭去除水中余氯及有机物,颗粒活性炭使用中易出现破碎粉化,碳粉严重污染产水,同时颗粒活性炭堆积安装,堆积密度不均一,影响稳定过滤精度。活性炭过滤器定期需进行反洗及巴氏消毒操作,通常反洗周期为每隔48小时一次,反洗通常维持30min-45min,反洗期间无法为后端供水,同时反洗需要消耗大量原水,水资源利用率低。
5.另外,软化器通过内部填充的树脂,吸附原水中的钙镁等易结垢离子,当吸附树脂饱和后,需要对软化器进行再生操作,再生剂为饱和氯化钠溶液,再生期间过滤器需要消耗大量水及氯化钠,同时再生排放水为高盐废水,对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6.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与模块化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问题。
7.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块化水处理装置,所述模块化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脉冲管,所述电脉冲管设有第一进口与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用于接入原水;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二进口、第一产水出口与浓水出口,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通;过滤膜元件,所述过滤膜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过滤膜元件的原水进水部与所述第二进口连通,所述过滤膜元件用于将所述第二进口进入的原水过滤处理,所述过滤膜元件的产水输出部与所述第一产水出口连通,所述过滤膜元件的浓水输出部与所述浓水出口连通;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储水空间,所述储水空间与所述第一产水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储水空间相连通的第二产水出口与排气口;滤除元件,所述滤除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滤除元件用于去除所述第二壳体内部产水中的有机物与余氯,所述滤除元件为烧
结活性炭滤芯或中压紫外线模块。
8.上述的模块化水处理装置,产水工作时,原水通过第一进口进入到电脉冲管内部,由电脉冲管改变原水中结垢晶体的形状防止形成结垢,并经第一出口与第二进口进入到第一壳体内部;接着,过滤膜元件能够将第二进口进入的原水过滤处理,去除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经过滤膜元件过滤处理后的浓水通过浓水输出部与浓水出口向外排放,产水通过产水输出部、第一产水出口向外排放并进入到第二壳体内;第二壳体内的滤除元件能去除第二壳体内部产水中的有机物与余氯,第二壳体的液位充满产水后通过第二产水接口进行产水,产水装满第二壳体的过程中内部气体通过排气口向外排放。如此可见,由于采用电脉冲管取代传统的软化器,采用过滤膜元件取代传统的多介质过滤器,以及采用烧结活性炭滤芯或中压紫外线模块取代传统的活性炭过滤器,这样能减少反冲洗时间,保证反冲洗效果,并能节省反冲洗时花费的水资源,且产水过滤精度能得以保证,无需对软化器进行再生操作。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化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壳体与控制器;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另一端相连;所述电脉冲管与所述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所述电脉冲管上设有所述第一进口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三壳体伸出到所述第三壳体的外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脉冲管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脉冲管工作。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壳体包括沿着轴向方向设置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分体壳与第二分体壳,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分体壳与所述第二分体壳的对接部位并用于将所述第一分体壳与所述第二分体壳的内部空间相互隔离开的分隔板;所述第一分体壳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所述第一分体壳的底部部位设有溢流口;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分体壳的内部,所述电脉冲管贯穿所述分隔板。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膜元件为柱状体;所述过滤膜元件的侧面设有产水输出部,所述过滤膜元件的侧面两端部位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密封贴合,所述过滤膜元件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设有第一水流间隔,所述第一水流间隔与所述第一产水出口相连通;
12.所述过滤膜元件的第一端面设有原水进水部,所述过滤膜元件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面设有第二水流间隔,所述第二进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面并与所述第二水流间隔连通;
13.所述过滤膜元件的第二端面设有浓水输出部,所述过滤膜元件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端面设有第三水流间隔,所述第三水流间隔与所述浓水出口连通。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筒体、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筒体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端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筒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二端盖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膜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所述过滤膜元件的侧面两端部位分别与所述第一筒体的两端内壁对应密封贴合;所述过滤膜元件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设有所述第一水流间隔。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包括与所述过滤膜元件的浓水输出部相对间隔设置的底板,以及绕所述底板周向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密封贴合套设于所述过滤膜元件的顶端外;所述侧板沿着所述第一筒体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一产水出口;所述侧板上还设有浓水出口。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化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脉冲反冲洗机构,所述脉冲反冲洗机构能够将压缩空气喷射到所述产水输出部。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筒体与第三端盖,所述第二筒体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二筒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三端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产水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三端盖上;所述排气口为两个,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上,另一个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的顶端。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膜元件为微滤膜元件、陶瓷膜元件或纳滤膜元件。
19.一种水处理系统,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所述的模块化水处理装置。
20.上述的水处理系统,产水工作时,原水通过第一进口进入到电脉冲管内部,由电脉冲管改变原水中结垢晶体的形状防止形成结垢,并经第一出口与第二进口进入到第一壳体内部;接着,过滤膜元件能够将第二进口进入的原水过滤处理,去除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经过滤膜元件过滤处理后的浓水通过浓水输出部与浓水出口向外排放,产水通过产水输出部、第一产水出口向外排放并进入到第二壳体内;第二壳体内的滤除元件能去除第二壳体内部产水中的有机物与余氯,第二壳体的液位充满产水后通过第二产水接口进行产水,产水装满第二壳体的过程中内部气体通过排气口向外排放。如此可见,由于采用电脉冲管取代传统的软化器,采用过滤膜元件取代传统的多介质过滤器,以及采用烧结活性炭滤芯或中压紫外线模块取代传统的活性炭过滤器,这样能减少反冲洗时间,保证反冲洗效果,并能节省反冲洗时花费的水资源,且产水过滤精度能得以保证,无需对软化器进行再生操作。
附图说明
2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图2在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2在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图2在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水处理装置处于巴氏消毒步骤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水处理装置处于纯蒸汽消毒步骤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31.10、电脉冲管;11、第一进口;12、第一出口;20、第一壳体;21、第二进口;22、第一产水出口;23、浓水出口;24、第一筒体;25、第一端盖;251、排水口;26、第二端盖;261、底板;
262、侧板;27、第一卡箍;28、第二卡箍;291、第一对接头;292、第二对接头;293、第一定位件;2931、第一凸缘;294、第二定位件;2941、第二凸缘;30、过滤膜元件;31、侧面;32、第一端面;33、第二端面;34、第一水流间隔;35、第二水流间隔;36、第三水流间隔;40、第二壳体;41、储水空间;42、第二产水出口;43、排气口;44、第二筒体;45、第三端盖;46、第三卡箍;47、第四卡箍;50、滤除元件;60、第三壳体;61、第一分体壳;611、溢流口;62、第二分体壳;63、分隔板;70、控制器;80、脉冲反冲洗机构;90、开关组件;91、第四壳体;92、蝶阀;93、气缸;100、加热器;200、第一温度感应器;300、疏水阀;400、第二温度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3.参阅图1与图2,图1示出了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水处理装置,模块化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脉冲管10、第一壳体20、过滤膜元件30、第二壳体40与滤除元件50。电脉冲管10设有第一进口11与第一出口12。第一进口11用于接入原水。第一壳体20上设有第二进口21、第一产水出口22与浓水出口23。第二进口21与第一出口12相连通。过滤膜元件30设置于第一壳体20的内部,过滤膜元件30的原水进水部与第二进口21连通,过滤膜元件30用于将第二进口21进入的原水过滤处理,过滤膜元件30的产水输出部与第一产水出口22连通,过滤膜元件30的浓水输出部与浓水出口23连通。第二壳体40与第一壳体20一端相连,第二壳体40形成有储水空间41,储水空间41与第一产水出口22相连通,第二壳体40上还设有与储水空间41相连通的第二产水出口42与排气口43。滤除元件50设置于第二壳体40的内壁上,滤除元件50用于去除第二壳体40内部产水中的有机物与余氯,滤除元件50为烧结活性炭滤芯或中压紫外线模块。
34.上述的模块化水处理装置,产水工作时,原水通过第一进口11进入到电脉冲管10内部,由电脉冲管10改变原水中结垢晶体的形状防止形成结垢,并经第一出口12与第二进口21进入到第一壳体20内部;接着,过滤膜元件30能够将第二进口21进入的原水过滤处理,去除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经过滤膜元件30过滤处理后的浓水通过浓水输出部与浓水出口23向外排放,产水通过产水输出部、第一产水出口22向外排放并进入到第二壳体40内;第二壳体40内的滤除元件50能去除第二壳体40内部产水中的有机物与余氯,第二壳体40的液位充满产水后通过第二产水接口进行产水,产水装满第二壳体40的过程中内部气体通过排气口43向外排放。如此可见,由于采用电脉冲管10取代传统的软化器,采用过滤膜元件30取代传统的多介质过滤器,以及采用烧结活性炭滤芯或中压紫外线模块取代传统的活性炭过滤器,这样能减少反冲洗时间,保证反冲洗效果,并能节省反冲洗时花费的水资源,且产水过滤精度能得以保证,无需对软化器进行再生操作。
35.需要说明的是,过滤膜元件30的原水进水部指的是过滤膜元件30上进入原水的部位,即例如为如图2所示的第一端面32;过滤膜元件30的产水输出部指的是过滤膜元件30上
向外排出产水的部位,即例如为如图2所示的侧面31;过滤膜元件30的浓水输出部指的是过滤膜元件30上向外排出浓水的部位,即例如为如图2所示的第二端面33。
36.请参阅图2与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块化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壳体60与控制器70。第三壳体60与第一壳体20另一端相连。电脉冲管10与控制器70均设置于第三壳体60的内部,电脉冲管10上设有第一进口11的一端贯穿第三壳体60伸出到第三壳体60的外部。控制器70与电脉冲管10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脉冲管10工作。如此,由于将控制器70与电脉冲管10均设置于第三壳体60的内部,通过第三壳体60对控制器70与电脉冲管10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此外,电脉冲管10与第一壳体20的对接部位存在漏水时,会掉落到第三壳体60内,通过第三壳体60储存。
37.作为一个示例,第三壳体60上与第一壳体20的对接端部为敞口,并与第一壳体20套接相连,这样电脉冲管10上设有第一出口12的端部便能直接与第一壳体20的第二进口21连通。当然,第三壳体60上与第一壳体20的对接端部也可以是封闭式端板,这样电脉冲管10上设有第一出口12的端部便贯穿该封闭式端板后与第一壳体20的第二进口21连通。
38.请参阅图2与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壳体60包括沿着轴向方向设置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分体壳61与第二分体壳62,以及设置于第一分体壳61与第二分体壳62的对接部位并用于将第一分体壳61与第二分体壳62的内部空间相互隔离开的分隔板63。第一分体壳61与第一壳体20相连,第一分体壳61的底部部位设有溢流口611。控制器70设置于第二分体壳62的内部,电脉冲管10贯穿分隔板63。如此,电脉冲管10与第一壳体20的对接部位存在漏水时,会掉落到第一分体壳61内,通过第一分体壳61储存,液位高度高于溢流口611时及时地通过溢流口611向外排放。控制器70设置于第二分体壳62的内部,分隔板63能避免第一分体壳61内部的水掉落到第二分体壳62内而损坏控制器70。
39.此外,具体而言,分隔板63夹持于第一分体壳61与第二分体壳62的对接部位处,并通过例如卫生级别的卡箍将第一分体壳61与第二分体壳62相互连接固定。当需要维护控制器70时,打开卡箍将第一分体壳61与第二分体壳62分开,然后拆开分隔板63,从第二分体壳62中取出或装入控制器70,即控制器70的维护工作较为方便。
40.参阅图2、图4至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滤膜元件30为柱状体。过滤膜元件30的侧面31设有产水输出部,过滤膜元件30的侧面31两端部位分别与第一壳体20的内壁密封贴合,过滤膜元件30的侧面31与第一壳体20的内壁设有第一水流间隔34,第一水流间隔34与第一产水出口22相连通。
41.参阅图2、图4至图6,过滤膜元件30的第一端面32设有原水进水部,过滤膜元件30的第一端面32与第一壳体20的底端面设有第二水流间隔35,第二进口21设置于第一壳体20的底端面并与第二水流间隔35连通。
42.参阅图2与图6,过滤膜元件30的第二端面33设有浓水输出部,过滤膜元件30的第二端面33与第一壳体20的顶端面设有第三水流间隔36,第三水流间隔36与浓水出口23连通。
43.参阅图2、图4至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包括第一筒体24、第一端盖25与第二端盖26。第一筒体24的底端与第一端盖25可拆卸连接,第一筒体24的顶端与第二端盖26可拆卸连接。过滤膜元件30设置于第一筒体24的内部,过滤膜元件30的侧面31两端部位分别与第一筒体24的两端内壁对应密封贴合;过滤膜元件30的侧面31与第一筒体24的内壁
设有第一水流间隔34。
44.参阅图2、图4至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筒体24的底端通过第一卡箍27与第一端盖25相连。第一筒体24的顶端通过第二卡箍28与第二端盖26相连。如此,便于将过滤膜元件30组装到第一筒体24的内部。此外,具体而言,第一卡箍27与第二卡箍28均为卫生级别的卡箍。采用卫生级别的卡箍,能保证产水的洁净度。
4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盖25还可以例如通过例如螺纹连接、粘接等等方式设置于第一筒体24的底端,也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卡接地固定于第一筒体24的底端。第二端盖26在第一筒体24的顶端上设置方式类似,在此不进行赘述。
46.参阅图2、图4至图6,具体而言,在第一筒体24的底端装设有第一对接头291,第一对接头291套设于过滤膜元件30的底端外并与过滤膜元件30的侧面31底端部位密封贴合。此外,在第一筒体24的顶端装设有第二对接头292,第二对接头292套设于过滤膜元件30的顶端外并与过滤膜元件30的侧面31顶端部位密封贴合。另外,为了让第一水流间隔34内的水经第一产水出口22向外流出到第二壳体40的储水空间41内,在第二对接头292上设置有对接孔,该对接孔与第一产水出口22对接连通。
47.为了保证密封性,第一对接头291的外壁与第一筒体24的底端内壁相适应,即当第一筒体24的内壁为圆形壁面时,第一对接头291的外壁面为圆形壁面。同样地,第二对接头292的外壁与第一筒体24的顶端内壁相适应。此外,第一对接头291也可以是与第一筒体24的底端相连成一体化结构。或者,将第一对接头291与第一筒体24的底端通过例如卡接、螺钉、粘接等等方式固定相连。第二对接头292与第一筒体24的顶端连接方式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48.参阅图2、图4至图6,进一步地,第一对接头291还设有凸出到第一筒体24外的第一凸出部,第一凸出部便于通过第一卡箍27与第一端盖25相连。同样地,第二对接头292还设有凸出到第一筒体24外的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便于通过第一卡箍27与第二端盖26相连。
49.参阅图2、图4至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端盖26包括与过滤膜元件30的浓水输出部相对间隔设置的底板261,以及绕底板261周向设置的侧板262。侧板262密封贴合套设于过滤膜元件30的顶端外。侧板262沿着第一筒体24的轴向方向设置第一产水出口22;侧板262上还设有浓水出口23。如此,由于侧板262密封贴合套设于过滤膜元件30的顶端外,这样使得第一水流间隔34与第三水流间隔36相互隔离开,能避免第三水流间隔36内的浓水与第一水流间隔34的产水混合。
50.具体而言,第一产水出口22为一个或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产水出口22间隔地设置于侧板262上,第一产水出口22的数量越多,在侧板262上分布的越均匀时,能有利于第一水流间隔34内的产水顺利地通过第一产水出口22向外排放。
51.参阅图2、图4至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一定位件293与第二定位件294。第一定位件293设置于第一壳体20的底端,用于与过滤膜元件30的第一端面32限位抵触。第二定位件294设置于第一壳体20的顶端,用于与过滤膜元件30的第二端面33限位抵触。
52.具体而言,第一定位件293套设于过滤膜元件30的底端外部,并设有第一凸缘2931,通过第一凸缘2931与第一端面32相抵触限位。此外,第二定位件294套设于过滤膜元
件30的顶端外部,并设有第二凸缘2941,通过第二凸缘2941与第二端面33相抵触限位。
53.参阅图2与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块化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壳体20上的脉冲反冲洗机构80,脉冲反冲洗机构80能够将压缩空气喷射到产水输出部。如此,当需要对过滤膜元件30进行反冲洗时,使第二壳体40内的产水回流到第一壳体20内部的第一水流间隔34内,并开启脉冲反冲洗机构80,脉冲反冲洗机构80产生压力为例如0.7mpa-0.8mpa的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以点动的方式通入第一水流间隔34内的产水中,压缩空气与产水瞬间混合形成小气泡并冲刷过滤膜元件30的表面,气泡接触到过滤膜元件30的表面时破裂,对过滤膜元件30有较好的清洁效果,而且能大大减小清洗用水量与清洗时长。进一步地,第一端盖25上设有排水口251,第二水流间隔35通过排水口251与外部环境相通,这样反洗操作后的产水通过过滤膜元件30反向进入到第二水流间隔35,通过排水口251向外排放。
54.参阅图2与图5,进一步地,模块化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40之间的开关组件90。开关组件90用于关闭以及打开第一产水出口22。当需要对过滤膜元件30与第一壳体20进行反冲洗操作或化学清洗操作时,通过开关组件90关闭第一产水出口22,以保证清洗效果。并在清洗操作结束后,通过开关组件90打开第一产水出口22。
55.参阅图2与图5,进一步地,开关组件90包括设置于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40之间的第四壳体91,设置于第四壳体91内壁上的蝶阀92,以及驱动蝶阀92打开与关闭的气缸93。当气缸93驱动蝶阀92打开时,第一壳体20的第一产水出口22通过第四壳体91与第二壳体40的储水空间41连通;反之,当气缸93驱动蝶阀92关闭时,第一壳体20的第一产水出口22与第二壳体40的储水空间41不连通。
56.具体而言,第四壳体91的底端例如通过卫生级别的卡箍与第一壳体20的顶端相连,第四壳体91的顶端例如通过卫生级别的卡箍与第二壳体40的底端相连。
57.参阅图2、图4至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40包括第二筒体44与第三端盖45。第二筒体44的底端与第一壳体20的顶端相连,第二筒体44的顶端与第三端盖45可拆卸连接。第二产水出口42设置于第三端盖45上。排气口43为两个,其中一个设置于第二筒体44的侧壁上,另一个排气口43设置于第二筒体44的顶端。
58.参阅图2、图4至图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三卡箍46与第四卡箍47。第二筒体44的底端通过第三卡箍46与第四壳体91的顶端相连。第二筒体44的顶端通过第四卡箍47与第三端盖45相连。具体而言,第三卡箍46与第四卡箍47均为卫生级别的卡箍。如此,通过第三卡箍46能便于将第二壳体40与第四壳体91组装在一起,同时能保证产水的洁净度。此外,生产制造时,可以将第三端盖45与第二筒体44分开制造,然后通过第四卡箍47组装配合在一起,能降低生产难度。另外,由于排气口43为两个,当模块化水处理装置为竖直方向放置时,将位于第二筒体44的壁上的排气口43关闭,并将第三端盖45上的排气口43打开即可,这样能便于第二壳体40内部的气体通过排气口43向外排放。当模块化水处理装置为水平方向放置时,将位于第二筒体44的壁上的排气口43打开,并将第三端盖45上的排气口43关闭即可,这样能便于第二壳体40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二筒体44的壁上的排气口43向外排放。
59.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滤膜元件30为微滤膜元件、陶瓷膜元件或纳滤膜元件。
60.参阅图1与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水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
例的模块化水处理装置。
61.上述的水处理系统,产水工作时,原水通过第一进口11进入到电脉冲管10内部,由电脉冲管10改变原水中结垢晶体的形状防止形成结垢,并经第一出口12与第二进口21进入到第一壳体20内部;接着,过滤膜元件30能够将第二进口21进入的原水过滤处理,去除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经过滤膜元件30过滤处理后的浓水通过浓水输出部与浓水出口23向外排放,产水通过产水输出部、第一产水出口22向外排放并进入到第二壳体40内;第二壳体40内的滤除元件50能去除第二壳体40内部产水中的有机物与余氯,第二壳体40的液位充满产水后通过第二产水接口进行产水,产水装满第二壳体40的过程中内部气体通过排气口43向外排放。如此可见,由于采用电脉冲管10取代传统的软化器,采用过滤膜元件30取代传统的多介质过滤器,以及采用烧结活性炭滤芯或中压紫外线模块取代传统的活性炭过滤器,这样能减少反冲洗时间,保证反冲洗效果,并能节省反冲洗时花费的水资源,且产水过滤精度能得以保证,无需对软化器进行再生操作。
62.参阅图1与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模块化水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产水步骤,原水通过第一进口11进入到电脉冲管10,经电脉冲管10改变原水中结垢晶体的形状防止形成结垢,并经第一出口12与第二进口21进入到第一壳体20内部;经过滤膜元件30过滤处理后,浓水通过过滤膜元件30的浓水输出部与浓水出口23向外排放,产水通过过滤膜元件30的产水输出部、第一产水出口22向外排放,并进入到第二壳体40内;滤除元件50工作,去除第二壳体40内部的产水中的有机物与余氯;当第二壳体40的液位充满后,第二壳体40内部的产水通过第二产水接口向外排放。
63.上述的模块化水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由于采用电脉冲管10取代传统的软化器,采用过滤膜元件30取代传统的多介质过滤器,以及采用烧结活性炭滤芯或中压紫外线模块取代传统的活性炭过滤器,这样能减少反冲洗时间,保证反冲洗效果,并能节省反冲洗时花费的水资源,且产水过滤精度能得以保证,无需对软化器进行再生操作。
64.参阅图1与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块化水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还包括:反冲洗步骤,使第二壳体40内的产水回流到第一壳体20内部的第一水流间隔34内,并开启脉冲反冲洗机构80,脉冲反冲洗机构80使压缩空气以点动的方式通入第一水流间隔34内的产水中,压缩空气与产水瞬间混合形成小气泡并冲刷过滤膜元件30的表面。如此,气泡接触到过滤膜元件30的表面时破裂,对过滤膜元件30有较好的清洁效果,而且能大大减小清洗用水量与清洗时长。
65.请参阅图2与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块化水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还包括:巴氏消毒步骤,将原水通过加热器100加热后通过电脉冲管10送入到第一壳体20内,通过第二产水出口42排放,监控第二产水出口42处的排放水温是否达到第一设定温度,并在排放水温大于第一设定范围时持续消毒工作设定时间;
6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定范围与设定时间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此外,加热器100设置于与第一进口11相连通的管路上。为了监测第二产水出口42处的排放水温,在与第二产水出口42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温度感应器200。
67.如此,将原水加热后通过第一进口11通入到装置内,并通过第二产水出口42向外排出的方式,能实现对整体装置内各个模块进行巴氏消毒处理,消毒效果较好。
68.请参阅图2与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块化水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还包括:纯蒸汽
消毒步骤,将纯蒸汽通过第二产水接口通入到第二壳体40内,使纯蒸汽通过第一进口11向外排放。具体而言,在与第一进口11相连通的管路上安装有疏水阀300及第二温度感应器400。通过疏水阀300能及时地将与第一进口11相连通的管路上内的冷凝水向外排放,并能阻止纯蒸汽向外排放。此外,通过第二温度感应器400能感应装置内部的纯蒸汽的温度,判断排放的纯蒸汽温度是否符合标准,并控制纯蒸汽温度处于第二设定范围内,以保证纯蒸汽的消毒效果。
69.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0.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7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7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7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7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7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