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金属带极耳、电池及其电子产品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09:27: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带极耳、电池及其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2.目前,在锂电池行业内,多金属带极耳电芯需要进行头部折金属带极耳动作,但折弯一致性较差,裸电芯入壳困难,因箔材极耳结构占用电芯长度方向空间较大,导致电芯能量损失严重,易造成铝塑膜封装泄露问题,导致电芯失效,优率较低。
3.然而,现有的基材部金属带极耳均是通过焊接工艺焊接在箔材极耳群的一侧,从而将两者固定在一起,增加了焊接难度,同时,为了避免箔材极耳群出现松散的情况,现有的多金属带极耳电芯需要将多层箔材极耳群进行二次弯折,才能与基材部金属带极耳焊接,极大地增加了箔材极耳结构在电芯头部的空间占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金属带极耳,降低了基材部金属带极耳和箔材极耳群的焊接难度,同时,多金属带极耳电芯的箔材极耳群无需二次弯折,提高了多金属带极耳电芯的能量密度。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带极耳,包括第一基材部和第二基材部,所述第一基材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基材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基材部靠近所述第二基材部的一端包覆有极耳胶,所述极耳胶朝向所述第一基材部延伸;其中,所述第二基材部的至少一侧设置有锯齿端,所述锯齿端与所述第二基材部呈0~90
°
设置。
6.进一步地,所述锯齿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材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基材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平直端。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材部的两侧均为锯齿端。
8.进一步地,所述极耳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基材部的宽度,且所述第二基材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基材部宽度。
9.进一步地,所述极耳胶的长度为5~10mm。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材部包括主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两侧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主体、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一体成型。
11.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基材部的宽度。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材部和所述第二基材部的厚度为0.05~0.08mm。
13.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金属带极耳。
14.一种电子产品,包括上述的电池。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金属带极耳,包括第一基材部和第二基材部,所述第一基材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基材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基材部靠近所述第二基材部的一端包覆有极耳胶,所述极耳胶朝向所述第一基材部延伸;其中,所述第二基材部的
至少一侧设置有锯齿端,所述锯齿端与所述第二基材部呈0~90
°
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属带极耳,其第二基材部一侧设置有锯齿结构,使得第二基材部能够包裹并刺穿箔材极耳群,有效避免箔材极耳群出现松散,无需将箔材极耳群进行二次弯折,降低了箔材极耳群在电芯头部的空间占用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一种金属带极耳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一种金属带极耳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经过卷绕制备得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箔材极耳群在热压处理时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箔材极耳群通过刀模裁切时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2.图7为图6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4.图9为图8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其中:1、第一基材部;2、第二基材部;21、第一弯折部;22、第二弯折部;3、极耳胶;4、箔材极耳群;5、电芯;6、刀模。
具体实施方式
26.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30.实施例1
31.如图1所示,一种金属带极耳,包括第一基材部1和第二基材部2,第一基材部1的一
端和第二基材部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基材部1靠近第二基材部2的一端包覆有极耳胶3,极耳胶3朝向第一基材部1延伸;其中,第二基材部2的至少一侧设置有锯齿端,锯齿端与第二基材部2呈0~90
°
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属带极耳,其第二基材部2一侧设置有锯齿结构,使得第二基材部2能够包裹并刺穿箔材极耳群4,有效避免箔材极耳群4出现松散,无需将箔材极耳群4进行二次弯折,降低了箔材极耳群4在电芯5头部的空间占用率。
32.优选地,第二基材部2的一侧设置有锯齿端,第二基材部2的另一侧设置有平直端。这种结构设计,便于将第二基材部2经过弯折并包裹住箔材极耳群4的同时,锯齿端能够穿过箔材极耳群4,有效避免了箔材极耳群4出现松散,使得箔材极耳群4无需二次弯折,降低了箔材极耳群4和金属带极耳在电池头部的空间占用率。
33.优选地,极耳胶3的宽度大于第二基材部2的宽度,且第二基材部2的宽度大于第一基材部1宽度。这种结构设计,能够使得第二基材部2侧边弯折后包裹住箔材极耳群4。
34.优选地,极耳胶3的长度为5~10mm。这种结构设计,能够增强第一基材部1和第二基材部2的连接牢固性,同时,又能避免极耳胶3过长带来的电池封装效果差。
35.优选地,第二基材部2包括主体和分别设置在主体两侧的第一弯折部21和第二弯折部22,主体、第一弯折部21和第二弯折部22一体成型。这种结构设计,通过第一弯折部21和第二弯折部22弯折并包裹住箔材极耳群4,增强箔材极耳群4和金属带极耳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同时,使得箔材极耳群4无需二次弯折就可以实现与外接的金属带极耳之间的连接。
36.优选地,主体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基材部1的宽度。这种结构设计,使得主体能够和第一基材部1匹配,使得主体和第一基材部1之间的重叠区域面积最大化,能够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37.优选地,第一基材部1和第二基材部2的厚度为0.05~0.08mm。第一基材部1和第二基材部2的厚度太大,将会降低电池的封装效果,使得电池头部密封性差,第一基材部1和第二基材部2的厚度太小,容易导致第一基材部1和第二基材部2的连接处过渡发热,甚至出现高温烧熔的情况。
38.实施例2
39.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2中的一种金属带极耳,第二基材部2的两侧均为锯齿端。这种结构设计,第二基材部2能够包裹并刺穿箔材极耳群4。
40.其它结构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
41.实施例3
42.一种电池,包括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金属带极耳。其具体生产工艺如下:
43.步骤1:前工序:按电池型号设计要求,经过搅拌、涂布、辊压、极片分切、金属带极耳模切、正负极片卷绕,制得电芯5;
44.步骤2:对电芯5的箔材极耳群4进行一次裁切,通过气缸或伺服电机驱动上下压块,并以0.3mpa的压力和85℃的温度对箔材极耳群4进行热压处理;
45.步骤3:使用刀模6对箔材极耳群4进行裁切,将金属带极耳上的锯齿端弯折、挤压并刺穿箔材极耳群4,平直端覆盖在锯齿端的上方或将金属带极耳上的两个锯齿端弯折、挤压并刺穿箔材极耳群4,两个锯齿端相互对齐,起保护作用,使得金属带极耳转接在箔材极耳群4上;
46.步骤4:在金属带极耳和箔材极耳群4的连接部位的上下两端进行贴胶保护;
47.步骤5:进行后续的常规工艺,制备得符合生产要求的电池。
48.实施例4
49.一种电子产品,包括上述实施例3的电池。
5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51.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