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通道折叠内翅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08:32: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通道折叠内翅管结构。


背景技术:

2.1、现有换热器扁管,一般应用在汽车空调系统冷却,如冷凝器;发动机或电机水系统散热用,如散热器;发动机进气系统冷却,如中冷器。其作为换热器核心的散热元件。一般采用铝制挤压型材管、折叠管(板材卷制,一般由带内翅和不带内翅两种)、高频焊管(板材高频焊接)等;其主要作用通过扁管内部通道对冷却剂进行均匀分流,通过管壁传热至外部,通过外翅片与外环境(空气或水)进行热交换。现有扁管内部通道均为单通道,即扁管内部只能流通单一冷却剂,只能通过管壁传热,传热效率受限于管道结构、扁管材料,在空间、重量有限、工况恶劣等条件下,有时无法发挥到最大传热效率,且只能作为单一系统单一部件,无法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热交换,提高整体系统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换热管的功能单一、空间利用率低,传热路径单一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能够实现同时连接不同的热管理系统进行换热的双通道折叠内翅管结构。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双通道折叠内翅管结构,包括第一冷却剂管、第二冷却剂管和内翅片,第二冷却剂管同心设置在第一冷却剂管内,第一冷却剂管与第二冷却剂管之间形成第一冷却剂通道,第二冷却剂管内部形成第二冷却剂通道;内翅片位于第一冷却剂管的内壁和第二冷却剂管的外壁之间,内翅片采用折线形结构,转折处与第一冷却剂通道的腔壁抵接;在相邻的第一冷却剂管外壁之间设有外翅片。
6.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冷却剂管的端部突出第一冷却剂管的端部,分别与对应的冷却剂室连通。
7.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冷却剂管和第二冷却剂管均采用板材卷制形成,在卷制接口处钎焊固定。
8.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冷却剂管的接口处板材与相邻第一冷却剂管的侧面垂直,端部与第二冷却剂管的外壁抵接,形成第一支撑结构;第二冷却剂管接口处板材与相邻的第二冷却剂管侧面垂直,端部与第二冷却剂管的内壁抵接,形成第二支撑结构。
9.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冷却剂管的接口与第二冷却剂管的接口相互背离。
1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通道折叠内翅管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进行两种冷却剂的输送、换热,对比单一冷却剂换热器,大大提高换热器传热效率。
12.2、可流通两种制冷剂,两种换热器组合成一个换热器,实现多种功能;在实现传统换热器同等的换热性能下,材料成本下降,轻量化得到提高,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得到提
高;
13.3、连接两种不同的热管理系统,传输的两种冷却剂之间可以进行换热,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能耗,适用整车热管理多种工作模式。
14.4、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冷却剂管和第二冷却剂管的卷制接口形成支撑结构,增强结构强度,保证通道的稳定性。
15.5、本实用新型第一冷却剂管的接口与第二冷却剂管的接口相互背离,避免接口区域不平整引起的通道变形。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端部截面图;
19.其中,1-第一冷却剂管、2-第二冷却剂管、3-内翅片、4-第一冷却剂通道、5-第二冷却剂通道、6-第一支撑结构、7-第二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通过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21.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双通道折叠内翅管结构,包括第一冷却剂管1、第二冷却剂管2和内翅片3,第二冷却剂管2同心设置在第一冷却剂管1内,第一冷却剂管1与第二冷却剂管2之间形成第一冷却剂通道4,第二冷却剂管2内部形成第二冷却剂通道5;内翅片3位于第一冷却剂管1的内壁和第二冷却剂管的外壁2之间,内翅片3采用折线形结构,转折处与第一冷却剂通道4的腔壁抵接;在相邻的第一冷却剂管1外壁之间设有外翅片。第二冷却剂管2的端部突出第一冷却剂管1的端部,分别与对应的冷却剂室连通;第一冷却剂散热或吸热通过外侧折叠管管壁连接外翅片,与外界空气热交换,内部通过内侧折叠管管壁和内翅片与第二冷却剂热交换。
2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冷却剂管1和第二冷却剂管2均采用板材卷制形成,在卷制接口处钎焊固定,在接口处形成密封,将第一冷却剂通道4和第二冷却剂通道相互分隔,以便流通不同的冷却剂。
2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冷却剂管1的接口处板材与相邻第一冷却剂管1的侧面垂直,端部与第二冷却剂管2的外壁抵接,形成第一支撑结构6;第二冷却剂管2接口处板材与相邻的第二冷却剂管侧面垂直,端部与第二冷却剂管2的内壁抵接,形成第二支撑结构7;利用管材折叠过程中自身的接口结构形成支撑,能够增强换热管的整体结构和承力能力,避免变形影响冷却剂的流通。
2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冷却剂管的接口1与第二冷却剂管2的接口相互背离,保证第一支撑结构6、第二支撑结构7的端部接触面为平整结构。
2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通道折叠内翅管结构在使用时,可以在第一冷却剂通道4内流通制冷剂,第二冷却剂通道5流通冷却液,两个室之间完全密封,互不连通。制冷剂
散热或吸热通过外翅片与外界空气热交换,内部通过第二冷却剂管管壁和内翅片与第二冷却剂通道5内的冷却液热交换。此方案可以适用冷凝器 水加热器的功能或热泵室外换热器 低温水散热器的功能,在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热管理和电机电池热管理系统中可以配合使用。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通道折叠内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却剂管(1)、第二冷却剂管(2)和内翅片(3),第二冷却剂管(2)同心设置在第一冷却剂管(1)内,第一冷却剂管(1)与第二冷却剂管(2)之间形成第一冷却剂通道(4),第二冷却剂管(2)内部形成第二冷却剂通道(5);内翅片(3)位于第一冷却剂管(1)的内壁和第二冷却剂管(2)的外壁之间,内翅片(3)采用折线形结构,转折处与第一冷却剂通道(4)的腔壁抵接;在相邻的第一冷却剂管(1)外壁之间设有外翅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折叠内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剂管(2)的端部突出第一冷却剂管(1)的端部,分别与对应的冷却剂室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折叠内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剂管(1)和第二冷却剂管(2)均采用板材卷制形成,在卷制接口处钎焊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通道折叠内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冷却剂管(1)的接口处板材与相邻第一冷却剂管(1)的侧面垂直,端部与第二冷却剂管(2)的外壁抵接,形成第一支撑结构(6);第二冷却剂管(2)接口处板材与相邻的第二冷却剂管侧面垂直,端部与第二冷却剂管(2)的内壁抵接,形成第二支撑结构(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通道折叠内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剂管(1)的接口与第二冷却剂管(2)的接口相互背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通道折叠内翅管结构,包括第一冷却剂管、第二冷却剂管和内翅片,第二冷却剂管同心设置在第一冷却剂管内,第一冷却剂管与第二冷却剂管之间形成第一冷却剂通道,第二冷却剂管内部形成第二冷却剂通道;内翅片位于第一冷却剂管的内壁和第二冷却剂管的外壁之间,内翅片采用折线形结构,转折处与第一冷却剂通道的腔壁抵接;在相邻的第一冷却剂管外壁之间设有外翅片;本实用新型能够流通两种制冷剂,两种换热器组合成一个换热器,实现多种功能,在实现传统换热器同等的换热性能下,材料成本下降,轻量化得到提高,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阳 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0
技术公布日:2022/6/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