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稻纵卷叶螟成虫采集及其卵粒收集的装置

2022-06-15 03:11: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鳞翅目螟蛾饲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稻纵卷叶螟成虫采集及其卵粒收集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危害水稻的迁飞性食叶类害虫,2020年被列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稻纵卷叶螟幼虫常吐丝将水稻叶片纵向卷起来并在叶片内部取食为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成虫羽化一天后开始出现交配行为,随后产出可育卵,卵散产或数粒聚集在一起。为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对水稻的危害,国内外学者对该虫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该虫在抗逆性等重要生理生化水平上的变化及害虫防治等方面。因此,亟需建立完善的稻纵卷叶螟实验室种群繁衍体系,为科学实验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由于室内外环境的差异,稻纵卷叶螟的室内种群饲养存在困难。具体地,一方面稻纵卷叶螟成虫会将大多数卵粒产在昆虫饲养笼的顶端,该虫卵期及卵粒需要较高的湿度,产在昆虫饲养笼上的卵粒很容易干死,造成虫源损失;另一方面该虫成虫飞行能力强,采集、转移实验用虫及种群保种等方面较难操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稻纵卷叶螟成虫采集及其卵粒收集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稻纵卷叶螟成虫采集及其卵粒收集的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而且能大幅提高室内稻纵卷叶螟成虫的采集及其卵粒收集的效率,提升稻纵卷叶螟的室内饲养效果。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稻纵卷叶螟成虫采集及其卵粒收集的装置,包括交配杯;所述交配杯口部覆盖透气层;所述交配杯底部放置加湿件;所述交配杯侧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采集管,采集管的第一端与交配杯相连通,第二端的口部设置采集管盖;所述交配杯与所述透气层、所述采集管和所述采集管盖共同形成用于稻纵卷叶螟成虫交配和产卵的封闭空间;所述交配杯的侧壁上设有把手。
5.进一步地,所述交配杯与所述采集管为一体成型件。
6.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层为塑料保鲜膜,所述塑料保鲜膜上设有透气孔,所述塑料保鲜膜采用捆绑绳进行捆绑固定在所述交配杯的口部。
7.进一步地,所述加湿件为含10%蜂蜜水的脱脂棉球。
8.进一步地,所述采集管靠近所述交配杯的底部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采集管为空心圆柱体,采集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交配杯的侧壁无缝固接。
10.进一步地,所述采集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采集管盖通过螺纹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交配杯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所述采集管的轴线与所述交配杯的轴线垂直。
12.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位于所述交配杯远离所述采集管的一侧。
13.进一步地,所述交配杯、所述采集管和所述采集管盖均为塑料件。
14.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技术通过在交配杯的侧壁上设置采集管,并在交配杯的内部放置含10%蜂蜜水的脱脂棉球,口部覆盖透气层,从而使本技术在兼具稻纵卷叶螟成虫采集功能及其卵粒收集功能的前提下,还能够单独行使稻纵卷叶螟成虫快速准确采集或者为成虫提供优质的产卵场所或者收集产卵时间较一致卵粒的功能,使稻纵卷叶螟卵粒的收集更加方便。
16.2、本技术能够快速准确锁定目标昆虫并使该虫自主进入交配杯,降低了收集过程中对稻纵卷叶螟成虫造成的人为伤害,缩短了收集稻纵卷叶螟成虫的时间。
17.3、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且能够提高雌雄成虫配对成功率,使得稻纵卷叶螟卵粒的收集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用于稻纵卷叶螟成虫采集及其卵粒收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4.实验室种群的稻纵卷叶螟幼虫使用活体小麦进行饲养,置于昆虫饲养笼中,昆虫饲养笼的长、宽、高都分别为40cm。待到成虫羽化后,可在昆虫饲养笼中观察到稻纵卷叶螟成虫活动。
25.参照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稻纵卷叶螟成虫采集及其卵粒收集的装置,包括交配杯1,交配杯1为顶部具有开口下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交配杯1的侧壁上设有开口(图中未示),开口处设有采集管2,采集管2靠近交配杯1的底部设置,采集管2的开口处设采集管盖3。采集管盖3能够防止进入交配杯1和采集管2中的稻纵卷叶螟成虫逃逸。具体的,采集管2为空心圆柱体,采集管2的通孔直径与交配杯1的侧壁上的开口直径相等,采集管2的轴线与交配杯1的轴线垂直,采集管2的开口处设有外螺纹22,采集管盖3的口部设有与该外螺纹22相适配的内螺纹31。为了防止操作者的手在旋拧采集管盖3时打滑,采集管盖3的外侧面设有防滑纹32。
26.采集管2远离交配杯1的一端的开口为采虫口21,另一端的开口为输虫口,采虫口21与输虫口的通径相等,且采集管2长度较短,具体的,交配杯1的高度为14.2cm,口径为10.8cm;采集管2的通径为2.7cm,长度为3.5cm;采集管盖3的高度为1cm。
27.为了便于交配杯1中稻纵卷叶螟成虫的采集和转移,交配杯1远离采集管2的一侧设有把手6。
28.具体的,交配杯1与采集管2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两者之间通过无缝固接,方便采集到的稻纵卷叶螟成虫通往交配杯1中,使得稻纵卷叶螟成虫的采集和收纳步骤一次性完成。
29.交配杯1的口部覆盖透气层4,交配杯1与透气层4、采集管2及采集管盖3共同形成用于稻纵卷叶螟成虫交配和产卵的封闭空间(图中未示),透气层4可以保证封闭空间与外部的空气流通。为了简化结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透气层4为塑料保鲜膜,塑料保鲜膜上设有透气孔41,塑料保鲜膜通过捆绑绳5捆绑在交配杯1的口部。具体的,透气孔41即为使用牙签在塑料保鲜膜4上扎的多个通孔,捆绑绳5为橡皮筋。由此,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后,大多数卵粒会落在顶部的塑料保鲜膜上,卵粒存活率高且方便收取。
30.封闭空间内设有加湿件,加湿件可以保证封闭空间内具有较高的湿度,为稻纵卷叶螟成虫提供优质的产卵环境。具体的,加湿件为含10%蜂蜜水的脱脂棉球,由此,还可以为稻纵卷叶螟雌雄虫提供能量。
31.为了便于观察,交配杯1与采集管2均为透明件。具体的,交配杯1与采集管2可以均为塑料件,由此,整个装置更轻便,也更防摔。交配杯1与采集管2也可以均为有机玻璃或树脂件,此处不做限制。
32.使用本技术实施例采集稻纵卷叶螟成虫并收集其卵粒的过程如下:
33.1、在交配杯1的内侧底部放置数个含10%蜂蜜水的脱脂棉球,口部覆盖塑料保鲜膜封口,并用橡皮筋固定,用牙签在塑料保鲜膜上扎数个小孔以保证交配杯1内空气流通。
34.2、打开采集管盖3。
35.3、打开昆虫饲养笼一侧的门,手持本技术实施例,将采虫口21对准一只静止的稻纵卷叶螟成虫,从其正上方向下将其罩住,同时用采虫口内壁轻轻碰触该虫的腹部末端,被限制活动的稻纵卷叶螟成虫会迅速通过采集管2,从输虫口飞入交配杯1内,如此,即完成一次稻纵卷叶螟成虫采集动作。如需采集多个稻纵卷叶螟成虫,则需多次重复该采集动作。
36.4、采集完成后,拧紧采集管盖3,关闭采虫口21,将采集到的稻纵卷叶螟成虫收纳进交配杯1内。一般情况下,雌虫会在羽化一天后与雄虫进行交配,羽化三天后开始将大多数卵产在交配杯1顶端的保鲜膜上,可根据需要收取保鲜膜上的卵粒,完成稻纵卷叶螟卵粒
的收集工作。
37.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