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调节叠合板板厚的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1:59: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调节叠合板板厚的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住宅产业化的不断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预制叠合板作为装配式建筑中的主要构件,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
3.传统叠合板施工时,通过钢底模作为支撑,钢底模底部先浇筑形成预制板,预制板上表面通过钢筋桁架作为现浇层支撑,在钢筋桁架顶部形成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但是,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层浇注过程中,由于钢筋混凝土层浇注混凝土过多,其重量大于钢筋桁架的支撑力,或者施工不合理,就容易导致钢筋桁架弯曲,从而导致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之间中间缝较小,以致叠合板板厚不足,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叠合板在施工过程中因中间缝较小而导致板厚不足的问题的用于调节叠合板板厚的顶升装置。
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调节叠合板板厚的顶升装置,包括多个具有夹持口的夹持座,每个夹持座上表面设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包括可转动的螺母,所述螺母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丝杆,所述丝杆顶端连接有支撑杆,使用时,通过转动螺母带动丝杆沿高度方向移动,使得支撑杆远离丝杆的端部的上表面与叠合板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下表面相抵。
7.本方案通过钢底模作为支撑点,将多个具有夹持口的夹持座夹持在钢底模周侧,通过螺母与丝杆配合,转动螺母使得丝杆能够沿高度方向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支撑杆的高度,通过支撑杆上表面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下表面相抵,对现浇钢筋混凝土层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利用螺母与丝杆配合,丝杆带动支撑杆向上移动,推动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向上移动,进而对现浇钢筋混凝土层高度进行微调,保证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之间的间距,也便于钢筋桁架支撑,保证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之间的中间缝,而后,在对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进行完整浇注时,能够保证叠合板整块的板厚。
8.进一步,所述螺母外包裹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两侧设有把手。通过把手带动固定罩转动,而固定罩内包裹有螺母,因此,固定罩在转动时,带动螺母转动,这样设计,方便使用者操作。
9.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上表面设有一层垫块。在使用时,支撑杆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层相抵时,垫块位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与支撑杆之间,固定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内钢筋位置,用以防止钢筋外露而被腐蚀的作用。
10.进一步,所述夹持座上表面设有支杆,所述支杆顶端铰接有摆杆,所述摆杆顶端与
支撑杆中部铰接。通过支杆与摆杆的铰接,实现对支撑杆高度调节的限制;当支撑杆向上移动时,摆杆与支杆之间铰接端形成的内角增大;当支撑杆向下移动时,摆杆与支杆之间铰接端形成的内角减小。
11.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2.1、本方案中的顶升装置均能够在现浇结构施工之前,或者完成后对叠合板中现浇钢筋混凝土层的高度进行调节,实现了叠合板中间缝厚度精确控制,保证叠合板的中间缝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返工率,节约成本。
13.2、本方案中的顶升装置由多个轻便小巧的夹持座组成,这样方便携带,同时,利用夹持座夹持在钢底模上,在支撑杆受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的压力时,将该压力传递给钢底模,能够保证顶升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利用支杆与摆杆的铰接实现对支撑杆高度调节的限制。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调节叠合板板厚的顶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支撑杆1、调节器2、垫块3、夹持座4、预制板5、钢筋桁架6、钢底模7、支杆8、摆杆9、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0。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本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用于调节叠合板板厚的顶升装置,包括多个具有夹持口的夹持座4,每个夹持座4上表面设有调节器2,调节器2包括可转动的螺母,螺母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丝杆,丝杆顶端连接有支撑杆1,使用时,通过转动螺母带动丝杆沿高度方向移动,使得支撑杆1远离丝杆的端部的上表面与叠合板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0下表面相抵。
18.本方案通过钢底模7作为支撑点,将多个具有夹持口的夹持座4夹持在钢底模7周侧,通过螺母与丝杆配合,转动螺母使得丝杆能够沿高度方向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支撑杆1的高度,通过支撑杆1上表面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0下表面相抵,对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0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利用螺母与丝杆配合,丝杆带动支撑杆1向上移动,推动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0向上移动,进而对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0高度进行微调,保证预制板5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0之间的间距,也便于钢筋桁架6支撑,保证预制板5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0之间的中间缝,而后,在对预制板5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0进行完整浇注时,能够保证叠合板整块的板厚。
19.作为优选,螺母外包裹有固定罩,固定罩两侧设有把手。通过把手带动固定罩转动,而固定罩内包裹有螺母,因此,固定罩在转动时,带动螺母转动,这样设计,方便使用者操作。
20.作为优选,支撑杆1上表面设有一层垫块3。在使用时,支撑杆1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0相抵时,垫块3位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0与支撑杆1之间,固定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0内钢筋位置,用以防止钢筋外露而被腐蚀的作用。
21.作为优选,夹持座4上表面设有支杆8,支杆8顶端铰接有摆杆9,摆杆9顶端与支撑杆1中部铰接。通过支杆8与摆杆9的铰接,实现对支撑杆1高度调节的限制;当支撑杆1向上
移动时,摆杆9与支杆8之间铰接端形成的内角增大;当支撑杆1向下移动时,摆杆9与支杆8之间铰接端形成的内角减小。其中,支杆8顶端朝向调节器2倾斜一定角度。
22.1、本方案中的顶升装置均能够在现浇结构施工之前,或者完成后对叠合板中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0的高度进行调节,实现了叠合板中间缝厚度精确控制,保证叠合板的中间缝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返工率,节约成本。
23.2、本方案中的顶升装置由多个轻便小巧的夹持座4组成,这样方便携带,同时,利用夹持座4夹持在钢底模7上,在支撑杆1受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0的压力时,将该压力传递给钢底模7,能够保证顶升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利用支杆8与摆杆9的铰接实现对支撑杆1高度调节的限制。
24.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调节叠合板板厚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具有夹持口的夹持座(4),每个夹持座(4)上表面设有调节器(2),所述调节器(2)包括可转动的螺母,所述螺母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丝杆,所述丝杆顶端连接有支撑杆(1),使用时,通过转动螺母带动丝杆沿高度方向移动,使得支撑杆(1)远离丝杆的端部的上表面与叠合板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0)下表面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节叠合板板厚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外包裹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两侧设有把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节叠合板板厚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上表面设有一层垫块(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节叠合板板厚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4)上表面设有支杆(8),所述支杆(8)顶端铰接有摆杆(9),所述摆杆(9)顶端与支撑杆(1)中部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调节叠合板板厚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8)顶端朝向调节器(2)倾斜一定角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叠合板板厚的顶升装置,包括多个具有夹持口的夹持座,每个夹持座上表面设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包括可转动的螺母,所述螺母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丝杆,所述丝杆顶端连接有支撑杆,使用时,通过转动螺母带动丝杆沿高度方向移动,使得支撑杆远离丝杆的端部的上表面与叠合板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下表面相抵。对现浇钢筋混凝土层高度进行微调,保证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之间的间距,也便于钢筋桁架支撑,保证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之间的中间缝,而后,在对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进行完整浇注时,能够保证叠合板整块的板厚。证叠合板整块的板厚。证叠合板整块的板厚。


技术研发人员:邓源 王永超 彭元林 陈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3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