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踏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01:47: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尤其涉及一种双踏滑板车。


背景技术:

2.滑板车是继传统滑板之后的又一滑板运动的产品形式,由于其的简便易学,已成为一种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健身和娱乐用品。
3.传统滑板车通常由车架、把手、前车轮、后车轮、前叉、刹车等组成。使用时,需要一脚踩在滑板车上,另一脚不时落地蹬地,产生滑行推力,时滑板车向前滑行。但这种传统滑板车不仅蹬地费力,还存在着容易侧翻、轴承与曲轴易断裂等的安全性、可靠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踏滑板车,通过双脚交错踏步,使连接驱动轮的前、后旋转杆360度转动,以带动滑板车前行。
5.一种双踏滑板车,包括把手组、第一脚踏组、第二脚踏组、前旋转杆、后旋转杆和驱动轮;
6.所述把手组直接或间接的连接于所述前旋转杆;
7.所述第一脚踏组与所述第二脚踏组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前旋转杆与所述后旋转杆;
8.所述驱动轮安装在所述前旋转杆和/或后旋转杆上;
9.其中,通过第一脚踏组与第二脚踏组的交替旋转运动,使驱动轮获取动力。
10.进一步地,当所述把手组直接的连接于所述前旋转杆时,所述前旋转杆的两端与所述后旋转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一驱动轮。
11.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组包括两个独立的把手与前管组合,所述前管的下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脚踏组与所述前旋转杆的连接处及所述第二脚踏组与所述前旋转杆的连接处。
12.进一步地,当所述把手组间接的连接于所述前旋转杆时,通过一车架组进行连接;所述车架组的尾部设有一后滑动轮;所述把手组的下端设有前叉,一前滑动轮装在所述前叉上;所述后旋转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一驱动轮。
1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上插有轮轴心管;所述轮轴心管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单向轴承与第二单向轴承;一第一螺丝穿过所述第一单向轴承,螺接于所述轮轴心管的一端;一固定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单向轴承,螺接于所述轮轴心管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插入一转接杆的第一通孔,与一第二螺丝螺接;所述后旋转杆的一端穿过第一脚踏组后,插入所述转接杆的第二通孔,并与一第三螺丝螺接。
14.进一步地,当所述把手组间接的连接于所述前旋转杆时,通过一车架组进行连接;所述车架组的尾部设有一与所述后旋转杆相连接的驱动轮;所述把手组的下端设有前叉,一前滑动轮装在所述前叉上。
15.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把手组上的一刹车组,用以制动所述双踏滑板车。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脚踏组与所述第二脚踏组互相平行。
1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的轮胎规格包括:10寸轮。
18.进一步地,所述前旋转杆与所述后旋转杆为曲柄结构,各以弯曲方向相反的两端曲柄头部与所述第一脚踏组及所述第二脚踏组合,踩踏所述第一脚踏组旋转时,同步连动所述第二脚踏组旋转。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合了运动与滑行功能,采用脚踏交错上下旋转通过连接杆带动轮子驱动前行,不仅安全方便、身体平衡易控制,而且具有更快的滑行速度。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功能说明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组装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俯视图。
27.其中,10:把手组;11:把手;12:前管;13:前叉;20:第一脚踏组;21:第二脚踏组;30:前旋转杆;31:后旋转杆;40:驱动轮;41:前滑动轮;42:后滑动轮;50:车架组;60:刹车组;70:轮轴心管;71:第一单向轴承;72:第二单向轴承;73:第一螺丝; 74:固定杆;75:转接杆;76:第二螺丝;77:第三螺丝;78:第四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事例对本实用新型中技术核心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9.实施例1
30.请参考图1-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包括:一把手组(10)、一第一脚踏组(20)、一第二脚踏组(21)、一前旋转杆(30)、一后旋转杆(31)、两个驱动轮(40)、一前滑动轮 (41)、一后滑动轮(42)、一车架组(50)和一刹车组(60),其中所述第一脚踏组(20) 与所述第二脚踏组(21)互相平行。
31.所述把手组(10)包括设在上端的把手(11)、设在中段的前管(12)和设在下端的前叉 (13),所述前滑动轮(41)装在所述前叉(13)上。所述把手组(10)上还设有所述刹车组 (60),用以制动双踏滑板车。
32.所述车架组(50)的前端抵接于所述前管(12)的下半部分,所述车架组(50)的尾部设有所述后滑动轮(42)。
33.所述前旋转杆(30)的中段与所述车架组(50)的前段活动连接,所述前旋转杆(30)的两端通过两个第四螺丝(78)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脚踏组(20)与所述第二脚踏组(21)的前端。
34.所述后旋转杆(3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脚踏组(20)与所述第二脚踏组(21) 的后端,且设分别设有一驱动轮(40),所述驱动轮选用10寸轮。
35.所述前旋转杆(30)与所述后旋转杆(31)为曲柄结构,各以弯曲方向相反的两端曲柄头部与所述第一脚踏组(20)及所述第二脚踏(21)组合,踩踏所述第一脚踏组(20)旋转时,同步连动所述第二脚踏组(21)旋转。即所述前旋转杆(30)与所述后旋转杆(31)可以 360度旋转,且使用所述双踏滑板车时,双脚需交错踏步,带动所述双踏滑板车前行。
36.下面以设于第一脚踏组(20)与后旋转杆(31)连接处的驱动轮(40)为例,具体说明驱动轮(40)安装于所述后旋转杆(31)的结构:
37.所述驱动轮(40)上插有轮轴心管(70);所述轮轴心管(70)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单向轴承(71)与第二单向轴承(72);一第一螺丝(73)穿过所述第一单向轴承(71),螺接于所述轮轴心管(70)的一端;一固定杆(74)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单向轴承(72),螺接于所述轮轴心管(70)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杆(74)的另一端插入一转接杆(75)的第一通孔,与一第二螺丝(76)螺接;所述后旋转杆(31)的一端穿过第一脚踏组(20)后,插入所述转接杆 (75)的第二通孔,并与一第三螺丝(77)螺接。
38.实施例2
39.请参考图1与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包括:一把手组(10)、一第一脚踏组(20)、一第二脚踏组(21)、一前旋转杆(30)、一后旋转杆(31)、一驱动轮(40)、一前滑动轮(41)一车架组(50)和一刹车组(60),其中所述第一脚踏组(20)与所述第二脚踏组(21) 互相平行。
40.所述把手组(10)包括设在上端的把手(11)、设在中段的前管(12)和设在下端的前叉 (13),所述前滑动轮(41)装在所述前叉(13)上。所述把手组(10)上还设有所述刹车组 (60),用以制动双踏滑板车。
41.所述车架组(50)的前端抵接于所述前管(12)的下半部分,所述车架组(50)的尾部设有一与所述后旋转杆(31)相连接的驱动轮(40)。
42.所述前旋转杆(30)的中段与所述车架组(50)的前段活动连接,所述前旋转杆(30)与所述后旋转杆(30)的两端通过4个第四螺丝(78)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脚踏组(20)与所述第二脚踏组(21)的两端。
43.所述前旋转杆(30)与所述后旋转杆(31)为曲柄结构,各以弯曲方向相反的两端曲柄头部与所述第一脚踏组(20)及所述第二脚踏(21)组合,踩踏所述第一脚踏组(20)旋转时,同步连动所述第二脚踏组(21)旋转。即所述前旋转杆(30)与所述后旋转杆(31)可以 360度旋转,且使用所述双踏滑板车时,双脚需交错踏步,带动所述双踏滑板车前行。
44.实施例3
45.请参考图1与图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包括:一把手组(10)、一第一脚踏组(20)、一第二脚踏组(21)、一前旋转杆(30)、一后旋转杆(31)、四个驱动轮(40)和一刹车组 (60),其中所述第一脚踏组(20)与所述第二脚踏组(21)互相平行。
46.所述把手组包括(10)两个独立的把手(11)与前管(12)组合,所述前管(12)的下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脚踏组(20)与所述前旋转杆(30)的连接处及所述第二脚踏组(21) 与所述前旋转杆(30)的连接处。
47.所述前旋转杆(30)与后旋转杆(3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脚踏组(20)与所述第二脚踏组(21),且设分别设有一驱动轮(40)。
48.所述前旋转杆(30)与所述后旋转杆(31)为曲柄结构,各以弯曲方向相反的两端曲柄头部与所述第一脚踏组(20)及所述第二脚踏(21)组合,踩踏所述第一脚踏组(20)旋转时,同步连动所述第二脚踏组(21)旋转。即所述前旋转杆(30)与所述后旋转杆(31)可以 360度旋转,且使用所述双踏滑板车时,双脚需交错踏步,带动所述双踏滑板车前行。
49.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50.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双手握住把手(11)后,将双脚分别踩在第一脚踏组(20) 与所述第二脚踏组(21)上,并通过前旋转杆(30)与后旋转杆(31)的组合使得第一脚踏组(20)与所述第二脚踏组(21)可进行交错旋转踏步运动,带动驱动轮(40)向前转动,从而推动滑板车向前移动。使用者踏步越快,滑板车的速度就越快。
51.由于驱动轮(40)的轴承为k单向轴承,只能单向旋转才可带动,不仅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而且在停止踏步时,滑板车仍可以继续向前行驶。
52.提供以上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而做出的各种等同替换和修改,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