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摄影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4 21:24: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影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摄像拍摄的基本要求是稳、平、准、匀。稳不仅要求摄像机稳定,若采访对象的眼神飘忽不定或头部有明显的晃动,也极大了影响了拍摄效果。一般的采访对象本身没有掌握平视的技巧,在视频拍摄过程中很容易与摄像机侧人员(摄像人员或记者)进行交流,从而导致眼神飘忽不定或头部晃动的现象,大大影响了视频效果,目前市场上鲜有摄影正视辅助设备。
3.另外,提词器自发明以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视台、演讲、演唱会、综艺节目等重要场合。在广播电视行业,提词器可以说是演播室的一种标配,是一种给主播提示台词的辅助工具。使用时只需把准备好的文稿导入到提词器中,主播就可以同时对着提词器和摄像机,播报新闻,不至于出现忘词的尴尬,顺利完成任务。但目前的提词器一般需要配置专门的硬件及配套的显示器,且整个设备尺寸较大,其便携性和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影辅助装置,以消除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更多个缺陷。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该摄影辅助装置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其中,所述第一盒体的前端为开口端且用于面向采访对象,所述第一盒体的后端具有用于供摄像机采集采访对象影像的第一窗口,所述第一盒体内设有倾斜布置的分光镜;所述第二盒体位于所述第一盒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盒体内设有反射镜以及用于放置显示器件的显示器件安装结构;所述第一盒体的分光镜能使得采访对象的影像穿透,以供摄像机采集,也能使得经所述反射镜反射的摄像机侧人员的影像或显示器件显示的文稿内容反射至采访对象,以供采访对象通过所述分光镜看到摄像机侧人员或显示器件显示的文稿内容。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盒体内布置有一个竖直柱,所述竖直柱靠近所述第一盒体的后端以及靠近且连接第二盒体的一侧布置,且所述竖直柱上设有一个斜槽,所述斜槽用于插接所述分光镜。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盒体大致呈矩形体结构,其盒体结构包括第一顶板、第一底板、后端板和右侧板;所述第二盒体大致呈三棱柱结构,其盒体结构包括第二顶板、第二底板、左侧斜板和右侧隔板;所述右侧隔板被安装到位的状态下,所述右侧隔板与所述第二顶板、第二底板之间围成的空间形成所述显示器件安装结构,所述显示器件安装结构呈条形槽且与第一盒体的后端板垂直,所述右侧隔板具有对应显示器件的第二窗口。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盒体的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从所述后端板的左侧伸出,以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二盒体的第二
顶板、第二底板;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顶板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部分重叠,其相互重叠的部位具有对应的连接孔,并通过连接件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摄影辅助装置在组装后的使用状态下,整体呈矩形体和三棱柱的组合结构,所述第二盒体的后端与所述第一盒体的后端板齐平,所述第一盒体的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左上角具有斜角,且与所述第二盒体的左侧斜板齐平。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影辅助装置在组装后的使用状态下,所述反射镜与所述分光镜相互平行,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盒体的后端倾斜45
°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盒体为折叠式结构;其中,所述后端板为固定板;
13.所述第一顶板包括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宽度与所述后端板的高度大致相等,所述第一活动板与所述后端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通过铰链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顶板能完全翻开;
14.所述第一底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三活动板,所述第三活动板与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尺寸大致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后端板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三活动板通过铰链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三活动板能向内翻折从而进行折叠;
15.所述右侧板包括第二固定板和第四活动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或第一固定板的宽度,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后端板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四活动板通过铰链连接,以使得所述第四活动板能向内翻折从而进行折叠;
16.所述第一盒体能折叠成由所述后端板、第一活动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围起的比其使用状态下小的矩形体构。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盒体为折叠式结构;其中,所述左侧斜板为固定板,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左侧斜板的顶边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左侧斜板的底边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右侧隔板与所述左侧斜板前端的竖直边通过铰链连接。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镜粘接在所述左侧斜板的内侧;
19.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各个板面内侧均设置有保护层;
20.所述第一盒体的右侧板的前端具有阻靠所述分光镜的斜角结构;
21.所述第一盒体的右侧板中部的上下位置分别设有用于对接所述第一顶板、第一底板的耳部结构。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盒体的后端板上具有用于对接摄像机安装支架的支架安装孔。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影辅助装置可借助反射镜和分光镜使得采访对象与摄像机侧的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实现采访对象在视频录制期间一直维持正视前方的效果;该装置也可在显示器件安装结构的部位安装显示器件,作为提词器使用,避免出现忘词错词的现象,提高视频录制效果和质量。
2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获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书面说明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实现到并获得。
25.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
具体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附图说明
2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附图中的部件不是成比例绘制的,而只是为了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了便于示出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部分,附图中对应部分可能被放大,即,相对于依据本实用新型实际制造的示例性装置中的其它部件可能变得更大。在附图中: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摄影辅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摄影辅助装置的俯视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摄影辅助装置的主视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摄影辅助装置使用反射镜的原理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摄影辅助装置使用显示器件的原理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盒体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盒体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35.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盒体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36.附图标记:
37.1、第一盒体;2、第二盒体;3、分光镜;4、反射镜;110、第一顶板;111、第一活动板;112、第二活动板;113、第一对接孔;114、可调对接槽;115、第二对接孔;120、第一底板;121、第一固定板;122、第三活动板;130、后端板;131、第一窗口;132、支架安装孔;133、竖直柱安装孔;140、右侧板;141、第二固定板;142、第四活动板; 143、斜角结构;144、耳部结构;150、竖直柱;151、斜槽;152、右侧隔板固定孔;210、第二顶板;220、第二底板;230、左侧斜板;231、前端弯折部;240、右侧隔板;241、第二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9.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40.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41.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术语“连接”在本文不仅可以指直接连接,也可以表示存在中间物的间接连接。
42.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
4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影辅助装置,该装置可借助反射镜和分光镜使得采访对
象与摄像机侧的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实现采访对象在视频录制期间一直维持正视前方的效果;该装置也可安装显示器件,作为提词器使用。
44.如图1所示,该摄影辅助装置包括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其中,第一盒体1的前端为开口端且用于面向采访对象,第一盒体1的后端具有用于供摄像机采集采访对象影像的第一窗口131,第一盒体1内设有倾斜布置的分光镜3。第二盒体2位于第一盒体1的一侧,第二盒体2内设有反射镜4以及用于放置显示器件的显示器件安装结构。
45.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盒体1的分光镜3能使得采访对象的影像穿透,以供摄像机采集,也能使得经反射镜4反射的摄像机侧人员的影像或显示器件显示的文稿内容反射至采访对象,以供采访对象通过分光镜3看到摄像机侧人员或显示器件显示的文稿内容。
46.在上述实施例中,该装置可将面向或靠近采访对象的一侧称为前侧或前端,在面向或靠近摄像机的一侧称为后侧或后端,按照摄像机侧人员的使用习惯,将该装置分为左右。可选地,第二盒体2可布置在第一盒体1的左侧,但不限于此,也可布置在第一盒体1 的右侧或上下方。
4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影辅助装置可借助反射镜4和分光镜使得采访对象与摄像机侧的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实现采访对象在视频录制期间一直维持正视前方的效果;该装置也可在显示器件安装结构的部位安装显示器件,作为提词器使用,避免出现忘词错词的现象,提高视频录制效果和质量。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盒体1内布置有一个竖直柱150,竖直柱 150靠近第一盒体1的后端以及靠近且连接第二盒体2的一侧布置,且竖直柱150上设有一个斜槽151,斜槽151用于插接分光镜3。优选地,分光镜3在需要使用时安装在斜槽 151即可,在未使用时,可以从斜槽151内拆下。可选地,如图3所示,该竖直柱150可通过第一盒体1的后端板130的竖直柱安装孔133及连接件进行固定。
49.进一步优选地,摄影辅助装置在组装后的使用状态下,反射镜4与分光镜3相互平行,且相对于第一盒体1的后端倾斜45
°

5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光镜(也可称为半透半反镜),可一半穿透、一半反射,拥有低吸收的特性,分光镜是一种镀膜玻璃。在光学玻璃表面镀上一层或多层薄膜,当一束光投射到镀膜玻璃上后,通过反射和折射,光束就被分为两束或更多束。分光镜倾斜着使用,能方便地把入射光分离成反射光和透射光两部分。
5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摄影辅助装置使用反射镜4的原理图。如图4所示,反射镜4与分光镜3平行放置,且均倾斜45
°
,摄像机侧人员的光线可通过反射镜4、分光镜3反射至采访对象,即采访对象正视前方,也可看到该摄影辅助装置后方的人员,在其视频录制过程中都能保持正视前方的姿势,且由于分光镜3的特性,也不影响摄像机的正常拍摄。
5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摄影辅助装置使用显示器件的原理图。如图5所示,在第二盒体2与第一盒体1连接的部位,可放置显示器件(如平板电脑),该平板电脑可阻挡住反射镜4的光线传递路径。显示器件可配置专业提词器软件,将显示器件高亮度屏幕显示的文稿内容的经分光镜3发射至采访对象,采访对象能看到文稿内容,采访对象在视频录制过程中都能保持正视前方的姿势,且由于分光镜3的特性,也不影响摄像机的正常拍摄。
53.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盒体1大致呈矩形体结构,其盒体结构包括第一顶板110、第一底板120、后端板130和右侧板140。第一盒体1的前端可不设置支撑结
构或侧板,即整个前端面均为敞口的。后端板130的第一窗口131可为圆形的,以对应摄像机的圆形镜头。
54.如图8和图9所示,第二盒体2大致呈三棱柱结构,其盒体结构包括第二顶板210、第二底板220、左侧斜板230和右侧隔板240。右侧隔板240被安装到位(也可称为组装状态或使用状态)的状态下,如图5和图8所示,右侧隔板240与第二顶板210、第二底板220之间围成的空间形成显示器件安装结构,显示器件安装结构呈条形槽且与第一盒体 1的后端板130垂直,右侧隔板240具有对应显示器件的第二窗口241。其中,左侧斜板 230的前端具有前端弯折部231,该前端弯折部231可水平延伸一端距离,形成条形槽的宽度距离,该条形槽也即显示器件安装结构。例如,显示器件可为安装有提词器软件的平板电脑,条形槽的尺寸与该平板电脑的尺寸相匹配,其第二窗口241的尺寸与平板电脑的屏幕区域相同。具体地,该平板电脑的固定,可由第二顶板210的右侧边、第二底板220 的右侧边、左侧斜板230的前端弯折部231以及右侧隔板240(的左侧面)夹置。可选地,第二窗口241可为矩形结构。
55.可选地,该第二盒体2的右侧隔板240可布置连接孔,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竖直柱 150左侧的右侧隔板固定孔152(如图6所示)位置。
5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可采用整体式机构,也可采用组装式结构,在需要使用时,再进行组装。优选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可采用折叠式结构,节省存储空间、方便搬运,也能在需要使用时快速组装,大大减少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和准备时间。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6和图8所示,第一盒体1与第二盒体2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其中,第一盒体1的第一顶板110和第一底板120从后端板130的左侧伸出,以分别连接对应的第二盒体2的第二顶板210、第二底板220。第一顶板110与第二顶板210部分重叠,第一底板120与第二底板220部分重叠,其相互重叠的部位具有对应的连接孔,并通过连接件连接。
58.具体地,第一顶板110的连接孔可为第一对接孔113、可调对接槽114。对应地,第二顶板210具有两个对应的连接孔,第一底板120和第二底板220亦然,连接件可采用带帽螺钉。第一顶板110将一个连接孔设置为可调对接槽114,可小范围调节第二盒体2的对接位置和角度,也方便快速组装。
5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摄影辅助装置在组装后的使用状态下,整体呈矩形体和三棱柱的组合结构,第二盒体2的后端与第一盒体1的后端板130齐平,第一盒体1的第一顶板 110和第一底板120左上角具有斜角,且与第二盒体2的左侧斜板230齐平。
6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6、图7所示,第一盒体1为折叠式结构。其中,后端板130为固定板。
61.第一顶板110包括第一活动板111和第二活动板112,第二活动板112的宽度与后端板130的高度大致相等,第一活动板111与后端板130通过铰链连接,第一活动板111和第二活动板112通过铰链连接,以使得第一顶板110能完全翻开(如图6所示状态,以便安装分光镜3)。
62.第一底板120包括第一固定板121和第三活动板122,第三活动板122与第二活动板 112的尺寸大致相同,第一固定板121与后端板13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第一固定板121 和第三活动板122通过铰链连接,以使得第三活动板122能向内90
°
翻折从而进行折叠。
63.右侧板140包括第二固定板141和第四活动板142,第二固定板141的宽度小于第一活动板111和/或第一固定板121的宽度,第二固定板141与后端板13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第二固定板141和第四活动板142通过铰链连接,以使得第四活动板142能向内 90
°
翻折从而进行折叠。
64.如图7所示,第一盒体1能折叠成由后端板130、第一活动板111、第一固定板121 和第二固定板141围起的比其使用状态下小的矩形体构。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盒体1的右侧板140的前端具有阻靠分光镜3的斜角结构143,该斜角结构143可为多种形式,例如也可采用如竖直柱150的结构,能固定分光镜3即可。第一盒体1的右侧板140中部的上下位置分别设有用于对接第一顶板110、第一底板120的耳部结构144。该耳部结构144设置连接孔,以对应第一顶板110的第二对接孔115。
6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8、图9所示,第二盒体2为折叠式结构。其中,左侧斜板230为固定板,第二顶板210与左侧斜板230的顶边通过铰链连接,第二底板 220与左侧斜板230的底边通过铰链连接,右侧隔板240与左侧斜板230前端的竖直边通过铰链连接。如图9所示,在其折叠状态下,第二盒体2可大致折叠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板式结构,其存储空间大大减小。
67.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反射镜4可固定地粘接在左侧斜板230的内侧。
6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的各个板面内侧均设置有保护层,优选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的内侧以及外侧采用黑色或深色材质,以尽可能吸收杂光,避免漫射和散光现象等。
69.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盒体1的后端板130上具有用于对接摄像机安装支架的支架安装孔132。在连接支架后,摄像机可在该支架上前后水平滑动,已调整其位置。
7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影辅助装置,可获得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7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影辅助装置可借助反射镜和分光镜使得采访对象与摄像机侧的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实现采访对象在视频录制期间一直维持正视前方的效果;该装置也可在显示器件安装结构的部位安装显示器件,作为提词器使用,避免出现忘词错词的现象,提高视频录制效果和质量。
7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影辅助装置将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设计为折叠式结构,节省存储空间、方便搬运,也能在需要使用时快速组装,大大减少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和准备时间。
73.本实用新型中,针对一个实施方式描述和/或例示的特征,可以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以相同方式或以类似方式使用,和/或与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相结合或代替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
7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