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风冷油冷器胶管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1:53: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冷油冷器胶管。


背景技术:

2.由于机油具有导热性能,并且在发动机内不断流动循环,所以风冷油冷器对发动机曲轴箱、离合器、气门组件等都起到冷却作用;现有的用来传输机油的风冷油冷器胶管,其所采用的是针织结构的胶管(如附图1所示),使得抗拉能力及强度较弱,而且爆破压力为3mpa,性能达不到产品性能要求(爆破压力大于或等于7mpa);现有的针织结构的胶管,其针织层(增强层)都是采用套接的方式固定,这样会使得针织层松紧程度难以控制,从而导致整个产品的爆破压力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风冷油冷器胶管,其具有强度高、抗拉能力强且爆破压力能达到12mpa以上。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风冷油冷器胶管包括挤出成型的内胶管和外胶管,所述内胶管上覆有若干根呈等间距分布的第一芳纶线并构成第一芳纶线层,且所述第一芳纶线沿内胶管轴向的一端至另一端逆时针缠绕分布;若干根所述第一芳纶线之间穿插有若干根呈等间距分布的第二芳纶线并构成第二芳纶线层,且每根所述第二芳纶线沿管径方向呈交替穿插在每根所述第一芳纶线上并沿内胶管轴向的一端至另一端顺时针缠绕分布;所述第一芳纶线层与所述第二芳纶线层固定并构成胶管的增强层,所述外胶管挤出成型在所述增强层上,且所述外胶管的外壁通过热烘道方式覆有热缩布护套。
5.作为优选,相邻的所述第一芳纶线与相邻的所述第二芳纶线围成有若干个菱形状的间隙腔,且所述间隙腔沿胶管的轴向依次排布。
6.作为优选,所述间隙腔沿胶管的轴向的对角线的长度c均为3.25mm。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芳纶线与所述内胶管的轴芯线之间的夹角a为54
°
至56
°

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芳纶线与所述内胶管的轴芯线之间的夹角b为54
°
至56
°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芳纶线至少设有12根,且所述第二芳纶线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芳纶线的数量相等。
10.作为优选,所述热缩布护套沿所述外胶管的外壁轴向设置,且所述热缩布护套位于外胶管的外壁的中间段位。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芳纶层与第二芳纶层的交替穿插设置成增强层,且增强层直接覆在内胶管管壁上,这样使得增强层的松紧程度得到控制,使得整个产品的抗爆破性能稳定,且抗拉强度好,爆破压力能达到12mpa以上,完全能满足整个胶管的爆破压力值。
附图说明
12.图1是现有的针织结构胶管的增强层局部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风冷油冷器胶管爆炸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热缩布护套的风冷油冷器胶管结构示意图。
16.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内胶管;2、外胶管;3、第一芳纶线;4、第二芳纶线;5、增强层;6、热缩布护套;7、间隙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2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挤出成型的内胶管1和外胶管2,且内胶管1和外胶管2均采用aem橡胶料挤出成型,内胶管1上覆有若干根呈等间距分布的第一芳纶线3并构成第一芳纶线层,且第一芳纶线3沿内胶管1轴向的一端至另一端逆时针缠绕分布,这样使得第一芳纶线在内胶管上分布更为均匀,从而使得整个产品的抗爆破性能稳定;若干根第一芳纶线3之间穿插有若干根呈等间距分布的第二芳纶线4并构成第二芳纶线层,且每根第二芳纶线4沿管径方向呈交替穿插在每根第一芳纶线3上并沿内胶管1轴向的一端至另一端顺时针缠绕分布,这样使得第二芳纶线与第一芳纶线之间分布更为均匀,进一步加强整个产品的抗爆破性能且稳定性也更高;第一芳纶线层与第二芳纶线层固定并构成胶管的增强层5,通过设置此类似编织结构的增强层,使得整个胶管的爆破压力能达到12mpa以上,完全能满足整个胶管的爆破压力值;外胶管2挤出成型在增强层5上,且外胶管2的外壁通过热烘道方式覆有热缩布护套6,通过设置热缩布护套使得胶管的耐磨性大大增强。通过第一芳纶层与第二芳纶层的交替穿插设置成增强层,且增强层直接覆在内胶管管壁上,这样使得增强层的松紧程度得到控制,使得整个产品的抗爆破性能稳定,且抗拉强度好。
18.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过程为:首先,挤出成型内胶管1,然后在内胶管外壁上逆时针缠绕第一芳纶线3,并同时顺时针交替穿插第二芳纶线4从而构成胶管的增强层5,且直接一体成型在内胶管外壁上,最后,在增强层5上直接挤出成型外胶管2并与增强层5及内胶管1一体化成型,本增强层5是直接一体成型在内胶管外壁上,与现有的针织层套接方式相比,具有增强层在管壁上的松紧程度得到控制并非常均匀化,使得整个产品的抗爆破性能稳定,且抗拉强度好。
19.相邻的第一芳纶线3与相邻的第二芳纶线4围成有若干个菱形状的间隙腔7,且间隙腔7沿胶管的轴向依次排布;间隙腔7沿胶管的轴向的对角线的长度c均为3.25mm;这样能进一步使得增强层在风冷油冷器胶管上分布均匀化,相比现有的带有针织层的风冷油冷器胶管,其抗爆破性能大大增强。
20.第一芳纶线3与内胶管1的轴芯线之间的夹角a为54
°
至56
°
,优选为55
°
;第二芳纶线4与内胶管1的轴芯线之间的夹角b为54
°
至56
°
,优选为55
°
;这样不仅能大大增强风冷油冷器胶管的抗爆破性能,同时,第一、二芳纶线与轴芯线之间的夹角角度相同,使得抗爆破的稳定性更好,而且采用此角度缠绕,能大大减少芳纶线的长度,从而减少成本。
21.为了完全能满足整个胶管的爆破压力值且抗爆破的稳定性更均匀化,第一芳纶线3至少设有12根,且第二芳纶线4的数量与第一芳纶线3的数量相等。
22.热缩布护套6沿外胶管2的外壁轴向设置,且热缩布护套6位于外胶管2的外壁的中间段位,这样使得风冷油冷器胶管的两端与风冷油冷器及发动机冷却油管连接时,不会产生干扰。
23.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风冷油冷器胶管,包括挤出成型的内胶管(1)和外胶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胶管(1)上覆有若干根呈等间距分布的第一芳纶线(3)并构成第一芳纶线层,且所述第一芳纶线(3)沿内胶管(1)轴向的一端至另一端逆时针缠绕分布;若干根所述第一芳纶线(3)之间穿插有若干根呈等间距分布的第二芳纶线(4)并构成第二芳纶线层,且每根所述第二芳纶线(4)沿管径方向呈交替穿插在每根所述第一芳纶线(3)上并沿内胶管(1)轴向的一端至另一端顺时针缠绕分布;所述第一芳纶线层与所述第二芳纶线层固定并构成胶管的增强层(5),所述外胶管(2)挤出成型在所述增强层(5)上,且所述外胶管(2)的外壁通过热烘道方式覆有热缩布护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油冷器胶管,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芳纶线(3)与相邻的所述第二芳纶线(4)围成有若干个菱形状的间隙腔(7),且所述间隙腔(7)沿胶管的轴向依次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油冷器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腔(7)沿胶管的轴向的对角线的长度c均为3.2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油冷器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芳纶线(3)与所述内胶管(1)的轴芯线之间的夹角a为54
°
至56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油冷器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芳纶线(4)与所述内胶管(1)的轴芯线之间的夹角b为54
°
至56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油冷器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芳纶线(3)至少设有12根,且所述第二芳纶线(4)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芳纶线(3)的数量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油冷器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布护套(6)沿所述外胶管(2)的外壁轴向设置,且所述热缩布护套(6)位于外胶管(2)的外壁的中间段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冷油冷器胶管,包括挤出成型的内胶管和外胶管,内胶管上覆有若干根呈等间距分布的第一芳纶线并构成第一芳纶线层,且第一芳纶线沿内胶管轴向的一端至另一端逆时针缠绕分布;若干根第一芳纶线之间穿插有若干根呈等间距分布的第二芳纶线并构成第二芳纶线层,且每根第二芳纶线沿管径方向呈交替穿插在每根第一芳纶线上并沿内胶管轴向的一端至另一端顺时针缠绕分布;第一芳纶线层与第二芳纶线层固定并构成胶管的增强层,外胶管挤出成型在增强层上,且外胶管的外壁通过热烘道方式覆有热缩布护套;本实用新型的抗爆破性能稳定,且抗拉强度好,爆破压力能达到12MPa以上,完全能满足整个胶管的爆破压力值。完全能满足整个胶管的爆破压力值。完全能满足整个胶管的爆破压力值。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响 姜浩达 薛鹏林 吴朝俊 王军超 黎灿 林军 薛建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海建新胶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7
技术公布日:2022/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