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旅游休闲骑行使用的可调高度副把

2022-06-14 20:54: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旅游休闲骑行使用的可调高度副把
1.本发明属于自行车运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旅游休闲骑行使用的可调高度副把。


背景技术:

2.在旅游长途骑行中,当遇到风阻、爬坡、下坡、路面颠簸、上肢及躯干肌肉疲劳等情况发生变化时,骑行者需要随时通过躯干前屈角度的变化来调整骑行姿势,以确保最佳骑行状态;另外,由于骑行者需要长时间保持上体前倾双手握持握柄的骑行姿势,握柄给骑行者手掌的反作用力使得骑行者手掌受到压迫而影响血液流通继而使得手掌内的神经传导受阻而导致手掌、手腕、肘关节、上肢肌肉及颈部肌肉产生酸胀、麻木等不适感,随着骑行时间的延续这种不适及疲劳感会逐渐加重,此时也同样需要通过调整躯干前倾角度来改变握柄给骑行者双手手掌的反作用力达到缓解酸胀、麻木等不适感的目的。由于已有技术的自行车车把在安装完成后握柄的高度无法改变,所以人们在骑行途中通常采用的调整方法只能有以下两种:一是通过调整双臂肘关节屈曲角度来改变躯干前倾角度:屈臂前趴压低躯干加大躯干前倾角度、直臂支撑抬起躯干减小躯干前倾角度;二是通过调整双手支撑于握柄的部位改变躯干前倾角度:利用双手指根、指腹部位支撑于握柄使躯干上抬以减小躯干的前倾角度;但前者存在骑行姿态不舒适、易疲劳、对骑行者身体素质要求高等问题,后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尚未见到一种能够较好解决上述问题的产品或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旅游休闲骑行使用的可调高度副把,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主要由握把和限位固定连接机构两部分构成。
4.所述握把为一段s形或变异s形弯管,在弯管两端头直段部分的外面套裹一层软质弹性材料形成上握柄和下握柄;在所述握把s形弯管的中段上设置有中心线和刻度;所述握把s形弯管上握柄和下握柄均为前高后低设置;在所述握把的两个端头分别设置有封头盖。
5.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包括握柄套和快拆锁死机构两部分;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握柄套为一段套管,在所述套管的一端设置有紧固螺钉;在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握柄套的另一端头设置所述快拆锁死机构,在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握柄套的外表面设置一软质材料层形成握柄;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握柄套的游离端套在自行车把上通过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握柄套端头设置的紧固螺钉连接固定;通过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握柄套另一端头设置的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快拆锁死机构将所述握把限位固定。
附图说明
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7.图1是副把的立体示意图,用以说明本装置的外观结构特征;
8.图2是本装置握把的立体示意图,用以说明本装置s形握把的构成;
9.图3是本装置握把的说明图,用以说明本装置s形握把中段上设置的中心线和刻度;
10.图4是本装置握把的主视图,用以说明本装置握把上的握柄与水平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
11.图5是本装置s形握把的结构说明图,用以说明本装置握把两个端头具有封头;
12.图6是本装置限位固定连接机构的立体示意图,用以说明本装置限位固定连接机构的外貌特征;
13.图7是本装置限位固定连接机构与握把的连接关系示意图,用以说明本装置限位固定连接机构与握把的连接方式和结构;
14.图8、图9是本装置变异s形弯管示意图,用以说明本装置握把形状可能的变化状态;
15.图10是本装置变异副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用以说明本装置的一种变异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16.参照附图,一种旅游休闲骑行使用的可调高度副把,主要包括:握把1和限位固定连接机构2两部分,图1。
17.所述握把1为一段s形或变异s形弯管,在弯管两端头直段部分的外面套裹一层软质弹性材料形成上握柄3和下握柄4,见图2;在所述握把1s形弯管的中段上设置有中心线和刻度5,如图3所示;所述握把1s形弯管上握柄3和握把1s形弯管下握柄4均为前高后低设置,见图4;在所述握把1的两个端头分别设置有封头盖6,如图5所示。
18.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2包括握柄套7和快拆锁死机构8两部分,如图6所示;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2握柄套7为一个套管,在所述套管的一端设置有紧固螺钉9;在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2握柄套7的另一端头设置所述快拆锁死机构8,在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2握柄套7的外表面设置一软质材料层形成握柄,见图6;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2握柄套7的游离端套在自行车把上通过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2握柄套7端头设置的紧固螺钉9连接固定;通过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2握柄套7另一端头设置的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2快拆锁死机构8将所述握把1限位固定,如图7所示。
19.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20.1.本方案实施例可调高度副把的形状及结构是以右侧握柄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实际制造和使用时一付副把由左右两只完全对称的副把构成。
21.2.本方案实施例中握把1具有上下两个不同高度的握柄,在实际应用时采用其他形状也是可以的,如图8、图9所示的握把具有上下三个高低不同高度、纵横不同方向握柄;图10所示的副把具有上下四个高低不同高度、纵横不同方向握柄。
22.3.本方案实施例中握把的连接固定采用的是快拆锁死机构,在实际应用时采用其他结构固定也是可以的。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4.1.本方案实施例中握把1为一段s形弯管的设计,可产生上、下两个握柄,使得骑行者在骑行途中通过握持不同高度握柄来改变躯干屈曲角度变得轻松、便捷。
25.2.本方案实施例中在所述握把1s形弯管的中段上设置有中心线和刻度5的设计,为便捷实现调整左右两只握把1处于对称状态提供了方便,可确保两只握把的上下两个握柄均处于同一高度和角度。
26.3.本方案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2握柄套7另一端头设置的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2快拆锁死机构8将所述握把1限位固定的设计,使得调整左右两只握把1的高度和角度变得方便、快捷。
27.4.本方案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2快拆锁死机构8将所述握把1限位固定的设计,可实现对所述握把1在多个高度的定位变化,而每个高度定位可为骑行者最少又增加上下两个握柄,这样就可满足不同骑行者在不同情况下对握柄高度变化的个体需要,较好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一种使用方便、调节便捷、功能稳定的自行车副把。
28.使用方法:
29.(一)安装副把
30.第一步 通过所述限位固定连接机构2快拆锁死机构8,利用所述握把1s形弯管中段上设置的中心线和刻度5将两只握把1分别限位固定在同一刻度;
31.第二步 取下自行车车把左右两个端头原有的握柄套;
32.第二步 将一副本装置副把的两只握柄套7的套管分别套在自行车车把的左右两个端头,使左右两只副把的握柄处于自行车左右对称状态后通过套管端头的螺钉9紧固;
33.(二)调整握柄高度
34.左右两只副把需要分别进行调整:
35.第一步 通过所述快拆锁死机构8释放所述握把1;
36.第二步 根据需要上下移动所述握把1s形弯管到需要的刻度;
37.第三步 利用所述快拆锁死机构8将所述握把1紧固锁死;
38.用同样方法完成对另一只握柄的调整;
39.(三)变换握持握柄部位
40.在骑行过程中,当需要调整躯干前倾角度时:
41.第一步 骑行者以一只手正常握持握柄掌控方向,另一只手释放原握柄并根据需要迅速换握新握柄;
42.第二步 骑行者用握持新握柄的手掌控方向,另一只手释放原握柄换握与掌控方向握柄对称的另一只握柄即完成一次握柄握位变换。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