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血液存储及温控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2 02:26: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救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存储及温控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2.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人体各个器官输送包括氧在内的各类营养成分,并为各器官代谢以后的废物和有害成分在人体血管内不断的循环清除,因此,需要在血管内持续保持足够的血液来维持人体生命体征。
3.然而由于人类在各类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类意外受伤而导致血液突然大量流失,对人体补充必备的血液是人体受伤得到救助或者缓解伤情的必要环节和手段,而输血的之前,需要将血液由中心血站运输至人体所在区域,因此,需要一类便携式设备用于储存并方便运送血液或其分离成分。
4.但是,现有的便携式血液存储装置通常采用多层托盘来存放血袋,且采用转门式的保温箱体,不仅冷藏空间的利用率低且难以长效保持保温箱内的低温,从而难以适应在灾区、野战等严酷环境下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存储及温控一体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保温箱的冷藏空间利用率低且难以长久保持低温存储环境而导致难以应用于严酷环境下使用的技术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7.一种血液存储及温控一体化装置,包括底座、顶盖、保温筒和中心柱,所述顶盖通过所述保温筒支撑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中心柱同轴设置在所述保温筒内,所述中心柱的下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中心柱的上端转动安装在所述顶盖上,所述中心柱上周向固定安装有筒状网架,所述筒状网架上设置有多层多用于码放血袋的隔间,每层所述隔间包括在周向上分布的多个所述隔间,所述提手17与所述中心柱通过贯穿所述顶盖的轴向固定轴同轴连接,所述保温筒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用于取放血袋的狭口,所述保温筒的筒壁上周向滑动安装有用于对所述狭口进行开合的闸门;
8.所述顶盖内开设有制冷腔,所述顶盖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制冷腔的冷气孔,所述制冷腔内安装有制冷装置及与所述制冷装置电性连接的温控模块,所述顶盖的顶部安装有与所述温控模块电性连接的按钮和显示屏。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筒状网架包括安装筒、环形隔板和扇形隔板,所述安装筒套设安装在所述中心柱外,所述环形隔板沿所述安装筒的轴向间隔设置有多层,相邻两层所述环形隔板之间安装有呈周向等间隔分布的多个扇形隔板,相邻两个所述扇形隔板之间形成所述隔间,且所述环形隔板和所述扇形隔板均与所述保温筒的内壁间隙配合;
10.所述顶盖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保温筒的顶部,所述安装筒的内壁上开设有轴向贯穿
的键槽,所述中心柱的侧壁上安装有插入所述键槽中的键。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隔板和所述扇形隔板上均贯穿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环形隔板上的所述通气孔竖向设置,所述扇形隔板上的所述通气孔横向设置。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隔板的与所述安装筒相连接的内周处向下凹陷。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温筒的位于所述狭口外的侧壁开设有呈弧形的沉槽,所述闸门滑动安装在所述沉槽内,所述沉槽的周长大于所述闸门和所述狭口的周长,所述沉槽的槽壁上安装有对所述闸门进行径向定位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贯穿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竖向的高度不小于所述隔间的高度,所述闸门的一端安装有伸入所述弧形孔中的凸条手柄,所述弧形孔的靠近所述凸条手柄的一端孔壁上安装有用于吸附所述凸条手柄的磁条。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闸门包括竖向叠加设置的多个子门,所述子门与所述隔间的外侧正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子门的一端均安装有所述凸条手柄,且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凸条手柄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弧形孔以及所述磁条,且所述子门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弧形孔的高度,所述子门的顶端开设有贯穿两侧的密封槽,所述子门的底端设置有密封条,相邻所述子门之间通过滑动插接配合的所述密封条和所述密封槽进行连接。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心柱内开设有冷气上升腔,所述中心柱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呈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进气孔,所述中心柱上端的上壁上开设有呈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排气孔,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位于所述冷气上升腔内的循环驱动组件,所述循环驱动组件由从所述进气孔吸入冷气并将冷气由所述排气孔排出,以使所述保温筒内的冷气进行循环。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循环驱动组件包括传动轴、循环扇叶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连通所述冷气上升腔与所述底座内部的轴孔,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轴孔转动插接配合,所述传动轴的下端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上,所述传动轴的上端安装有所述循环扇叶,且所述循环扇叶位于所述进气孔和所述排气孔所在的两个平面之间。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盖的底部开设有沉孔,所述中心柱的顶端转动插接在所述沉孔中,所述轴孔的孔壁上开设有多个分布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分布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分布孔与所述冷气孔之间通过所述制冷腔连通,且所述制冷腔的腔壁由内周向外周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盖上安装有周向等间隔分布的多个卡扣,所述保温筒上端的侧壁上安装有多个所述卡扣一一对应的扣座,所述顶盖底部的边缘处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宽度与所述保温筒的厚度相适应,所述保温筒的顶端插接在所述环形槽中,且所述环形槽中安装有橡胶垫圈;
19.所述轴向固定轴轴向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中,所述轴向固定轴的下端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中心柱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槽。
2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本发明通过筒状网架的转动设计,避免了密集码放造成的血袋取放困难的问题,
利于保温筒内的冷藏空间的有效利用,且由于狭口的宽度仅需满足拿出侧放的血袋即可,配合采用滑动开关闸门的方式,极大地避免了对保温筒内冷气的扰动和向外吸引,不仅利于保持保温筒内温度的稳定,且大大降低了因冷气损耗而导致制冷装置维持设定温度所需的能耗,从而在需要多次取用血袋的情况下,大大延长了制冷装置的续航时间。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23.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的中心柱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图1中的a部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的安装筒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30.1-底座;2-顶盖;3-保温筒;4-中心柱;5-筒状网架;6-轴向固定轴;7-狭口;8-闸门;9-制冷腔;10-冷气孔;11-制冷装置;12-温控模块;13-按钮;14-显示屏;15-键槽;16-键;17-提手;18-通气孔;19-沉槽;20-挡板;21-弧形孔;22-凸条手柄;23-磁条;24-密封槽;25-密封条;26-冷气上升腔;27-进气孔;28-排气孔;29-循环驱动组件;30-沉孔;31-分布孔;32-卡扣;33-扣座;34-环形槽;35-橡胶垫圈;36-传动齿轮;37-齿槽;
31.501-安装筒;502-环形隔板;503-扇形隔板;
32.801-子门;
33.2901-传动轴;2902-循环扇叶;2903-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液存储及温控一体化装置,包括底座1、顶盖2、保温筒3和中心柱4,顶盖2通过保温筒3支撑在底座1上,中心柱4同轴设置在保温筒3内,中心柱4的下端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中心柱4的上端转动安装在顶盖2上,中心柱4上周向固定安装有筒状网架5,筒状网架5上设置有多层多用于码放血袋的隔间,每层隔间包括在周向上分布的多个隔间,提手17与中心柱4通过贯穿顶盖2的轴向固定轴6同轴连接,保温筒3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用于取放血袋的狭口7,保温筒3的筒壁上周向滑动安装有用于对狭口7进行开合的闸门8。
36.顶盖2内开设有制冷腔9,顶盖2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制冷腔9的冷气孔10,制冷腔9内
安装有制冷装置11及与制冷装置11电性连接的温控模块12,顶盖2的顶部安装有与温控模块12电性连接的按钮13和显示屏14。
37.具体的,每层隔间或每层的其中多个隔间的侧壁上刻蚀有血型标记,或在使用时通过写有血型的标签进行标记,在使用时,将需要携带使用的多个血袋按照血型码放至筒状网架5上对应的多个隔间中,然后滑动闸门8将狭口7关闭,同时,操作顶盖2顶部的开关按钮13、调温按钮13等按钮13,使调温模块控制制冷装置11启动,且使保温筒3内的温度下降并保持在适宜血袋运输的温度,并通过显示屏14显示如电量及保温筒3内部温度等信息。
38.当需要取用某种血型的血袋时,滑动闸门8使狭口7打开,然后转动提手17,使提手17通过轴向固定轴6带动中心柱4转动,从而使通过周向固定安装在中心柱4上的筒状网架5转动,同时,操作人员通过观察筒状网架5侧壁上的标记来寻找所需血型的血袋,待血袋取出后,复位闸门8将狭口7封闭。
39.在此过程中,由于狭口7的宽度仅需满足拿出侧放的血袋即可,并且,相较于目前大多采用的转动门一侧通过铰链安装在支撑物上的门,采用滑动闸门8的方式极大地避免了对保温筒3内冷气的扰动和向外吸引,即使转动筒状网架5,保温筒3内的冷气也因具有规则的流动路径而很少通过狭口7向外逸散,不仅利于保持保温筒3内温度的稳定,且大大降低了因冷气损耗而导致制冷装置11维持设定温度所需的能耗,从而在需要多次取用血袋的情况下,大大延长了制冷装置11的续航时间。
40.另外,目前常用的便携式的血袋保温箱根据常使用的四种血型,通常需要设置四层用于码放血袋的托盘,但是,如ab型血的人占比不足人口的十分之一,这就导致某个托盘的空间利用率降低。或者,在用于摆放例如ab型血袋的托盘上放置别的血型的血袋,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因两种血型的血袋混合码放,不仅会存在错拿血袋的情况,且在托盘的上方需要留出拿取空间,以供拿取码放在后方的如ab型血袋、rh阴性型血袋等少数的血袋,且现有的便携式的血袋保温箱也大多是这样设计的,导致冷藏空间的利用率降低。
41.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筒状网架5在密集码放血袋的同时,通过筒状网架5的转动设计,避免了密集码放造成的血袋取放困难的问题,且在同层隔间中可码放多种血型的血袋,隔间的上方无需留出供拿取的空间,从而提高保温筒3内冷藏空间的利用率,且利于降低隔间层数,从而减小装置体积。
42.其中,筒状网架5包括安装筒501、环形隔板502和扇形隔板503,安装筒501套设安装在中心柱4外,环形隔板502沿安装筒501的轴向间隔设置有多层,相邻两层环形隔板502之间安装有呈周向等间隔分布的多个扇形隔板503,相邻两个扇形隔板503之间形成隔间,且环形隔板502和扇形隔板503均与保温筒3的内壁间隙配合;
43.顶盖2可拆卸安装在保温筒3的顶部,安装筒501的内壁上开设有轴向贯穿的键槽15,中心柱4的侧壁上安装有插入键槽15中的键16。
44.环形隔板502和扇形隔板503焊接在安装筒501的侧壁上,而安装筒501套设在中心柱4外,并通过键16与键槽15的配合与中心柱4周向固定,实现了筒状网架5与中心柱4在周向固定的同时能够轴向滑动配合,配合可拆装的顶盖2,方便了筒状网架5的安装和取出,达到方便且高效地将多个血袋码放至筒状网架5的多个隔间内的目的。
45.在上述实施例上进一步优化的是,环形隔板502和扇形隔板503上均贯穿开设有多个通气孔18,环形隔板502上的通气孔18竖向设置,扇形隔板503上的通气孔18横向设置,上
方制冷装置11产生冷气通过冷气孔10流向下方的筒状网架5上,而环形隔板502和扇形隔板503上开设的通气孔18则利于冷气在保温筒3内快速且均匀地分布,具有提高制冷速度以及提高温度一致性的效果。
46.在上述实施例上进一步优化的是,环形隔板502的与安装筒501相连接的内周处向下凹陷,通过倾斜向内的环形隔板502来使隔间内血袋贴靠在安装筒501上,一方面,避免在安装筒501状网架5阶段,筒状网架5上码放的血袋发生掉落,另一方面,避免了血袋在筒状网架5转动时向外侧移动并与保温筒3的内壁发生摩擦生热。
47.而对于闸门8的具体安装方式,其中,保温筒3的位于狭口7外的侧壁开设有呈弧形的沉槽19,闸门8滑动安装在沉槽19内,沉槽19的周长大于闸门8和狭口7的周长,沉槽19的槽壁上安装有对闸门8进行径向定位的挡板20,挡板20上贯穿开设有弧形孔21,弧形孔21竖向的高度不小于隔间的高度,闸门8的一端安装有伸入弧形孔21中的凸条手柄22,弧形孔21的靠近凸条手柄22的一端孔壁上安装有用于吸附凸条手柄22的磁条23。
48.凸条手柄22位于闸门8的一端,在狭口7被闸门8封闭时,凸条手柄22到达弧形孔21内的一端,在需要打开狭口7时,操作凸条手柄22向弧形孔21的另一端滑动,直至狭口7完成露出,此时,凸条手柄22达到弧形孔21的另一端,而闸门8则隐藏在被挡板20遮挡的沉槽19中。
49.在上述实施例上进一步优化的是,闸门8包括竖向叠加设置的多个子门801,子门801与隔间的外侧正相对设置,每个子门801的一端均安装有凸条手柄22,且挡板20上设置有与多个凸条手柄22一一对应的多个弧形孔21以及磁条23,通过与多层隔间一一对应的多个子门801来减小在拿取血袋时狭口7敞开的大小,进行降低冷气损耗,且子门801的高度不小于弧形孔21的高度,相邻子门801间隙被挡板20的位于相邻弧形孔21之间板体遮挡,在避免子门801从弧形孔21中掉出的同时,避免冷气由相邻子门801的连接处溢出。且进一步的,子门801的顶端开设有贯穿两侧的密封槽24,子门801的底端设置有密封条25,相邻子门801之间通过滑动插接配合的密封条25和密封槽24进行连接,以进一步避免冷气由相邻子门801的连接处溢出。
50.另外,中心柱4内开设有冷气上升腔26,中心柱4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呈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进气孔27,中心柱4上端的上壁上开设有呈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排气孔28,底座1上安装有位于冷气上升腔26内的循环驱动组件29,循环驱动组件29由从进气孔27吸入冷气并将冷气由排气孔28排出,以使保温筒3内的冷气进行循环。
51.当保温筒3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制冷装置11进入暂时的休眠状态,在制冷装置11休眠过程中,循环驱动组件29启动,将沉降在底部的温度较低的冷气依次由进气孔27、冷气上升腔26和排气孔28抽向保温筒3的顶部,以保持保温筒3内冷气的循环流动,从而维护保温筒3各层深度处温度的一致。而之所以不采用制冷装置11维持温度恒定和一致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循环驱动组件29能过采用能耗较低的如电机驱动扇叶的方式实现冷气的循环,且电机的发热量以及能耗在现有技术下均做到了足够的优化,而制冷装置11的制冷元件通常在制冷的同时会产生较多热量,如半导体制冷片,相较于电机,其能源利用率较低,因此,采用循环驱动组件29来在循环套筒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进行冷气循环。另一方面,循环驱动组件29也能够在制冷装置11制冷初期启动,使冷气在保温筒3内快速地分布,以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52.优选的是,循环驱动组件29包括传动轴2901、循环扇叶2902和驱动电机2903,驱动电机2903安装在底座1内,避免驱动电机2903的热量进入冷气上升腔26,并利于传动轴2901的侧向定位,相应的,底座1的顶端开设有连通冷气上升腔26与底座1内部的轴孔,传动轴2901与轴孔转动插接配合,传动轴2901的下端安装在驱动电机2903上,传动轴2901的上端安装有循环扇叶2902,且循环扇叶2902位于进气孔27和排气孔28所在的两个平面之间。补充说明的是,驱动电机2903既可以通过独立的电路模块控制,也能够由温控模块12控制,以实现循环驱动组件29与制冷装置11的协同配合,以第二种方式为例,驱动电机2903与温控模块12通过埋设在保温筒3筒壁中的导线和电极电性连接。
53.顶盖2的底部开设有沉孔30,中心柱4的顶端转动插接在沉孔30中,轴孔的孔壁上开设有多个分布孔31,排气孔28与分布孔31位于同一平面内,分布孔31与冷气孔10之间通过制冷腔9连通,且制冷腔9的腔壁由内周向外周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从而使排气孔28排出的冷气依次经过分布孔31、制冷腔9和冷气孔10进入保温筒3中,通过冷气孔10和外侧倾斜向下的制冷腔9的腔壁是排气孔28排出的冷气在径向上进一步分布,利于提高保温筒3内温度的一致性。
54.优选的,顶盖2上安装有周向等间隔分布的多个卡扣32,保温筒3上端的侧壁上安装有多个卡扣32一一对应的扣座33,通过卡扣32与扣座33的配合方便了顶盖2的快速拆装,且顶盖2底部的边缘处开设有环形槽34,环形槽34的宽度与保温筒3的厚度相适应,保温筒3的顶端插接在环形槽34中,进一步避免了保温筒3与顶盖2在径向上因外力而发生相对移动,且环形槽34中安装有橡胶垫圈35,橡胶垫圈35能够有效降低制冷装置11上因电子元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向保温筒3进行传导,且能够避免在放置和运输装置的过程中,底座1受到的冲击力通过保温筒3向制冷装置11传导,有利于提高制冷装置11的可靠性。
55.而与顶盖2快速拆装的设计相对应的,轴向固定轴6轴向固定安装在顶盖2中,轴向固定轴6的下端安装有传动齿轮36,中心柱4的顶部开设有与传动齿轮36相啮合的齿槽37,以使轴向固定轴6能够与中心柱4稳定有效的实现周向固定连接。
56.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