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6-11 22:37: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物理模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勘探程度低,早期未取得油气实质性发现,而随着吉华2x和jhzk2这两个高产油藏的相继发现,使得临河坳陷的石油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同类型的盆地对沉积充填具有不同的控制作用,伸展断陷盆地和挤压拗陷盆地控制烃源岩的发育规律具有显著差异,对油气聚集成藏的石油地质条件配置作用也各不相同,因此,确定临河坳陷的盆地类型,有利于确定优选的勘探目标区,提高石油勘探效率。但目前关于对临河坳陷盆地性质存在多种认知,导致无法准确确定出勘探目标区,从而导致石油勘探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对目标区域地形性质进行准确分析,以准确确定出勘探目标区,提高石油勘探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5.获取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和第二构造变形特征,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为目标区域中第一区块的构造变形特征,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为该目标区域中第二区块的构造变形特征;
6.基于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和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分别生成第一地质模型和第二地质模型,该第一地质模型用于指示该第一区块的几何形状及该第一区块的内部构造,该第二地质模型用于指示该第二区块的几何形状及该第二区块的内部构造;
7.基于该第一地质模型和该第二地质模型,分别创建第一实验模型和第二实验模型,该第一实验模型用于模拟该第一区块的形成过程,该第二实验模型用于模拟该第二区块的形成过程;
8.获取基于该第一实验模型确定出的第一演化图,以及基于该第二实验模型确定出的第二演化图,该第一演化图用于指示该第一实验模型的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该第二演化图用于指示该第二实验模型的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
9.基于该第一演化图和该第二演化图,确定该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式。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地质模型的生成过程包括:
11.获取该第一区块的剖面测量数据;
12.基于该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生成第一格架大剖面;
13.根据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对该第一格架大剖面进行标注;
14.基于标注后的第一格架大剖面,通过平衡剖面恢复,生成该第一地质模型。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地质模型的生成过程包括:
16.获取该第二区块的剖面测量数据;
17.基于该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生成第二格架大剖面;
18.根据第二构造变形特征,确定地层分布特征;
19.基于该地层分布特征,生成该第二地质模型。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实验模型的确定过程包括:
21.基于该第一地质模型,确定该第一区块的剖面长度和地层堆积厚度;
22.基于该第一区块的剖面长度和该地层堆积厚度,确定该第一实验模型的第一相似比例和第一模型规格;
23.基于该第一相似比例和该第一模型规格,构建该第一实验模型;
24.其中,该第一实验模型包括底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该底板为金属板,该底板上设置有泡沫板和橡皮板,该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设置于该底板上,该底板上靠近该第一挡板处设置有泡沫板,该底板上靠近该第二挡板处设置有橡皮板,该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上均设有动力装置。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实验模型的确定过程包括:
26.基于该第二地质模型,确定该第二区块的剖面长度和地层堆积厚度;
27.基于该第二区块的剖面长度和该地层堆积厚度,确定该第二实验模型的第二相似比例和第二模型规格;
28.基于该第二相似比例和该第二模型规格,构建该第二实验模型;
29.其中,该第二实验模型包括底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该底板为金属板,该底板上设置有泡沫板,该泡沫板上设置有该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该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上均设有动力装置。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该第一实验模型确定该第一演化图的过程包括:
31.在该第一实验模型的底板上铺设第一实验材料和黑色标志层,以预设速度对铺设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后的第一实验模型实施北西向单向挤压,在达到第一收缩量时停止挤压,在该第一实验材料和黑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二实验材料和红色标志层,继续以预设速度对经过北西向单向挤压第一实验模型实施北西向单向挤压,在达到第二收缩量时停止挤压;
32.在该第二实验材料和红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二实验材料和绿色标志层,以预设速度对铺设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后的第一实验模型实施南东向单向伸展,在达到第一伸展量时停止伸展,在该第二实验材料和绿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蓝色标志层,继续以预设速度对经过南东向单向伸展第一实验模型实施南东向单向伸展,在达到第二伸展量时停止挤压;
33.在该第三实验材料和蓝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用水浸湿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对浸湿后的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进行剖面切片,得到用于确定该第一演化图的剖面切片。
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该第二实验模型确定该第二演化图的过程包括:
35.在该第一实验模型的底板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黑色标志层,在该第三实验材料和黑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粉色标志层,在该第三实验材料和粉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蓝色标志层,以预设速度对铺设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后的第二实验模型实施
北西-南东向双向挤压,在达到第二收缩量时停止挤压;
36.采用该第三实验材料,将该第二实验模型上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经过挤压形成的拗陷部分填平,在填平后的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上铺设黑色标志层,在该黑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红色标志层,在该第三实验材料和红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绿色标志层,对该第三实验材料和绿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对铺设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后的第二实验模型实施北西-南东向双向挤压,在达到第三伸展量时停止伸展;
37.用水浸湿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对浸湿后的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进行剖面切片,得到用于确定该第二演化图的剖面切片。
38.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
39.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和第二构造变形特征,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为目标区域中第一区块的构造变形特征,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为该目标区域中第二区块的构造变形特征;
40.生成模块,用于基于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和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分别生成第一地质模型和第二地质模型,该第一地质模型用于指示该第一区块的几何形状及该第一区块的内部构造,该第二地质模型用于指示该第二区块的几何形状及该第二区块的内部构造;
41.该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基于第一实验模型确定出的第一演化图,以及基于第二实验模型确定出的第二演化图,该第一实验模型基于该第一地质模型创建,该第二实验模型基于该第二地质模型创建,该第一演化图用于指示该第一实验模型的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该第二演化图用于指示该第二实验模型的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
42.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该第一演化图和该第二演化图,确定该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式。
4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生成模块,用于获取该第一区块的剖面测量数据;基于该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生成第一格架大剖面;根据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对该第一格架大剖面进行标注;基于标注后的第一格架大剖面,通过平衡剖面恢复,生成该第一地质模型。
4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生成模块,用于获取该第二区块的剖面测量数据;基于该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生成第二格架大剖面;根据第一构造变形特征,确定地层分布特征;基于该地层分布特征,生成该第二地质模型。
45.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该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46.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该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47.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代码,以实现该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48.本技术提供的方案,通过获取目标区域中第一区块的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并基于
第一构造变形特征生成第一地质模型,获取目标区域中第二区块的第二构造变形特征,并基于第二构造变形特征生成第二地质模型,以便基于第一地质模型对应的第一实验模型,和第二地质模型对应的第二实验模型,确定相应的演化图,进而确定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式,从而基于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型,对目标区域地形性质进行准确分析,以准确确定出勘探目标区,提高石油勘探效率。
附图说明
4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5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5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5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地质模型的示意图;
5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实验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5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演化图的示意图;
5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地质模型的示意图;
57.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实验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58.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演化图的示意图;
59.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共轭式反转断层演化模式图;
60.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临河坳陷早期挤压叠加晚期伸展盆地(负反转)成因模式图;
61.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2.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6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涉及物理模拟技术的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具体用于确定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以便分析评价目标区域的有利成藏区带,为确定勘探目标区提供理论依据。相关技术人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中目标区域的构造变形特征,得到目标区域中第一区块对应的第一构造变形特征,以及第二区块对应的第二构造变形特征,进而将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和第二构造变形特征输入计算机设备,以便计算机设备获取到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和第二构造变形特征,进而基于获取到的构造变形特征,生成第一地质模型和第二地质模型,相关技术人员根据第一地质模型和第二地址模型,分别创建第一实验模型和第二实验模型,以便通过第一实验模型和第二实验模型进行物理模拟实验,得到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的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进而将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的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均输入计算机设备,以便计算机设备基于相关技术人员输入的第一区块的
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生成第一演化图,基于第二区块的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生成第二演化图,进而基于第一演化图和第二演化图,实现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
6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66.101、获取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和第二构造变形特征,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为目标区域中第一区块的构造变形特征,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为该目标区域中第二区块的构造变形特征。
67.102、基于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和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分别生成第一地质模型和第二地质模型,该第一地质模型用于指示该第一区块的几何形状及该第一区块的内部构造,该第二地质模型用于指示该第二区块的几何形状及该第二区块的内部构造。
68.103、基于该第一地质模型和该第二地质模型,分别创建第一实验模型和第二实验模型,该第一实验模型用于模拟该第一区块的形成过程,该第二实验模型用于模拟该第二区块的形成过程。
69.104、获取基于该第一实验模型确定出的第一演化图,以及基于该第二实验模型确定出的第二演化图,该第一演化图用于指示该第一实验模型的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该第二演化图用于指示该第二实验模型的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
70.105、基于该第一演化图和该第二演化图,确定该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式。
7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获取目标区域中第一区块的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并基于第一构造变形特征生成第一地质模型,获取目标区域中第二区块的第二构造变形特征,并基于第二构造变形特征生成第二地质模型,以便基于第一地质模型对应的第一实验模型,和第二地质模型对应的第二实验模型,确定相应的演化图,进而确定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式,从而基于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型,对目标区域地形性质进行准确分析,以准确确定出勘探目标区,提高石油勘探效率。
7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地质模型的生成过程包括:
73.获取该第一区块的剖面测量数据;
74.基于该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生成第一格架大剖面;
75.根据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对该第一格架大剖面进行标注;
76.基于标注后的第一格架大剖面,通过平衡剖面恢复,生成该第一地质模型。
7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地质模型的生成过程包括:
78.获取该第二区块的剖面测量数据;
79.基于该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生成第二格架大剖面;
80.根据第一构造变形特征,确定地层分布特征;
81.基于该地层分布特征,生成该第二地质模型。
8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实验模型的确定过程包括:
83.基于该第一地质模型,确定该第一区块的剖面长度和地层堆积厚度;
84.基于该第一区块的剖面长度和该地层堆积厚度,确定该第一实验模型的第一相似比例和第一模型规格;
85.基于该第一相似比例和该第一模型规格,构建该第一实验模型;
86.其中,该第一实验模型包括底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该底板为金属板,该底板上设置有泡沫板和橡皮板,该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设置于该底板上,该底板上靠近该第一挡板处设置有泡沫板,该底板上靠近该第二挡板处设置有橡皮板,该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上均设有动力装置。
8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实验模型的确定过程包括:
88.基于该第二地质模型,确定该第二区块的剖面长度和地层堆积厚度;
89.基于该第二区块的剖面长度和该地层堆积厚度,确定该第二实验模型的第二相似比例和第二模型规格;
90.基于该第二相似比例和该第二模型规格,构建该第二实验模型;
91.其中,该第二实验模型包括底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该底板为金属板,该底板上设置有泡沫板,该泡沫板上设置有该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该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上均设有动力装置。
9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该第一实验模型确定该第一演化图的过程包括:
93.在该第一实验模型的底板上铺设第一实验材料和黑色标志层,以预设速度对铺设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后的第一实验模型实施北西向单向挤压,在达到第一收缩量时停止挤压,在该第一实验材料和黑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二实验材料和红色标志层,继续以预设速度对经过北西向单向挤压第一实验模型实施北西向单向挤压,在达到第二收缩量时停止挤压;
94.在该第二实验材料和红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二实验材料和绿色标志层,以预设速度对铺设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后的第一实验模型实施南东向单向伸展,在达到第一伸展量时停止伸展,在该第二实验材料和绿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蓝色标志层,继续以预设速度对经过南东向单向伸展第一实验模型实施南东向单向伸展,在达到第二伸展量时停止挤压;
95.在该第三实验材料和蓝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用水浸湿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对浸湿后的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进行剖面切片,得到用于确定该第一演化图的剖面切片。
9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该第二实验模型确定该第二演化图的过程包括:
97.在该第一实验模型的底板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黑色标志层,在该第三实验材料和黑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粉色标志层,在该第三实验材料和粉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蓝色标志层,以预设速度对铺设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后的第二实验模型实施北西-南东向双向挤压,在达到第二收缩量时停止挤压;
98.采用该第三实验材料,将该第二实验模型上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经过挤压形成的拗陷部分填平,在填平后的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上铺设黑色标志层,在该黑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红色标志层,在该第三实验材料和红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绿色标志层,对该第三实验材料和绿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对铺设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后的第二实验模型实施北西-南东向双向挤压,在达到第三伸展量时停止伸展;
99.用水浸湿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对浸湿后的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进行剖面切片,得到用于确定该第二演化图的剖面切片。
10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
101.201、获取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和第二构造变形特征,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为目标区域中第一区块的构造变形特征,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为该目标区域中第二区块的构造变形特征。
102.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用于指示该第一区块在构造运动下的发育情况,如构造的类型、挤压方向、组合方式等。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用于指示该第二区块在构造运动下的发育情况,如构造的类型、延伸方向、组合方式等。可选地,该第一构造特征和该第二构造特征包括其他内容,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103.其中,构造运动为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构造运动是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位、变形以及洋底的增生、消亡的机械作用和相伴随的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地壳的隆起和拗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
10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关技术人员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目标区域中第一区块对应的第一构造变形特征,以及第二区块对应的第二构造变形特征,进而将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和第二构造变形特征输入至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获取相关技术人员输入的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和第二构造变形特征。
105.202、基于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和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分别生成第一地质模型和第二地质模型,该第一地质模型用于指示该第一区块的几何形状及该第一区块的内部构造,该第二地质模型用于指示该第二区块的几何形状及该第二区块的内部构造。
1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关技术人员分别获取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的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进而将获取到的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输入至计算机设备,以便计算机设备基于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并结合相应的构造变形特征,来生成该第一地质模型和该第二地质模型。
107.其中,该第一地质模型的生成过程包括:计算机设备获取该第一区块的剖面测量数据,基于该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生成第一格架大剖面,根据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对该第一格架大剖面进行标注,基于标注后的第一格架大剖面,通过平衡剖面恢复,生成该第一地质模型。
108.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区块的剖面测量数据包括第一区块的剖面导线号、方位、坐标、导线斜距、分层的位置、岩性、产状及测制位置、样品及采集位置等,可选地,该剖面测量数据还包括其他内容,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该剖面构造解释为构造运动形成该第一区块的剖面的解释。平衡剖面是指剖面上的构造变形、变位通过几何准则可以复原的剖面,平衡剖面遵循在封闭体系中体积守恒、面积守恒和线长守恒三项基本原则。平衡剖面恢复,也即是根据已经收集到的资料(也即是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复原地形的构造,通过平衡剖面恢复所复原的构造符合实际,可信度高。
109.其中,计算机设备在根据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对该第一格架大剖面进行标注时,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包括岩性组合特征、古生物发育特征、同位素年代学特征,可选地,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还包括其他内容,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110.该第二地质模型的生成过程包括:计算机设备获取该第二区块的剖面测量数据,基于该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生成第二格架大剖面,根据第二构造变形特征,确定地层分布特征,基于该地层分布特征,生成该第二地质模型。
111.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区块的剖面测量数据包括第二区块的剖面导线号、方位、坐标、导线斜距、分层的位置、岩性、产状及测制位置、样品及采集位置等,可选地,该剖面测量数据还包括其他内容,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该剖面构造解释为构造运动形成该第二区块的剖面的解释。
112.其中,计算机设备在根据第二构造变形特征,确定地层分布特征时,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包括岩性组合特征和古生物化石特征,可选地,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还包括其他内容,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113.203、基于该第一地质模型和该第二地质模型,分别创建第一实验模型和第二实验模型,该第一实验模型用于模拟该第一区块的形成过程,该第二实验模型用于模拟该第二区块的形成过程。
114.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实验模型的确定过程包括:基于该第一地质模型,确定该第一区块的剖面长度和地层堆积厚度,基于该第一区块的剖面长度和该地层堆积厚度,确定该第一实验模型的第一相似比例和第一模型规格,基于该第一相似比例和该第一模型规格,构建该第一实验模型。
115.该第二实验模型的确定过程包括:基于该第二地质模型,确定该第二区块的剖面长度和地层堆积厚度,基于该第二区块的剖面长度和该地层堆积厚度,确定该第二实验模型的第二相似比例和第二模型规格,基于该第二相似比例和该第二模型规格,构建该第二实验模型。
116.其中,该第一实验模型包括底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该底板为金属板,该底板上设置有泡沫板和橡皮板,该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设置于该底板上,该底板上靠近该第一挡板处设置有泡沫板,该底板上靠近该第二挡板处设置有橡皮板,该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上均设有动力装置。该第二实验模型包括底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该底板为金属板,该底板上设置有泡沫板,该泡沫板上设置有该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该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上均设有动力装置。
117.204、分别基于该第一实验模型和该第二实验模型进行物理模拟实验。
1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在第一实验装置和第二实验装置上铺设实验材料和标志层,进而基于铺设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后的第一实验模型和第二实验模型,分别进行物理模拟实验。
119.205、获取基于该第一实验模型确定出的第一演化图,以及基于该第二实验模型确定出的第二演化图,该第一演化图用于指示该第一实验模型的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该第二演化图用于指示该第二实验模型的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
1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基于第一实验模型和第二实验模型进行物理模拟实验,得到第一实验模型对应的实验数据,也即是第一平面模拟结果和第一剖面模拟结果,以及第二实验模型对应的实验数据,也即是第二平面模拟结果和第二剖面模拟结果,计算机设备基于物理模拟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也即是第一平面模拟结果和第一剖面模拟结果,生成第一演化图,基于第二平面模拟结果和第二剖面模拟结果,生成第二演化图。
121.206、基于该第一演化图和该第二演化图,确定该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式。
122.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设备基于该第一演化图和第二演化图,生成该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式图,以便基于该地形成因模式图,确定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式。
1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获取目标区域中第一区块的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并基于第一构造变形特征生成第一地质模型,获取目标区域中第二区块的第二构造变形特征,并基于第二构造变形特征生成第二地质模型,以便基于第一地质模型对应的第一实验模型,和第二地质模型对应的第二实验模型,确定相应的演化图,进而确定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式,从而基于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型,对目标区域地形性质进行准确分析,以准确确定出勘探目标区,提高石油勘探效率。
124.下面以目标区域为临河坳陷,该第一区块为临河坳陷北段的杭后凹陷及狼山前缘,该第二区块为临河坳陷南段的吉兰泰凹陷及巴彦乌拉山前缘为例来进行说明,参见图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125.301、获取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和第二构造变形特征,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为临河坳陷杭后凹陷及狼山前缘的构造变形特征,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为临河坳陷吉兰泰凹陷及巴彦乌拉山前缘的构造变形特征。
126.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用于指示临河坳陷杭后凹陷及狼山前缘在构造运动下的发育情况,如构造的类型、挤压方向、组合方式等。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用于指示临河坳陷吉兰泰凹陷及巴彦乌拉山前缘在构造运动下的发育情况,如构造的类型、延伸方向、组合方式等。可选地,该第一构造特征和该第二构造特征包括其他内容,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1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关技术人员通过查阅资料,获取临河坳陷中临河坳陷杭后凹陷及狼山前缘对应的第一构造变形特征,以及临河坳陷吉兰泰凹陷及巴彦乌拉山前缘对应的第二构造变形特征,进而将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和第二构造变形特征输入至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获取相关技术人员输入的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和第二构造变形特征。
128.302、基于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生成第一地质模型,该第一地质模型用于指示临河坳陷杭后凹陷及狼山前缘的几何形状及临河坳陷杭后凹陷及狼山前缘的内部构造。
1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关技术人员获取临河坳陷杭后凹陷及狼山前缘的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进而将获取到的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输入至计算机设备,以便计算机设备获取临河坳陷杭后凹陷及狼山前缘的剖面测量数据,基于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生成第一格架大剖面,根据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对该第一格架大剖面进行标注,基于标注后的第一格架大剖面,通过平衡剖面恢复,生成该第一地质模型。
130.其中,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包括岩性组合特征、古生物发育特征、同位素年代学特征,可选地,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还包括其他内容,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临河坳陷杭后凹陷及狼山前缘的剖面测量数据包括临河坳陷杭后凹陷及狼山前缘的剖面导线号、方位、坐标、导线斜距、分层的位置、岩性、产状及测制位置、样品及采集位置等,可选地,该剖面测量数据还包括其他内容,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131.参见图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地质模型的示意图,其中,临河坳陷中生代挤压坳陷盆地地质模型中展示出了标注后的第一格架大剖面,剖面中发育的地层从老到新划分为中元古界(pt2)、中-下侏罗统(j
1-2
)、下白垩统(k1)、始新统(e2)、渐新统(e3),f
01
、f
02
、f
03
、f
04
、f
05
为剖面中发育的挤压逆冲断层对应的编号,通过根据第一格架大剖面构造样式,划分构造变形阶段,进而通过平衡剖面恢复,构建第一地质模型,也即是临河坳陷北段新生代伸展断陷盆地地质模型,临河坳陷中生代构造运动和临河坳陷北段新生代构造
运动两期构造运动叠加构成先逆后正的负反转构造模式。
132.303、基于该第一地质模型,创建第一实验模型,该第一实验模型用于模拟临河坳陷杭后凹陷及狼山前缘的形成过程。
1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该第一地质模型,确定临河坳陷杭后凹陷及狼山前缘的剖面长度和地层堆积厚度,基于临河坳陷杭后凹陷及狼山前缘的剖面长度和该地层堆积厚度,确定该第一实验模型的第一相似比例和第一模型规格,基于该第一相似比例和该第一模型规格,构建该第一实验模型。
134.其中,该第一实验模型包括底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该底板为金属板,该底板上设置有泡沫板和橡皮板,该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设置于该底板上,该底板上靠近该第一挡板处设置有泡沫板,该底板上靠近该第二挡板处设置有橡皮板,该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上均设有动力装置。
135.例如,参见图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实验模型的结构示意图,金属板采用铝板,动力装置采用马达,第一挡板为左侧马达挡板,第二挡板为右侧马达挡板,根据临河坳陷杭后凹陷及狼山前缘的剖面长度和地层堆积厚度设计第一实验模型的第一相似比例,进而得出第一模型规格为70厘米(cm)
×
60cm
×
30cm,在第一实验模型底部设置30cm长的橡皮板,用以传递伸展应力作用,其右端固定在右侧马达挡板下端,左侧固定在铝板上;在靠近左侧马达挡板的一端模型底部设置宽10cm、厚1cm、长60cm的泡沫板,代表基底先存低幅度隆起带,其距离左侧马达挡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0cm。
13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一种示例性的第一实验模型的结构,在更多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实验模型采用其他结构,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137.304、基于该第一实验模型进行物理模拟实验。
13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实验模型的底板上铺设第一实验材料和黑色标志层,以预设速度对铺设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后的第一实验模型实施北西向单向挤压,在达到第一收缩量时停止挤压,在该第一实验材料和黑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二实验材料和红色标志层,继续以预设速度对经过北西向单向挤压第一实验模型实施北西向单向挤压,在达到第二收缩量时停止挤压;在该第二实验材料和红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二实验材料和绿色标志层,以预设速度对铺设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后的第一实验模型实施南东向单向伸展,在达到第一伸展量时停止伸展,在该第二实验材料和绿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蓝色标志层,继续以预设速度对经过南东向单向伸展第一实验模型实施南东向单向伸展,在达到第二伸展量时停止挤压;在该第三实验材料和蓝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用水浸湿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对浸湿后的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进行剖面切片,得到用于确定该第一演化图的剖面切片。
139.例如,该第一实验材料为灰白色石英砂,该第二实验材料为白色石英砂,该第三实验材料为灰色石英砂,基于图5所示的第一实验模型进行物理模拟实验的过程如下:
140.(1)在第一实验模型的底部铺设一层厚度为3.5cm的灰白色石英砂,上部覆盖1毫米(mm)厚的黑色标志层,进而对第一实验模型实施北西向单向挤压,挤压速度为0.25厘米/分钟(cm/min),在收缩量为2cm时停止挤压,此时第一实验模型上铺设的砂层已变形。再在变形砂层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0cm白色石英砂和红色标志层,开启左侧马达继续对第一实验模型进行挤压,在收缩量达到9cm时停止挤压。
141.(2)在变形砂层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5cm白色石英砂,其上覆盖1mm厚的绿色标志层,开启右侧马达,对第一实验模型实施南东向伸展,伸展速度为0.25cm/min,在伸展量为5cm时停止伸展。再在变形砂层上铺设一层厚度为0.5cm灰色石英砂和蓝色标志层,继续对第一实验模型进行伸展,在伸展量达到8cm时停止伸展。再在变形砂层上铺设一层厚度为0.5cm的灰色石英砂,继续对第一实验模型进行伸展,在伸展量达到15cm时停止伸展。
142.(3)在变形砂层上再铺设一层厚度为0.5cm灰色石英砂后,将砂层用水润湿,静止24小时后,进行剖面切片,切片间距为1cm,进而得到多个剖面切片。
143.305、获取基于该第一实验模型确定出的第一演化图,该第一演化图用于指示该第一实验模型的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
14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关技术人员对基于第一实验模型进行实验得到的剖面切片进行分析,进而将分析得出的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设备,以便计算机设备基于获取到的数据,确定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进而基于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生成立体演化图,也即是第一演化图。参见图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演化图的示意图,通过第一演化图可以看出,临河坳陷北段的杭后凹陷及狼山前缘中的正断层f1、f2、f3与地震解释剖面中的正断层f1、f2、f3相对应,挤压期间产生的断层f
02
、f
04
与露头剖面中所观察到的逆断层f
02
、f
04
相对应。
145.306、基于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生成第二地质模型,该第二地质模型用于指示临河坳陷吉兰泰凹陷及巴彦乌拉山前缘的几何形状及临河坳陷吉兰泰凹陷及巴彦乌拉山前缘的内部构造。
14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关技术人员获取临河坳陷吉兰泰凹陷及巴彦乌拉山前缘的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进而将获取到的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输入至计算机设备,以便计算机设备获取临河坳陷吉兰泰凹陷及巴彦乌拉山前缘的剖面测量数据,基于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生成第二格架大剖面,根据第二构造变形特征,确定地层分布特征,基于该地层分布特征,生成该第二地质模型。
147.其中,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包括岩性组合特征和古生物化石特征,可选地,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还包括其他内容,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临河坳陷吉兰泰凹陷及巴彦乌拉山前缘的剖面测量数据包括临河坳陷吉兰泰凹陷及巴彦乌拉山前缘的剖面导线号、方位、坐标、导线斜距、分层的位置、岩性、产状及测制位置、样品及采集位置等,可选地,该剖面测量数据还包括其他内容,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148.参见图7,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地质模型的示意图,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和古生物化石特征,结合新完成的钻井岩性和古生物化石鉴定结果,能够确定临河坳陷南段的中生代盆地为残留盆地,结合地震剖面上发育的断层为先逆后正的负反转构造的情况,早期(中生代)为逆断层控制的挤压拗陷型盆地,晚期(新生代)为正断层控制的伸展断陷型盆地。
149.307、基于该第二地质模型,创建第二实验模型,该第二实验模型用于模拟临河坳陷吉兰泰凹陷及巴彦乌拉山前缘的形成过程。
15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该第二地质模型,确定临河坳陷吉兰泰凹陷及巴彦乌拉山前缘的剖面长度和地层堆积厚度,基于临河坳陷吉兰泰凹陷及巴彦乌拉山前缘的剖面长度和该地层堆积厚度,确定该第二实验模型的第二相似比例和第二模型规格,基于
该第二相似比例和该第二模型规格,构建该第二实验模型。
151.其中,该第二实验模型包括底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该底板为金属板,该底板上设置有泡沫板,该泡沫板上设置有该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该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上均设有动力装置。
152.例如,参见图8,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实验模型的结构示意图,金属板采用铝板,动力装置采用马达,第一挡板为左侧马达挡板,第二挡板为右侧马达挡板,根据临河坳陷吉兰泰凹陷及巴彦乌拉山前缘的剖面长度和地层堆积厚度设计第二实验模型的第二相似比例,进而得出第二模型规格为70厘米(cm)
×
60cm
×
30cm,在第二实验模型底部设置90cm长的橡皮板,两端固定在铝板之上,在实施挤压应力时期,橡皮板不与左侧马达挡板或右侧马达挡板中的任一挡板相连,在实施伸展应力时期,橡皮板再与左侧马达挡板和右侧马达挡板固定,用以传递伸展应力作用;在第二实验模型底部右端设置两块宽10cm、厚1cm、长60cm的泡沫板,两者间距为10cm;在第二实验模型底部左端设置一块宽10cm、厚1cm、长60cm的泡沫板,代表基底存在的不均匀性低幅度隆起。
15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一种示例性的第二实验模型的结构,在更多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实验模型采用其他结构,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154.308、基于该第二实验模型进行物理模拟实验。
15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实验模型的底板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黑色标志层,在该第三实验材料和黑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粉色标志层,在该第三实验材料和粉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蓝色标志层,以预设速度对铺设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后的第二实验模型实施北西-南东向双向挤压,在达到第二收缩量时停止挤压;采用该第三实验材料,将该第二实验模型上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经过挤压形成的拗陷部分填平,在填平后的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上铺设黑色标志层,在该黑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红色标志层,在该第三实验材料和红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和绿色标志层,对该第三实验材料和绿色标志层上铺设第三实验材料,对铺设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后的第二实验模型实施北西-南东向双向挤压,在达到第三伸展量时停止伸展;用水浸湿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对浸湿后的各个实验材料和标志层进行剖面切片,得到用于确定该第二演化图的剖面切片。
156.例如,该第三实验材料为灰色石英砂,基于图8所示的第二实验模型进行物理模拟实验的过程如下:
157.(1)在第二实验模型底部铺设三层灰色石英砂,代表基底岩石,相邻两层灰色石英砂之间用标志层隔开,三层石英砂总厚度为5.5cm,例如,先在第二实验模型底部铺设一层灰色石英砂,其上部覆盖1mm厚的黑色标志层,再在黑色标志层上铺设一层灰色石英砂,其上部覆盖1mm厚的粉色标志层,再在粉色标志层上铺设一层灰色石英砂,其上部覆盖1mm厚的蓝色标志层,三层石英砂总厚度为5.5cm;进而对第二实验模型两侧同时实施挤压,速度为0.25cm/min,当收缩量达到9cm时停止挤压。
158.(2)用灰色石英砂将挤压拗陷部分填平补齐,并少量剥蚀两侧挤压逆冲较高部位的变形砂层,然后在补齐后的砂层上铺设黑色标志层;在黑色标志层上依次铺设三层石英砂,厚度均为1.0cm,相邻两层灰色石英砂之间用标志层隔开,例如,在黑色标志层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0cm的灰色石英砂,上部覆盖1mm后的红色标志层,再在红色标志层上铺设一层
厚度为1.0cm的灰色石英砂,上部覆盖1mm后的绿色标志层,再在绿色标志层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0cm的灰色石英砂;进而对第二实验模型两侧同时实施伸展,当伸展量达到10cm时停止伸展。
159.(3)将砂层用水润湿,静止24小时后,进行剖面切片,切片间距为1cm,进而得到多个剖面切片。
160.309、获取基于该第二实验模型确定出的第二演化图,该第二演化图用于指示该第二实验模型的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
16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关技术人员对基于第二实验模型进行实验得到的剖面切片进行分析,进而将分析得出的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设备,以便计算机设备基于获取到的数据,确定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进而基于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生成立体演化图,也即是第二演化图。参见图9,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演化图的示意图,通过第二演化图可以看出,临河坳陷南段的吉兰泰凹陷及巴彦乌拉山前缘中的正断层f1、f3、f4与地震解释剖面中的正断层f1、f3、f4相对应,挤压期间产生的断层f
01
、f
02
、f
03
与地震剖面中所观察到的逆断层f
11
、f
22
、f
33
相对应,其中,f
01
、f
02
组成对冲式构造,在伸展阶段同时发生负反转,组成共轭式断层。
16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306至步骤309,以及步骤302步骤305的顺序,仅为一种示例性的说明方式,并不构成对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的限定,可选地,先执行步骤302步骤305,再执行步骤306至步骤309,或者,先执行步骤306至步骤309,再执行步骤302步骤305,或者,同时执行步骤302步骤305以及步骤306至步骤309,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163.310、基于该第一演化图和该第二演化图,确定该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式。
164.需要说明的是,生成第一演化图和第二演化图后,将基于第一演化图和第二演化图确定出的实验模拟结果与地震剖面解释对比分析,得出如图10所示的变形过程,参见图10,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共轭式反转断层演化模式图,图10中所表现出的变形规律如下:
165.(1)挤压对冲阶段开始出现首条边界逆冲断层距离挤压挡板之间的距离与砂层的厚度成正比,即,l=h/tan(45
°‑
φ/2),其中,l为断层与施力挡板之间的水平距离,h为砂层的初始厚度,φ为砂层的内摩擦角,φ的大小为(27
°±5°
)。
166.(2)盖层沉积阶段形成正断层可以利用挤压对冲阶段产生的逆断层断面,当伸展量小于挤压量时,形成下逆上正、上陡下缓的负反转构造。
167.(3)挤压对冲阶段形成的两条对冲式逆断层在伸展反转阶会同时发生反转形成两条相向倾斜的正断层,当盖层的厚度超过两条断层的交叉点时,会形成下逆上正的共轭式反转断层组合。
168.在更多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演化图和第二演化图确定出的实验模拟结果,以及分析得到的变形规律,构建目标区域的成因模式图,以确定目标区域中的有利成藏区。例如,基于第一演化图和第二演化图确定出的实验模拟结果,以及分析得到的变形规律,构建临河坳陷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模式图,分析负反转构造对沉降、沉积中心迁移的控制作用,以及对构造圈闭形成的控制规律,进而分析评价有利成藏区带,为勘探目标优选提供理论依据。参见图11,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临河坳陷早期挤压叠加晚期伸展盆地(负反转)成因模式图,该临河坳陷早期挤压叠加晚期伸展盆地(负反转)成因模式图的
构建过程如下:
169.根据野外露头确定临河坳陷中生代盆地性质为差异挤压拗陷型盆地,坳陷沉降中心位于逆冲断层下盘根带,而坳陷沉积中心位于缓坡内带;确定临河坳陷新生代盆地性质为差异伸展断陷型盆地,断陷沉降中心位于边界正断层控制的上盘根带,断陷沉积中心靠近沉降中心,进而构建临河坳陷早期挤压叠加晚期伸展盆地(负反转)成因模式图。
170.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结合野外调研、地震剖面解释,能够确定临河坳陷北段为单向挤压叠加单向伸展盆地,临河坳陷南段为双向挤压叠加双向伸展盆地,总体构成差异性负反转盆地。通过在野外大量露头剖面测量基础上,结合二维、三维地震剖面解释,识别出挤压、伸展、反转等三种构造变形样式,划分了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阶段,阐明了临河坳陷的盆地性质,提出的反转构造发育规律对该区油气赋存与成藏条件的认识和总体勘探思路及部署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利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方式,相当于对接了进行了模拟验证,提高了结论的准确性。
17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获取目标区域中第一区块的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并基于第一构造变形特征生成第一地质模型,获取目标区域中第二区块的第二构造变形特征,并基于第二构造变形特征生成第二地质模型,以便基于第一地质模型对应的第一实验模型,和第二地质模型对应的第二实验模型,确定相应的演化图,进而确定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式,从而基于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型,对目标区域地形性质进行准确分析,以准确确定出勘探目标区,提高石油勘探效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依据实际的地质条件,构建实验模型,通过实验模型来物理模拟重现实际地质结构,由模拟过程中的各参数变化及挤压、伸展方式变化与模拟结果的对应关系,分析临河坳陷中-新生代时期的变形叠加主要方式,从而为临河坳陷成因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分析沉降、沉积中心的迁移规律。实验模型的构建方式简单,易于实现,而且其模拟结果能够很好的重现临河坳陷构造演化过程、地层变形特征,以及负反转构造演化规律;在实际模拟过程中,还能够根据实际的地质条件,方便的控制模拟条件的变化,实施过程易于操作。
172.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173.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2,该装置包括:
174.获取模块1201,用于获取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和第二构造变形特征,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为目标区域中第一区块的构造变形特征,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为该目标区域中第二区块的构造变形特征;
175.生成模块1202,用于基于该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和该第二构造变形特征,分别生成第一地质模型和第二地质模型,该第一地质模型用于指示该第一区块的几何形状及该第一区块的内部构造,该第二地质模型用于指示该第二区块的几何形状及该第二区块的内部构造;
176.该获取模块1201,还用于获取基于第一实验模型确定出的第一演化图,以及基于第二实验模型确定出的第二演化图,该第一实验模型基于该第一地质模型创建,该第二实验模型基于该第二地质模型创建,该第一演化图用于指示该第一实验模型的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果,该第二演化图用于指示该第二实验模型的平面模拟结果和剖面模拟结
果;
177.确定模块1203,用于基于该第一演化图和该第二演化图,确定该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式。
17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获取目标区域中第一区块的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并基于第一构造变形特征生成第一地质模型,获取目标区域中第二区块的第二构造变形特征,并基于第二构造变形特征生成第二地质模型,以便基于第一地质模型对应的第一实验模型,和第二地质模型对应的第二实验模型,确定相应的演化图,进而确定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式,从而基于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型,对目标区域地形性质进行准确分析,以准确确定出勘探目标区,提高石油勘探效率。
17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生成模块1202,用于获取该第一区块的剖面测量数据;基于该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生成第一格架大剖面;根据第一构造变形特征,对该第一格架大剖面进行标注;基于标注后的第一格架大剖面,通过平衡剖面恢复,生成该第一地质模型。
18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生成模块1202,用于获取该第二区块的剖面测量数据;基于该剖面测量数据和剖面构造解释,生成第二格架大剖面;根据第一构造变形特征,确定地层分布特征;基于该地层分布特征,生成该第二地质模型。
18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装置在确定目标区域的地形成因模式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装置与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182.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13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1301和一个或多个的存储器1302,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302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该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0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当然,该计算机设备1300还可以具有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键盘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等部件,以便进行输入输出,该计算机设备1300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实现设备功能的部件,在此不做赘述。
183.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上述程序代码可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实施例中的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18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代码,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方法步骤。
185.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程序代码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186.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