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有用于扑灭电池火灾的优化的接近性的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17:17: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扑灭电池火灾的接近区域的机动车,其中,机动车包括高压电池和容纳高压电池的容纳区域,该高压电池具有电池壳体和至少一个布置在电池壳体中的带有至少一个电池单体的电池模块。此外,机动车具有在至少一个方向上限制容纳区域的侧壁和接近区域,接近区域定位在侧壁中并且被设计成,使灭火设备、尤其是灭火枪可从侧壁的远离高压电池的一侧通过接近区域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容纳区域中。


背景技术:

2.本发明涉及高压电池的领域,尤其是用于运行机动车、例如电动车和/或混合动力车的高压电池领域。在这种高压电池中,例如在事故的情况中,可能出现所谓的热穿透(thermal propagation),也就是热传播。在此,电池单体的这种热传播最初表现为在电池单体中的温度升高,随后,在没有应对措施的情况下,通常发展成燃烧或者爆炸。根据目前的现有技术,可由消防员借助于所谓的灭火枪熄灭这种电池火灾。典型地,此时,将这种从灭火枪从上方穿过车辆底板推入电池中并且淹没电池。
3.就此而言,例如专利文献de 10 2018 222 429 a1描述了一种具有布置在车辆底板之下的牵引电池的电运行的车辆,其中,在形成车辆底板的地板件中构造至少一个灭火枪入口,在牵引电池火灾时可通过该灭火枪入口将灭火枪从车辆上方向车辆下方推入电池内部中,以用于利用灭火剂淹没电池内腔。在此,为了看出以视线保护的方式位于底板衬板下方的灭火枪入口的位置,设置在火灾情况中可位置准确地定位在车辆的底板衬板上的灭火枪模型。
4.此外,专利文献de 10 2016 224 473 a1描述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系统,该系统具有外壁,外壁具有设有封闭元件的开口。可从外部接近该开口,其中,通过打开的开口可将灭火液填入被外壁包围的、蓄能器所在的内腔中。
5.借助于灭火枪扑灭燃烧的高压电池此时带来多种风险。一方面,消防员必须被专门培训使用这种灭火枪。尽管如此,目前在利用这种灭火枪灭火时还是常常出现错误。尤其是,当车身上出现高压时,风险最高。将这种灭火枪引入相应的接近区域处的接近性也还有优化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6.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该机动车实现,以尽可能安全的方式提供用于扑灭电池火灾的接近区域。
7.该目的通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机动车实现。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以及附图的主题是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
8.具有用于扑灭电池火灾的接近区域的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具有高压电池和容纳高压电池的容纳区域,高压电池具有电池壳体和至少一个布置在电池壳体中的带有至少一个电池单体的电池模块。此外,机动车具有在至少一个方向上限制容纳区域的侧壁和接近
区域,接近区域定位在侧壁中并且被设计成,使灭火设备、尤其是灭火枪可从侧壁的远离高压电池的一侧通过接近区域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容纳区域中。在此,容纳区域具有至少一个限定的分配给接近区域的、无电池单体的死区,其中,至少一个电池单体布置在容纳区域的与死区不同的区域中,并且其中,如此定位和构造接近区域,使得至少部分地被引导穿过接近区域的灭火设备仅仅可被插入所分配的死区中。
9.因此,如此定义死区,即,至少当高压电池和侧壁都没有变形并且高压电池在其常规位置中位于容纳区域中时,在该死区中不存在所述至少一个电池单体,尤其是不存在高压电池的电池单体。换句话说,死区的布置方案的定义针对高压电池在容纳区域中布置的初始状态。此外,在此不必具体地给出死区,而是也可仅仅定义出其中至少未布置电池单体的空间区域,例如自由的空间区域。也就是说,死区通常表示容纳区域的无电池单体的空间区域。因此,如果将灭火设备,例如灭火枪通过根据本发明定位并且构造的接近区域插入容纳区域中,则保证,这种灭火枪不刺穿或以其它方式损坏电池单体。由此,可显著降低在由救援人员插入灭火枪时的风险,并且由此也可使在车身上出现高压的可能性明显减小。特别是当电池火灾尚未继续扩散时,也可显著地减小尚且完好的电池单体还由于通过灭火枪的损坏而热传播或爆炸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在机动车中的高压电池通常位于受到特别保护的区域中(该区域附加地被碰撞结构保护),所以在事故的情况中在接近区域和相关联的死区之间出现显著移动的可能性很低,从而在机动车所有可能的损坏情况中还保证,在通过接近区域插入灭火枪时不导致电池单体的附加损坏。
10.稍后还将详细描述接近区域的可能的构造方案,通过这些构造方案可实现,灭火枪仅仅可插入无电池单体的空间中,即死区中。举例来说,接近区域可被设计成具有漏斗形的、朝容纳区域的方向收缩的引导元件的开口,在插入时,引导元件有目的地将灭火枪引导到所述死区中。在该示例中,死区包括在插入方向上紧接着漏斗形的引导元件的空间区域。但是,接近区域也可简单地被设计成足够窄的开口,从而在插入时灭火枪几乎没有空隙,尤其是从而将灭火枪的被引导穿过该开口的部分的空隙限制到死区上。在该示例中,死区包括在插入方向上紧接着开口的空间区域。
11.优选地,在此高压电池被设计成具有多个电池模块,其中,这些多个电池模块中的每一个又优选地具有多个电池单体,例如锂离子电芯。在本发明的范围中,灭火设备优选地理解成灭火枪,或相似的、长形的、管形的或近似管形的灭火设备。在此,灭火枪是通常由消防员用于扑灭高压电池火灾的灭火工具或灭火设备。这种灭火设备通常被设计成标准的钢管。通常,这种灭火枪具有顶端,并且在管中具有孔,灭火剂,通常水可通过该孔出来。
12.可以不同的方式设计接近区域。例如,接近区域可通过开口,尤其是可封闭的或封闭的开口提供,作为理论断裂部位、材料弱化部位等的形式。稍后详细解释这种接近区域的尤其有利的设计方案。此外可规定,机动车不是具有仅仅一个这种接近区域,而是具有多个。此时,多个这种接近区域不必一定定位在相同的侧壁中,而是也可布置在紧接着容纳区域的不同的侧壁中。设置多个这种接近区域的很大优势是,由此可提高由消防员借助于灭火枪接近这些接近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的可能性。
13.此外优选的是,机动车具有邻接到容纳区域上的机动车底板,其中,高压电池布置在机动车底板下方并且与机动车底板间隔开,从而在高压电池和车辆底板之间存在间隙。概念“下方”以及随后还将使用的方向说明,例如“上方”、“下方”、“之上”和“之下”等在此相
对于在机动车中的重力方向,机动车以其车辆竖轴平行于重力方向定向,从而从车辆底板指向车顶方向的车辆竖轴与重力相反。该区域中,也就是说在车辆底板下方,提供很多用于在此安装大量电池模块的结构空间。此外,可由具有集成的碰撞结构的机动车的侧门槛保护电池模块或者总地来说高压电池。
14.在此,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规定,如此定位和构造接近区域,使得至少部分地被引导穿过接近区域的灭火设备,尤其是灭火枪通入所述间隙中,其中,死区完全布置在电池壳体之外。由此,有利地可扑灭在高压电池和车辆底板之间的间隙或者利用消防水冷却。这又具有的很大优势是,由此附加地也可冷却车辆底板。这又基于的认识是,在电池火灾时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在电池火灾时的高温非常快速地跳跃到车辆底板上,并且随后使通常在乘员空间中布置在车辆底板上的地毯着火。现在,通过该有利的设计方案,可在火灾情况中,也就是说在发生电池火灾的情况中,淹没在车辆下底板和高压电池之间的气隙,由此,有利地可冷却车辆下底板,简称为车辆底板,由此可避免或至少在时间上推迟车辆底板过热,由此可为乘员创造附加的逃生时间。通过在这种情况中死区完全位于电池壳体之外,也就是说灭火设备、尤其是灭火枪在穿过接近区域时完全不能伸入电池壳体中,有利地也可保证,灭火枪完全不能与电池单体接触。由此,灭火过程尤其安全。例如,如果应对于高压电池或电池壳体位于插入灭火枪的插入方向上的情况防止灭火枪刺穿电池壳体并且进而伸入电池中,则电池壳体整体或者至少在沿插入方向位于接近区域之后的区域中被设计成相应坚固,从而防止借助于灭火枪在该区域中刺穿壳体。
15.尽管如此还可行的是,如此设置接近区域,使得也实现伸入电池中。相应地,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是,死区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电池壳体之内。于是,这具有的显著优势是,可淹没高压电池壳体,并且不是仅仅可利用消防水冲刷。由此,实现了非常好地扑灭火灾。但是,在这种情况中也可通过合适地定位和构造接近区域保证,灭火枪在这种情况中也伸入死区中,也就是说在高压电池或其壳体之内的其中未布置电池单体的区域中。在此,尤其有利地,在高压电池的不是高压电池底部的侧壁附近设置这种死区。其原因是,电池模块通常直接布置在壳体底部上,例如在正常运行时,也通过壳体底部提供电池模块的冷却。相反地,在电池模块的上侧和壳体盖部之间存在适合用于插入灭火枪的空间。在侧壁区域中,也就是说在电池壳体的布置在壳体盖部和壳体底部之间的侧壁附近,通常存在其中未布置电池单体并且因此适合用于插入灭火枪的空间。例如,也可如此定位死区,使得死区位于两个电池模块之间。例如,在电池壳体之内的高压电池中也可设置限定的自由区域,以用于实现无危险地将灭火枪伸入该区域中,于是该区域相应地构成死区。因此,可将灭火枪的安全伸入与尤其有效的高压电池灭火相结合。
16.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侧壁是机动车的车辆底板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接近区域在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可布置在地毯之下,这带来的优点是,接近区域几乎不会影响外观并且也没有从外部“遭破坏的”风险,因为保护了接近区域不被未授权地接近。此外,另一优点在于,在该位置上尤其简单并且几乎能万无一失地接近在高压电池的上侧和车辆底板的下侧之间的空隙。此处不需要例如稍后还将详细解释的引导元件。如果应防止灭火枪伸入电池壳体中,则可简单地将壳体盖部设计成相应坚固的。另一方面,如果被引导穿过车辆底板的灭火枪也应伸入电池壳体中,则位于下方的电池壳体盖部可相应地设计成薄壁的,或者具有开口、理论断裂部位或相似的材料弱化部。于是,相应地再次如此设置
死区,使得死区例如通入两个电池模块之间,从而可避免损坏电池单体。
17.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侧壁与车辆底板不同,其中,接近区域布置在机动车的侧门槛的侧门槛区域中,或者在轮罩中或车轮拱板中,或者在联接区域中,该联接区域在车辆竖向上直接紧接着侧门槛区域并且相对于车辆竖向位于机动车的车门下方。这有利地实现了侧向插入灭火枪。这具有的很大优势是,不一定必须接近车辆内部空间以插入灭火枪。正是在较为严重的事故情况中,例如在车辆车门变形时,不一定总是能接近机动车的内部空间。通常也需要的是,走到机动车附近来努力进入机动车的内部空间,这又给救援人员带来了附加风险。通过侧向送入灭火枪的该可行方案(这通过将接近区域定位在侧门槛区域或联接区域中来提供),实现了从机动车之外插入灭火枪,这提高了在机动车事故时实际上也能接近这种接近区域的可能性,并且为救援人员提高了安全性。
18.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接近区域定位在侧门槛区域中或者联接区域中或者轮罩或车轮拱板中,并且被设计成,使至少部分地被引导穿过接近区域的灭火设备、尤其是灭火枪可沿与车辆横轴线夹成不为零的角度、尤其是大于20度的角度的引导方向插入容纳区域中。换句话说,在该示例中,灭火枪不是平行于车辆横轴线插入接近区域中,而是倾斜地从侧面插入,从而将枪插入的引导方向同样不平行于车辆横轴线,而是夹成尤其是大于20度、优选还更大的角度。这具有的优势是,救援人员例如也可位于车辆后部的后方或者车辆前部的前方,并且灭火枪可倾斜地插入容纳区域中,同时可提供与电池火灾更远的安全距离。由此,即使当例如电池火灾已经扩散得非常远时,也还能实现从安全的距离插入灭火枪并且由此扑灭电池火灾。此外,相对于车辆横轴线成角度地插入有利地也实现,将接近区域设置在轮罩或车轮拱板中。这在此可以是用于机动车的前车轮的轮罩和/或用于机动车的后车轮的轮罩。在此,接近区域位于轮罩的面对容纳区域的壁中。通过轮罩部分地隔开车轮,还是可以一定的角度穿入轮罩中,并且由此利用灭火设备到达容纳区域中以及必要时到达电池壳体中。
19.尽管如此,也可设想,如此定位和构造接近区域,使得尤其是当接近区域设置在不是轮罩的位置上时,能够也平行于车辆横向或车辆横轴线、必要时相对于水平线成角度地插入灭火设备,尤其是灭火枪。
20.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接近区域提供具有引导元件的通过开口,引导元件设计成,将插入通过开口中的灭火设备、尤其是灭火枪引导到确定的方向范围中。正是当接近区域不是位于车辆底板中,而是例如位于侧门槛区域中或者轮罩中或者以上限定的联接区域中时,这种引导元件是尤其有利的。通过接近区域的这种设计,可有利地保证,即使例如通过开口的进入开口大得使灭火枪在其中至少起初具有空隙,灭火枪也仅仅被引导到所分配的死区中。即,由此,一方面例如可通过设置相对大的进入开口实现尤其简单地插入灭火枪,但是同时也可有目的地将灭火枪引导到限定的区域中,从而又可减小对于救援人员的安全风险。
21.在此,尤其有利的是,引导元件锥形地朝容纳区域的方向收缩。以这种方式,可尤其简单地提供灭火枪的引导。通过这种锥形的收缩,此外可在接近区域的与容纳区域相背离的一侧上提供相对大的进入开口,这显著简化了灭火枪的插入。尤其当此外由于例如烟雾或火焰限制了视线时,这是有利的。引导元件例如可楔形地或平截楔形地、金字塔形地、尖形地收缩,或者被设计成具有相似的变细的造型。此外,这种引导元件可通过设计在侧壁
中的通过开口的合适的几何形状构成,或者引导元件可通过专门制造的构件,例如喇叭口提供,该构件被接合到提供剩下的侧壁的机动车构件上。无论如何,优选的是,这种引导元件由耐火的、高熔点的材料、例如钢制成。
22.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接近区域具有密封元件,密封元件设计成,使部分地被引导穿过接近区域的灭火设备、尤其是灭火枪相对于侧壁密封。这具有的显著优势是,能尽可能地避免水的回流,这允许更有效扑灭电池火灾。为了集成密封元件,又存在多种方案。例如,可通过以上描述的引导元件提供这种密封元件。例如,被设计成引导漏斗部的引导元件可与灭火枪密封一起实现密封作用。例如,在这种引导漏斗部的变细的端部上可布置一种橡胶皮碗(manschette)等。这种密封部也可布置在插入侧上。例如,这种密封部与用于接近区域的封闭部一起构造,如稍后还将详细描述的那样。也可通过将灭火枪与接近区域卡锁在一起或者卡锁在接近区域处或中,或者通过其它密封材料和/或阀等实现这种密封作用。也可规定,灭火枪不可逆地与引导漏斗部或通常引导装置相连接,或者可逆地通过机械的卡锁功能,例如具有卡口式连接或倒钩的快速接合件连同密封部与引导漏斗部或通常引导装置相连接。
23.由此,可以尤其有利的方式实现,灭火枪在通过接近区域插入之后也能可靠地保持在其位置中。尤其是,随后不再必须通过救援人员将灭火枪保持在其位置中,而是可通过卡锁功能保持在接近区域中并且卡锁在其位置中。
24.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接近区域提供通过开口,通过开口具有封闭部,封闭部被设计成密封的、可被灭火枪刺穿的膜片或皮碗。例如,这种封闭部可以橡胶弹性的套管的形式提供。这种套管或膜片可非常简单地被灭火枪刺穿,并且于是随之同时满足密封功能。同时,当不存在火灾情况时,也就是说在机动车正常运行时,这种膜片或套管封闭通过开口,并且由此保护接近区域不受灰尘、水等影响。正是当接近区域布置在机动车外侧上时,这种封闭部是尤其有利的。尽管如此,也可以其它方式构造这种封闭部。例如,作为封闭部,也可设置形状稳定的塑料盖,但是也可设置由金属板制成的可选地具有预开槽和/或彩色标记的封闭部。这简化了救援人员找到接近部。这种金属板相对易于设计。因此与视觉标记组合是有利的,由此消防员知道,应在哪个部位上刺入灭火枪。尤其有利地,此外如此构造封闭部,使得其不必手动打开,而是也可从一定的距离之外简单地被灭火枪刺穿。在车辆火灾的情况中,不总是能实现走到附近。由此,封闭部的这种构造方案有利地也实现了从远距离将灭火枪送入接近区域中。
25.在另一设计方式中,也可提供用于灭火枪的套筒,套筒可装配在灭火枪的灭火端部上,以提供延长部。这种套筒同样可包括管,以及联接在管上的联接件,联接件可与灭火枪的灭火端部相连接。在此,灭火枪的灭火端部是灭火枪的可出水的端部。这具有的很大优势是,通过这种套筒可从更远的距离开始灭火过程,这又进一步提高对于救援人员的安全性,并且提高了接近可能性。附加地,这种套筒可由耐高温的金属,例如钢制成。由此,在火灾剧烈扩散时也不妨碍该套筒的功能。
26.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优选地设计成汽车,尤其是乘用车或载重货车,或者为公共汽车或摩托车。
27.本发明也包括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特征组合。即,本发明也包括分别具有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多个的特征的组合的实现方案,只要没有以彼此排除的方式描述这些实施
方式。
附图说明
28.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29.图1示出了垂直于车辆纵向的机动车的示意性的横截面图,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灭火枪的接近区域,灭火枪通过接近区域被引导到高压电池和机动车的车辆底板之间的间隙中,
30.图2示出了垂直于车辆横向的机动车的示意性的横截面图,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布置在车辆底板中的用于灭火枪的接近区域,
31.图3示出了垂直于车辆横向的机动车的示意性的横截面图,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布置在车辆底板中的用于灭火枪的接近区域,
32.图4示出了垂直于车辆横向的机动车的示意性的横截面图,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侧向布置的用于灭火枪的接近区域,
33.图5示出了在垂直于车辆横向的横截面中的机动车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侧向布置的接近区域,灭火枪可通过该接近区域插入电池壳体中;以及
34.图6示出了根据图4或图5的具有侧向布置的接近区域的机动车的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解释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组件分别表示单独的、视为彼此独立的本发明的特征,这些特征也相应地彼此独立地改进本发明。因此,本公开内容也应包括与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的特征组合不同的组合。此外,也可通过以上描述的本发明的特征中的其它特征补充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36.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功能相同的元件。
37.图1示出了机动车10的示意图,机动车具有高压电池12,高压电池包括电池壳体14,在电池壳体中布置有未详细示出的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又可包括多个单电芯。此外,高压电池12布置在车辆底板16下方,车辆底板提供乘员内部空间18的下部限制。此外,机动车具有在与所示出的x方向对应的车辆纵向上观察右侧的和左侧的侧区域20,侧区域又被分割成门槛区域22以及直接邻接在门槛区域22上的联接区域24,在与所示出的z方向对应的车辆竖向上观察,联接区域布置在车门下方。在此,门槛区域22定义这样的区域,即,在该区域中布置具有可选的碰撞结构的机动车10的侧门槛。联接区域在车辆竖向上直接紧接着该侧门槛区域22,并且例如在车辆车门的区域中、尤其是在车辆底板16下方结束。在联接区域中,相应地不是必须布置碰撞结构。
38.在车辆事故时,可出现高压电池12的损坏,也就是说,发生电池火灾。为了给这种电池灭火,消防员通常使用灭火设备,尤其是灭火枪26,灭火枪可联接到消防软管28上。可将灭火枪送到其中容纳电池12的容纳区域30处。为了简化对该容纳区域的接近并且尤其是尽可能保证安全,机动车10有利地具有接近区域32,接近区域定位和被设计成,使得被引导穿过接近区域32的灭火枪26仅仅可插入没有布置电池单体的死区34中。在图1至图5中以阴影的方式示出了死区34。在该第一示例中,死区34至少部分地位于在高压电池12和车辆底
板16之间的间隙36中。换句话说,如此定位和设计接近区域32,使得被引导穿过该接近区域32的灭火枪26被引导到间隙36中。即,由此有利地,通过接近区域32提供这样的装置,即,该装置被设计成,容纳灭火设备、在此情况下容纳灭火枪26,以便能够在火灾情况中淹没在车辆下底板或车辆底板16与高压电池12之间的气隙36。在此,利用灭火剂38,例如水进行淹没。通过箭头40示出了从灭火枪26中出来的灭火剂38的扩散方向。
39.在该示例中,此外示出了以用于灭火枪26的套筒的形式的中间件42。中间件42可装配在灭火枪26上,并且用作灭火枪26的延长部。这有利地实现,能从更远的距离开始灭火过程。附加地,中间件42可由耐高温的金属,例如钢制成。由此,在火灾剧烈扩散时也不妨碍中间件的功能并且此外也保护并保证了灭火枪26的功能正常。中间件42与灭火枪26相同地实施具有前侧的顶端,以简化穿过该接近区域32。以下,不仅灭火枪26而且中间件42及其组合都可理解成灭火设备。
40.此外,接近区域32可实施成具有封闭部44。在此,封闭部不必一定设计成用于可逆地关闭和打开接近区域,而是也可实施成,封闭部仅仅能不可逆地释放接近区域32。例如,封闭部44可实施成橡胶弹性的套管和/或形状稳定的塑料盖或者也可由金属板制成,可选地具有预开槽和/或彩色标记。橡胶弹性的套管或膜片可简单地被刺穿并且很好地相对于车身密封,而金属板相对易于设计但是更难刺穿。于是,适宜地,在接近区域32的区域中,优选地在封闭部44上设置视觉上可从外部看到的标记,以便消防员知道,应在哪个部位上穿入灭设备,也就是说灭火枪26,或者套装上的延长部,也就是说中间件42。
41.在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接近区域此外具有引导元件,例如在该示例中引导漏斗部46。该引导漏斗部在容纳区域30的方向上观察可布置在封闭部44之后,从而灭火枪26或中间件42可直接被引入气隙36中,以在此处引入灭火剂38。这之所以是有利的,是因为由此可冷却车辆底板16,为了推迟内饰构件着火,这是必须的。附加地,由此也可产生对高压电池12的一定的冷却。
42.引导漏斗部46例如可被设计成锥形或金字塔形。无论如何优选的是,引导漏斗部锥形收缩并且向高压电池12或容纳区域30的方向变细。此外,引导漏斗部46可由耐火的、高熔点的材料,例如钢制成。通过其漏斗形状,引导漏斗部将灭火设备、也就是说灭火枪26或中间件42的顶端有目的地引入气隙36中。可选地,引导漏斗部也可与灭火设备26、42一起实现附加的密封作用,由此尽可能地避免了水38回流。技术上,这可通过卡锁、借助于密封材料和/或阀实现。灭火设备26、42可以不可逆的方式与引导漏斗部46相连接,或者可逆地通过机械的卡锁形式,例如具有卡口式连接或倒钩的快速接合件、可选地也连同密封部一起与引导漏斗部相连接。
43.对于区域32在其位置方面的布置也存在不同的方案。如已经描述的那样,尤其有利的是,将冷却介质38引入在电池12和机动车底板16之间的间隙36中,以主要用于能实现机动车底板16的冷却作用。如在图1中示出的那样,这可通过将接近区域32设置在侧门槛区域22中或者所描述的联接区域24中实现。即在此由接近区域32提供的开口可设置在侧门槛自身中和/或在碰撞轮廓之上和/或通过碰撞结构或碰撞轮廓实现。
44.但是,接近区域也可设置在车辆底板16自身中,这例如示意性地在图2中示出。此外,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的机动车10被如图1描述的那样构造。因此,在此,接近区域32在内部空间18中、例如在地毯之下布置在车辆底板16中,这例如带来的优点是,几乎没有外观
影响并且也没有从外部“破坏的”风险。此外,另一优点在于,在该实施方式中可省去可选的引导漏斗部46,因为接近区域32直接位于气隙36之上。例如,如果应保证,灭火设备26、42的顶端不继续伸入,也就是说不刺穿电池壳体14,则在该示例中,这可简单地通过相应结实地构造电池盖部来提供,电池盖部是电池壳体14的面对车辆底板16的部分。但是,备选地也可行或期望的是,实现穿入电池壳体14中,例如这在图3中示出。在该示例中,相应地,死区34的一部分也可设置在电池壳体14之内。即,死区是在电池壳体14之内的同样未布置电池单体的区域,从而可在此处毫无问题地插入灭火枪26。在这种情况中,即使当在该示例中接近区域32也再次布置在车辆底板16中时,附加地设置穿过接近区域32的引导漏斗部46也是有利的,因为借助于这种引导漏斗部46能可靠地且有目的地将灭火枪26引导到死区34中。通过将灭火设备26、42直接插入电池12中的可能性,可淹没电池壳体14。由此,实现了非常好地扑灭火焰,尤其是比仅仅从外侧冲刷电池12好得多。
45.此外,在应将灭火设备26、42插入电池壳体14的内部中的情况中,当电池壳体14在相应区域中并没有原本足够薄以使得能实现简单地利用灭火枪26或中间件42刺穿时,则在该相应的部位上设置电池壳体14的材料弱化部。此外,在应将灭火枪26或中间件42插入电池壳体14的内部中以淹没电池壳体的示例中,还尤其有利的是,高压电池12此外具有出口50,灭火剂38可通过该出口再次离开电池壳体14。通过这种出口50,可有目的地调整在电池壳体14之内的流动情况,并且此外也提高了通过电池壳体14的灭火剂通过率并且由此提高了冷却作用。由此,出口50在电池内部和环境之间提供流连接。此外,出口50设有防护外部进入的安全措施,例如设有过压阀等。
46.原则上,仅仅当电池火灾尚未在很大程度上扩散时,才能接近内部空间18。相应地有利的是,至少一个接近区域不是设置在车辆底板16中,而是设置在机动车10的另一邻接在容纳区域30上的部位上。这种部位可为已经描述的侧面区域20,如已经针对图1描述的那样。在图1中,在此沿着引导方向r1引导灭火枪26,该引导方向平行于在所示出的y方向上定向的车辆横向(见图6)。在此,车辆横向平行于车辆横轴线q(见图6)。但是,也尤其有利的是,如此设计接近区域32,使得灭火设备26、42可以相对于车辆横轴线q成角度的方式插入容纳区域30中,这在图4、图5中以及在图6的俯视图中示出。这又可通过合适地将接近区域定位在侧面区域20中,并且例如通过构造具有合适的引导元件例如引导漏斗部46实现。在此,图4示意性地在垂直于车辆横向q的横截面图中示出了机动车,在其中,如此设计接近区域32,使得通过接近区域被插入的灭火枪26又被插入在电池12和车辆底板16之间的间隙36中,而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变型方案,根据变型方案如此定位和构造接近区域32,使得将灭火枪26有目的地插入电池壳体14的内部区域中。在这两种情况中,这都以倾斜地从侧面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相对于车辆横轴线q成角度α,在图6中在看向机动车10的俯视图中示出该角度。在此,r2表示通过接近区域32引导灭火枪26的引导方向。在插入接近区域32中之后,通过漏斗部46预设该方向。此外,通过在图4和图5的示例中布置在机动车10的轮罩48或车轮拱板48中、尤其是在后部的车轮拱板48中的接近区域32引导灭火设备26、42。
47.在此,以角度α侧向插入具有的很大优势是,可设置消防员与电池火灾52的更远的安全距离。此外,这实现了将接近区域32设置在机动车10的轮罩48或车轮拱板48中。
48.因此,尽管没有示出,接近区域32也可布置在机动车10的任意其它部位上,例如行李箱中,发动机舱中,车辆前部的区域中,后部区域中,等。也有利的是,例如在机动车10的
不同位置上设置多个这种接近区域。这具有的很大优势是,在车辆火灾52时存在多种插入灭火设备26、42的可能性。
49.总地来说示例表明,可如何通过本发明提供具有最优的接近性的电池灭火方案,这实现了有效提高消防员的救援时间,因为实现了车辆底板和高压电池的冷却功能。此外,为消防员和周边人员以及设施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此外,这能够在对车辆结构干预很少的情况下实现,这意味着低的附加成本。通过本发明实现的更高的安全性,也不需要对消防员的特殊培训。此外,实施方式具有用于跨行业规范和标准化的高潜力并且提供了非常简单的操作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