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墙体绿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12:27: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墙体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2.绿色墙体对缓解城市污染具有重大意义,具有绿色墙体的建筑物可以美化环境,节能环保,吸尘降噪,改善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排水负荷。现有的绿色墙体都设有专门的水循环系统,并对接墙面植物盆,以便保持绿色墙体所需要的水分。
3.如专利文献cn 109328734b公开了种墙体绿化系统,包括安装在承重墙外的独立悬空支撑框架系统,独立悬空支撑框架系统上配合设置纳米汗渗灌溉装置,独立悬空支撑框架系统外侧配合设置一组标准绿化植物墙花盆构建地气种植墙体,纳米汗渗灌溉装置的纳米汗渗管与标准绿化植物墙花盆配合连接,标准绿化植物墙花盆内放置用于植物栽培的栽培基质;该方案承重大且施工方便、保护绿化利用率高、绿化绿植使用周期长、节约能源、水的利用率高。但是该方案构建的地气种植墙体并不适合城市建筑,因为城市建筑地下的特殊性使得其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地气,且专门的灌溉装置不仅使其过于复杂,还不能利用本身的排水,综合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采用保水式墙面植物盆,并在墙面设置花瓣引水网,综合利用排水并保水,以提供一种简单美观的墙体绿化系统。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体绿化系统,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外表上设有排水管和栽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箱具有底壁、前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并以墙体为后侧壁;所述栽培箱内的下部设为储水部,所述储水部的上方设有网板,所述网板的上方设有栽培基质;所述排水管穿过栽培箱底壁;这样在墙体外表面一体式建造栽培箱,既方便墙体绿化,又可确保栽培箱承重。
6.进一步的,每根排水管穿过若干个栽培箱,且相应的将所述排水管分为若干段管体,各段管体依次从上至下衔接并呈竖直状安装在墙体外表上,其中首段管体的上口和下口的直径均与管体直径相同,其余各段管体的下端管体的下口直径等于管体直径,其上端管体为倒置漏斗状,其上口直径小于管体直径,称为倒置状漏斗口;其中上段管体的下口悬置在下段管体的上口上方,构成管体间衔接部,所述管体间衔接部位于栽培箱内,所述栽培箱的底壁上设有通孔,所述管体穿过通孔且管体外壁与通孔内壁之间密封,所述管体上口与储水部上表面平齐,所述网板搁置在管体上口上;其中首段管体连通墙体顶部排水管,尾段管体连通墙体底部下水道;这样可以利用房顶的雨水或在房顶向栽培箱灌水来培养植物,使上段管体中流落的水有一部分能够流入到下段管体的倒置状漏斗口之外而落入到储水部中,多出的水可通过倒置状漏斗口流出;在栽培箱内设置管体间衔接部,使用倒置状漏斗口确定栽培箱内储水部的高度,使储水量得到合理控制。
7.所述管体间衔接部还设有网管,所述网管是由网格做成的管体状构件,所述网管
的上部套接上段管体的下部,所述网管的下部套接下段管体的上部并置于栽培箱的底壁上;所述网板上挖设通孔并使网管穿过该通孔;这样可避免栽培物残渣落入管体内,或当栽培基质外散状物时避免散状基质落入管体。
8.所述墙体表面上还设有花瓣引水网,所述花瓣引水网由若干条倾斜状浅槽构成,所述倾斜状浅槽挖设在墙体表面上,其下端落入在栽培箱的后侧壁上,上端倾斜向外向上,若干条倾斜状浅槽以栽培箱为起点向两侧呈弯曲状倾斜向上构成花瓣状引水网;这样既可承接和引流墙面雨水到栽培箱中,又可从整体上视为墙面花朵,使墙面更加美观。
9.所述栽培基质为海绵栽培基质。
10.进一步的所述海绵栽培基质下方还延伸悬吊有吸水条,所述吸水条直达栽培箱底壁。
11.所述栽培箱与墙体一体建造。
12.所述倾斜状浅槽挖设在墙体的装饰表面上。
13.所述管体安装在墙体外表面上后离墙体有一定距离,一般为10-100mm。
14.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⑴
在墙体外表面一体式建造了栽培箱,既方便墙体绿化,又可确保栽培箱承重。
16.⑵
在栽培箱内设置管体间衔接部,使用倒伏状漏斗口确定栽培箱内储水部的高度,使储水量得到合理控制。
17.⑶
在管体间衔接部设置网管,可避免栽培物残渣落入管体内。
18.⑷
采用花瓣引水网既可承接和引流墙面雨水到栽培箱中,又可从整体上视为墙面花朵,使墙面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墙体绿化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墙体绿化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中排水管与栽培箱的组装过程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墙体、2.排水管、3.栽培箱、4.底壁、5.前侧壁、6.左侧壁、7.右侧壁、8.后侧壁、9.储水部、10.网板、11.栽培基质、12.管体、13.首段管体、14.上口、15.下口、16.倒置状漏斗口、17.管体间衔接部、18.通孔、19.尾段管体、20.网管、21.花瓣引水网、22.倾斜状浅槽、23.吸水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4.实施例1。
25.如图所示,建造一种墙体绿化系统,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外表上设有排水管2和栽培箱3,所述栽培箱3具有底壁4、前侧壁5、左侧壁6和右侧壁7,本实施例以墙体作为栽培箱的后侧壁8,使栽培箱融入在墙体上,这样既方便墙体绿化,又可确保栽培箱
承重;然后将所述栽培箱3内的下部设为储水部9,在所述储水部9的上方设置网板10,并网板10固定在栽培箱3四周的内侧壁上;所述网板10的上方设有栽培基质11,用于栽植观赏植物;所述排水管2穿过栽培箱3的底壁4,并安装在墙体1的外表面上且距离墙体10-100mm;本实施例将每根排水管2穿过若干个栽培箱3,并相应的将所述排水管2分割为若干段管体12,各段管体12依次从上至下衔接并呈竖直状安装在墙体1的外表面上,其中首段管体13的上口14和下口15的直径均与管体12的直径相同,其余各段管体13的下端管体的下口直径等于管体直径,其上端管体为倒置漏斗状,其上口直径小于管体直径,称为倒置状漏斗口16;其中上段管体的下口15悬置在下段管体的上口14上方,构成管体间衔接部17,所述管体间衔接部17位于栽培箱3内,所述栽培箱3的底壁4上设有通孔18,所述管体12穿过通孔18且管体外壁与通孔内壁之间密封,所述管体12上口14与储水部9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网板10搁置在管体12的上口14上;其中首段管体13连通墙体1顶部排水管,尾段管体19连通墙体底部下水道。
26.所述管体间衔接部17还设有网管20,所述网管20是由网格做成的管体状构件,所述网管20的上部套接上段管体的下部,所述网管20的下部套接下段管体的上部并置于栽培箱3的底壁4上;所述网板10上挖设通孔并使网管20穿过该通孔。
27.实施例2。
28.如图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墙体1的装饰表面上设置花瓣引水网21,所述花瓣引水网21由若干条倾斜状浅槽22构成,所述倾斜状浅槽22挖设在墙体1的表面上,其下端落入在栽培箱3的后侧壁8上,上端倾斜向外向上,若干条倾斜状浅槽22以栽培箱3为起点向两侧呈弯曲状倾斜向上构成花瓣状引水网21;这样既可承接和引流墙面雨水到栽培箱3中,又可从整体上视为墙面花朵,使墙面更加美观。
29.所述栽培基质11为海绵栽培基质;所述海绵栽培基质下方还延伸悬吊有吸水条23,所述吸水条23直达栽培箱3的底壁4;这样可确保海绵栽培基质能够吸收到储水部中的水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