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07:54: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通过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电压差控制液晶反转,从而实现亮度变化显示。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电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的显示效果。
3.由于显示面板内信号线走线纵横交错,电容效应使信号容易受到干扰。例如,在显示区外周走线中,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vcom3以及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通常与栅极驱动电路中的栅极驱动控制线相邻,显示面板还设置有覆盖周边全部走线的黑色矩阵(black matrix)。然而,黑色矩阵是含碳的丙烯树脂,具有带电特性,与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vcom3、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与栅极驱动控制线等会形成耦合电容。
4.因此,栅极驱动控制线上的方波上升、下降跳变信号会经由bm耦合至相邻的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vcom3、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使公共电压增添的栅极驱动控制线耦合干扰信号,甚至进一步耦合影响显示区的数据信号(data),影响正常显示,产生显示不良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外周区,所述外周区包括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中设置有栅极驱动控制线,所述第三区域中设置有与所述显示区连接的公共电压信号线,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
7.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黑色矩阵,所述黑色矩阵未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
8.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黑色矩阵未完全覆盖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覆盖区域减小,栅极驱动控制线、公共电压信号线与黑色矩阵的耦合电容减小,甚至是不存在耦合电容;从而能够减小、甚至避免栅极驱动控制线方波上升、下降跳变信号经由黑色矩阵耦合至相邻的公共电压信号线产生的耦合干扰。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均被所述黑色矩阵覆盖,所述第二区域具有未被所述黑色矩阵覆盖的部分。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区域未被所述黑色矩阵覆盖。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区域被所述黑色矩阵覆盖,所述黑色矩阵覆盖所述第二区域具有镂空。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区域被所述黑色矩阵覆盖,所述黑色矩阵覆
盖所述第三区域的部分具有镂空。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被所述黑色矩阵覆盖,所述第三区域未被所述黑色矩阵覆盖。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区域被所述黑色矩阵部分或全部覆盖。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应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未被所述黑色矩阵覆盖的部分,所述显示面板涂覆有黑色外观油墨。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远离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第一衬底,所述黑色外观油墨涂覆于所述第一衬底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衬底,所述黑色矩阵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衬底在未设置有所述黑色矩阵的位置设置有有机平坦层。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包括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和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集成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级联的多级移位寄存器单元,以及,控制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工作的所述栅极驱动控制线;
20.所述外周区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显示区之间的单元区,所述单元区设置有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
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栅极驱动控制线包括帧起始信号线、时钟信号线、电源控制信号线和复位信号线中的至少一种。
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时钟信号线和所述电源控制信号线均设置有多条。
23.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正视图;
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板在外周区的布线示意图;
28.图4为相关技术中黑色矩阵的耦合原理图;
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外周区的截面图;
30.图6为图5中黑色矩阵的耦合原理图;
3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在外周区的截面图;
32.图8为本技术不同实施例提供的镂空黑矩阵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图7中黑色矩阵的耦合原理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显示区、2-外周区、3-像素单元、31-子像素、4-背光模组、5-偏振片、6-第一衬底、7-电路走线层、8-钝化层、9-第一基板、10-第二衬底、11-有机保护层、12-黑色矩阵、13-彩膜层、14-第二基板、15-封框胶、16-液晶层、17-单元区、18-第一区域、19-第二区域、20-第三区域、21-黑色外观油墨。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视、显示器、车载显示装置、可穿戴设备、触控一体机或会议大屏等需要进行内容显示的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可以为扭曲向列型(tn,twisted nematic)液晶显示面板、平面转换型(ips,in plane switching)液晶显示面板、高级超维场开关型(ads,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液晶显示面板、超高级超维场开关型(hads,high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液晶显示面板等任意类型;本技术实施例不限制液晶显示面板的具体类型。
38.本技术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上述显示装置中采用的显示面板,图1为该显示面板的正视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和外周区2,显示区1内设置有多个像素单元3形成的像素阵列,为用于显示内容的区域;外周区2为显示区1的周边外侧的区域,该区域不用于内容显示。
39.每个像素单元3均包括多种子像素31,每种子像素31为能够发出单一色彩的像素,在该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通过控制像素单元3中子像素31的显示实现彩色显示。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像素单元3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其中,第一子像素为能够显示绿(green)色的g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为能够显示红(red)色的r子像素,第三像素为能够显示蓝(blue)色的b子像素。红色、绿色和蓝色为三基色,通过调整三种颜色的比例可以实现彩色显示。
40.在本实施例中,在显示区1中的多个像素单元3排布成像素阵列,该像素阵列包括多个像素行和多个像素列,每个像素行包括沿行方向排列的多个子像素31,以及,沿列方向排布的多个子像素31。
4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背光模组4、第一基板9、液晶层(lc)16、封框胶15和第二基板14,其中,第一基板9和第二基板14对盒设置,第一基板9和第二基板14对盒后通过封框胶15连接,第一基板9和第二基板14之间被封框胶15包围的区域内填充有液晶层16。与显示面板中显示区1和外周区2相对应地,第一基板9和第二基板14均包括显示区1和外周区2。
42.第一基板9可以为阵列(array)基板,也可以为与阵列基板对应的对盒基板,本技术实施例以第一基板9为阵列基板为例进行描述。背光模组4设置于第一基板9远离第二基板14的一侧,为显示面板的显示提供光源。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第一基板9位于第二基板14
的下方,背光模组4位于第一基板9的下方;该显示面板的显示方向为自下至上。
43.第一基板9为显示面板提供驱动液晶层16中液晶偏转的电信号,液晶偏转能够控制背光模组4中光线透过液晶层16,实现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第一基板9包括第一衬底6、电路走线层7和钝化层(pvx)8。第一衬底6为玻璃、石英或有机物等制成的透明板状结构,电路走线层7设置于第一衬底6靠近第二基板14的一侧,钝化层8设置于电路走线层7远离第一衬底6的一侧。
44.电路走线层7包括像素电路以及与像素电路相连的多个像素电极。像素电极与子像素31一一对应,第二基板14设置有与像素电极对应的公共电极。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可以均设置在第一基板9的一侧。
45.像素电路包括多条扫描线gate、多条数据线data和多个与子像素31对应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缩写tft)。tft包括栅极、源极和漏极,tft的漏极与对应像素电极相连,tft的栅极与扫描线gate连接,tft的源极和data线连接。扫描线gate与像素行对应设置,同一像素行中子像素31的tft的栅极与同一扫描线gate连接。数据线data与像素列对应设置,可选的,同一像素列中子像素31的tft的源极与同一数据线data相连。
46.请继续参考2,第二基板14为与第一基板9对应的对盒基板,在第一基板9为阵列基板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14可以为具有黑色矩阵(black matrix,简称bm)12和彩色滤光片的彩膜(color filter,简称cf)基板;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场序显示面板中,第二基板14可以不包括彩色滤光片。
47.该第二基板14包括第二衬底10、黑色矩阵12、彩膜层13和有机保护层11,第二衬底10为玻璃、石英或有机物等制成的透明板状结构,黑色矩阵12和彩膜层13设置于第二衬底10靠近第一基板9的一侧,黑色矩阵12为采用黑色感光树脂,例如丙烯树脂,形成的黑色网格,黑色网格包括矩阵边框以及矩阵边框间隔出的矩阵孔,矩阵孔阵列排布,并与子像素31对应。黑色矩阵12还包括覆盖第一基板9外周区2的部分。
48.彩膜层13包括对应黑色矩阵12矩阵孔设置的多个滤光片,滤光片采用色阻材料制成,色阻材料对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透光率较高,其他波长范围的光透光率较低。也就是说,色阻材料能够允许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并阻碍其它波长的光。色阻材料对应的高透光率波长不同,r子像素31、g子像素31和b子像素31通过不同色阻材料实现。
49.有机保护层(over coater,简称oc层)11设置于黑色矩阵12和彩膜层13远离第二衬底10的一侧,oc层又称为平坦层,采用有机透明树脂材料,具有95%以上的极高透光率。第二基板14在oc层远离第二衬底10的一侧还设置有透明柱状衬垫物(photo spacer,缩写ps),ps用于第一基板9和第二基板14成盒时保持一定的盒厚,以填充液晶。
50.第一基板9和第二基板14相背离的表面均设置有偏振片5,第一基板9和第二基板14相对面上还分别设置有取向层,以对液晶层16进行取向。
51.该显示面板还包括控制显示面板进行显示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包括栅极驱动电路、数据驱动电路与公共电压电路。其中,栅极驱动电路与多条扫描线均相连,用于在驱动阶段向多条扫描线gate依次提供扫描信号,扫描线gate接收到扫描信号以将扫描线gate对应的薄膜晶体管开启,即,使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导通。
52.数据驱动电路与多条数据线data均相连,用于在驱动阶段向多条数据线data分别写入数据电压,数据电压通过开启的薄膜晶体管输入至相应的像素电极。
53.公共电压电路与公共电极电连接,用于在驱动阶段向公共电极提供公共电压vcom。
54.该显示面板的显示原理为:当像素电极未输入数据电压时,位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处于初始状态;当像素电极输入数据电压时,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电压差,液晶在该电压差的作用下发生翻转,液晶单元翻转后可以改变背光模组4通过液晶单元的透光量,使对应的像素单元3产生相应的亮度,即像素灰阶。像素灰阶与液晶单元的翻转角度有关,而液晶单元的翻转角度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压差有关,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即可调整像素灰阶的大小。
55.在本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采用goa(gate driver on array,阵列基板行驱动)设计,即将栅极驱动电路集成在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上,替代由外接硅片制作的驱动芯片,可以省掉gate ic(gateintegrated circuit,栅极驱动集成电路)部分以及扇出型(fanout)布线空间,以简化阵列基板的结构。利用goa技术集成在阵列基板上的栅极驱动电路也称为goa电路。
56.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级联的多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移位寄存器单元可以简称goa单元,goa单元与对应的扫描线相连。当前级goa单元输出信号除了输出驱动本行像素单元3的像素晶体管外,还输出至上一级goa单元(如果有的话),作为上一级goa单元的复位信号;还输出至下一级goa单元(如果有的话),作为下一级goa单元的输入信号。
57.栅极驱动电路还包括控制goa单元工作的多根栅极驱动控制线,栅极驱动控制线通过连接线与goa单元相连。栅极驱动控制线通常包括帧起始信号线stv、时钟信号线clk、不同电压的电源控制信号线以及复位信号线reset等,时钟信号线clk和电源控制信号线均通常设置有多根。
58.公共电压电路包括位于显示区1的公共电压走线vcom,以及,位于外周区2的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vcom feedback)、公共电压近端补偿走线vcom1、公共电压中端补偿走线vcom2和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vcom3,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反馈显示区1内的干扰信号,传输至公共电压电路,公共电压电路控制公共电压近端补偿走线vcom1、公共电压中端补偿走线vcom2和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vcom3在vcom的远、中、近补偿端中做出补偿。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公共电压近端补偿走线vcom1、公共电压中端补偿走线vcom2和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vcom3均被称为公共电压信号线。
59.上文描述的goa单元、栅极驱动控制线、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以及公共电压近端补偿走线vcom1、公共电压中端补偿走线vcom2和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vcom3均设置于第一基板9的外周区2。
6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板在外周区的布线示意图,如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附图中以clk表示控制goa单元工作的多根栅极驱动信号线,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会用clk仅表示时钟信号线。
61.如图3所示,在沿远离显示区1的不同外周区2区域位置,分别设置有公共电压近端补偿走线vcom1、公共电压中端补偿走线vcom2、goa单元、栅极驱动控制线clk、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和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vcom3。本文中,定义栅极驱动控制线clk所在区域为第一区域18,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和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vcom3所在区域为第三区域20,第一区域18和第三区域20之间为第二区域19,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区域18、第二区
域19和第三区域20沿远离显示区1的方向依次连接设置。
62.另外,定义goa单元所在区域为单元区17,单元区17位于第一区域18靠近显示区1的一侧,公共电压近端补偿走线vcom1和公共电压中端补偿走线vcom2连接于显示区1的不同位置,且在单元区17与显示区1之间走线。
63.通过上文描述可知,第二基板14对应第一基板9的外周区2设置有黑色矩阵12,黑色矩阵12具有覆盖第一基板9的外周区2走线的部分。在相关技术中,黑色矩阵12覆盖第一基板9外周区2的全部走线,也即覆盖栅极驱动控制线clk、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和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vcom3。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黑色矩阵12覆盖x是指,在向第一基板9的正投影中,黑色矩阵12的投影与x的投影重合,或者,大于x的投影,也就是说,黑色矩阵12遮挡住x。
64.由于黑色矩阵12是含碳的丙烯树脂,具有带电特性,与栅极驱动控制线clk、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和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vcom3等会形成耦合电容,图4为相关技术中黑色矩阵12的耦合原理图,如图4所示,栅极驱动控制线clk上的方波上升、下降跳变信号会经由黑色矩阵12耦合至相邻的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vcom3以及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使vcom增添的栅极驱动控制线clk耦合干扰信号。
65.在显示区1内,公共电压走线vcom与纵向布线的数据线data存在交叠,其形成的cdc(data-vcom电容)耦合电容是转递公共电压信号线和数据线data之间干扰信号的重要途经。数据线data的跳变信号会经由耦合电容cdc耦合到公共电压信号线上,同样,公共电压信号线上的干扰信号,例如栅极驱动控制线clk耦合干扰信号也会经由cdc耦合到数据线data上,从而影响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电压的准确性,进而直接影响显示效果。
66.鉴于此,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对黑色矩阵12的覆盖区域进行了改进。
6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外周区的截面图,如图5所示,在该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控制线clk上方覆盖有黑色矩阵12,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和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vcom3上方未覆盖黑色矩阵12;也即黑色矩阵12覆盖第一基板9外周区2的第一区域18,但不覆盖第三区域20。此处是否覆盖第二区域19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工艺情况,确定黑色矩阵12覆盖、不覆盖或者部分覆盖第二区域19。
68.第二基板14在黑色矩阵12朝向第一基板9的一侧,采用有机保护层11统一覆盖,以保持第二基板14靠近第一基板9一侧的平坦性。
69.图6为图5中黑色矩阵12的耦合原理图,如图6所示,图5中黑色矩阵12缩小了覆盖区域,仅覆盖栅极驱动控制线clk,而不覆盖与栅极驱动控制线clk相邻的公共电压信号线(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和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vcom3),在电容耦合原理上直接切断栅极驱动控制线clk对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和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vcom3耦合途径,从而可以有效隔绝栅极驱动控制线clk干扰信号。
70.另外,图5中黑色矩阵12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遮挡局部现有技术中mask的方式实现,工艺上无需增加额外工序,简单可行。
71.可选的,未被黑色矩阵覆盖的区域是沿着栅极驱动控制线clk,或者说是时钟信号线延伸方向,即未被黑色矩阵12覆盖的部分是长条形状的。对应第二区域19和第三区域20未被黑色矩阵12覆盖的部分,特别是对于黑色矩阵12不覆盖而可能产生边缘漏光的区域,
可以通过涂敷黑色外观油墨21的方式解决,黑色外观油墨可以涂覆于第一衬底和/或第二衬底远离液晶层的外侧。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对应第二区域19和第三区域20未被黑色矩阵12覆盖的部分,在第一衬底6远离第二基板14的一侧设置有黑色外观油墨21。可选的,黑色外观油墨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衬底10远离黑色矩阵一侧,在此不做限定。
7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在外周区2的截面图,如图7所示,在该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控制线clk上方覆盖黑色矩阵12,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和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vcom3上方覆盖黑色矩阵12,但覆盖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和公共电压远端补偿走线vcom3与栅极驱动控制线clk之间区域的黑色矩阵12被断开。即,黑色矩阵12覆盖第一基板9外周区2的第一区域18和第三区域20,但不覆盖第二区域19。
73.可选的,未被黑色矩阵12覆盖的区域是沿着栅极驱动控制线clk,或者说是时钟信号线延伸方向,即未被黑色矩阵12覆盖的部分是长条形状的,也就是说,黑色矩阵12在第一区域18和第三区域20之间具有用于隔断的长条开口。
74.覆盖第三区域20的黑色矩阵12可以为完整黑色矩阵,也可以为具有镂空的镂空黑色矩阵。镂空黑色矩阵包括多个镂空区,镂空区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形和椭圆形等形状中的至少一种。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镂空黑色矩阵不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白色区域为镂空区,镂空黑色矩阵中镂空区和非镂空区可以形成类似马赛克的图案,因此,镂空黑色矩阵又被称为马赛克bm,完整黑色矩阵又被称为常规bm。可以理解的,镂空黑色矩阵可以缩小黑色矩阵12的覆盖区域,减小耦合区域,从而也能够降低耦合干扰。
75.第二基板14在黑色矩阵12朝向第一基板9的一侧,采用有机保护层11统一覆盖,以保持第二基板14靠近第一基板9一侧的平坦性。
76.图9为图7中黑色矩阵12的耦合原理图,如图9所示,虽然栅极驱动控制线clk与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仍然可能存在一定侧向耦合电容,但是,由于黑色矩阵12覆盖区域的变小,并且栅极驱动控制线clk上方的黑色矩阵12与公共电压反馈补偿走线fb上方的黑色矩阵12处于断开状态,使得侧向耦合电容非常小,因此图7中的黑色矩阵12结构,仍可大大减小栅极驱动控制线clk跳变对公共电压信号的影响。
77.容易可以理解的,耦合电容具有如下关系:第三区域20采用镂空黑色矩阵产生的侧向电容《第三区域20采用完整黑色矩阵产生的侧向电容《《现有技术中的黑色矩阵方案,因此,公共电压信号线被栅极驱动控制线clk耦合干扰程度:第三区域20采用镂空黑色矩阵产生的侧向电容《第三区域20采用完整黑色矩阵产生的侧向电容《《现有技术中的黑色矩阵方案。
78.另外,图7中黑色矩阵12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小幅度修改现有技术中mask的方式实现,工艺上无需增加额外工序,简单可行。
79.对应第二区域19和第三区域20未被黑色矩阵12覆盖的部分,特别是对于黑色矩阵12不覆盖而可能产生边缘漏光的区域,可以通过涂敷黑色外观油墨的方式解决。黑色外观油墨可以涂覆于第一衬底和/或第二衬底远离液晶层的外侧。
80.本技术实施例并不局限于图5和图7中的实施方式,例如,还可以在覆盖第一区域18的黑色矩阵12中采用镂空设计,或者开槽、开孔等设计,使黑色矩阵12未完全覆盖第一区域18、第二区域19和第三区域20,缩小黑色矩阵12覆盖区域即可。
8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82.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83.此外,上文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84.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