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按压互切分体式洗杯龙头的制作方法

2022-06-10 22: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及洗杯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压互切分体式洗杯龙头。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洗杯器均为按压式洗杯器,而很多存在洗杯器的场合往往也需要配备水龙头进行清洗,例如咖啡店、奶茶店、餐厅后厨等等场合,这就导致洗杯器与水龙头彼此都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同时彼此还需额外连接进水管,无论是安装及后期使用均极为不便。
3.目前的台盆大部分只会设置一个用于安装水龙头的安装孔,因此一般只能在水龙头或洗杯器之间进行择优安装,或者重新开孔,因此如需同时安装洗杯器及水龙头的话,大部分时候需要另外安装两个安装孔的台盆,增加了洗杯器及水龙头同时安装的增设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洗杯器与水龙头合二为一,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及使用的按压互切分体式洗杯龙头。
5.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按压互切分体式洗杯龙头,包括设有进水接口的龙头体,所述龙头体上部设有回转段,所述回转段内壁设有分水挡肩使其内部形成位于分水挡肩下方与进水接口相连的下配水腔及位于分水挡肩上方的上配水腔;所述龙头体还设有集水盘,所述集水盘设有排水口及与集水盘一体或分体设置且下端穿过上配水腔到达下配水腔内,并与分水挡肩密封的滑阀套;所述滑阀套筒壁设有沿其轴向方向间隔设置,与上配水腔连通的第一过水孔及与下配水腔连通的第二过水孔;所述滑阀套内设有通过弹簧支撑,使上端外伸出滑阀套并位于集水盘上方的滑柱,所述滑柱内设有自滑柱上端起往其下端方向开设的冲洗道,所述滑柱下端其外壁设有与冲洗道相连的第三过水孔;所述滑柱自上往下设有第一水密环、第二水密环及第三水密环;所述第一水密环与第二水密环之间设有在滑柱下压前连通第一过水孔及第二过水孔的导水部,所述第三过水孔位于第二水密环与第三水密环之间并处于滑阀套内;所述第一水密环在滑柱下压后到达第一过水孔与第二过水孔之间并使第三水密环远离滑阀套下端的同时使第三过水孔与下配水腔导通;所述回转段外壁设有可相对于回转段转动的分水套,所述分水套两端与回转段外壁密封配合并使回转段与分水套内壁之间形成分水腔,所述回转段外壁设有连通上配水腔与分水腔的第四过水孔,所述分水套设有与分水腔相连,用于给下游供水的出水口。
6.上述结构中,将洗杯器功能和与水龙头功能结合为一体,正常使用时,默认为出水口出水,也就是当滑柱按下前,第一过水孔与第二过水孔通过导水部相连通,使下配水腔经第二过水孔、导水部、第一过水孔、第四过水孔连通至分水腔,实现出水口出水并保持常通状态,此时第三过水孔位于滑阀套内并通过第二水密环及第三水密环隔绝与下配水腔的连通,避免洗杯器出水;当需要使用洗杯器时,利用杯子或手部去按压滑柱,此时滑柱带动第一水密环、第二水密环及第三水密环下行,导致第一水密环滑移至第一过水孔与第二过水孔之间隔断第一过水孔与第二过水孔之间的连通,使出水口出水截止,同时第二水密环与
第三水密环下行使第三水密环远离滑阀套下端的同时使第三过水孔与下配水腔导通,此时下配水腔内的水经第三过水孔进入冲洗道并从滑柱顶部喷出实现洗杯目的,洗杯完成的废水则经集水盘汇集后从排水口排出;此结构实现了水龙头与洗杯器的择一自动切换,有效保证各自供水时的出水流量,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龙头与洗杯器分体设置导致的空间占用过大,安装使用不便等问题;分水套可360度范围内随意调节出水口的朝向,便于控制出水方向。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盘底部固定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与上配水腔插接配合并使集水盘相对于龙头体以连接套管轴线为圆心做周向转动。
8.上述结构中,连接套管与集水盘一体连接,在保证集水盘与龙头体相连的同时实现集水盘的转动,从而控制排水口的朝向,使其使用时更为便捷。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套管与上配水腔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一道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远离上配水腔腔体内部的一侧设有防脱外沟槽,所述回转段设有与防脱外沟槽适配的防脱销。
10.上述结构中,第一密封圈固定于连接套管上,用于密封连接套管外壁与上配水腔内壁之间的间隙,避免发生蹿水;防脱外沟槽与防脱销适配用于限制连接套管的轴向位置,避免在下配水腔及上配水腔内水压的推动下造成连接套管脱出的情况发生;防脱销包括与防脱外沟槽适配的销体及与回转段螺纹旋合的锁紧段,防脱销优选为三个并沿回转段周向方向均布设置。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阀套外壁设有与分水挡肩内壁密封配合的分水密封圈。
12.上述结构中,避免上配水腔与下配水腔之间发生蹿水,同时保证集水盘转动时能连带滑阀套一起相对于分水挡肩产生转动。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柱顶端设有压板及与冲洗道相连的喷头。
14.上述结构中,滑柱顶端设置压板可使压板与杯子的杯口相抵以此按压滑柱,喷头可用于提高出水压力,提升冲洗效果。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阀套下端设有收口段,所述收口段内径小于滑阀套内径,所述第二水密环与收口段内壁适配密封,所述第三水密环与收口段内壁或与收口段下端端面适配密封;所述弹簧支撑于第一水密环下端面与收口段上端端面之间。
16.上述结构中,弹簧可以为圆柱弹簧或塔型弹簧,设置收口段便于其与第一水密环端面适配为弹簧提供轴向支撑,以便在滑柱下压状态松手后推动滑柱上行使其自动从洗杯模式切换回水龙头模式。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水密环远离第二水密环一侧的滑柱外伸出收口段并在外伸部位设有防脱件。
18.上述结构中,防脱件为外卡簧,为滑柱提供轴向固定,避免滑柱复位状态下在弹簧及水压的推动下直接向上脱出。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水密环、第二水密环及第三水密环均设有至少一道外沟槽,所述外沟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
20.上述结构中,第一水密环、第二水密环及第三水密环各自优选的外沟槽数量为两道,所对应的第二密封圈与外沟槽等数设置,有效保证水密性;分水密封圈优选设置为两
道。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龙头体还设有位于进水接口与下配水腔之间的阀芯安装部,所述阀芯安装部设有用于控制进水接口与下配水腔之间水流通断的控制阀芯。
22.上述结构中,控制阀芯可用于单独控制进水接口与下配水腔之间的水流通断。
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阀芯为冷热水阀芯时,所述进水接口为两个且分别为冷水进口及热水进口。
24.上述结构中,传统洗杯器为单冷模式,因此采用为冷热水阀芯时,可通过调温实现热水供给,从而提高洗杯效果;冷热水阀芯可采用摆动旋转式(阀杆摆动控制混水通断,阀杆转动控制冷热水比例)、旋转按压式(中心阀杆按压控制混水通断,外圈阀杆套旋转控制冷热水比例)及同心旋转式阀芯(中心阀杆旋转控制冷热水比例,外圈阀杆套旋转控制混水通断)。
2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水套下游为与分水套固定连接的出水杆或折叠杆,所述出水杆或折叠杆末端设有与出水口相连的起泡器。
26.上述结构中,出水杆与分水套相连时,出水杆跟随分水套转动;折叠杆与分水套相连时,折叠杆跟随分水套转动的同时其自身可进行多向折叠转动调节出水方向及高度。
2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盘包括环绕盘缘设置的挡边,所述排水口开设于挡边上用于排出集水盘内的水,所述集水盘上表面往排水口方向倾斜有助于提高排水效率。
28.上述结构中,排水口往远离集水盘中心方向延伸,且排水口延伸末端位置处的集水盘底面设有滴水挡边,便于汇集水滴,避免水滴沿集水盘底面往龙头体方向或沿集水盘底面外缘流动滴落至其它地方。
2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滑阀套与集水盘一体设置时,两者可采用注塑方式生产;滑阀套与集水盘分体设置时,滑阀套通过螺纹与集水盘旋合连接。
30.上述结构中,滑阀套优选为分体式,便于单独生产,保证滑阀套内壁的表面质量从而保证水密性。
3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过水孔、第二过水孔、第三过水孔及第四过水孔均为多个。
32.上述结构中,第一过水孔沿滑阀套周向方向均布开设;第二过水孔沿滑阀套周向方向均布开设;第三过水孔沿滑柱周向方向均布开设;第四过水孔沿回转段周向方向均布开设;有利于提高流量。
3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回转段下端与龙头体相连,所述回转段上端设有用于防止分水套脱出的防脱挡肩,所述防脱销位于防脱挡肩上。
34.上述结构中,回转段外壁设有两组外沟槽,所述外沟槽内设有第五密封圈,所述第四过水孔位于两组外沟槽之间;回转段外壁的每组外沟槽均为两道,所述第五密封圈数量与外沟槽相同;在保证分水腔的水密性的同时实现分水套的顺利转动。
3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洗杯器功能和与水龙头功能结合为一体,正常使用时,默认为出水口出水,也就是当滑柱按下前,第一过水孔与第二过水孔通过导水部相连通,使下配水腔经第二过水孔、导水部、第一过水孔、第四过水孔连通至分水腔,实现出水口出水并保持常通状态,此时第三过水孔位于滑阀套内并通过第二水密环及第三水密环隔绝与下
配水腔的连通,避免洗杯器出水;当需要使用洗杯器时,利用杯子或手部去按压滑柱,此时滑柱带动第一水密环、第二水密环及第三水密环下行,导致第一水密环滑移至第一过水孔与第二过水孔之间隔断第一过水孔与第二过水孔之间的连通,使出水口出水截止,同时第二水密环与第三水密环下行使第三水密环远离滑阀套下端的同时使第三过水孔与下配水腔导通,此时下配水腔内的水经第三过水孔进入冲洗道并从滑柱顶部喷出实现洗杯目的,洗杯完成的废水则经集水盘汇集后从排水口排出;此结构实现了水龙头与洗杯器的择一自动切换,有效保证各自供水时的出水流量,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龙头与洗杯器分体设置导致的空间占用过大,安装使用不便等问题;分水套可360度范围内随意调节出水口的朝向,便于控制出水方向。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水盘与龙头体分离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柱按压前第一剖切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柱按压后第一剖切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柱按压前第二剖切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柱按压后第二剖切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4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全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4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水套连接折叠杆时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44.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水套连接出水杆时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45.图中标号含义:10-龙头体;11-进水接口;12-回转段;121-分水挡肩;122-下配水腔;123-上配水腔;124-第四过水孔;125-防脱挡肩;126-第五密封圈;13-分水套;131-分水腔;132-出水口;133-出水杆;134-折叠杆;135-起泡器;14-防脱销;141-销体;142-锁紧段;15-阀芯安装部;151-控制阀芯;20-集水盘;201-连接套管;202-第一密封圈;203-防脱外沟槽;204-挡边;205-滴水挡边;21-排水口;22-滑阀套;221-第一过水孔;222-第二过水孔;223-分水密封圈;224-收口段;23-弹簧;30-滑柱;301-防脱件;31-冲洗道;32-第三过水孔;33-第一水密环;34-第二水密环;35-第三水密环;36-导水部;37-第二密封圈;40-压板;50-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7.参考图1至图9,如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按压互切分体式洗杯龙头,包括设有进水接口11的龙头体10,所述龙头体10上部设有回转段12,所述回转段12内壁设有分水挡肩121使其内部形成位于分水挡肩121下方与进水接口11相连的下配水腔122及位于分水挡肩121上方的上配水腔123;所述龙头体10还设有集水盘20,所述集水盘20设有排水口21及与集水盘20一体或分体设置且下端穿过上配水腔123到达下配水腔122内,并与分水挡肩121密封的滑阀套22;所述滑阀套22筒壁设有沿其轴向方向间隔设置,与上配水腔123连通的第一过水孔221及与下配水腔122连通的第二过水孔222;所述滑阀套22内设有通过弹簧23支撑,使
上端外伸出滑阀套22并位于集水盘20上方的滑柱30,所述滑柱30内设有自滑柱30上端起往其下端方向开设的冲洗道31,所述滑柱30下端其外壁设有与冲洗道31相连的第三过水孔32;所述滑柱30自上往下设有第一水密环33、第二水密环34及第三水密环35;所述第一水密环33与第二水密环34之间设有在滑柱30下压前连通第一过水孔221及第二过水孔222的导水部36,所述第三过水孔32位于第二水密环34与第三水密环35之间并处于滑阀套22内;所述第一水密环33在滑柱30下压后到达第一过水孔221与第二过水孔222之间并使第三水密环35远离滑阀套22下端的同时使第三过水孔32与下配水腔122导通;所述回转段12外壁设有可相对于回转段12转动的分水套13,所述分水套13两端与回转段12外壁密封配合并使回转段12与分水套13内壁之间形成分水腔131,所述回转段12外壁设有连通上配水腔123与分水腔131的第四过水孔124,所述分水套13设有与分水腔131相连,用于给下游供水的出水口132。
48.上述结构中,将洗杯器功能和与水龙头功能结合为一体,正常使用时,默认为出水口132出水,也就是当滑柱30按下前,第一过水孔221与第二过水孔222通过导水部36相连通,使下配水腔122经第二过水孔222、导水部36、第一过水孔221、第四过水孔124连通至分水腔131,实现出水口132出水并保持常通状态,此时第三过水孔32位于滑阀套22内并通过第二水密环34及第三水密环35隔绝与下配水腔122的连通,避免洗杯器出水;当需要使用洗杯器时,利用杯子或手部去按压滑柱30,此时滑柱30带动第一水密环33、第二水密环34及第三水密环35下行,导致第一水密环33滑移至第一过水孔221与第二过水孔222之间隔断第一过水孔221与第二过水孔222之间的连通,使出水口132出水截止,同时第二水密环34与第三水密环35下行使第三水密环35远离滑阀套22下端的同时使第三过水孔32与下配水腔122导通,此时下配水腔122内的水经第三过水孔32进入冲洗道31并从滑柱30顶部喷出实现洗杯目的,洗杯完成的废水则经集水盘20汇集后从排水口21排出;此结构实现了水龙头与洗杯器的择一自动切换,有效保证各自供水时的出水流量,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龙头与洗杯器分体设置导致的空间占用过大,安装使用不便等问题;分水套13可360度范围内随意调节出水口132的朝向,便于控制出水方向。
49.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盘20底部固定有连接套管201,所述连接套管201与上配水腔123插接配合并使集水盘20相对于龙头体10以连接套管201轴线为圆心做周向转动。
50.上述结构中,连接套管201与集水盘20一体连接,在保证集水盘20与龙头体10相连的同时实现集水盘20的转动,从而控制排水口21的朝向,使其使用时更为便捷。
51.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管201与上配水腔123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一道第一密封圈202;所述第一密封圈202远离上配水腔123腔体内部的一侧设有防脱外沟槽203,所述回转段12设有与防脱外沟槽203适配的防脱销14。
52.上述结构中,第一密封圈202固定于连接套管201上,用于密封连接套管201外壁与上配水腔123内壁之间的间隙,避免发生蹿水;防脱外沟槽203与防脱销14适配用于限制连接套管201的轴向位置,避免在下配水腔122及上配水腔123内水压的推动下造成连接套管201脱出的情况发生;防脱销14包括与防脱外沟槽203适配的销体141及与回转段12螺纹旋合的锁紧段142,防脱销14优选为三个并沿回转段12周向方向均布设置。
53.本实施例中,所述滑阀套22外壁设有与分水挡肩121内壁密封配合的分水密封圈223。
54.上述结构中,避免上配水腔123与下配水腔122之间发生蹿水,同时保证集水盘20转动时能连带滑阀套22一起相对于分水挡肩121产生转动。
55.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柱30顶端设有压板40及与冲洗道31相连的喷头50。
56.上述结构中,滑柱30顶端设置压板40可使压板40与杯子的杯口相抵以此按压滑柱30,喷头50可用于提高出水压力,提升冲洗效果。
57.本实施例中,所述滑阀套22下端设有收口段224,所述收口段224内径小于滑阀套22内径,所述第二水密环34与收口段224内壁适配密封,所述第三水密环35与收口段224内壁或与收口段224下端端面适配密封;所述弹簧23支撑于第一水密环33下端面与收口段224上端端面之间。
58.上述结构中,弹簧23可以为圆柱弹簧或塔型弹簧,设置收口段224便于其与第一水密环33端面适配为弹簧23提供轴向支撑,以便在滑柱30下压状态松手后推动滑柱30上行使其自动从洗杯模式切换回水龙头模式。
5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水密环35远离第二水密环34一侧的滑柱30外伸出收口段224并在外伸部位设有防脱件301。
60.上述结构中,防脱件301为外卡簧,为滑柱30提供轴向固定,避免滑柱30复位状态下在弹簧23及水压的推动下直接向上脱出。
6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密环33、第二水密环34及第三水密环35均设有至少一道外沟槽,所述外沟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37。
62.上述结构中,第一水密环33、第二水密环34及第三水密环35各自优选的外沟槽数量为两道,所对应的第二密封圈37与外沟槽等数设置,有效保证水密性;分水密封圈223优选设置为两道。
63.本实施例中,所述龙头体10还设有位于进水接口11与下配水腔122之间的阀芯安装部15,所述阀芯安装部15设有用于控制进水接口11与下配水腔122之间水流通断的控制阀芯151。
64.上述结构中,控制阀芯151可用于单独控制进水接口11与下配水腔15之间的水流通断。
65.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芯151为冷热水阀芯时,所述进水接口11为两个且分别为冷水进口及热水进口。
66.上述结构中,传统洗杯器为单冷模式,因此采用为冷热水阀芯时,可通过调温实现热水供给,从而提高洗杯效果;冷热水阀芯可采用摆动旋转式(阀杆摆动控制混水通断,阀杆转动控制冷热水比例)、旋转按压式(中心阀杆按压控制混水通断,外圈阀杆套旋转控制冷热水比例)及同心旋转式阀芯(中心阀杆旋转控制冷热水比例,外圈阀杆套旋转控制混水通断)。
67.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水套13下游为与分水套13固定连接的出水杆133或折叠杆134,所述出水杆133或折叠杆134末端设有与出水口132相连的起泡器135。
68.上述结构中,出水杆133与分水套13相连时,出水杆133跟随分水套13转动;折叠杆134与分水套13相连时,折叠杆134跟随分水套13转动的同时其自身可进行多向折叠转动调节出水方向及高度。
69.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盘20包括环绕盘缘设置的挡边204,所述排水口21开设于挡
边204上用于排出集水盘20内的水,所述集水盘20上表面往排水口21方向倾斜有助于提高排水效率。
70.上述结构中,排水口21往远离集水盘20中心方向延伸,且排水口21延伸末端位置处的集水盘20底面设有滴水挡边205,便于汇集水滴,避免水滴沿集水盘20底面往龙头体10方向或沿集水盘20底面外缘流动滴落至其它地方。
71.本实施例中,滑阀套22与集水盘20一体设置时,两者可采用注塑方式生产;滑阀套22与集水盘20分体设置时,滑阀套22通过螺纹与集水盘20旋合连接。
72.上述结构中,滑阀套22优选为分体式,便于单独生产,保证滑阀套22内壁的表面质量从而保证水密性。
73.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水孔221、第二过水孔222、第三过水孔32及第四过水孔124均为多个。
74.上述结构中,第一过水孔221沿滑阀套22周向方向均布开设;第二过水孔222沿滑阀套22周向方向均布开设;第三过水孔32沿滑柱30周向方向均布开设;第四过水孔124沿回转段12周向方向均布开设;有利于提高流量。
75.本实施例中,回转段12下端与龙头体10相连,所述回转段12上端设有用于防止分水套13脱出的防脱挡肩125,所述防脱销14位于防脱挡肩125上。
76.上述结构中,回转段12外壁设有两组外沟槽,所述外沟槽内设有第五密封圈126,所述第四过水孔124位于两组外沟槽之间;回转段12外壁的每组外沟槽均为两道,所述第五密封圈126数量与外沟槽相同;在保证分水腔131的水密性的同时实现分水套13的顺利转动。
7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洗杯器功能和与水龙头功能结合为一体,正常使用时,默认为出水口132出水,也就是当滑柱30按下前,第一过水孔221与第二过水孔222通过导水部36相连通,使下配水腔122经第二过水孔222、导水部36、第一过水孔221、第四过水孔124连通至分水腔131,实现出水口132出水并保持常通状态,此时第三过水孔32位于滑阀套22内并通过第二水密环34及第三水密环35隔绝与下配水腔122的连通,避免洗杯器出水;当需要使用洗杯器时,利用杯子或手部去按压滑柱30,此时滑柱30带动第一水密环33、第二水密环34及第三水密环35下行,导致第一水密环33滑移至第一过水孔221与第二过水孔222之间隔断第一过水孔221与第二过水孔222之间的连通,使出水口132出水截止,同时第二水密环34与第三水密环35下行使第三水密环35远离滑阀套22下端的同时使第三过水孔32与下配水腔122导通,此时下配水腔122内的水经第三过水孔32进入冲洗道31并从滑柱30顶部喷出实现洗杯目的,洗杯完成的废水则经集水盘20汇集后从排水口21排出;此结构实现了水龙头与洗杯器的择一自动切换,有效保证各自供水时的出水流量,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龙头与洗杯器分体设置导致的空间占用过大,安装使用不便等问题;分水套13可360度范围内随意调节出水口132的朝向,便于控制出水方向。
7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