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夹紧件、顶棚基底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2-06-09 00:16: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夹紧件、顶棚基底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以往,顶棚基底以如下方式施工:将多个托梁相对于自建筑物的主体结构等悬挂的多个托梁承受件以多个托梁例如彼此正交的方式在托梁承受件的下方定位,并且使用夹紧件(固定件)对托梁承受件与托梁的交点进行固定。通过在形成顶棚基底的多个托梁中嵌入石膏板等的顶棚板状材料,或者通过螺丝等的固定机构将石膏板等的顶棚板状材料固定于形成顶棚基底的多个托梁,从而形成吊顶等的顶棚。
3.提出了上述夹紧件具有特点的吊顶。具体而言,水平悬吊多根悬吊通道,在该通道之下作为中间用而使宽度窄的单托梁和具有单托梁的二倍宽度的主要部分张紧设置用的双托梁交替设置,并且使用共用型的夹紧件使双方在交叉的状态下嵌合连接。夹紧件是所谓的单侧支承型的夹紧件,在其上部,具有折叠抵接于悬吊通道之上的部分以及顶端分成两部分而成的防弯曲片,在其下部,具有嵌合于嵌合固定部从而进行嵌合固定的嵌合固定脚。吊顶中,通过将双托梁的夹紧件嵌合连接口缩小为与单托梁的嵌合连接口相同宽度,并且将该嵌合连接口形成于一侧的侧板,从而使双托梁的另一侧的侧板突出至悬吊通道端外而抵接于垂直壁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0-1386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8.根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吊顶,通过使双托梁的夹紧件嵌合连接口与单托梁相同宽度,能够使用一种夹紧件使单托梁和双托梁这两者嵌合连接于悬吊通道之下,由此易于处理夹紧件,能够消除浪费。但是,由于使夹紧件的防弯曲片弯曲而使夹紧件固定于悬吊通道,因此施工性存在课题。并且,在以专利文献1为首的、所谓单侧支承型的夹紧件中,存在例如对于地震等的时候的建筑物的摇晃而托梁自托梁承受件脱离,从而导致托梁与顶棚板状材料脱落的危险性。
9.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性良好且能够抑制或制止建筑物振动时的顶棚板状材料的脱落的夹紧件、使用该夹紧件的顶棚基底及其施工方法。
10.《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11.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相对于托梁承受件固定与上述托梁承受件交叉的托梁,该夹紧件包括:
12.顶片,其具有上述托梁承受件的宽度;
13.第一垂片,其自上述顶片的一端下垂,且在下方具有向左右伸出而卡合于上述托
梁的第一卡合突起;以及
14.第二垂片,其自上述顶片的另一端下垂,且在下方具有向左右伸出而卡止于上述托梁的第二卡合突起,
15.上述第一垂片的长度大于上述第二垂片的长度,
16.在上述第一垂片的中途位置设有向上述第二垂片的方向伸出的凹部。
17.并且,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夹紧件相对于托梁承受件固定与上述托梁承受件交叉的托梁,该夹紧件包括:
18.顶片,其具有上述托梁承受件的宽度;
19.第一垂片,其自上述顶片的一端下垂,且在下方具有向左右伸出而卡合于上述托梁的第一卡合突起;以及
20.第二垂片,其自上述顶片的另一端下垂,且在下方具有向左右伸出而卡止于上述托梁的第二卡合突起,
21.仅上述第一卡合突起在该第一卡合突起的伸出的根部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卡合凹部。
22.并且,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夹紧件相对于托梁承受件固定与上述托梁承受件交叉的托梁,该夹紧件包括:
23.顶片,其具有上述托梁承受件的宽度;
24.第一垂片,其自上述顶片的一端下垂,且在下方具有向左右伸出而卡合于上述托梁的第一卡合突起;以及
25.第二垂片,其自上述顶片的另一端下垂,且在下方具有向左右伸出而卡止于上述托梁的第二卡合突起,
26.上述第一垂片的长度大于上述第二垂片的长度,
27.在上述第一垂片的中途位置设有向上述第二垂片的方向伸出的凹部,
28.仅上述第一卡合突起在上述第一卡合突起的伸出的根部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卡合凹部。
29.并且,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顶棚基底包括:
30.托梁承受件,其由具有腹板和两个凸缘的带缘槽钢形成,该两个凸缘具有缘部,该托梁承受件以其开口朝向侧方的状态悬挂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
31.托梁,其由具有腹板和两个凸缘的带缘槽钢形成,该两个凸缘具有缘部,该托梁以其开口朝向上方的状态与上述托梁承受件交叉且抵接;以及
32.夹紧件,其相对于上述托梁承受件固定上述托梁,
33.上述夹紧件包括:
34.顶片,其具有上述托梁承受件的宽度;
35.第一垂片,其自上述顶片的一端下垂,且在下方具有向左右伸出而卡合于上述托梁的第一卡合突起;以及
36.第二垂片,其自上述顶片的另一端下垂,且在下方具有向左右伸出而卡止于上述托梁的第二卡合突起,
37.上述第一垂片的长度大于上述第二垂片的长度,
38.以上述第一垂片堵塞上述托梁承受件的上述开口的一部分的方式,上述夹紧件从
上方嵌入该托梁承受件,
39.向左右伸出的上述第一卡合突起和上述第二卡合突起卡合或卡止于上述托梁所具有的两个上述凸缘。
40.而且,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顶棚基底的施工方法对顶棚基底进行施工,该顶棚基底包括:
41.托梁承受件,其由具有腹板和两个凸缘的带缘槽钢形成,该两个凸缘具有缘部,该托梁承受件以其开口朝向侧方的状态悬挂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
42.托梁,其由具有腹板和两个凸缘的带缘槽钢形成,该两个凸缘具有缘部,该托梁以其开口朝向上方的状态与上述托梁承受件交叉且抵接;以及
43.夹紧件,其相对于上述托梁承受件固定上述托梁,
44.上述夹紧件包括:
45.顶片,其具有上述托梁承受件的宽度;
46.第一垂片,其自上述顶片的一端下垂,且在下方具有向左右伸出而卡合于上述托梁的第一卡合突起;以及
47.第二垂片,其自上述顶片的另一端下垂,且在下方具有向左右伸出而卡止于上述托梁的第二卡合突起,
48.上述第一垂片的长度大于上述第二垂片的长度,
49.在上述第一垂片的中途位置设有向上述第二垂片的方向伸出的凹部,
50.在该顶棚基底的施工方法中,
51.以上述第一垂片堵塞上述托梁承受件的上述开口的一部分的方式,使上述夹紧件从上述托梁承受件的上方嵌入,并且在该嵌入过程中,在上述第一垂片所具有的上述凹部钩挂于上述托梁承受件所具有的上方的上述凸缘的角落部时,上述第一垂片的下端抵接于上述托梁承受件所具有的下方的上述凸缘的上述缘部,
52.通过相对于上述夹紧件从下方嵌入上述托梁,使向左右伸出的上述第一卡合突起和上述第二卡合突起卡合或卡止于上述托梁所具有的两个上述带缘凸缘,从而借助该夹紧件将上述托梁固定于上述托梁承受件。
53.《发明的效果》
54.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施工性良好且能够抑制或制止建筑物振动时的顶棚板状材料的脱落的夹紧件、使用该夹紧件的顶棚基底及其施工方法。
附图说明
55.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顶棚基底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56.图2是表示构成实施方式的顶棚基底的托梁、托梁承受件、以及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一个例子的分解透视图。
57.图3是图2的iii方向向视图,是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侧视图。
58.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的顶棚基底的施工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工序图。
59.图5是接着图4的、说明实施方式的顶棚基底的施工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工序图。
60.图6是接着图5的、说明实施方式的顶棚基底的施工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工序图。
61.图7是图6的vii方向向视图,是自夹紧件的第一垂片侧观察托梁通过夹紧件固定
于托梁承受件的状态的主视图。
62.图8是图6的viii方向向视图,是自夹紧件的第二垂片侧观察托梁通过夹紧件固定于托梁承受件的状态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63.以下,参照添加的附图对于实施方式的夹紧件、顶棚基底及其施工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通过对于实质相同的构成元件付与相同的附图标记,有时省略重复说明。
64.[实施方式的顶棚基底和夹紧件]
[0065]
首先,参照图1至图3,对实施方式的顶棚基底和夹紧件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这里,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顶棚基底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构成实施方式的顶棚基底的托梁、托梁承受件以及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一个例子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3是图2的iii方向向视图,是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侧视图。
[0066]
另外,在图1等中,t方向、u方向、r方向、l方向、f方向、以及b方向分别表示垂直上方向、垂直下方向、右方向、左方向、前方向、以及后方向。并且,右方向、左方向、前方向、以及后方向为了便于说明是设定的方向。在本说明书中,如图1所示,在能够观察到托梁承受件30的开口35的主视图中,设定了右方向(r方向)和左方向(l方向)。并且,如图2所示,在托梁40的延伸设置方向(长度方向)中,将夹紧件50的第一垂片51侧设定为前方向(f方向),将夹紧件50的第二垂片52侧设定为后方向(b方向)。
[0067]
图1所示顶棚基底60是用于构成吊顶等的建筑物的顶棚的基底,该吊顶包括单个的房屋、公寓等的集合住宅、办公楼的系统顶棚等。
[0068]
顶棚基底60具有自构成建筑物的梁(未图示)等的主体结构悬挂的托梁承受件30、托梁40、以及用于固定托梁承受件30和托梁40的夹紧件50。
[0069]
悬吊螺栓10自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下垂,托梁承受件30支承于固定在悬吊螺栓10的下端的吊架20。石膏板等的顶棚板状材料(未图示)嵌入构成顶棚基底60的多个托梁40,并且通过螺丝等的固定机构(未图示)固定,从而形成建筑物的顶棚。
[0070]
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悬吊螺栓10。并且,吊架20形成为侧视大致j字状,托梁承受件30容纳在大致j字状的内部,从而通过吊架20来支承托梁承受件30。另外,也可以是吊架20形成为侧视字状,字状的开口侧通过悬吊螺栓10悬挂,托梁承受件30容纳在字状的内部而被支承的方式。
[0071]
托梁承受件30是通过夹紧件50来支承托梁40的部件。托梁承受件30是其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纵长部件。并且,托梁承受件30具有腹板31、以及包括缘部33的两个凸缘32,且由例如轻质钢骨制的带缘槽钢形成。在缘部33的顶端通过弯折加工形成有弯折部34。另外,在腹板31中,也可以通过冲压加工等形成有在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固肋。
[0072]
另一方面,托梁40是其长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的纵长部件。并且,托梁40具有腹板41、以及包括缘部43的两个凸缘42,且由例如轻质钢骨制的带缘槽钢形成。在缘部43的顶端通过弯折加工形成有弯折部44。另外,在腹板41中,也可以通过冲压加工等形成有在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固肋。
[0073]
这里,托梁承受件30和托梁40可以均使用单型的带缘槽钢,也可以托梁承受件30
使用单型的带缘槽钢,对于托梁40,根据顶棚基底60的部位,分开使用单型(腹板的宽度为例如35mm的35型等)的带缘槽钢(单托梁)和双型(腹板的宽度为例如45mm的45型等)的带缘槽钢(双托梁)。例如,可以在顶棚板状材料的缝隙处使用双托梁,在其他部位使用单托梁。
[0074]
在顶棚基底60中,托梁承受件30在其开口35朝向侧方(作为前方向的f方向)的状态下自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悬挂,托梁40在其开口45朝向上方(t方向)的状态下与托梁承受件30交叉,托梁承受件30的下方的凸缘32与托梁40的缘部43抵接。一般而言,以托梁40与托梁承受件30正交的方式彼此交叉。
[0075]
夹紧件50具有:顶片53,其具有托梁承受件30的宽度;第一垂片51,其自顶片53的一端下垂;以及第二垂片52,其自顶片53的另一端下垂。例如,通过弯折一张轻质钢骨制的钢板片来制作夹紧件50。
[0076]
如图3明确所示,第一垂片51的长度t1设定为比第二垂片52的长度t2长。另外,也可以为设定双方的长度相同的方式。
[0077]
如图2所示,第一垂片具有上部51a、宽度比上部51a窄的下部51b、以及连接上部51a和下部51b的中间部51c。中间部51c具有正视梯形形状,其左右的端边朝向下方向内侧倾斜。
[0078]
在第一垂片51的中途位置(图示例为上部51a的中途位置),设有向第二垂片52的方向伸出的凹部58。该凹部58通过自第一垂片51的f方向向b方向对槽条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另外,凹部可以为例如单数或多个凹部(半球状的凹部、圆柱状的凹部、棱柱状的凹部、圆锥状的凹部、棱锥状的凹部等),只要是夹紧件50在作为托梁承受件30的自上方至下方的x方向上嵌入时,钩挂于上方的凸缘32的角落部的形状即可。
[0079]
在第一垂片的下部51b,设有向左右伸出而用于与托梁40卡合的第一卡合突起54。并且,上部51a的宽度s1与在下部51b向左右伸出的第一卡合突起54的宽度s2设定为相同或者大致相同。
[0080]
第一卡合突起54在自下部51b伸出的根部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卡合凹部55。并且,第一卡合突起54具有在卡合凹部55的外侧向上方突出的凸部54a、以及朝向下部51b的下端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部54b。凸部54a在其内侧进行了r加工,通过该结构,使托梁40的弯折部44与卡合凹部55卡合时,能够沿凸部54a的r加工面将弯折部44顺利地引导至卡合凹部55。并且,通过倾斜部54b,第一卡合突起54相对于托梁40的嵌入性变得良好。另外,图示例子的倾斜部54b具有一个锥状的端边,也可以具有角度不同的两个以上的锥状的端边。
[0081]
除了第一卡合突起54的凸部54a及倾斜部54b的外周之外,在下部51b的平坦的下端的外周,设有连续的加固肋56。通过对第一卡合突起54、下部51b的周缘部分进行向外侧弯折的弯曲加工等,形成该加固肋56。
[0082]
如图1所示,虽然通过将托梁40的弯折部44卡合于卡合凹部55,可将夹紧件50固定于托梁40,但是设置加固肋56,不仅能够提高下部51b、第一卡合突起54的刚性,还能够抑制位于卡合凹部55的外侧且宽度较窄的凸部54a的破损。需要说明的是,若目的仅在于加固卡合凹部55的外侧的凸部54a,则可以仅在凸部54a的外侧设置加固肋,也可仅在凸部54a与倾斜部54b的外侧设置加固肋。
[0083]
另一方面,第二垂片52具有上部52a、宽度小于上部52a的下部52b、及连接上部52a与下部52b的中间部52c。中间部52c具有主视梯形形状,其左右的端边朝向下方向内侧倾
斜。
[0084]
在第二垂片的下部52b,设有向左右伸出并卡止于托梁40的第二卡合突起57。且,与第一垂片51同样,可将上部52a的宽度与在下部52b处向左右伸出的第二卡合突起57的宽度设定成相同或大致相同。
[0085]
第二卡合突起57的侧端从上端朝向下端向内侧倾斜,由于该倾斜的侧端,可改善第二卡合突起57相对于托梁40的嵌合性。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示例子的第二卡合突起57的侧端为一个锥形侧端,但是也可具有角度相异的两个以上的锥形侧端。
[0086]
另外,在顶片53、第一垂片51及第二垂片52均设有加固突起59。在图示例子中,沿着顶片53、第一垂片51及第二垂片52的轮廓设有环状的加固突起59。通过对顶片53、第一垂片51及第二垂片52进行冲压加工,形成加固突起59。
[0087]
进而,如图3中明确示出,第一垂片51与第二垂片52的高度虽然相异,但卡合凹部55的平坦下端的水平与第二卡合突起57的平坦上端57a的水平被设定成相同水平。由此,形成顶棚基底60时,相对于托梁40的两个弯折部44,可将第一垂片51的卡合凹部55及第二垂片52的第二卡合突起57卡合或卡止于相同水平。
[0088]
如图2所示,在托梁承受件30与托梁40相对交叉且两者抵接的状态下,若沿着从托梁承受件30的上方朝向下方的x方向嵌合夹紧件50,则夹紧件50在容纳托梁承受件30的同时,其第一卡合突起54相对卡合于托梁40,第二卡合突起57相对卡止于托梁40。并且,在多个托梁承受件30与托梁40的交叉处,分别通过夹紧件50固定住托梁承受件30及托梁40,从而形成图1所示的顶棚基底60。
[0089]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卡合突起也可具备用于嵌入弯折部44的卡合凹部,然而,若设定为使弯折部44嵌入第一卡合突起及第二卡合突起的两者所具备的卡合凹部,则夹紧件相对于托梁40的安装性降低,因此,如图示例子那样,优选仅第一卡合突起54具备卡合凹部55。
[0090]
另外,相较于第二垂片52而言,第一垂片51相对较长,由此可提高夹紧件50相对于托梁40的固定性。此外,详情如下文所述,在将托梁40安装于夹紧件50的过程中,向f方向变形的第一垂片51的凸部54a的水平与未变形的第二垂片52的第二卡合突起57的上端的水平接近,能够在第一卡合突起54和第二卡合突起57大致相同的定时使托梁40嵌入夹紧件50。
[0091]
此外,第一垂片51与第二垂片52各自具有倾斜的中间部51c、52c,由此可尽量将上部51a、52a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设定为较长。从而,能够尽量将宽度与上部51a、52a的左右方向宽度相同的顶片53的平面面积设定为较大。由此,能够将顶片53与托梁承受件3的上方的凸缘32之间的接触面积设定为较大,从而能够通过夹紧件50进一步提高托梁承受件30与托梁40的固定性。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第一垂片和第二垂片不具备中间部,而从上部至下在左右方向为相同宽度的方式。
[0092]
[实施方式的顶棚基底的施工方法]
[0093]
接下来,参照图4和图8,对实施方式的顶棚基底的施工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这里,图4和图6是依次说明实施方式的顶棚基底的施工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工序图。另外,图7是图6的vii方向向视图,是从夹紧件的第一垂片侧观测通过夹紧件将托梁固定于托梁承受件的状态的主视图。而且,图8是图6的viii方向向视图,是从夹紧件的第二垂片侧观测通过夹紧件将托梁固定于托梁承受件的状态的主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至图6中,省略加
固突起59的图示,使夹紧件50的变形方式易于理解。
[0094]
如图1所示,多个悬吊螺栓10自建筑物之主体结构垂下,借助被安装在各悬吊螺栓10的下端的吊架20,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多个托梁承受件30在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被支承。
[0095]
以跨过被吊架20支承的多个托梁承受件30的方式,在各托梁承受件30的下端配置有托梁40。
[0096]
并且,如图4所示,在从托梁承受件30的上方至下方的x1方向上,第一垂片51以阻塞托梁承受件30的开口35的一部分的方式,引导夹紧件50,使夹紧件50嵌入托梁承受件30的周围。若这样嵌入夹紧件50,则第一垂片51上形成的凹部58钩挂于托梁承受件30所具有的上方的凸缘32的角落部32a。并且,凹部58钩挂于凸缘32的角落部32a时,第一垂片51的下部51b抵接于托梁承受件30的下方的凸缘32的缘部33。
[0097]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长度相对较短的第二垂片52阻塞开口35的一部分的方式将夹紧件50嵌入托梁承受件30的情况下,即,相对于托梁承受件30以不正确的方向嵌入了夹紧件50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即,在该嵌入过程中,当第一垂片51上形成的凹部58钩挂于托梁承受件30所具有的上方的凸缘32的角落部32b时,可能产生第二垂片52的下部52b不抵接于托梁承受件30的下方的凸缘32的缘部33,而通过开口35进入托梁承受件30的内侧,从而无法使夹紧件50进一步嵌入的事态。
[0098]
相对于此,如图示例子那样,若以相对长度较长的第一垂片51阻塞开口35的一部分的方式将夹紧件50嵌入托梁承受件30,即,相对于托梁承受件30以正确方向嵌入夹紧件50时,则消除了第一垂片51的下端通过开口35进入托梁承受件30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当夹紧件50的安装方向不正确时,如上所述,第二垂片52会通过开口35进入托梁承受件30的内侧,因此,作业人员能够将夹紧件50改为图示的正确方向再嵌入托梁承受件30内,从而对托梁承受件30及夹紧件50进行安装。
[0099]
若从图4所示的状态,用手指按住夹紧件50的顶片53,并向上方的x2方向推压托梁40之腹板41,则凹部58在下压上方的凸缘32的同时,夹紧件50会落入下方。此时,由于被凹部58按压的上方的凸缘32的角落部32a的下方具有开口35,因此上方的凸缘32的角落部32a容易在下方的y1方向上发生变形。如此,因上方的凸缘32容易向下方变形,由此可顺畅地将托梁40压入上方,其结果可使夹紧件50顺畅地落入下方。
[0100]
并且,在托梁40被压入上方(夹紧件50落入下方)的过程中,第一垂片51受到来自缘部33的f方向按压力,该按压力使其在朝向f方向的y2方向上变形。且,此时,托梁承受件30下方的凸缘32受到托梁40的缘部43自下方的按压而向上方弯曲。如此,第一垂片51向f方向发生变形,托梁承受件30的下方的凸缘32向上方弯曲,从而,第一垂片51的凸部54a的上端与第二垂片52的第二卡合突起57的上端57a的高度水平接近。
[0101]
从图5所示的状态,若进一步向上方的x2方向按压托梁40,则第一垂片51的第一卡合突起54及第二垂片52的第二卡合突起57通过开口45插入托梁40,第一垂片51的凸部54a越过托梁40左右的弯折部44而嵌入缘部43的内侧。此时,第一垂片51的凸部54a上端的高度水平与第二垂片52的第二卡合突起57的上端57a的高度水平成为例如同等程度,第一卡合突起54与第二卡合突起57在大致同一定时嵌入托梁40。
[0102]
如图7所示,在第一垂片51中,左右的第一卡合突起54所具有的卡合凹部55中分别
插入托梁40所具有的左右的弯折部44,从而第一卡合突起54卡合于托梁40。
[0103]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第二垂片52中,左右的第二卡合突起57的上端57a分别卡止于托梁40所具有的左右的弯折部44,从而第二卡合突起57卡止于托梁40。
[0104]
如此,第一卡合突起54卡合于托梁40,第二卡合突起57卡止于托梁40,由此,可通过夹紧件50对托梁承受件30及托梁40进行固定。此外,在多个托梁承受件30与托梁40的交叉处,分别通过夹紧件50固定托梁承受件30及托梁40,从而,对如图1所示顶棚基底60进行施工。
[0105]
根据图示的顶棚基底的施工方法,能以良好的施工性,进行顶棚基底60的施工。且,对于施工后的顶棚基底60,夹紧件50所具有的第一垂片51及第二垂片52从两侧夹住托梁承受件30,并且卡合或卡止于托梁40,由此,在建筑物振动时,可有效抑制托梁40和固定于托梁40的顶棚板状材料脱落。
[0106]
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的构成等,也可为结合其他构成要素等的实施方式,并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此例示的构成。关于此点,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变更,可根据其应用方式而适当决定。
[0107]
本国际申请要求基于2019年12月26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9-235925号的优先权,并且在本国际申请中引用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0108]
附图标记说明
[0109]
10:悬吊螺栓
[0110]
20:吊架
[0111]
30:托梁承受件(带缘槽钢)
[0112]
31:腹板
[0113]
32:凸缘
[0114]
33:缘部
[0115]
34:弯折部
[0116]
35:开口
[0117]
40:托梁(带缘槽钢)
[0118]
41:腹板
[0119]
42:凸缘
[0120]
43:缘部
[0121]
44:弯折部
[0122]
45:开口
[0123]
50:夹紧件
[0124]
51:第一垂片
[0125]
51a:上部
[0126]
51b:下部
[0127]
51c:中间部
[0128]
52:第二垂片
[0129]
52a:上部
[0130]
52b:下部
[0131]
52c:中间部
[0132]
53:顶片
[0133]
54:第一卡合突起
[0134]
54a:凸部
[0135]
54b:倾斜部
[0136]
55:卡合凹部
[0137]
56:加固肋
[0138]
57:第二卡合突起
[0139]
57a:上端
[0140]
58:凹部
[0141]
59:加固突起
[0142]
60:顶棚基底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