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脉动血流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09:02: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脉动血流发生器。


背景技术:

2.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简称,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由于ecmo使用离心泵,只能提供稳定的较高压强的平流,不仅使左心室后负荷始终较高,增加了心肌氧耗,而且因长期的平流导致肢体远端坏死的事件时有发生。
3.现有的脉动血流产生方案只有增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不仅设备复杂、费用昂贵,而且需多处动脉穿刺或切开,创伤较大。现提出一种脉动血流发生器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脉动血流发生器,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脉动血流发生器,包括内设有空腔的可复用壳体,所述内部空腔竖直设置有固定隔板,所述固定隔板将所述可复用壳体的内部空腔分为前后两个空腔;前方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内室,后方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第二内室;所述第一内室和所述第二内室均为内设有空腔的弹性囊状体,且通过连接部相连通;所述固定隔板上设置有供所述连接部穿过的通孔。
6.所述第一内室和所述第二内室的下方均依次设置有活动隔板和伺服系统,所述伺服系统用于推动所述活动隔板上下移动;所述可复用壳体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室相连通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二内室相连通的输出端,所述连接部、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均设置有单向阀。
7.优选的,所述伺服系统包括弹簧和电磁驱动,所述伺服系统通过电磁或凸轮提供动力。
8.优选的,还包括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调节所述弹簧的牵引力及活动隔板的初始位置来设定所述第一内室和所述第二内室的容量,并通过心电门控设定私伺服系统的触发时向相、脉动频率、挤压速度以达到所需的分钟输出量和输出压力。
9.优选的,所述可复用壳体的顶盖可开合;所述第一内室和所述第二内室均为一次性可更换内室。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内室和所述第二内室均内设有50-100ml的容积且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
11.优选的,所述伺服系统通过电磁或凸轮提供动力。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可复用壳体和控制系统采用可复用结构,壳体的顶盖可开合,方便操作,第一内室和第二内室采用一次性耗材的方式,符合使用要求并可减少运行费用。
14.(2)采用第一内室和第二内室模拟心房心室功能,使得输入端在压力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也能有良好的脉搏输出量和达到要求的输出端压力。
15.(3)控制系统使用心电门控可控制输出血流在心室舒张前期,模拟主动脉等弹性血管的功能,更符合生理,可减少左室后负荷,增加冠脉和其他脏器血流,并通过脉动血流减少血管中血液的瘀滞,防止肢体坏死的发生。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可复用壳体;2-第一内室;3-第二内室;4-活动隔板;5-固定隔板;6
‑ꢀ
伺服系统;7-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脉动血流发生器,包括可复用壳体1,可复用壳体1用于提供定量容积且上盖可以打开,可复用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通用接口及多个单向瓣膜以及用于模拟的心房及心室,可复用壳体1的内部空腔竖直设置有固定隔板5,固定隔板5用于将可复用壳体1的内部空腔分为前后两个空腔;前方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内室2,后方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二内室 3;具体的第一内室2和第二内室3均为一次性可更换内室,可复用壳体1上盖可以打开的设计也便于对第一内室2和第二内室3进行快速更换,第一内室 2和第二内室3均采用生物相容性材质制作且为有弹性的内设有50-100ml容积的囊状结构。
21.进一步地,第一内室2和第二内室3通过连接部相连通,并且竖直设置的固定隔板5上也设置有供连接部穿过的通孔,第一内室2和第二内室3的下方均依次设置有活动隔板4和伺服系统6,具体的,伺服系统6包括弹簧和电磁驱动,伺服系统6采用电磁或凸轮提供动力并分别通过推动活动隔板4上下移动来挤压两个内室,从而产生脉动血流,可复用壳体1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内室2相连通的输入端和与第二内室3相连通的输出端,连接部、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置有单向阀7。
22.在本实施例中,血流的流通方向依次为输入端、第一内室2、连接部、第二内室3和输出端;模拟外壳1相当于心包,通过第一内室2来模拟心房,囊状结构的回弹使得血液在低压力的情况下更容易进入第一内室2;通过三个单向阀7来模拟单向瓣膜,在单向阀7的作用下使得内室流通的血液保持单向流动,完成充血后伺服系统6挤压第一内室2使得血液快速流入第二内室3,此时控制连接部上设置的单向阀7关闭,减少对输入端的压力;通过第二内室3 来模拟心室,通过伺服系统6对第二内室3的挤压获得额外的血流动力,通过输出端进入动脉,产生静脉血流,此时第一内室2进行下一周期的充血准备,需要说明的是,此处通过伺服系统6进行挤压时,既可以垂直挤压,也可以从周围进行挤压。
23.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弹簧的牵引力及活动隔板4的初始位置来设定第一内室2和所述第二内室3的充血容量,并通过心电门控设定私伺服系统
6的触发时向相、脉动频率、挤压速度以达到符合临床要求的分钟输出量和输出压力,心电门控是指利用心电信号作为控制信号来控制伺服系统的挤压和释放频率和持续时间,从而保证本设备提供的脉动血流和临床需要相适应。通过在现有的ecmo系统中增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脉动血流发生器,可以使va-ecmo治疗中的平流转换为脉动血流,在条件进步成熟的情况下有望取代ecmo中的离心泵。
2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脉动血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复用壳体(1);所述可复用壳体(1)的内部空腔竖直设置有固定隔板(5),所述固定隔板(5)将所述可复用壳体(1)的内部空腔分为前后两个空腔;前方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内室(2),后方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第二内室(3);所述第一内室(2)和所述第二内室(3)均为内设有空腔的弹性囊状体,且通过连接部相连通;所述固定隔板(5)上设置有供所述连接部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内室(2)和所述第二内室(3)的下方均依次设置有活动隔板(4)和伺服系统(6),所述伺服系统(6)用于推动所述活动隔板(4)上下移动;所述可复用壳体(1)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室(2)相连通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二内室(3)相连通的输出端,所述连接部、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均设置有单向阀(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动血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系统(6)包括弹簧和电磁驱动,所述伺服系统(6)通过电磁或凸轮提供动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脉动血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调节所述弹簧的牵引力及活动隔板(4)的初始位置来设定所述第一内室(2)和所述第二内室(3)的容量,通过心电门控设定私伺服系统(6)的触发时向相、脉动频率、挤压速度以达到所需的分钟输出量和输出压力。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动血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复用壳体(1)的顶盖可开合;所述第一内室(2)和所述第二内室(3)均为一次性可更换内室。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动血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室(2)和所述第二内室(3)均内设有50-100ml的容积且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脉动血流发生器,包括内设有空腔的可复用壳体,内部空腔竖直设置有固定隔板,固定隔板将可复用壳体的内部空腔分为前后两个空腔;两个空腔内分别可置入一次性使用的弹性囊状体作为第一内室和第二内室;第一内室和第二内室通过连接部相连通;固定隔板上设置有供连接部穿过的通孔,第一内室和第二内室的下方均依次设置有活动隔板和伺服系统,可复用壳体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内室相连通的输入端和与第二内室相连通的输出端,连接部、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置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可以将VA-ECMO治疗中的平流转换为脉动血流,防止肢体坏死的发生。防止肢体坏死的发生。防止肢体坏死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龙 刘雪林 林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浙北明州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4
技术公布日:2022/6/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