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铰链三维偏心底座自动安装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07 23:25: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铰链三维偏心底座自动安装机。


背景技术:

2.如图1所示,铰链三维偏心底座一般包括有底座1、活动片2及偏心钉3,组装时,一般首先将活动片2与底座1组装在一起,然后将偏心钉3安装于底座1上,接着按压底座1的四个立脚4,将活动片2扣压于底座1上。现有的铰链三维偏心底座一般通过工人手动组装,组件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链三维偏心底座自动安装机,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铰链三维偏心底座的自动组装,工作效率高且节省了人工成本。
4.其技术方案如下:
5.铰链三维偏心底座自动安装机,包括机体以及位于机体上的活动片上料装置、底座上料装置、装偏心钉装置、铆偏心钉装置、扣压装置、出料装置及旋转工作台,所述旋转工作台上设有多个工作治具,所述活动片上料装置、底座上料装置、装偏心钉装置、铆偏心钉装置、扣压装置及出料装置分布于旋转工作台的四周。
6.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片上料装置包括活动片振动盘、活动片直振料道、活动片上料底座、活动片分料机构及活动片压料机构,所述活动片直振料道的一端与活动片振动盘相连,所述活动片直振料道的另一端与活动片上料底座相连,所述活动片分料机构、活动片压料机构均固定于所述活动片上料底座上,所述活动片压料机构包括活动片压料驱动件及与活动片压料驱动件相连的压杆。
7.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片分料机构包括推料驱动件、活动片推料块、盖板及夹块,所述推料驱动件与活动片推料块相连,上料底座上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上设有滑道,所述活动片推料块及夹块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滑道内,所述活动片推料块上设有活动片固定凹槽,所述夹块上设有多个导针,所述导针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导针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动片推料块上,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滑座上,所述盖板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活动片推料块靠近夹块的一端。
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振动盘、底座直振料道、底座上料固定座及底座移载机构,底座直振料道的一端与底座振动盘相连,底座直振料道的另一端与底座上料固定座相连;底座移载机构包括底座移载固定座及固定于底座移载固定座上的底座横向移载组件、底座竖向移载组件及底座抓取组件,底座竖向移载组件与底座横向移载组件相连,底座抓取组件与底座竖向移载组件相连,底座抓取组件位于底座上料固定座的上方。
9.进一步地,所述装偏心钉装置包括偏心钉振动盘、偏心钉直振料道、偏心钉分料机构及偏心钉移载机构,偏心钉直振料道的一端与偏心钉振动盘相连,偏心钉直振料道的另
一端与偏心钉分料机构相连;偏心钉移载机构包括偏心钉移载固定座、偏心钉横向移载组件、偏心钉竖向移载组件、偏心钉吸杆及移载导向座,偏心钉横向移载组件固定于偏心钉移载固定座上,偏心钉竖向移载组件与偏心钉横向移载组件相连,偏心钉吸杆与偏心钉竖向移载组件相连,移载导向座位于偏心钉分料机构与工作治具之间,偏心钉吸杆位于偏心钉分料机构的上方。
10.进一步地,所述偏心钉分料机构包括偏心钉分料固定座及固定于偏心钉分料固定座上的偏心钉滑座、偏心钉推料组件及偏心钉顶料组件,偏心钉滑座上设有偏心钉滑道,偏心钉直振料道的另一端位于偏心钉滑道的一侧;偏心钉推料组件包括冲头驱动件及与冲头驱动件相连的偏心钉冲头,冲头驱动件带动偏心钉冲头在偏心钉滑道内滑动;偏心钉顶料组件包括顶料驱动件及与顶料驱动件相连的偏心钉顶块,偏心钉顶块的底部穿过偏心钉滑座后位于偏心钉滑道内,顶料驱动件带动偏心钉顶块上下移动。
11.进一步地,所述铆偏心钉装置包括偏心钉限位机构及旋铆机,旋铆机位于工作治具的下方,偏心钉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固定座,以及固定于限位固定座上的铆针限位棒及限位移动组件,限位移动组件包括限位移动驱动件、限位安装座、限位顶块及限位棒安装块,限位移动驱动件、限位安装座固定于限位固定座上,限位安装座上设有容置空腔,限位移动驱动件与限位顶块的一端相连,限位顶块的另一端位于容置空腔内,限位棒安装块的顶部位于容置空腔内,铆针限位棒安装于限位棒安装块的底部,限位棒安装块与限位安装座活动连接,限位顶块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斜面,限位棒安装块的顶部设有第二斜面,限位顶块通过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带动限位棒安装块向下移动。
12.进一步地,所述扣压装置包括底座顶料组件及扣压机构,所述底座顶料组件包括底座顶料驱动件、顶料固定座、两个底座顶块及顶针,底座顶料驱动件与顶料固定座相连,两个底座顶块及顶针的底部均固定于顶料固定座上,顶针位于两个底座顶块之间,两个底座顶块的顶部分别设有磁性件,两个底座顶块及顶针均位于工作治具的下方,扣压机构至少包括两个扣压悬臂组件,两个扣压悬臂组件位于顶料组件的上方。
13.进一步地,所述扣压机构还包括扣压底座、两个相对设置于扣压底座上的扣压固定侧板、扣压驱动件、扣压驱动接头、扣压固定座,扣压驱动件与扣压驱动接头相连,扣压驱动接头与两个扣压固定侧板活动连接,两个扣压悬臂组件分别与扣压驱动接头活动铰接,扣压固定座位于扣压驱动接头的下方,扣压固定座与两个扣压固定侧板相连,两个扣压悬臂组件分别与扣压固定座活动铰接,扣压驱动接头的底部设有顶销。
14.进一步地,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斗、出料固定座,以及固定于出料固定座上的出料横向移载组件、出料竖向移载组件、出料夹爪、出料夹爪驱动件及成品检测开关,出料竖向移载组件与出料横向移载组件相连,出料夹爪驱动件与出料竖向移载组件相连,出料夹爪驱动件与出料夹爪相连,成品检测开关位于出料夹爪的一侧,下料斗位于出料固定座的侧边。
15.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6.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铰链三维偏心底座自动安装机进行底座及活动片的安装时,首先通过活动片上料装置将活动片输送至工作治具上,由旋转工作台带动活动片移动至底座上料装置处,并由底座上料装置将底座输送至工作治具上,并令底座置于活动片的上方。然后由装偏心钉装置将偏心钉装于底座上,接着由铆偏心钉装置将偏心钉铆好。最后由扣压
装置将活动片扣压于底座上,并通过出料装置将组装后的铰链三维偏心钉底座输送出去即可。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底座与活动片的自动组装,组装效率较高,减少了人工参与,节省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是铰链三维偏心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施例的铰链三维偏心底座自动安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施例的铰链三维偏心底座自动安装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施例的活动片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施例的活动片上料装置的局部爆炸图;
22.图6是本实施例的底座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施例的装偏心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本实施例的装偏心钉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本实施例的偏心钉分料机构的爆炸图;
26.图10是本实施例的铆偏心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1是本实施例的偏心钉限位机构的爆炸图;
28.图12是本实施例的扣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3是本实施例的扣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4是本实施例的扣压机构的爆炸图;
31.图15是本实施例的扣压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6是本实施例的扣压固定座的爆炸图;
33.图17是本实施例的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8是本实施例的出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36.1、底座;2、活动片;3、偏心钉;4、立脚;10、机体;20、活动片上料装置;30、底座上料装置;40、装偏心钉装置;50、铆偏心钉装置;60、扣压装置;70、出料装置;80、旋转工作台;81、工作治具;21、活动片振动盘;22、活动片直振料道;23、活动片上料底座;24、活动片分料机构;25、活动片压料机构;241、推料驱动件;242、活动片推料块;243、盖板;244、夹块;245、滑座;2451、滑道;2421、活动片固定凹槽;2422、推料孔;246、导针;247、第一弹簧;251、活动片压料驱动件;252、压杆;27、活动片检测开关;31、底座振动盘;32、底座直振料道;33、底座上料固定座;34、底座移载机构;35、底座检测开关;341、底座移载固定座;342、底座横向移载组件;343、底座竖向移载组件;344、底座抓取组件;41、偏心钉振动盘;42、偏心钉直振料道;43、偏心钉分料机构;44、偏心钉移载机构;431、偏心钉分料固定座;432、偏心钉滑座;433、偏心钉推料组件;434、偏心钉顶料组件;4321、偏心钉滑道;4341、顶料驱动件;4342、偏心钉顶块;4343、偏心钉固定位;4331、冲头驱动件;4332、偏心钉冲头;4333、偏心钉固定槽;441、偏心钉移载固定座;442、偏心钉横向移载组件;443、偏心钉竖向移载组件;444、偏心钉吸杆;445、移载导向座;446、移载导向槽;45、引导组件;451、引针;452、引针驱动气缸;46、底座固定组件;461、压板;462、压板驱动气缸;51、偏心钉限位机构;52、旋铆机;511、限位固定座;512、铆针限位棒;513、限位移动驱动件;514、限位安装座;515、限位顶块;516、限位棒
安装块;5151、第一斜面;5161、第二斜面;517、第一限位槽;518、活动限位棒;519、第二弹簧;601、扣压底座;602、扣压驱动件;603、扣压驱动接头;604、扣压悬臂组件;605、扣压固定侧板;606、第二限位槽;6041、连杆;6042、钳臂;6043、扣压夹爪;607、扣压固定座;6044、第一凸出部;6045、第二凸出部;6046、支点销;6047、第一铰接孔;608、限位凹槽;6071、第一固定孔;6072、第一弹性件;6073、顶销;609、底座顶料驱动件;610、顶料固定座;611、底座顶块;612、顶针;613、磁性件;71、出料斗;72、出料固定座;73、出料横向移载组件;74、出料竖向移载组件;75、出料夹爪;76、出料夹爪驱动件;77、成品检测接近开关;78、分料片;79、分料驱动气缸;711、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38.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铰链三维偏心底座自动安装机,包括机体10以及位于机体10上的活动片上料装置20、底座上料装置30、装偏心钉装置40、铆偏心钉装置50、扣压装置60、出料装置70及旋转工作台80。旋转工作台80上设有多个工作治具81,旋转工作台80能够带动多个工作治具81旋转。优选地,旋转工作台80上设有六个工作治具81。活动片上料装置20、底座上料装置30、装偏心钉装置40、铆偏心钉装置50、扣压装置60及出料装置70分布于旋转工作台80的四周。
39.采用该自动安装机进行铰链三维偏心底座的组装时,首先通过活动片上料装置20将活动片2输送至工作治具81上。为了实现活动片2的输送,如图4所示,该活动片上料装置20包括活动片振动盘21、活动片直振料道22、活动片上料底座23、活动片分料机构24及活动片压料机构25。活动片直振料道22的一端与活动片振动盘21相连,活动片直振料道22的另一端与活动片上料底座23相连。活动片振动盘21内的活动片2经过活动片直振料道22输送至活动片上料底座23上。活动片分料机构24、活动片压料机构25均固定于活动片上料底座23上,活动片2输送至活动片上料底座23后,由活动片分料机构24将活动片2推送至工作治具81上方,然后由活动片压料机构25将活动片2压到工作治具81上。
40.如图5所示,活动片分料机构24包括推料驱动件241、活动片推料块242、盖板243及夹块244。其中,推料驱动件241与活动片推料块242相连,上料底座上设置有滑座245,滑座245上设有滑道2451,活动片推料块242及夹块244分别活动设置于滑道2451内。推料驱动件241能够驱动活动片推料块242在滑道2451内前后滑动。活动片推料块242上设有活动片固定凹槽2421。活动片直振料道22的另一端固定于滑道2451的一侧,活动片2经过活动片直振料道22输送至滑道2451内,并位于活动片固定凹槽2421内。活动片推料块242上设有两个推料孔2422,两个推料孔2422与活动片固定凹槽2421相通。优选地,推料驱动件241为气缸。
41.夹块244位于活动片推料块242的一端,夹块244上设有四个导针246,导针246的一端固定于活动片推料块242上。导针246另一端凸出于夹块244,导针246的另一端设有导针台阶。导针246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47,第一弹簧247位于导针台阶与夹块244之间,第一弹簧247向夹块244施加向活动片推料块242靠近的作用力。
42.本实施例的盖板243固定于滑座245上,盖板243的一端凸出于活动片推料块242靠
近夹块244的一端。在初始状态下,盖板243的一端与夹块244相抵,令活动片固定凹槽2421的侧边至夹块244的侧边的宽度大于活动片2的宽度,从而使活动片2能够进入活动片固定凹槽2421内。
43.活动片压料机构25包括活动片压料驱动件251及与活动片压料驱动件251相连的两个压杆252。优选地,活动片压料驱动件251为气缸。活动片压料驱动件251能够带动两个压杆252向上或向下移动。
44.为了对活动片2进行检测,本实施例在滑道2451上设置有活动片检测开关27。优选地,该活动片检测开关27为接近开关。
45.活动片2首先放置于活动片振动盘21上,然后由活动片振动盘21经过活动片直振料道22输送至活动片固定凹槽2421内,活动片2由活动片推料块242与夹块244夹持于活动片固定凹槽2421内。接着推料驱动件241启动,推料驱动件241驱动活动片推料块242向前移动,活动片推料块242带动夹块244一起向前移动。由于在导针246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47,第一弹簧247向夹块244施加作用力,令活动片2始终夹持于活动片固定凹槽2421内。当活动片推料块242带动活动片移动至工作治具81上方后,活动片压料驱动件251启动,活动片压料驱动件251带动压杆252向下移动,从而将活动片2压入工作治具81上。然后活动片压料驱动件251带动压杆252向上移动恢复至初始位置,推料驱动件241带动活动片推料块242恢复至初始位置。
46.活动片2输送至工作治具81后,由旋转工作台80带动活动片2移动至底座上料装置30处,并由底座上料装置30将底座1输送至工作治具81上,并令底座1置于活动片2的上方。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底座上料装置30包括底座振动盘31、底座直振料道32、底座上料固定座33及底座移载机构34。其中,底座直振料道32的一端与底座振动盘31相连,底座直振料道32的另一端与底座上料固定座33相连。为了对底座1进行检测,在底座上料固定座33上设置有底座检测开关35。优选地,该底座检测开关35为接近开关。
47.底座移载机构34包括底座移载固定座341及底座横向移载组件342、底座竖向移载组件343及底座抓取组件344。其中,底座横向移载组件342固定于底座移载固定座341上,底座竖向移载组件343与底座横向移载组件342相连,底座横向移载组件342驱动底座竖向移载组件343在横向方向移动。底座抓取组件344与底座竖向移载组件343相连,底座竖向移载组件343带动底座抓取组件344上下移动。
48.本实施例的底座横向移载组件342、底座竖向移载组件343均包括驱动气缸及滑轨,底座横向移载组件342通过驱动气缸驱动底座竖向移载组件343在滑轨上移动。底座竖向移载组件343通过驱动气缸驱动底座抓取组件344在滑轨上上下移动。
49.底座抓取组件344包括手指气缸及两个相对设置的底座抓取夹爪,两个底座抓取夹爪分别与手指气缸相连,并由手指气缸控制其开合。底座抓取组件344位于底座上料固定座33的上方。
50.底座振动盘31内的底座1经过底座直振料道32输送至底座上料固定座33,接着由底座竖向移载组件343带动底座抓取组件344向下移动,并通过两个底座抓取夹爪同时抓取底座1。然后底座竖向移载组件343带动底座抓取夹爪向上移动,并由底座横向移载组件342带动底座抓取夹爪移动至工作治具81的上方,然后底座竖向移载组件343带动底座抓取夹爪向下移动并将底座1放置于工作治具81上,并令底座1置于活动片2的上方。
51.活动片2及底座1均输送至工作治具81后,接着由旋转工作台80带动活动片2及底座1移动至装偏心钉装置40处,由装偏心钉装置40安装偏心钉3。如图7所示,装偏心钉装置40包括偏心钉振动盘41、偏心钉直振料道42、偏心钉分料机构43及偏心钉移载机构44。偏心钉直振料道42的一端与偏心钉振动盘41相连,偏心钉直振料道42的另一端与偏心钉分料机构43相连,偏心钉振动盘41内的偏心钉3经过偏心钉直振料道42输送至偏心钉分料机构43。
52.如图8、图9所示,偏心钉分料机构43包括偏心钉分料固定座431及固定于偏心钉分料固定座431上的偏心钉滑座432、偏心钉推料组件433及偏心钉顶料组件434。其中,偏心钉滑座432上设有偏心钉滑道4321,偏心钉直振料道42的另一端位于偏心钉滑道4321的一侧;偏心钉3通过偏心钉直振料道42输送至偏心钉滑动内。
53.偏心钉顶料组件434包括顶料驱动件4341及与顶料驱动件4341相连的偏心钉顶块4342,偏心钉顶块4342的底部穿过偏心钉滑座432后位于偏心钉滑道4321内,顶料驱动件4341带动偏心钉顶块4342上下移动。偏心钉顶块4342的顶部设有偏心钉固定位4343。偏心钉3输送至偏心钉滑道4321后,偏心钉3的底部直接置于偏心钉顶块4342的偏心钉固定位4343上。
54.偏心钉推料组件433包括冲头驱动件4331及与冲头驱动件4331相连的偏心钉冲头4332,冲头驱动件4331带动偏心钉冲头4332在偏心钉滑道4321内滑动。偏心钉冲头4332上设有偏心钉固定槽4333。
55.偏心钉输送至偏心钉顶块4342的偏心钉固定位4343后,顶料驱动件4341启动带动偏心钉顶块4342向上移动,将偏心钉3移动至偏心钉冲头4332的偏心钉固定槽4333内,然后偏心钉顶块4342向下移动。接着冲头驱动件4331驱动偏心钉冲头4332带动偏心钉3移动至偏心钉滑道4321的一端。然后由偏心钉移载机构44带动偏心钉3移载至工作治具81上方。
56.如图8所示,偏心钉移载机构44包括偏心钉移载固定座441、偏心钉横向移载组件442、偏心钉竖向移载组件443、偏心钉吸杆444及移载导向座445。其中,移载导向座445固定于偏心钉分料固定座431上,且位于偏心钉滑座432的一端。偏心钉横向移载组件442固定于偏心钉移载固定座441上,偏心钉竖向移载组件443与偏心钉横向移载组件442相连,偏心钉吸杆444与偏心钉竖向移载组件443相连,移载导向座445位于偏心钉分料机构43与工作治具81之间,偏心钉吸杆444位于偏心钉分料机构43的上方,移载导向座445上设有移载导向槽446。
57.偏心钉3置于偏心钉滑道4321的一端后,偏心钉竖向移载组件443带动偏心钉吸杆444向下移动,由偏心钉吸杆444吸取偏心钉,然后由偏心钉横向移载组件442带动偏心钉3移动至工作治具81的上方,并将偏心钉3安装于底座1上。偏心钉吸杆444带动偏心钉3在横向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经过移载导向槽446导向。偏心钉吸杆444通过真空吸附吸取偏心钉3,偏心钉横向移载组件442及偏心钉竖向移载组件443均通过驱动气缸驱动移动。
58.为了令该偏心钉3能够准确的安装于底座1上,装偏心钉装置40还包括引导组件45,引导组件45位于工作治具81的正下方。引导组件45包括引针451及引针驱动气缸452,引针驱动气缸452与引针451相连,引针驱动气缸452驱动引针451上下移动。
59.当偏心钉吸杆444带动偏心钉3移动至底座1上方后,引针驱动件带动引针451向上移动,令引针451的顶部顶住偏心钉3的底部。然后偏心钉竖向移载组件443带动偏心钉吸杆444向下移动,同时引针驱动件带动引针451向下移动。在偏心钉3向下移动安装至底座1的
过程中,通过引针451的引导,避免偏心钉3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偏移。
60.为了便于偏心钉3的安装,该装偏心钉装置40还包括底座固定组件46。底座固定组件46包括压板461及压板驱动气缸462,压板驱动气缸462固定于偏心钉分料固定座431。压板461与压板驱动气缸462相连,压板驱动气缸462带动压板461向上或向下移动。压板461位于工作治具81的上方。在安装偏心钉之前,可通过压板驱动气缸462驱动压板461向下移动,通过压板461压住底座1,防止底座1移动。偏心钉3安装后,压板驱动气缸462再驱动压板461向上移动。
61.如图10、图11所示,偏心钉3安装于底座1上后,活动片2、底座1移动至铆偏心钉装置50。铆偏心钉装置50包括偏心钉限位机构51及旋铆机52,旋铆机52位于工作治具81的下方。偏心钉限位机构51包括限位固定座511,以及固定于限位固定座511上的铆针限位棒512及限位移动组件,铆针限位棒512与限位移动组件相连,限位移动组件带动铆针限位棒512上下移动,铆针限位棒512位于工作治具81的上方。优选地,旋铆机52为现有使用的任意一种旋铆机52。
62.限位移动组件包括限位移动驱动件513、限位安装座514、限位顶块515及限位棒安装块516。限位移动驱动件513、限位安装座514固定于限位固定座511上,限位安装座514上设有容置空腔,限位移动驱动件513与限位顶块515的一端相连,限位顶块515的另一端位于容置空腔内。限位棒安装块516的顶部位于容置空腔内,铆针限位棒512安装于限位棒安装块516的底部,限位棒安装块516与限位安装座514活动连接。限位顶块515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斜面5151,限位棒安装块516的顶部设有第二斜面5161,限位顶块515通过第一斜面5151、第二斜面5161带动限位棒安装块516向下移动。
63.为了对限位棒安装块516的移动进行限位,本实施例在限位安装座514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槽517,在限位棒安装块516上穿设有活动限位棒518,活动限位棒518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限位槽517内。活动限位棒518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二弹簧519,第二弹簧519的底部固定于活动限位棒518上,第二弹簧519的顶部固定于限位安装座514上,第二弹簧519的顶部位于活动限位棒518上方。
64.底座1移动至铆针限位棒512下方后,限位移动驱动件513带动限位顶块515向前移动,限位顶块515通过第一斜面5151及第二斜面5161驱动限位安装块向下移动,直至铆针限位棒512抵住偏心钉3。接着由旋铆机52将偏心钉3铆好。偏心钉3铆好后,限位移动驱动件513带动限位块向后移动,当第一斜面5151与第二斜面5161分离后,在第二弹簧519的弹性作用下,第二弹簧519带动限位顶块515及铆针限位棒512向上移动。
65.如图12所示,偏心钉3铆好后,由扣压装置60将活动片2扣压于底座1上。扣压装置60包括顶料组件及扣压机构。其中,扣压机构包括扣压底座601、扣压驱动件602、扣压驱动接头603以及相对设置的扣压悬臂组件604。扣压驱动件602固定于扣压底座601上,扣压驱动件602与扣压驱动接头603相连,两个扣压悬臂组件604分别与扣压驱动接头603活动铰接。扣压驱动件602通过扣压驱动接头603驱动两个扣压悬臂组件604将活动片2扣压于底座上,顶料组件位于扣压悬臂组件604的下方。优选地,该扣压驱动件602为气缸。该扣压驱动件602能够带动扣压驱动接头603向下移动,从而驱动扣压悬臂组件604实现扣压操作。
66.扣压驱动接头603与扣压底座601活动连接,为了实现扣压驱动接头603与扣压底座601的活动连接,以及对扣压驱动接头603的活动进行限位,扣压机构还包括两个相对设
置的扣压固定侧板605。两个扣压固定侧板605分别固定于扣压底座601上,两个扣压固定侧板605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606,所述扣压驱动接头603上穿设有铰接轴,铰接轴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第二限位槽606内。扣压驱动件602在带动扣压驱动接头603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限位槽606对扣压驱动接头603的移动进行限位。
67.如图13所示,为了实现活动片2的扣压,本实施例的扣压悬臂组件604包括连杆6041及两个钳臂6042,连杆6041的一端通过铰接轴与扣压驱动接头603活动铰接,两个钳臂6042的顶部分别与连杆6041的另一端活动铰接。两个钳臂6042分别位于连杆6041的相对的两侧面,钳臂6042的底部设有扣压夹爪6043。
68.为了令钳臂6042能够更好的实现扣压操作,该扣压机构还包括扣压固定座607,该扣压固定座607分别与两个扣压固定侧板605固定连接。扣压固定座607位于扣压驱动接头603的下方。钳臂6042与扣压固定座607活动铰接,两个扣压悬臂组件604的钳臂6042分别位于扣压固定座607的相对的两侧。
69.如图14所示,为了实现钳臂6042与扣压固定座607的活动铰接,本实施例的扣压夹爪6043包括第一凸出部6044及第二凸出部6045,第二凸出部6045位于第一凸出部6044的上方,第一凸出部6044的一端向靠近第二凸出部6045的斜上方延伸,第一凸出部6044与第二凸出部6045之间形成卡槽。扣压固定座607上穿设有支点销6046,第二凸出部6045上设有第一铰接孔6047,第二凸出部6045通过支点销6046及第一铰接孔6047与所述扣压固定座607活动铰接。钳臂6042在实现扣压操作时,以支点销6046为支点以弧形的轨迹运动,通过第一凸出部6044按压底座1的立脚4,直至将活动片2扣压于底座1上。
70.如图15所示,为了在扣压操作时能够令底座1更好的固定,扣压固定座607底部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凹槽608,底座1通过两个限位凹槽608固定于扣压固定底座上。
71.如图16所示,为了令在扣压操作完成后底座1能够顺利从限位凹槽608内脱落,扣压固定座607上还设有第一固定孔6071,第一固定孔6071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6072及顶销6073,第一弹性件6072的底部与顶销6073的顶部相连,顶销6073的底部凸出于扣压固定座607的底部。顶销6073位于两个限位凹槽608之间。优选地,第一弹性件6072为弹簧。在扣压操作完成后,由于第一弹性件6072的弹力作用,第一弹性件6072推动顶销6073向下移动,从而将底座1从限位凹槽608内向下推动,令底座1从限位凹槽608内脱落。
72.顶料组件包括底座顶料驱动件609、顶料固定座610、两个底座顶块611及顶针612。底座顶料驱动件609固定于扣压底座601上,底座顶料驱动件609与顶料固定座610相连,底座顶块611及顶针612的底部均固定于顶料固定座610上,两个底座顶块611相对设置,顶针612位于两个底座顶块611之间。进一步地,两个底座顶块611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内固定有磁性件613。优选地,该磁性件613为磁铁。
73.采用该铰链底座扣压装置60实现底座1与活动片2的扣压操作之前,首先由底座顶料驱动件609带动两个底座顶块611及顶针612向上移动,并通过底座顶块611及顶针612将底座1及活动片2顶升至扣压固定座607的两个限位凹槽608内。顶升时,顶针612插入活动片2中部的通孔内,保证活动片2在顶升的过程中不会跑位。同时由于在底座顶块611顶部设置有磁性件613,磁性件613能够吸住底座1,令底座1在顶起及下降的过程中不会从底座顶块611上掉落。
74.接着扣压驱动件602启动,扣压驱动件602带动扣压驱动接头603向下移动,扣压驱
动接头603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驱动连杆6041的一端向下移动。由于连杆6041的一端与扣压驱动接头603活动铰接,连杆6041的另一端与钳臂6042活动铰接,且钳臂6042的第二凸出部6045通过支点销6046与扣压固定座607活动铰接。在扣压驱动接头603驱动连杆6041的一端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连杆6041的另一端向远离扣压驱动接头603的外部移动,进而带动钳臂6042的顶部也向外移动。由于支点销6046的存在,钳臂6042的第一凸出部6044以弧形的轨迹往里移动,通过第一凸出部6044顶住底座1的立脚4,将底座1的立脚4向靠近活动片2的方向扣压,直至将活动片2扣住。扣压操作完成后,扣压驱动接头603带动钳臂6042恢复至初始位置即可。
75.最后底座顶料驱动件609带动两个底座顶块611及顶针612向下移动即可。在底座1置于限位凹槽608内时,顶销6073顶住活动片2的上方,顶销6073挤压第一弹性件6072。在扣压操作完成后,第一弹性件6072向顶销6073施加作用力,顶销6073向下推动活动片2,从而令底座1能够顺利的从限位凹槽608内脱落。
76.本实施例的扣压装置60可自动将活动片2扣压于底座1上,自动化程度较高,提高了扣压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
77.扣压操作完成后,旋转工作台80带动安装完成的铰链三维偏心底座移动至出料装置70,并由出料装置70将铰链三维偏心底座输送出去。
78.如图17所述,出料装置70包括出料斗71、出料固定座72,以及固定于出料固定座72上的出料横向移载组件73、出料竖向移载组件74、出料夹爪75、出料夹爪驱动件76。出料竖向移载组件74与出料横向移载组件73相连,出料夹爪驱动件76与出料竖向移载组件74相连,出料夹爪驱动件76与出料夹爪75相连,下料斗位于出料固定座72的侧边。出料横向移载组件73带动出料竖向移载组件74在横向方向上移动,出料竖向移载组件74带动出料夹爪75在竖向方向移动。本实施例的出料横向移载组件73及出料竖向移载组件74均由气缸驱动移动。
79.本实施例的出料夹爪驱动件76为手指气缸,出料夹爪75为两个,两个出料夹爪75分别与出料夹爪驱动件76相连,并由出料夹爪驱动件76控制两个出料夹爪75的开合。
80.为了对铰链三维偏心底座进行检测,本实施例的出料装置70还包括成品检测接近开关77,该成品检测接近开关77固定于其中一个出料夹爪75的一侧。当出料夹爪75夹持铰链三维偏心底座后,偏心钉3位于成品检测接近开关77的下方,通过成品检测开关对偏心钉3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有偏心钉3时则为合格品,当没有检测到偏心钉3时则判定为不合格品。
81.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在出料斗71上设有分料片78及与分料片78相连的分料驱动气缸79。出料斗71上设有开口部711,分料片78与出料斗71旋转铰接。分料驱动气缸79带动分料板移动,并能够将开口部711封堵。
82.当检测到的铰链三维偏心底座为合格品时,分料板将开口部711封堵,合格品通过料斗的一端部掉落;当检测到的为不合格品时,分料驱动气缸79控制分料板旋转,将开口部711打开,不合格品通过开口部711掉落。
83.采用本实施例的铰链三维偏心底座自动安装机进行底座1及活动片2的安装时,首先通过活动片2上料装置将活动片2输送至工作治具81上,由旋转工作台80带动活动片2移动至底座上料装置30处,并由底座上料装置30将底座1输送至工作治具81上,并令底座1置
于活动片2的上方。然后由装偏心钉装置40将偏心钉3装于底座1上,接着由铆偏心钉装置50将偏心钉3铆好。最后由扣压装置60将活动片2扣压于底座1上,并通过出料装置70将组装后的铰链三维偏心钉底座输送出去即可。本实施例可实现底座1与活动片2的自动组装,组装效率较高,减少了人工参与,节省了人工成本。
8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