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农田水利灌溉用自锁式截水结构

2022-06-07 22:46: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田水利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农田水利灌溉用自锁式截水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农田水利灌溉用截水结构,主要由三种模式,其一:也是最传统的方法,就是就近取土对水渠进行堆积截水;其二:仅仅一张板式的非常简单的挡水装置;其三:由挡板、电机、连接杆、螺栓和支撑脚等复杂结构组成的挡水装置;其主要问题:传统的人工挖土进行堆积截水,费人力也费土,更有可能伤及幼苗;仅仅一张板的非常简单的挡水结构,结构设计非常不稳定;挡水板一般都需要一定的传动结构,长期使用容易致使局部零件老化,或者损坏,维修难度高,不易装置的维护;装置零件比如闸门质量重,不利于运输安装,浪费物力;四、使用时必须在几个人的协同合作下共同作业,浪费人力;原有挡水结构相对来说价位高,浪费财力;原有挡水设备一般设置闸门,闸门需要用电;对于较硬土体比如水泥底面,支撑脚插入困难,施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农田水利灌溉用自锁式截水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截水结构笨重、不易弯折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农田水利灌溉用自锁式截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挡板的下部连接有底板,挡板的两侧均连接有翼板,翼板的下部连接有与底板相配合的加固件。
5.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与加固件配合的卡槽。加固件包括加翼板,加翼板与卡槽卡接设置,且加翼板的一端设置在底板的下方、另一端设置在底板的上方。
6.进一步的,所述加翼板与翼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挡板和底板、挡板和翼板连接为一体式抽屉型结构体。
7.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底板、翼板和加翼板均为pp板。翼板上设有第二摩擦表面。加翼板上设有第三摩擦表面,底板上设有第一摩擦表面。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利用水压力、pp板结构与水渠的摩擦力实现对截水板的稳定性控制,从而实现结构的自锁式截水,本技术的翼板设计是利用水的压力在两侧翼板与沟槽侧壁上产生的摩擦力维持翼板稳定,翼板在侧向与挡板一体式连接,翼板牵引挡板从而确保挡板不会在高水位是发生倾覆。加翼板与底板通过卡槽相互叠压设计,在水重力作用下结构自锁,使得底板不会被较高流速的水流揭底冲开,保证了截水结构的稳定。
附图说明
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示意图。
12.图中:1.挡板,2.翼板,3.加翼板,4.卡槽,5.底板,6.第一摩擦表面,7.第二摩擦表面,8.第三摩擦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农田水利灌溉用自锁式截水结构,包括挡板1,挡板1的下部连接有与水渠底部接触的底板5,挡板1的两侧均连接有与水渠侧壁接触的翼板2,翼板2的下部连接有设置在底板5下部的加固件。翼板和底板均与水渠壁接触与挡板配合形成对水的截挡件,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快速的进行截水,同时避免了对农作物的伤害。
15.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板上设有与加固件配合的卡槽4。所述加固件包括加翼板3,加翼板3与卡槽4卡接设置,且加翼板3的一端设置在底板5的下方、另一端设置在底板5的上方。加翼板3与设置在底板上的卡槽配合并设置穿过底板,用于固定连接底板和翼板。翼板通过加翼板与底板固定连接,在水压作用下,底板固定在水渠底部,同时将加翼板固定在地板的下部,保证翼板与底板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对水截挡的效果。加翼板3与翼板2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式结构便于拆装,且采用一体式结构的连接稳定。加翼板3设置在底板5的上方的一端,用于对底板的按压,从而保证底板固定在水渠底部,加固件与底板通过卡槽相互叠压,在水重力作用下自锁,使得底板不会被较高流速的水流揭底冲开,保证了截水结构的稳定。
16.在本实施例中,挡板1和底板5、挡板1和翼板2连接为一体式抽屉型结构体。挡板1、底板5、翼板2和加翼板3均为pp板。采用一体式的pp板结构,保证水密性和连接的稳定性的同时,可重复利用,同时挡板与底板垂直,翼板设置在挡板与底板的两侧,形成截水腔,在水压作用下完成对水的截挡。本装置利用pp材质材料的质量轻等优点、板与板之间靠牵拉力传力、卡槽的空间设计以及水的压力、材料与水渠的摩擦力固定截水板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17.在本实施例中,翼板2上设有第二摩擦表面7。加翼板3上设有第三摩擦表面8,底板5上设有第一摩擦表面6。翼板2上设有与水渠侧壁接触的第二摩擦表面7。加翼板3上设有与底板5和水渠底部接触的第三摩擦表面8,底板5上设有与水渠底部和加翼板3接触的第一摩擦表面6。第二摩擦表面和第一摩擦表面均为与水渠接触,增加水渠与本装置摩擦的摩擦表面,第三摩擦表面用于增加与底板的摩擦连接。
18.具体的,在截水结构材质方面,由于利用质量较轻、韧性强的pp材质材料,质量仅为普通截水结构的5/100,解决了原有截水结构质量大、运输搬运不方便等问题,节省人力
和时间;在结构方面,本装置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高效,解决了原有截水结构的传动结构零件会老化、维修难度高、不易维护的缺点;在受力方面,充分利用部件之间的牵拉力及加翼板与底板通过卡槽的连接方式相互作用,达到截水的作用,避免了笨重传动装置解决受力的问题;在安全方面,本技术不需要任何金属等传动设备,操作更为安全,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害;在经济方面,采用pp材质材料,价格便宜,价格仅为普通截水结构的1/10,而且可以重复利用,成本降低,另外不需要其他传动设备,节省财力;在便携型方面,本装置为一块pp材质的塑料板,质量轻、操作性强,单人即可操作,施工上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19.如图2所示,农田旁的灌溉所用水渠由混凝土砌筑而成,水渠底面与侧面成90
°
,宽1600mm,高1400mm,无截水结构作用情况下,水流水位高约450mm;正常情况下,无法采用水渠内的水进行灌溉;本次使用的农田水利灌溉用截水结构采用pp材质材料板,厚4mm,其中挡板宽1600mm,高1500mm;底板长1600mm,宽1500mm;左右两个翼板及两个加翼板呈对称结构,翼宽1200mm,高1500mm,加翼长1200mm,宽750mm;卡槽距底板里侧900mm,长500mm;将原有pp材质材料板按照设计尺寸进行裁剪成块,底板与加翼板裁剪开,底板里侧两边处分别设置一条卡槽;然后按照板块分割线将原材料不同板块之间热熔预压后折叠成90
°
。根据所需灌溉地点选择截水结构放置位置,在来水方向将截水结构与水渠卡合,保证底板与地面、翼板与水渠侧面紧紧贴合;依靠来水的压力截水结构实现自锁稳定截水,同时在翼板与底板交接位置撒上黏土并踩实,从而达到更好的截水效果。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