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燃油过滤器及燃油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13:49: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燃油的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油过滤器及燃油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商用卡车有双油箱车型,这种双油箱车辆多数采用双油箱底部油管连接的结构,利用连通器原理可采用一套进回油管路实现发动机供油。但是,这种供油系统双油箱底部油管一旦因外部障碍物发生刮碰失效后,就会发生燃油泄露。
3.现有的燃油过滤器大多只能适用一套供油系统,燃油过滤器放水时需要驾驶员旋拧放水螺塞,容易发生油水液体弄脏手的情况,在不方便洗手的户外进行放水操作会给驾驶员带来不利。此外,燃油过滤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更换时,需要将内部的纸质滤芯和外层的金属壳体一同拆解,由于金属壳体的回收难度较大,现有技术直接将拆卸下来的燃油过滤器扔掉,造成了金属壳体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油过滤器及燃油过滤系统,解决了现有的燃油过滤器只适用一套供油系统、驾驶员放水不方便及更换燃油过滤器造成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燃油过滤器,包括:壳体,包括可拆卸密封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限定出进油油道和出油油道,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有放水通道;进油转换件,其上设有第一油路接口和第二油路接口,所述第一油路接口和所述第二油路接口中的一个可选择地与所述进油油道连通;过滤组件,包括滤芯,所述滤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下壳体内并与所述下壳体围成与所述放水通道连通的第一空腔,所述滤芯的上端与所述上壳体密封连接,所述滤芯过滤后的油液能够经所述出油油道流出;放水组件,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底部且与所述放水通道连通,所述放水组件能够开启和关闭所述放水通道,所述滤芯过滤油液后产生的水能够流入所述放水通道。
7.作为一种燃油过滤器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油转换件包括t孔阀芯、进油转轴及进油手柄,所述t孔阀芯设置在所述进油油道内,所述进油转轴的一端与所述t孔阀芯相连,另一端伸出所述上壳体并与所述进油手柄相连,所述进油手柄能够通过所述进油转轴转动所述t孔阀芯,以使所述t孔阀芯将所述第一油路接口和所述第二油路接口中的一个与所述进油油道连通。
8.作为一种燃油过滤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放水组件包括水接头、水阀芯及防尘盖,所述水接头与所述放水通道连通,所述水阀芯设置在所述水接头的上端以开启和关闭所述放水通道,所述防尘盖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水接头的底端。
9.作为一种燃油过滤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放水组件还包括放水转轴和放水手柄,所述放水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水阀芯相连,另一端伸出所述下壳体并与所述放水手柄相连,所
述放水手柄能够通过所述放水转轴转动所述水阀芯,以开启和关闭所述放水通道。
10.作为一种燃油过滤器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壳体内侧的底壁上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的一侧的上部设有定位台阶槽,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滤芯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于所述装配孔内且其底面与装配孔的底面抵接,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台阶槽对应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定位在所述定位台阶槽内,所述支撑件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放水通道。
11.作为一种燃油过滤器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件的底端设有连通孔,所述放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处的水位报警器,所述水位报警器贯穿所述连通孔并伸入所述支撑件内,所述水位报警器被配置为所述支撑件内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水位报警器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轴线呈30
°‑
60
°
的夹角设置。
12.作为一种燃油过滤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的上部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的外周形成第二凹槽,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l橡胶座和压紧弹簧,所述l橡胶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滤芯的底端分别与所述l橡胶座和所述第一凹槽抵接,所述压紧弹簧设置在所述滤芯的上部,所述压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滤芯抵接且所述压紧弹簧能够将所述滤芯朝向所述l橡胶座和所述第一凹槽的方向压紧。
13.作为一种燃油过滤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下壳体围成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空腔,所述支撑件内设有容纳腔,所述支撑件沿自身周向设有若干个条形孔,所述条形孔连通所述第二空腔和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放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水能够依次经所述第二空腔、所述条形孔、所述容纳腔及所述连通孔进入所述放水通道。
14.一种燃油过滤系统,包括第一油箱、第二油箱、发动机及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燃油过滤器,所述第一油箱与所述第一油路接口通过第一进油管连通,所述第二油箱与所述第二油路接口通过第二进油管连通,所述发动机的进油口通过进油总管与所述出油油道连通,所述发动机的出油油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油箱和所述第二油箱中的一个连通。
15.作为一种燃油过滤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燃油过滤系统还包括回油转阀,所述回油转阀上设有一个进入回油口和两个回油出口,所述进入回油口与所述发动机的出油口连通,两个所述回油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箱和所述第二油箱连通,所述进入回油口可选择地与两个所述回油出口中的一个连通。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公开的燃油过滤器,由于具有第一油路接口和第二油路接口,使得该燃油过滤器适用于两套供油系统,增加了燃油过滤器的适用范围,增设的放水组件方便了驾驶员放水,使用一段时间后,直接将上壳体拆下并更换滤芯即可,避免了金属壳体的浪费并降低了过滤组件的保养成本。
17.本发明公开的燃油过滤系统的第一油路接口与第一油箱连接,第二油路接口与第二油箱连接,使得燃油过滤器适用于两套供油系统,设置放水组件避免了油水液体弄脏驾驶员手的现象发生,使用一段时间后,只更换内部的滤芯即可,避免了金属壳体的浪费。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燃油过滤器的第一个局部剖视图;
20.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燃油过滤器的剖视图;
21.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燃油过滤器的第二个局部剖视图;
22.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燃油过滤器的支撑件的剖视图;
23.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燃油过滤器的支撑件的俯视图;
24.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燃油过滤器的下壳体的剖视图;
25.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燃油过滤系统内的油液在一种工作状况下的流动示意图;
26.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燃油过滤系统内的油液在另一种工作状况下的流动示意图。
27.图中:
28.1、壳体;11、上壳体;1101、进油油道;1102、出油油道;12、下壳体;1201、放水通道;1202、装配孔;1203、定位台阶槽;1204、安装孔;121、螺栓;122、第一密封圈;
29.2、进油转换件;201、第一油路接口;202、第二油路接口;21、t孔阀芯;22、进油转轴;23、进油手柄;
30.3、过滤组件;301、第一空腔;302、第二空腔;31、滤芯;311、凸起结构;312、挡圈;313、第二密封圈;32、支撑件;3201、连通孔;3202、容纳腔;3203、条形孔;321、定位凸台;322、第一凹槽;323、第二凹槽;33、l橡胶座;34、压紧弹簧;
31.4、放水组件;41、水接头;42、水阀芯;43、防尘盖;44、放水转轴;45、放水手柄;46、水位报警器;
32.51、第一油箱;52、第二油箱;53、发动机;
33.61、第一进油管;62、第二进油管;63、进油总管;
34.7、回油转阀;701、进入回油口;702、回油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7.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8.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油过滤器,如图1至图6所示,该燃油过滤器包括壳体1、进油转换件2、过滤组件3及放水组件4,壳体1包括可拆卸密封连接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上限定出进油油道1101和出油油道1102,下壳体12的底部设有放水通道1201,进油转换件2上设有第一油路接口201和第二油路接口202,第一油路接口201和第二油路接口202中的一个可选择地与进油油道1101连通,过滤组件3包括滤芯31,滤芯31可拆卸安装在下壳体12内并与下壳体12围成与放水通道1201连通的第一空腔301,滤芯31的上端与上壳体11密封连接,滤芯31过滤后的油液能够经出油油道1102流出,放水组件4设置在下壳体12的底部且与放水通道1201连通,放水组件4能够开启和关闭放水通道1201,滤芯31过滤油液后产生的水能够流入放水通道1201。
40.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通过螺栓121固定连接,并通过第一密封圈122实现密封。滤芯31的上端设有凸起结构311,如图2所示,凸起结构311伸入出油油道1102内,凸起结构311与上壳体11之间通过挡圈312和第二密封圈313密封连接,挡圈312的下端与滤芯31抵接,挡圈312的上端与第二密封圈313抵接,使得第二密封圈313夹设在挡圈312、上壳体11及凸起结构311之间。
41.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油过滤器,由于具有第一油路接口201和第二油路接口202,使得该燃油过滤器适用于两套供油系统,增加了燃油过滤器的适用范围,增设的放水组件4方便了驾驶员放水,使用一段时间后,直接将上壳体11拆下并更换滤芯31即可,避免了金属壳体的浪费并降低了过滤组件3的保养成本。
42.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进油转换件2包括t孔阀芯21、进油转轴22及进油手柄23,t孔阀芯21设置在进油油道1101内,进油转轴22的一端与t孔阀芯21相连,另一端伸出上壳体11并与进油手柄23相连,进油手柄23能够通过进油转轴22转动t孔阀芯21,以使t孔阀芯21将第一油路接口201和第二油路接口202中的一个与进油油道1101连通。
43.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油路接口201与第二油路接口202垂直,如图3所示,此时第一油路接口201与进油油道1101连通,若要使第二油路接口202与进油油道1101连通,只需要逆时针转动进油手柄23(从进油手柄23下侧向上观察),进油手柄23即可通过进油转轴22带动t孔阀芯21转动,直至转动90
°
后,第二油路接口202通过t孔阀芯21与进油油道1101连通,第一油路接口201被t孔阀芯21关闭。
4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放水组件4包括水接头41、水阀芯42、防尘盖43、放水转轴44及放水手柄45,水接头41与放水通道1201连通,水阀芯42设置在水接头41的上端以开启和关闭放水通道1201,防尘盖43可拆卸设置在水接头41的底端。放水转轴44的一端与水阀芯42相连,另一端伸出下壳体12并与放水手柄45相连,放水手柄45能够通过放水转轴44转动水阀芯42,以开启和关闭放水通道1201。
45.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防尘盖43扣合在水接头41的底端,当需要放水时,首先拆下防
尘盖43,然后转动放水手柄45,放水手柄45通过放水转轴44带动水阀芯42转动,使得放水通道1201通过水阀芯42与外界连通,放水通道1201内的油水被放出,直至放水通道1201内的油水被全部放出,再转动放水手柄45,使得放水通道1201与外界隔绝,最后扣上防尘盖43。在其他实施例中,防尘盖43还可以旋拧在水接头41的底端,或者防尘盖43卡接在水接头41的底端,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46.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下壳体12内侧的底壁上设有装配孔1202,装配孔1202的一侧的上部设有定位台阶槽1203,如图1至图5所示,过滤组件3还包括用于支撑滤芯31的支撑件32,支撑件32安装于装配孔1202内且其底面与装配孔1202的底面抵接,支撑件32上设有与定位台阶槽1203对应的定位凸台321,定位凸台321定位在定位台阶槽1203内,支撑件32连通第一空腔301和放水通道1201。
47.具体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下壳体12上设有安装孔1204,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支撑件32的底端设有连通孔3201,如图1和图2所示,放水组件4还包括设置在安装孔1204处的水位报警器46,水位报警器46贯穿连通孔3201并伸入支撑件32内,水位报警器46被配置为支撑件32内外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发出报警信号,本实施例的预设水位为水位报警器46的顶端所在的位置。设置在水位报警器46能够在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发出警报信号,从而使驾驶员将过滤的油水放出,避免油水的液位过高而与过滤后的油液再次混合的现象发生。本实施例的水位报警器46呈倾斜设置,水位报警器46的轴线与壳体1的轴线呈30
°
的夹角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水位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水位报警器46的轴线与壳体1的轴线还可以为30
°‑
60
°
之间的其他角度。
48.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支撑件32与下壳体12围成与第一空腔301连通的第二空腔302,支撑件32内设有容纳腔3202,支撑件32沿自身周向设有若干个条形孔3203,条形孔3203连通第二空腔302和容纳腔3202,容纳腔3202通过连通孔3201与放水通道1201连通,第一空腔301内的水能够依次经第二空腔302、条形孔3203、容纳腔3202及连通孔3201进入放水通道1201。也就是说,滤芯31过滤油液产生的水能够从第一空腔301依次经第二空腔302、条形孔3203、容纳腔3202、连通孔3201流至放水通道1201,由于放水通道1201的体积较小,燃油过滤器实际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多数水流至支撑件32内外,使得支撑件32内外的水位逐渐上升,当支撑件32内外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水位报警器46报警。
49.如图4所示,支撑件32的上部形成第一凹槽322,第一凹槽322的底部的外周形成第二凹槽323,如图2所示,过滤组件3还包括l橡胶座33和压紧弹簧34,l橡胶座33设置在第二凹槽323内,滤芯31的底端分别与l橡胶座33和第一凹槽322抵接,压紧弹簧34设置在滤芯31的上部,压紧弹簧34的两端分别与上壳体11和滤芯31抵接且压紧弹簧34能够将滤芯31朝向l橡胶座33和第一凹槽322的方向压紧。
50.当车辆行驶里程到达更换滤芯31要求时,操作人员可拆卸下壳体12和上壳体11之间的螺栓121,将滤芯31抽出,再将新的滤芯31放入下壳体12内的支撑件32和l橡胶座33上,安装第二密封圈313和挡圈312,使得滤芯31与上壳体11密封连接,最后装上压紧弹簧34、第一密封圈122和螺栓121,使得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密封且固定连接,如上操作更换滤芯31时不需要扔掉滤芯31外周的金属件,避免了金属壳体的浪费并降低了过滤组件3的保养成本。
51.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油过滤系统,如图7和图8所示,该燃油过滤系统包括第一
油箱51、第二油箱52、发动机53及以上任一方案的燃油过滤器,第一油箱51与第一油路接口201通过第一进油管61连通,第二油箱52与第二油路接口202通过第二进油管62连通,发动机53的进油口通过进油总管63与出油油道1102连通,发动机53的出油油路可选择地与第一油箱51和第二油箱52中的一个连通。如图7和图8所示,回油转阀7上设有一个进入回油口701和两个回油出口702,进入回油口701与发动机53的出油口连通,两个回油出口702分别与第一油箱51和第二油箱52连通,进入回油口701可选择地与两个回油出口702中的一个连通。
52.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油过滤系统的第一油路接口201与第一油箱51连接,第二油路接口202与第二油箱52连接,使得燃油过滤器适用于两套供油系统,设置放水组件4避免了油水液体弄脏驾驶员手的现象发生,使用一段时间后,只更换内部的滤芯31即可,避免了金属壳体的浪费并降低了过滤组件3的保养成本。
53.具体地,当车辆需要燃用第一油箱51内的油液时,驾驶员顺时针转动进油手柄23(从进油手柄23下侧向上观察)使进油转轴22带动t孔阀芯21顺时针转动到如图3所示的状态,此时t孔阀芯21将第二油路接口202油路封堵,第一油路接口201油路开启,再将回油转阀7手柄逆时针转动到如图7所示的状态,则回油转阀7控制一个回油出口702与第一油箱51连通,另一个回油出口702与第二油箱52封堵,此时,第一油箱51内的油液依次经第一进油管61、第一油路接口201进入燃油过滤器的进油油道1101,再经过滤芯31过滤,经过过滤的油液进入到滤芯31内再向上进入出油油道1102,并从进油总管63流至发动机53为发动机53供油,多余的油液从回油转阀7流回第一油箱51内进行储存。
54.当车辆需要燃用第二油箱52内的油液时,驾驶员逆时针转动燃油过滤器的进油手柄23(从进油手柄23下侧向上观察),进油转轴22带动t孔阀芯21转动,当进油手柄23从图3转到如图1所示状态时,则此时t孔阀芯21将第二油路接口202的油路开启,第一油路接口201油路则处于封堵状态,再将回油转阀7手柄顺时针转动转到如图8所示状态,则回油转阀7控制一个回油出口702与第二油箱52连通,另一个回油出口702与第一油箱51封堵,此时,第二油箱52内的油液从第二进油管62、第二油路接口202进入燃油过滤器的进油油道1101,再经过滤芯31过滤,经过过滤的油液进入到滤芯31内再向上进入出油油道1102,并从进油总管63流至发动机53为发动机53供油,多余的油液从回油转阀7流回第二油箱52内进行储存。
55.油液经过滤芯31过滤后,其中的水份被分离出来并从第一空腔301沉入第二空腔302,当水量高于水位报警器46预设水位时,水位报警器46报警,驾驶员收到放水报警信息后,可打开防尘盖43,转动燃油过滤器的放水手柄45使之处于如图2所示状态,则燃油过滤器内部的水顺放水通道1201向下经水接头41排出,当放水完成后再转动燃油过滤器的放水手柄45使之处于如图1所示状态,再安装好防尘盖43,如上操作不会发生油水液体弄脏手的情况。
56.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