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微创小针刀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2-06-05 03:36: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小针刀疗法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创小针刀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适应症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小针刀疗法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3.小针刀疗法的工具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镵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为世人所重视。
4.专利文献cn204562307u公开了一种双刃针刀,包括手持柄,固定安装在手持柄上的针体,针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刀体,所述的刀体的端部设置有针刀平刃和与针刀平刃一侧相连接的针刀斜刃。该技术方案可以减少换刀作业,缩短手术时长。
5.专利文献cn210472226u公开了一种超声针刀,包括针柄和针头,针头与针柄之间连接有针杆,针杆与针柄的连接处形成有填装有药液的挤压腔,挤压腔的入液口连通有进液导管,挤压腔的出液口连通有出液导管,所述出液导管贯穿整个针杆,且出液导管贴靠针头与针杆的连接处。该技术方案方便对施针部位进行局部进行清洗或麻醉。
6.专利文献cn108784759a公开了一种关节内松解装置,包括导光芯、导光管、刀管,所述导光管套于导光芯外,所述刀管套于导光管外,所述导光芯、导光管、刀管下端齐平,所述刀管下端连接有刀片;所述刀管外还套有护套管,所述护套管下端侧壁沿轴向设有两个对称的滑槽,所述刀片两侧边嵌入滑槽内;所述两个对称的滑槽下端均设有门齿,所述门齿一端与滑槽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门齿与刀片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门齿向下一端通过联动机构随刀片与滑槽轴向相对运动开合;所述联动机构包括限位销、限位槽,所述限位销上端与刀片下端面连接,所述限位槽开设于门齿面向刀片侧,所述限位销下端垂直插入限位槽内。该技术方案方便观察施针部位,且能够在施针后取出剥离组织。
7.前述的小针刀在使用时,其仍会对行经部位进行切割,存在误切割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创小针刀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小针刀在针入口和行经部位之间行进时仍会切割组织,造成误切割的技术问题。
9.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0.一种微创小针刀,包括针杆、颚刀和颚刀开口调节装置,所述针杆的针刺端设有切割刃,所述颚刀设置在所述针刺端并与所述针杆可转动连接,两片所述颚刀分别设置在所述切割刃的两侧并与所述切割刃衔接形成刃面,所述颚刀开口调节装置用于调节两片所述
颚刀的开口角。
11.优选的,所述颚刀上设有蜗齿,所述颚刀开口调节装置包括蜗杆,所述蜗杆可转动设置在所述针杆的针孔内,其一端伸出于所述针杆,其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蜗齿配合的螺旋齿。蜗杆可转动设置在针杆的针孔内的方式有蜗杆与针杆间隙连接、蜗杆与针杆圆柱副连接、蜗杆与针杆螺纹副连接等,要避免螺旋齿影响蜗杆相对于针杆的转动。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蜗杆与所述针杆螺纹副连接。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蜗杆为中空杆。蜗杆为中空杆时,可以通过蜗杆向针刺端注入药液,比如消毒液,或者通过蜗杆吸出组织液。
14.优选的,所述切割刃为凹弧刃。凹弧刃的中部凹陷于针刺端,在切割组织时,未被切断组织会向凹弧刃的中部汇聚,而凹弧刃的中部为微创小针刀的最佳施力中心,其切割效果更好。
15.优选的,所述颚刀设有刃面和钝面,所述刃面设置在邻近另一颚刀的一侧,所述钝面设置在远离另一颚刀的一侧,所述刃面与所述钝面设有锐角,使用所述颚刀开口调节装置调节两片所述颚刀的开口角时,两片颚刀的尖端能够相接形成尖角。
16.前述的微创小针刀的使用方法,所述颚刀设有刃面和钝面,所述刃面设置在邻近另一颚刀的一侧,所述钝面设置在远离另一颚刀的一侧,所述刃面与所述钝面设有锐角,使用所述颚刀开口调节装置调节两片所述颚刀的开口角时,两片颚刀的尖端能够相接形成尖角,包括以下步骤:
17.穿刺过程中,使用所述颚刀开口调节装置调节两片所述颚刀的开口角,使两片颚刀的尖端能够相接形成尖角;
18.所述尖角到达组织病变部位时,使用所述颚刀开口调节装置调节两片所述颚刀的开口角,使两片颚刀的尖端之间形成切割刀口。
19.优选的,所述尖角到达组织病变部位时,使用所述颚刀开口调节装置调节两片所述颚刀的开口角,使所述切割刀口宽度大于所述针刃的宽度。
20.优选的,所述针刃为凸弧刃,针刺组织病变部位过程中,同时使用所述颚刀开口调节装置调节两片所述颚刀的开口角,使两片颚刀与所述针刃配合剪切组织。
21.优选的,退针过程中,使用所述颚刀开口调节装置调节两片所述颚刀的开口角,使两片颚刀的尖端能够相接形成尖角。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3.1.本发明的微创小针刀,通过颚口开口调节装置,可以调节两片所述颚刀的开口角,进而调节针刺端的刃面宽度,使刃面宽度宽于切割刃或窄于切割刃。穿刺时,刃面宽度窄于切割刃,可以降低穿刺负面影响,切割组织病变部位时,刃面宽度宽于切割刃,此时又不影响切割效率。
24.2.本发明的微创小针刀的使用方法,穿刺过程中,使用所述颚刀开口调节装置调节两片所述颚刀的开口角,使两片颚刀的尖端能够相接形成尖角,由于所述颚刀设有刃面和钝面,所述刃面设置在邻近另一颚刀的一侧,所述钝面设置在远离另一颚刀的一侧,所述刃面与所述钝面设有锐角,在两片颚刀的尖端能够相接形成尖角时,钝面朝向组织,且两片颚刀与切割刃配合后,使切割刃也形成钝面,其不会切割组织,但尖角对穿刺过程的影响又极小,在穿刺时可以降低穿刺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25.图1为一种微创小针刀的主视图。
26.图2为一种微创小针刀的剖视图。
27.图3为图2所示的微创小针刀的又一种使用状态图。
28.图4为图2所示的微创小针刀的又一种使用状态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针杆,11-切割刃,12-固定轴,13-减阻面,2-颚刀开口调节装置,21-手轮,22-管接口,23-药剂输送孔,24-螺旋齿,3-颚刀,31-刃面,32-钝面,33-蜗齿。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的形式说明本发明,以辅助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发明。除另有说明外,不应脱离本技术领域的技术知识背景理解以下的实施例及其中的技术术语。
31.实施例1:一种微创小针刀,参见图1-4,包括针杆1、颚刀3和颚刀开口调节装置2。
32.针杆1的针刺端设有切割刃11和固定轴12。
33.颚刀3设有固定轴穿孔,固定轴穿孔套设在固定轴12上,以使颚刀3设置在针刺端并与针杆1可转动连接。颚刀3有两片,两片颚刀3分别设置在切割刃11的两侧并与切割刃11衔接形成刃面。
34.颚刀开口调节装置2用于调节两片颚刀3的开口角。
35.参见图2,颚刀3上优选设有蜗齿33,蜗齿33数量根据所需设置的两片颚刀3的开口角需要设置即可。颚刀开口调节装置2优选包括蜗杆,蜗杆可转动设置在针杆1的针孔内,其一端伸出于针杆1形成操控端,其另一端设有用于与蜗齿33配合的螺旋齿24。蜗杆可转动设置在针杆的针孔内的方式有蜗杆与针杆间隙连接、蜗杆与针杆圆柱副连接、蜗杆与针杆螺纹副连接等,要避免螺旋齿影响蜗杆相对于针杆的转动。本实施例中,蜗杆与针杆1螺纹副连接,螺纹副连接便于精确调节两片颚刀3的开口角大小。
36.本实施例中,蜗杆优选为中空杆。蜗杆为中空杆时,管接口22可以连接药液储囊,可以通过蜗杆向针刺端注入药液,比如消毒液,也可以连接组织液吸囊,通过蜗杆吸出组织液。
37.参见图1-2,切割刃11优选为凹弧刃。凹弧刃的中部凹陷于针刺端,在切割组织时,未被切断组织会向凹弧刃的中部汇聚,而凹弧刃的中部为微创小针刀的最佳施力中心,其切割效果更好。
38.参见图1-2,颚刀3设有刃面31和钝面32,刃面31设置在邻近另一颚刀3的一侧,钝面32设置在远离另一颚刀3的一侧,刃面31与钝面32设有锐角,使用颚刀开口调节装置2调节两片颚刀3的开口角时,两片颚刀3的尖端能够相接形成尖角。
39.前述的微创小针刀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穿刺过程中,使用所述颚刀开口调节装置调节两片所述颚刀的开口角,使两片颚刀的尖端能够相接形成尖角;
41.尖角到达组织病变部位时,使用所述颚刀开口调节装置调节两片所述颚刀的开口角,使两片颚刀的尖端之间形成切割刀口,穿刺切割组织,组织病变部位切割完成后,进入退针步骤;
42.退针过程中,使用所述颚刀开口调节装置调节两片所述颚刀的开口角,使两片颚刀的尖端能够相接形成尖角。
43.根据需要,尖角到达组织病变部位时,使用颚刀开口调节装置调节两片所述颚刀的开口角,使所述切割刀口宽度大于所述针刃的宽度。
44.实施例2:一种微创小针刀,参见图1-4,包括针杆1、颚刀3和颚刀开口调节装置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部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切割刃为凸弧刃。这样,使用时,针刺组织病变部位过程中,同时使用所述颚刀开口调节装置调节两片所述颚刀的开口角,使两片颚刀与所述针刃配合剪切组织。这样切割组织的效率更高,但相应操作难度增大了。
45.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的说明。应当明白,实践中无法穷尽地说明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此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尽可能的阐述本发明得发明构思。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且未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进行取舍组合、具体参数进行试验变更,或者利用本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对本发明已公开的技术手段进行常规替换形成的具体的实施例,均应属于为本发明隐含公开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