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负载循环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20:08: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负载循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负载(m1)、第二负载(m2)、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延时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感应开关模块(sp1)和第一控制开关(sb1);第一继电器的主触点(km1)与第一负载(m1)串联,第二继电器的主触点(km2)与第二负载(m2)串联;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m1-a)与第一控制开关(sb1)串联并记作第一支路,第一支路连接在火线(l)和零线(n)之间;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辅助触点(km1-13)与第一控制开关(sb1)并联;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m2-a)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一辅助触点(km2-13)串联并记作第二支路,第二支路连接在火线(l)和零线(n)之间;延时继电器的线圈(kt1)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二辅助触点(km1-23)串联连接在火线(l)和零线(n)之间,第二继电器的第二辅助触点(km2-23)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二辅助触点(km1-23)并联;中间继电器的第一触点(k1-13)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m2-a)串联并记作第三支路,第三支路与第一支路并联;中间继电器的第二触点(k1-23)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m1-a)串联形成第四支路,第四支路与第二支路并联;中间继电器的线圈(k1)和延时继电器的触点(kt1-13)、感应开关模块(sp1)串联连接在火线(l)和零线(n)之间;感应开关模块(sp1)为常开开关,感应开关模块(sp1)在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第一负载(m1)或者第二负载(m2)故障时闭合;第一继电器的主触点(km1)、第一辅助触点(km1-13)和第二辅助触点(km1-23)均为常开触点,第二继电器的主触点(km2)、第一辅助触点(km2-13)和第二辅助触点(km2-23)均为常开触点,中间继电器的第一触点(k1-13)和第二触点(k1-23)为常开触点,延时继电器的触点(kt1-13)为常开触点;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m1-a)通电状态下吸合其主触点(km1)、第一辅助触点(km1-13)和第二辅助触点(km1-23);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m2-a)通电状态下吸合其主触点(km2)、第一辅助触点(km2-13)和第二辅助触点(km2-23);中间继电器的线圈(k1)通电状态下吸合其第一触点(k1-13)和第二触点(k1-23);延时继电器的线圈(kt1)通电后延时吸合其触点(kt1-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负载循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sb2)和第四控制开关(sb4),第一支路通过第二控制开关(sb2)连接火线(l)或者零线(n),第二支路通过第四控制开关(sb4)连接火线(l)或者零线(n)。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负载循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控制开关(sb2)和第四控制开关(sb4)均采用常闭开关。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负载循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控制开关(sb3),第三控制开关(sb3)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一辅助触点(km2-13)并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负载循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负载(m1)所在支路还串联有第一电机保护器(f1),第一电机保护器的触点(f1-1)串联在第一支路上;第二负载(m2)所在支路还串联有第二电机保护器(f2),第二电机保护器的触点(f2-1)串联在第二支路上;第一电机保护器的触点(f1-1)和第二电机保护器的触点(f2-1)均为常闭触点。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双负载循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负载(m1)所在支路还串联有第一断路器(qf1),第二负载(m2)所在支路还串联有第二断路器(qf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负载循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m1-a)
并联有第一指示灯(hl1),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m2-a)并联有第二指示灯(hl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负载循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负载(m1)和第二负载(m2)均为水泵,感应开关模块(sp1)采用压差控制开关,且感应开关模块(sp1)设置在第一负载(m1)所在水路和第二负载(m2)所在水路的交汇处。

技术总结
一种双负载循环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负载、第二负载、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延时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感应开关模块和第一控制开关;第一继电器的主触点与第一负载串联,第二继电器的主触点与第二负载串联。以运行状态的第一负载或者第二负载作为主负载,以闲置状态下的第一负载或者第二负载作为备用负载,本实用新型中,实现了主负载故障状态下自动切换到备用负载,且实现了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的循环切换,实现了备用负载的在线检修,为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所在工况的稳定可靠奠定了基础。第二负载所在工况的稳定可靠奠定了基础。第二负载所在工况的稳定可靠奠定了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夏阳 丁英明 陈来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1
技术公布日:2022/6/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