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易于拆卸的散热组件及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08:51: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拆卸的散热组件及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常见的电器柜,为增加散热效果,会在设备内也安装散热风扇,通过散热通道由电器柜顶部将热气排出,在内部的散热风扇的安装拆卸方向通常与散热通道延伸的方向相一致,即均沿竖直方向;并且在该散热风扇的底部的空间还会安装些零部件,当需要沿竖直方向进行拆卸时,存在要先拆装一系列零部件后才可拆除或者在底部进行拆除动作时,不便于观察到拆除位置,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当需要沿竖直方向对电器柜内部的散热风扇进行拆卸时,存在要先拆装一系列零部件后才可拆除,或者在底部进行拆除动作时,不便于观察到拆除位置,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易于拆卸的散热组件及散热装置。
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第一技术方案,一种易于拆卸的散热组件,其装设于电器柜,所述电器柜设有开口朝向前方的检修口、若干支撑梁和搭接于所述支撑梁上的固定梁;包括:散热管,其设有彼此连为一体的基体、第一滑动部和锁接部;所述基体与所述固定梁固接并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滑动部位于所述散热通道的下方并沿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推拉方向延伸;所述锁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前方并沿垂直于推拉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第一风扇组件,其适于由检修口脱出并设有第二滑动部、前板和第一风扇,所述第二滑动部搭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并相对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所述前板适于在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配合时抵接于所述锁接部;所述第一风扇的接线端朝向前方,所述第一风扇的风口适于在所述前板抵接于所述锁接部时对应所述散热通道;和第一紧固件,其贯穿所述前板并适于将所述前板锁固于所述锁接部。
6.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在第二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风扇组件,所述第二风扇组件与所述第一风扇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所述基体还设有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并朝向前方的过线孔;所述第二风扇组件设有固定部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适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基体固接时伸入所述散热通道,所述第二风扇的接线端朝向前方以便于与所述第二风扇的接线端连接的电线穿过所述过线孔。
7.基于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动部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滑动部对称并间隔设置形成支撑滑轨,每个所述第一滑动部均包括导向部和支撑部,所述导向部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基体固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导向部底端固接并与所述导向部垂直;
8.所述第一风扇组件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垂直于推拉方向的两端形成所述第二
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搭接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前板位于所述滑动板的前端并与所述滑动板固接并垂直;所述滑动板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风扇的安装孔。
9.基于第二技术方案,在第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风扇组件还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前板固接。
10.基于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五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管和第二管,其中,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连通形成所述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一管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管固接,所述锁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管的前方并与所述第一管固接;所述第二管适于与所述固定部固接并设有所述过线孔。
11.基于第五技术方案,在第六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管还与所述锁接部围合形成一用于与所述第一风扇的接线端连接的电线置入的电线槽。
12.第七技术方案,一种散热装置,包括:电器柜和第一技术方案至第六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易于拆卸的散热组件,所述电器柜设有开口朝向前方的检修口、若干支撑梁和搭接于所述支撑梁上的固定梁;所述易于拆卸的散热组件装设于所述电器柜。
13.基于第七技术方案,在第八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电器柜还设有顶板,所述顶板设有过孔,所述散热通道适于在所述基体与所述顶板固接时对应所述过孔,所述第二风扇适于所述固定部抵接所述顶板时穿过所述过孔并伸入所述散热通道;所述第二紧固件适于穿过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顶板并与所述基体固接。
14.基于第七技术方案,在第九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散热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散热器贴设于所述基体的外表面,其用于固定发热件并将发热件产生的热量导入所述散热通道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装设于所述散热器上并用于检测散热器的温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适于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实时温度高于第一阈值时,同时开启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实时温度低于第二阈值时,开启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的其中一个。
15.基于第九技术方案,在第十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报警器和检测器,所述检测器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电连接,所述报警器和所述检测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适于在所述检测器检测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中的一个出现故障时启动另一个,并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
16.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7.1、第一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紧固件将第一风扇组件和散热管进行锁固,并且通过滑动的方式进行抽出和安装,在拆卸时方便,并且第一风扇的接线端于前方以方便连接电线,且在拆卸维修时也便于拔除电线,方便拆卸;该设置能防止因为在柜体内部的风扇组件需要沿竖直方向拆卸时,要先拆装一系列零部件后才可拆除或者从底部拆除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18.2、第二技术方案,通过还包括第二风扇组件,防止因为仅有一个风扇时故障而导致停机,并且第二风扇适于伸入散热通道,散热通道内的气体不会漏出,防止影响周围电器件,第二风扇的接线端朝向前方以便于与第二风扇的接线端连接的电线穿过过线孔与电源连接,从而方便安装和拆卸;第一风扇组件和第二风扇组件位于散热通道的两端,增加散热效果。
19.3、第三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滑动部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滑动部对称并间隔设置形成支撑滑轨,第一风扇组件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垂直于推拉方向的两端形成所述第二滑动部,从而实现第一风扇组件的滑动和支撑作用,便于加工。
20.4、第四技术方案,通过把手与前板固接,从而方便推拉。
21.5、第五技术方案,通过基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风扇组件和第二风扇组件分别对应第一管和第二管实现独立安装,方便根据机型,来调整是否同时使用第一风扇组件和第二风扇组件,而不需要更改原有的风道及散热器等,通用性好,当仅选用其中的一个时,拆除相应的第一管或第二管,并能减少散热组件所占的空间。
22.6、第六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管还与锁接部围合形成一用于与第一风扇的接线端连接的电线置入的电线槽,从以方便电线的固定,并且电线槽也位于前方,方便用户操作。
23.7、第七技术方案,一种散热装置包括电器柜和第二技术方案至第六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易于拆卸的散热组件,该散热装置在拆卸散热组件时方便,便于维修。
24.8、第八技术方案,通过电器柜还设有顶板,顶板起到防护作用,可用于防止灰尘由顶部进入电器柜内部,且第二紧固件适于穿过固定部和顶板并与基体固接,从而实现第二风扇组件的固定。
25.9、第九技术方案,通过散热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根据发热量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同时开启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节省能源,增加使用寿命,并防止器件超负荷工作时散热器表面温度过高,导致器件的故障。
26.10、第十技术方案,通过报警器、检测器与控制器,从而对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使用状况进行监测,当其中一个异常断开时,确保另一个打开,减少因风扇故障而导致停机的概率,并提醒用户检修。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实施例一中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29.图2为实施例一中散热组件的爆炸图;
30.图3为实施例一中第一风扇组件的立体图;
31.图4为实施例一中第二风扇组件的立体图;
32.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33.电器柜10;检修口101;支撑梁102;固定梁103;顶板104;散热组件20;散热管1;基体11;过线孔111;第一管112;第二管113;第一滑动部12;导向部121;支撑部122;锁接部13;螺钉孔131;电线槽14;第一风扇组件2;滑动板21;前板22;螺钉过孔221;第一风扇23;把手24;第二风扇组件3;固定部31;第二风扇32;
34.散热器30;温度传感器40;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37.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38.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39.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40.实施例一:
41.参考图1,图2,一种散热装置,包括电器柜10、易于拆卸的散热组件20、第二紧固件、散热器30、温度传感器40、控制器、报警器和检测器。
42.参考图1,电器柜10设有检修口101、若干支撑梁102、固定梁103和顶板104。电器柜10形状大致为架体,检修口101的开口朝向前方,前方指的是朝向用户所在的位置的方位,以便于用户对电器柜10内部进行检修。电器柜10包括若干支撑梁102,支撑梁102沿检修口101延伸方向延伸并于电器柜10两侧均布,固定梁103搭接于支撑梁102上,沿垂直于检修口101延伸方向的延伸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梁103设有四个。顶板104于电器柜10的顶端设置,顶板104设有过孔,顶板104起到防护作用,可用于防止灰尘由顶部进入电器柜10内部。
43.参考图2,易于拆卸的散热组件20装设于电器柜10,包括散热管1、第一风扇组件2、第一紧固件、第二风扇组件3。
44.散热管1设有彼此连为一体的基体11、第一滑动部12和锁接部13;其中,基体11与固定梁103和顶板104固接,并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散热通道和与散热通道连通并朝向前方的过线孔111;具体的,基体1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管112和第二管113,第一管112与第二管113连通形成散热通道,散热通道适于在第二管113与顶板104固接时对应过孔;第一管112的前后方均与一固定梁103固接以固定,第二管113的前后方均与一固定梁103固接以固定,从而实现第一管112和第二管113的固定,固定的方式可以是螺钉固定,便于拆卸;第二管113的管壁设有过线孔111。
45.第一滑动部12沿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推拉方向延伸;第一滑动部12数量为两组,两
组第一滑动部12对称并间隔设置形成支撑滑轨,每个第一滑动部12均包括导向部121和支撑部122,导向部121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与基体11固接,支撑部122与导向部121底端固接并与导向部121垂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部12位于第一管112的下方并与第一管112固接,即位于散热通道的下方,导向部121与基体11的第一管112固接。第一滑动部12可以通过弯折来成型,加工方便。
46.锁接部13沿垂直于推拉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锁接部13上设有螺钉孔131,其位于第一管112和第一滑动部12的前方并与第一管112固接,锁接部13与第一管112还围合形成一电线槽14。
47.参考图3,第一风扇组件2适于由检修口101脱出,其设有滑动板21、前板22、第一风扇23和把手24,滑动板21垂直于推拉方向的两端形成第二滑动部,第二滑动部搭接于第一滑动部12并相对第一滑动部12滑动,具体的,第一滑动部12的导向部121供第二滑动部滑动导向,第一滑动部12的支撑部122供第二滑动部搭接;滑动板21上还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风扇23的安装孔。
48.前板22设有螺钉过孔221,前板22位于滑动板21的前端并与滑动板21固接并垂直,前板22适于在第二滑动部与第一滑动部12滑动配合时抵接于锁接部13;
49.第一风扇23的接线端朝向前方以方便连接电线,且在拆卸维修时也便于拔除电线,方便拆卸,将与第一风扇23的接线端连接的电线置入电线槽14以方便电线的固定,并且电线槽14也位于前方,方便用户操作。第一风扇23的风口适于在前板22抵接于锁接部13时对应散热通道,以便排风。
50.第一紧固件,其为螺钉,其贯穿前板22的螺钉过孔221与锁接部13的螺钉孔131螺接以将前板22锁固于锁接部13。
51.把手24,把手24与前板22固接以便于抽拉。
52.参考图4,第二风扇组件3,其形状与第一风扇组件2大致相似,并与第一风扇组件2分别位于散热通道的两端以便于将冷空气导入散热通道,将热空气由散热通道导出。第二风扇组件3设有固定部31和第二风扇32,固定部31适于与基体11固接,具体的,固定部31适于与第二管113固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紧固件使固定部31和第二管113固接,第二紧固件适于穿过固定部31和顶板104并与基体11的第二管113固接。
53.第二风扇32适于固定部31与基体11固接时伸入散热通道,这样散热通道内的气体不会漏出影响其他电器件;第二风扇32的接线端朝向前方以便于与第二风扇32的接线端连接的电线穿过过线孔111与电源连接。在拆除第二紧固件后,将第二风扇组件3提起,再拔掉第二风扇32的接线端的电线即可完成拆卸,从而方便拆卸,同理,安装也方便。为便于第二风扇组件3的提起,第二风扇组件3还设有背离并垂直于固定部31的受力部,从而在提起时,可对受力部进行受力,从而便于提起。
54.通过基体1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管112和第二管113,第一风扇组件2和第二风扇组件3分别对应第一管112和第二管113实现独立安装,方便根据机型,来调整是否同时使用第一风扇组件2和第二风扇组件3,而不需要更改原有的风道及散热器30等,通用性好,如在本实施例中,若某一机型仅需第二风扇组件3即可完成散热,将第一风扇组件2和第一管112拆除后,也不影响第二风扇组件3正常的散热,并能减少散热组件所占的空间。
55.参考图2,散热器30贴设于基体11的外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其贴设于第二管113的
外表面;散热器30用于固定发热件并将发热件产生的热量导入散热通道内;
56.温度传感器40装设于散热器30上,用于检测散热器30温度。
57.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40、第一风扇23和第二风扇32电连接,控制器适于在温度传感器40检测实时温度高于第一阈值时,同时开启第一风扇23和第二风扇32,增加散热效果;在温度传感器40检测实时温度低于第二阈值时,开启第一风扇23和第二风扇32的其中一个。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根据实际使用时进行设置,根据发热量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同时开启,节省能源,增加使用寿命,并防止器件超负荷工作时散热器30表面温度过高,导致器件故障。
58.报警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检测器与第一风扇23、第二风扇32和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在检测器检测第一风扇23和第二风扇32中的一个出现故障时启动另一个,并控制报警器报警。从而对第一风扇23和第二风扇32的使用状况进行监测,当其中一个异常断开时,确保另一个打开,减少因风扇故障而导致停机的概率,并提醒用户检修。报警器可以安装于电器柜10的顶板104上以便于用户观察。
59.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