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良好减震的防滑鞋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08:38: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减震的防滑鞋。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号cn201621464772.1中公开了一种减震鞋底,所述减震鞋底包括大底和设于大底上表面的多个空心弹性球,所述多个空心弹性球按尺寸大小排布于大底上,并通过热压固定于大底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空心弹性球制成减震鞋底,通过对弹性球对力的传导,存在单一性,小球只能通过中部的空心对力进行缓冲,缓冲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本实用新型推出了一种具有良好减震的防滑鞋。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减震的防滑鞋,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具有良好减震的防滑鞋,包括:鞋面、鞋底、减震机构和鞋底面,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鞋底内部,所述鞋面与鞋底采用线性缝合,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鞋底底部,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空间与第二减震空间,所述第一减震空间设置在鞋外沿处,所述第二减震空间设置在第一减震空间内侧,所述第一减震空间内部设有若干个减震小球,所述减震小球填充满第一减震空间,所述第二减震空间内包括弹性层,所述弹性层上层设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与弹性层相对应,其中,第一减震空间与第二减震空间在同一平面,可以同时对鞋子进行减震效果,使鞋子不同地点不同受力,受到的减震效果不一样,其中,第一减震空间与第二减震空间,都可以对。
6.进一步地,所述鞋底包括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与鞋面底部连接,所述连接层下部设有鞋中底,所述鞋中底下层设有减震机构,所述鞋子对脚的力与脚对鞋子的力,都经过减震机构使减震机构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所述减震机构下部设有鞋大底。
7.进一步地,所述鞋面包括鞋帮,所述鞋帮上部设有鞋网格,鞋网格可以增加鞋子的表面透气性,所述鞋网格上设有鞋带。
8.更进一步地,所述鞋底面包括鞋底面上部与鞋底面下部,所述鞋底面上部包括第一防滑块,所述第一防滑块之间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防滑块内侧设有第一耐磨块,所述第一耐磨块与第一防滑块之间设有弧形凹槽。
9.进一步地,所述鞋底面下部包括第二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可以防止鞋底面底部的抓地性,所述第二防滑块内侧设有第二耐磨块,耐磨块可以增加鞋子的。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空间中的减震小球不规则分布在第一减震空间内,不规则分布可能更有效的来减缓力之间的作用,使力可以更加快速的进行缓冲,缓冲效果更好。
11.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2.1.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减震空间与第二减震空间进行配合,使人在行走时,脚通过鞋子给地面的力在经过鞋底中的减震机构时,第一减震空间内设有若干个减震小球,可
以彼此之间进行动能转动,使小球在第一减震空间内运动使其减震,地面的反作用力,在经过第一减震空间使也会被使削弱,第二减震空间通过海绵层与弹性层对力进行减震,从而增加鞋子的减震效果,使鞋子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二减震空间在减震的同时还为鞋子提供一定的弹性,使鞋子行走更加的轻盈,通过第一与第二减震空间的配合,使鞋子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1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机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减震空间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面示意图。
20.附图标记列表:鞋面1、鞋帮11、鞋网格12、鞋带13、鞋底2、连接层21、鞋中底22、鞋大底23、减震机构3、第一减震空间31、减震小球311、第二减震空间32、弹性层321、海绵层322、鞋底面4、鞋底面上部41、第一防滑块411、第一凹槽412、第一耐磨块413、弧形凹槽414、鞋底面下部42、第二防滑块421、第二耐磨块422。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2.参考图1至图5,如图1至图5所示:
23.一种具有良好减震的防滑鞋,包括:鞋面1、鞋底2、减震机构3和鞋底面4,所述减震机构3设置在鞋底2内部,所述鞋面1与鞋底2采用线性缝合,所述减震机构3设置在鞋底2底部,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第一减震空间31与第二减震空间32,所述第一减震空间31设置在鞋外沿处,所述第二减震空间32设置在第一减震空间31内侧,所述第一减震空间31内部设有若干个减震小球311,所述减震小球311填充满第一减震空间31,所述第二减震空间32内包括弹性层321,所述弹性层321上层设有海绵层322,所述海绵层322与弹性层321相对应,其中,第一减震空间31与第二减震空间32在同一平面,可以同时对鞋子进行减震效果,使鞋子不同地点不同受力,受到的减震效果不一样,所述第一减震空间31与第二减震空间32之间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对不同的地方进行减震效果,增强鞋子减震结构。
24.所述鞋底2包括连接层21,所述连接层21与鞋面1底部连接,所述连接层21下部设有鞋中底22,所述鞋中底22下层设有减震机构2,所述减震机构2下部设有鞋大底23。
25.所述鞋面1包括鞋帮11,所述鞋帮11上部设有鞋网格12,所述鞋网格12上设有鞋带13。
26.所述鞋底面4包括鞋底面上部41与鞋底面下部42,所述鞋底面上部包括第一防滑块411,所述第一防滑块411之间设有第一凹槽412,所述第一防滑块411内侧设有第一耐磨
块413,所述第一耐磨块413与第一防滑块411之间设有弧形凹槽414,所述第一凹槽421与弧形凹槽414的设立为了使鞋子底面具有凹凸感,使耐磨块与防滑块具有更好的抓力力,增加鞋子的防滑能力。
27.所述鞋底面下部42包括第二防滑块421,所述第二防滑块421内侧设有第二耐磨块422,所述第二防滑块421与第二耐磨块422可以防止底部鞋底面42具有具有防滑耐磨的功能。
28.所述第一减震空间31中的减震小球311不规则分布在第一减震空间31内,所述减震小球311填满了第一减震空间31,使小球可以在第一减震空间31内部进行小规模的运动,使力得到减缓,同时运动的时候个小球之间也可以进行力的传导,来对鞋底进行减震效果。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良好减震的防滑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面(1)、鞋底(2)、减震机构(3)和鞋底面(4),所述减震机构(3)设置在鞋底(2)内部,所述鞋面(1)与鞋底(2)采用线性缝合,所述减震机构(3)设置在鞋底(2)底部,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第一减震空间(31)与第二减震空间(32),所述第一减震空间(31)设置在鞋外沿处,所述第二减震空间(32)设置在第一减震空间(31)内侧,所述第一减震空间(31)内部设有若干个减震小球(311),所述减震小球(311)填充满第一减震空间(31),所述第二减震空间(32)内包括弹性层(321),所述弹性层(321)上层设有海绵层(322),所述海绵层(322)与弹性层(321)相对应,其中,第一减震空间(31)与第二减震空间(32)在同一平面,可以同时对鞋子进行减震效果,使鞋子不同地点不同受力,受到的减震效果不一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减震的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2)包括连接层(21),所述连接层(21)与鞋面(1)底部连接,所述连接层(21)下部设有鞋中底(22),所述鞋中底(22)下层设有减震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3)下部设有鞋大底(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减震的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1)包括鞋帮(11),所述鞋帮(11)上部设有鞋网格(12),所述鞋网格(12)上设有鞋带(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减震的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面(4)包括鞋底面上部(41)与鞋底面下部(42),所述鞋底面上部包括第一防滑块(411),所述第一防滑块(411)之间设有第一凹槽(412),所述第一防滑块(411)内侧设有第一耐磨块(413),所述第一耐磨块(413)与第一防滑块(411)之间设有弧形凹槽(4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良好减震的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面下部(42)包括第二防滑块(421),所述第二防滑块(421)内侧设有第二耐磨块(42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减震的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空间(31)中的减震小球(311)不规则分布在第一减震空间(31)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减震的防滑鞋,包括:鞋面、鞋底、减震机构、鞋底面,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鞋底内部,所述鞋面与鞋底采用线性缝合,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鞋底底部,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空间与第二减震空间,所述第一减震空间设置在鞋外沿处,所述第二减震空间设置在第一减震空间内侧,所述第一减震空间内部设有若干个减震小球,所述减震小球填充满第一减震空间,所述第二减震空间内包括弹性层,所述弹性层上层设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与弹性层相对应,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减震空间与第二减震空间进行配合,从而增加鞋子的减震效果,使鞋子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使鞋子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使鞋子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龚文剑 龚伟伟 龚大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金萨克服饰皮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7
技术公布日:2022/6/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