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的制作方法

2022-06-02 02:51: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属于太阳能电池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市面上有不同形状的太阳能瓦,有平板的,不能够和建筑瓦片的波浪结构切合,整体造型单一,且面积有限,不能够在顶面形成大面的光电转换,此外还有光电瓦需要通过支架进行安装固定,整体造价成本高,需要钻孔安装固定,整体安装效率低,且不能够直接铺设在屋顶,形成功能性的使用。
3.公开号cn202957272u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电瓦,包括玻璃、光伏电池片组件和包覆在玻璃四周的密封件,光伏电池片经热熔胶膜压合在两层玻璃之间,在玻璃上设有安装定位孔;密封件包括左右勾搭组件和上下封盖组件,勾搭组件由勾件和搭件组成,勾件一侧为包覆玻璃的卡槽,另一侧为“「”状挂钩,搭件的一侧为包覆玻璃的卡槽,另一侧为“u”状搭钩;上下封盖组件由上封件和下盖件组成,上封件和下盖件均呈“f”形,下盖件外形尺寸大于上盖件,且下盖件外侧呈弧形过渡,上述公开技术方案中,以平板结构为主体,用于光电转换的效率低,局限性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提供的一种通过主体架之间形成密封搭接结构,对光伏板拼合形成密封结构的光伏瓦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5.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包括主体架、光伏膜,光伏膜置于主体架上,主体架整体为波纹装设置,主体架中部镂空,且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等距置于主体架内,且连接主体架两端,主体架一侧设置有第一搭接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搭接部,第一搭接部和第二搭接部对应,且第一搭接部内侧设置有密封条,主体架上两端对应设置有限位板、下支撑条,限位板置于主体架一端,限位板包括脊限位板、谷限位板,脊限位板置于主体架波脊位置,且高出主体架表面3-5mm,谷限位板置于主体架波谷位置,且高出主体架表面3-5mm,谷限位板、脊限位板相互连接,下支撑条置于主体架另一端底部,且和限位板对应,主体架边缘设置有内嵌槽,光伏膜对应胶合置于内嵌槽内,光伏膜为多层结构,分别为pet面层、eva胶层、光伏片层、纤维层、下胶层、底板;
6.所述主体架为铝合金一体成型,支撑杆和主体架为一体结构,支撑杆截面斜向设置;
7.所述谷限位板、脊限位板为橡胶结构,谷限位板、脊限位板嵌合置于主体架上;
8.所述第二搭接部为上弯结构,且表面设置有橡胶层,第二搭接部内部设置有弹性金属片;
9.所述下支撑条沿着主体架另一端底部设置,且延伸至主体架两端,下支撑条设置有多个,且等距沿着支撑杆轴向分布;
10.所述光伏膜嵌合置于内嵌槽内,光伏膜表面的pet面层边缘延伸至主体架边沿,且和主体架之间采用密封胶粘合;
11.所述底板为金属薄板,和主体架内嵌槽边缘焊接固定。
12.有益效果:
13.一、能够密封拼合,避免底部渗透,影响光伏瓦片的遮挡使用;
14.二、支撑稳定,支撑杆连接加强,光伏片密封防护效果好;
15.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的立体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的主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的主体架的立体结构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的光伏片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
21.1、主体架;2、谷限位板;3、脊限位板;4、光伏膜;5、第一搭接部;6、下支撑条;7、内嵌槽;8、第二搭接部;9、支撑杆;10、pet面层;11、光伏片层;12、纤维层;13、下胶层;14、底板;15、eva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3.根据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包括主体架1、光伏膜4,光伏膜4置于主体架1上,主体架1整体为波纹装设置,主体架1中部镂空,且设置有多个支撑杆9,支撑杆9等距置于主体架1内,且连接主体架1两端,主体架1一侧设置有第一搭接部5,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搭接部8,第一搭接部5和第二搭接部8对应,且第一搭接部5内侧设置有密封条,主体架1上两端对应设置有限位板、下支撑条6,限位板置于主体架1一端,限位板包括脊限位板3、谷限位板2,脊限位板3置于主体架1波脊位置,且高出主体架1表面3-5mm,谷限位板2置于主体架1波谷位置,且高出主体架1表面3-5mm,谷限位板2、脊限位板3相互连接,下支撑条6置于主体架1另一端底部,且和限位板对应,主体架1边缘设置有内嵌槽7,光伏膜4对应胶合置于内嵌槽7内,光伏膜4为多层结构,分别为pet面层10、eva胶层15、光伏片层11、纤维层12、下胶层13、底板14;
24.所述主体架1为铝合金一体成型,支撑杆9和主体架1为一体结构,支撑杆9截面斜向设置;
25.所述谷限位板2、脊限位板3为橡胶结构,谷限位板2、脊限位板3嵌合置于主体架1上;
26.所述第二搭接部8为上弯结构,且表面设置有橡胶层,第二搭接部8内部设置有弹性金属片;
27.所述下支撑条6沿着主体架1另一端底部设置,且延伸至主体架1两端,下支撑条6设置有多个,且等距沿着支撑杆9轴向分布;
28.所述光伏膜4嵌合置于内嵌槽7内,光伏膜4表面的pet面层10边缘延伸至主体架1
边沿,且和主体架1之间采用密封胶粘合;
29.所述底板14为金属薄板,和主体架1内嵌槽7边缘焊接固定;
30.使用时,将主体架1对应搭接,通过主体架1上的第一搭接部5对应和另一主体架1上的第二搭接部8搭接,通过第一搭接条内侧的密封条进行密封贴合,然后通过主体架1的端部进行搭接,使得主体架1另一端的下支撑条6盖合置于另一主体架1移动的谷限位板2、脊限位板3上,形成整体的盖合,通过逐一的安装铺设,形成整体的盖合,且搭接位置形成密封,避免雨水等伸入内部,达到密封铺装的目的。
3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架(1)、光伏膜(4),光伏膜(4)置于主体架(1)上,主体架(1)整体为波纹装设置,主体架(1)中部镂空,且设置有多个支撑杆(9),支撑杆(9)等距置于主体架(1)内,且连接主体架(1)两端,主体架(1)一侧设置有第一搭接部(5),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搭接部(8),第一搭接部(5)和第二搭接部(8)对应,且第一搭接部(5)内侧设置有密封条,主体架(1)上两端对应设置有限位板、下支撑条(6),限位板置于主体架(1)一端,限位板包括脊限位板(3)、谷限位板(2),脊限位板(3)置于主体架(1)波脊位置,且高出主体架(1)表面3-5mm,谷限位板(2)置于主体架(1)波谷位置,且高出主体架(1)表面3-5mm,谷限位板(2)、脊限位板(3)相互连接,下支撑条(6)置于主体架(1)另一端底部,且和限位板对应,主体架(1)边缘设置有内嵌槽(7),光伏膜(4)对应胶合置于内嵌槽(7)内,光伏膜(4)为多层结构,分别为pet面层(10)、eva胶层(15)、光伏片层(11)、纤维层(12)、下胶层(13)、底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1)为铝合金一体成型,支撑杆(9)和主体架(1)为一体结构,支撑杆(9)截面斜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谷限位板(2)、脊限位板(3)为橡胶结构,谷限位板(2)、脊限位板(3)嵌合置于主体架(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搭接部(8)为上弯结构,且表面设置有橡胶层,第二搭接部(8)内部设置有弹性金属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条(6)沿着主体架(1)另一端底部设置,且延伸至主体架(1)两端,下支撑条(6)设置有多个,且等距沿着支撑杆(9)轴向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膜(4)嵌合置于内嵌槽(7)内,光伏膜(4)表面的pet面层(10)边缘延伸至主体架(1)边沿,且和主体架(1)之间采用密封胶粘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4)为金属薄板,和主体架(1)内嵌槽(7)边缘焊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属于太阳能电池领域。包括主体架、光伏膜,光伏膜置于主体架上,主体架整体为波纹装设置,主体架中部镂空,且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等距置于主体架内,且连接主体架两端,主体架一侧设置有第一搭接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搭接部,第一搭接部和第二搭接部对应,且第一搭接部内侧设置有密封条,主体架上两端对应设置有限位板、下支撑条,限位板置于主体架一端,限位板包括脊限位板、谷限位板,脊限位板置于主体架波脊位置,能够密封拼合,避免底部渗透,影响光伏瓦片的遮挡使用。瓦片的遮挡使用。瓦片的遮挡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熠曦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9
技术公布日:2022/6/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