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微针片材以及敷贴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01 20:44: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涉及微针片材以及敷贴器。


背景技术:

2.已知用于经由皮肤投予活性成分的微针片材。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具备大致沿着片材的主面形成于该片材的多个微针的微针片材。在该微针片材中,通过将片材弯曲,微针从主面立起,立起的该微针刺入皮肤。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87392号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7.期望确保微针操作时的安全性。
8.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9.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微针片材具备:片材主体,所述片材主体具有主面;以及至少一个微针,所述至少一个微针形成于片材主体,并且处于沿着主面倒伏的状态。至少一个微针分别具有:根部,所述根部位于片材主体的第一侧;以及尖端,所述尖端朝向该第一侧的相反侧即片材主体的第二侧。通过将片材主体的第一部分从第一侧弯曲,位于该第一部分的微针从主面立起,该立起的微针被应用于皮肤。
10.在这样的方式中,微针处于沿着片材主体的主面倒伏的状态直至片材主体弯曲为止。这意味着微针的尖端未从该主面上突出直至微针被应用于皮肤为止。因此,只要不将微针片材应用于皮肤,就不用担心微针碰到或挂到其他物体。其结果是,能够确保微针操作时的安全性。
11.发明的效果
12.根据本公开的一方式,能够确保微针操作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3.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微针片材的一例的俯视图。
14.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微针片材的两种状态的图。
15.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微针片材的使用方法的一例的图。
16.图4是表示微针的立起的一例的图。
17.图5是表示与实施方式的微针片材相关的体外(in vitro)试验的结果的照片。
18.图6是从下方观察实施方式的敷贴器(applicator)的一例的立体图。
19.图7是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的敷贴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20.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敷贴器的使用方法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同等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22.[微针片材的结构]
[0023]
参照图1以及图2,对实施方式的微针片材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微针片材10的一例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微针片材10的两种状态的图。
[0024]
微针片材10是用于对生物体内经皮投予任意的活性成分(例如药剂)的器具。在图1的例子中,微针片材10呈带状(细长的矩形)。微针片材10具备薄板状的片材主体11和形成于该片材主体11的至少一个微针12。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沿着长边的方向称为微针片材10(或片材主体11)的长度方向,将沿着短边的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微针片材10(或片材主体11)的宽度方向。将与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称为微针片材10(或片材主体11)的厚度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长度方向上的片材主体11的两端称为第一端13以及第二端14,将第一端13侧称为第一侧91,将第二端14侧称为第二侧92。第二侧92是第一侧91的相反侧。片材主体11的长度方向也可以说是从第一端13(第一侧91)延伸至第二端14(第二侧92)的方向。片材主体11具有从第一端13(第一侧91)延伸至第二端14(第二侧92)的主面11a。
[0025]
在一例中,微针片材10具备多个微针12。各微针12的厚度(沿着厚度方向的长度)与片材主体11的厚度相同。多个微针12以在片材主体11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上分别将2个以上的微针12排列成一列的方式形成。各个微针12以根部位于片材主体11的第一侧91且尖端朝向片材主体11的第二侧92的方式形成。即,从微针12的根部延伸至尖端的微针12的侧面与主面11a平行或大致平行。需要说明的是,一部分微针12的朝向也可以与其他微针12的朝向不同。
[0026]
在本公开中,将微针12的尖端朝向的方向、即连结第一侧和第二侧的方向也称为微针片材10(或片材主体11)的第一方向。另外,将在主面11a上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也称为微针片材10(或片材主体11)的第二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是长度方向,第二方向是宽度方向。
[0027]
在提供微针片材10的时间点(即,使用前的时间点),微针片材10处于未弯曲的笔直状态。在本公开中,将该状态也称为“第一状态”。另一方面,在使用微针片材10时,微针片材10以在与微针12的尖端的朝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曲面的方式成为片材主体11的至少一部分被弯曲的状态。在本公开中,将该状态也称为“第二状态”。例如,片材主体11以沿着与微针12的尖端的朝向正交或大致正交的方向形成曲面的方式弯曲。如图2所示,微针片材10能够从第一状态s1转移到第二状态s2,也能够从第二状态s2返回到第一状态s1。在图2所示的第二状态s2下,片材主体11以沿着与微针12的尖端的朝向正交的方向形成曲面的方式弯曲。
[0028]
在第一状态s1下,各微针12不从片材主体11的主面11a立起,而处于沿着主面11a倒伏的状态。换句话说,多个微针12各自的尖端朝向第二端14(第二侧92)。或者,也可以说是各微针12与片材主体11(主面11a)所成的角度为0
°
或大致0
°

[0029]
第二状态s2是片材主体11因片材主体11的第一端13的移动而弯曲从而产生的。例如,第二状态s2是由于片材主体11弯曲成锐角而产生的。在该第二状态s2下,位于片材主体
11的弯曲部分的至少一个微针12从主面11a立起。在本公开中,为了方便起见,将该弯曲的部分称为“第一部分”。位于微针片材10的第一部分的微针12与主面11a所成的角度通过该第一部分被弯曲而变化。具体而言,该角度从0
°
或大致0
°
增加到更大的值(例如,10~90
°
之间的任意值)。立起的微针12被应用于皮肤。在本公开中,“微针被应用于皮肤”的表述是指至少微针的尖端与皮肤的表面接触。该表述还可以指通过该微针在皮肤上产生微细的刺伤。
[0030]
当弯曲的第一部分返回到原来的笔直的状态时,位于第一部分的微针12与主面11a所成的角度减小。即,微针片材10从第二状态s2返回到第一状态s1。该角度可以再次减小至0
°
或大致0
°
,也可以不返回至0
°
或大致0
°

[0031]
在本实施方式中,微针12为三角形,但微针的形状没有任何限定。在图1的例子中,微针12的大小以及朝向是均一的,但其大小以及朝向的至少一方也可以不是均一的。在微针12为三角形的情况下,其尖端的角度的下限例如可以为10
°
或20
°
,其角度的上限例如可以为150
°
或120
°
。微针片材10中的微针12的分布可以是均一的,也可以不是均一的。例如,在沿着长度方向观察微针片材10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包含一个以上的微针12的区域(针区域)和不包含微针12的区域(间隙区域)交替地存在的方式,在片材主体11形成多个微针12。
[0032]
微针片材10的尺寸并未限定。具体而言,厚度的下限可以为5μm、10μm、20μm、30μm、40μm或50μm,厚度的上限可以为1000μm、500μm、300μm、200μm、150μm、100μm、90μm、80μm、70μm、60μm或50μm。该厚度既是片材主体11的厚度,也是微针12的厚度。因此,微针片材10的厚度的下限可以考虑被应用于皮肤的微针12的强度来确定。另外,其厚度的上限可以考虑片材主体11的弯曲性等来确定。微针片材10的长度的下限可以为0.1cm,也可以为1cm,长度的上限可以为50cm,也可以为20cm。微针片材10的宽度的下限可以为0.1cm,也可以为1cm,宽度的上限可以为60cm,也可以为30cm。微针片材10的长度以及宽度的下限也可以考虑活性成分的投予量来确定。其长度以及宽度的上限也可以考虑生物体的大小来确定。
[0033]
微针12的高度的下限可以为10μm、100μm或200μm,其高度的上限可以为10000μm,也可以为1000μm,还可以为500μm。微针的高度是指从根部到尖端的长度。微针12的密度的下限可以为0.05根/cm2,也可以为1根/cm2,其密度的上限可以为10000根/cm2,也可以为5000根/cm2。密度的下限可以根据能够投予1mg的活性成分的微针12的根数以及面积来换算。密度的上限可以根据考虑到微针12的形状之后的极限值来设定。
[0034]
微针片材10以及微针12的材料并未限定。在一例中,以能够使微针片材10具有能够使微针片材10折返或追随皮肤的表面形状的柔软性的方式选择材料。例如,可以由不锈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醇(pva)、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聚乳酸(pla)、普鲁兰多糖、水溶性高分子、其他金属、其他树脂、生物降解性材料、陶瓷或生物体吸收性材料中的任一种来制作微针片材10以及微针12。或者,也可以组合这些材料来制作微针片材10以及微针12。
[0035]
在本公开中,“微针片材以及微针的材料”是指制作者为了制作微针片材以及微针而有意使用的物质。在微针片材以及微针的制造过程中,有可能意外地混入未被选择为材料的物质(例如,微量的杂质),或者不能完全除去这样的意外的物质。本公开的微针片材以及微针也包含除了含有制作者期望的材料以外,最终也含有制作者未期望的物质的微针片材以及微针。
[0036]
微针12可以通过蚀刻形成。如果片材是金属,则能够通过利用药液将该片材部分地溶解来形成微针12,如果片材是非金属,则能够通过利用激光将该片材部分地切断来形成微针12。或者,也可以通过在金属或非金属的片材上形成第一切口,接着,以与该第一切口相连的方式在该片材上形成第二切口这样的2个阶段的工序,形成微针12的尖端。在这些情况下,在微针12的周围产生空隙。当然,也可以通过激光加工以及蚀刻以外的方法形成微针12。无论如何,都不需要预先将微针12从片材的主面11a立起,因此,能够容易且廉价地制造微针片材10。
[0037]
应用于皮肤的活性成分的准备方法并未限定。例如,可以预先使活性成分内包于微针片材10自身(更具体地说,是微针12自身)。或者,也可以预先将活性成分涂敷于微针片材10自身。或者,也可以在将微针12应用于皮肤之前预先将活性成分涂敷在该皮肤上。或者,也可以在将微针12应用于皮肤之后,将活性成分涂敷在该皮肤上,也可以将含有活性成分的贴附剂贴附于皮肤。如果预先将活性成分涂敷于微针片材10,则例如将规定的粘度的涂敷液尽量以均一的厚度涂敷于片材整体。由于微针12的尖端朝向片材主体11的一端(即,微针12沿着主面11a倒伏),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该均一的涂敷。涂敷可以使用丝网印刷的原理来实施,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实施。使活性成分内包于微针片材10自身例如在使用生物降解性的片材或使用水溶性高分子制作的片材的情况下能够进行。
[0038]
微针片材10也可以以主面11a被剥离衬垫保护的形态提供。作为剥离衬垫的材料的例子,可举出pet等塑料。但是,其材料没有任何限定,例如也可以使用金属或其他种类的树脂等。在微针片材10被剥离衬垫保护的情况下,微针片材10通过胶带或粘合剂等固定或临时附着于剥离衬垫的单面。
[0039]
各微针12在弯曲之前处于沿着片材主体11的主面11a倒伏的状态。因此,在实际使用微针片材10之前的阶段,不用担心微针12碰到或挂到其他物体(例如使用者的皮肤或衣服等)。其结果是,能够确保微针12操作时的安全性。例如,使用者能够安全地进行微针片材10的保管、输送以及即将使用之前的准备。
[0040]
[微针片材的使用方法]
[0041]
参照图3以及图4,对微针片材1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微针片材10的使用方法的一例的图。图4是表示微针12的立起的一例的图。
[0042]
在一例中,首先,将未弯曲的微针片材10放置在皮肤s上。在该阶段,各个微针12的侧面与皮肤s接触,但微针12的尖端还未与皮肤s接触。接着,通过将片材主体11的第一端13向远离皮肤s的方向拉拽,片材主体11的第一部分从第一侧91弯曲。“片材主体的第一部分从第一侧弯曲”是指第一部分比微针12的尖端所处的一侧(即第二侧)先从微针12的根部所处的一侧(即第一侧)弯曲。在一例中,片材主体11的第一部分从第一侧91弯曲成锐角。“片材主体的第一部分弯曲成锐角”是指以位于比第一部分靠第一端13侧的位置的片材主体的第一侧部分与位于比第一部分靠第二端14侧的位置的片材主体的第二侧部分所成的角度小于90
°
的方式将该第一部分弯曲。例如,也可以以该角度成为0
°
或大致0
°
的方式,即以使片材主体11翻转的方式(换句话说,以使片材主体11弯曲180
°
的方式)将第一部分弯曲。
[0043]
通过将片材主体11的第一部分弯曲,位于该第一部分的微针12从主面11a立起,立起的微针12被应用于皮肤s。通过将立起的微针12应用于皮肤s,在皮肤s上产生孔那样的微细的刺伤h。表示第一部分的弯曲情况的曲率半径没有限定,可以考虑片材主体11以及微针
12的厚度、微针12的高度等各要素而以任意的基准进行设定。例如,曲率半径可以为250μm~1000μm之间的任意值。
[0044]
参照图4,对微针12相对于皮肤s的作用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在片材主体11的第一部分11b弯曲的阶段,微针12与主面11a所成的角度增加,这意味着微针12从主面11a立起。在该阶段,立起的微针12的尖端12a从主面11a露出,露出的尖端12a与皮肤s接触。伴随着第一端13的移动,其尖端12a一边沿着从第二侧92朝向第一侧91的方向93在皮肤s上前进一边切削皮肤s。在第一端13进一步移动而第一部分11b再次成为笔直的阶段,立起的微针12与主面11a所成的角度减小,最终该角度成为0
°
或大致0
°
。即,该微针12再次成为沿着主面11a倒伏的状态。
[0045]
当在第一部分11b处多个微针12沿着宽度方向(第二方向)排列成一列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一部分11b沿着该宽度方向(第二方向)弯曲,该一列的2个以上的微针12一同立起。这意味着从该列的多个微针12中选择的任意的第一微针与位于该第一微针的旁边的第二微针一同立起。
[0046]
在一例中,通过进一步拉拽片材主体11的第一端,片材主体11逐渐从皮肤s剥离。在此期间,通过将片材主体11的各个第一部分11b弯曲,位于该第一部分11b的微针12也从主面立起。而且,该立起的微针12的尖端与皮肤s接触并沿着方向93在该皮肤s上前进,从而该立起的微针12被应用于皮肤s。其结果是,在皮肤s上通过多个微针12而产生孔那样的多个微细的刺伤h。
[0047]
图5是表示用于确认微针、微针片材10的应用的、使用人体皮肤的体外试验的结果的照片。在该试验中,使用pet制的微针片材,将微针的长度以及尖端角度分别设定为500μm、45
°
。将微针片材弯曲时的曲率半径为300μm。在该试验中,通过在第一部分将片材主体弯曲180
°
而使微针从片材主体的主面立起。利用罗丹明对应用了多个微针的人体皮肤进行染色,拍摄该人体皮肤,由此确认所形成的刺伤h。由图5可知,通过本公开的微针片材的使用方法,能够将微针有效地应用于皮肤。
[0048]
[敷贴器的结构]
[0049]
参照图6以及图7对敷贴器的一例进行说明。图6是从下方观察实施方式的敷贴器100的立体图,图7是从上方观察该敷贴器100的立体图。
[0050]
敷贴器100是用于将微针片材10以及贴附剂20应用于皮肤的辅助器具。更具体地说,敷贴器100通过微针片材10在皮肤上产生微细的刺伤,并在该部位应用贴附剂20。其结果是,贴附剂20所含的活性成分被经皮投予。
[0051]
贴附剂20是用作糊剂、胶带剂、浸渍剂(例如橡皮膏)、膜制剂等的制剂。在一例中,贴附剂20通过在片材状的支承体的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或大致整体形成粘合剂层而得到。支承体例如可以由织布、针织物、无纺布、无纺纸或膜形成,也可以具有伸缩性。在一例中,以能够使贴附剂20具有能够使贴附剂20折返或追随皮肤的表面形状的柔软性的方式选择材料。粘合剂层包含任意的活性成分。“粘合剂层包含活性成分”是指包括粘合剂层在其中含有活性成分的方式和活性成分附着于粘合剂层的作用面的方式这两者的概念。
[0052]
敷贴器100具备安装有微针片材10的第一盒110和安装有贴附剂20的第二盒120。第二盒120重叠在第一盒110上。使第一盒110与第二盒120结合的方法没有限定,可以采用任意的结构或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盒110所处的一侧定义为敷贴器100的下侧,将
第二盒120所处的一侧定义为敷贴器100的上侧。
[0053]
第一盒110具备:平板状的第一支承板111、安装于该第一支承板111的环形的第一膜112、以及固定于该第一膜112的微针片材10。被第一膜112覆盖的第一支承板111的两端都被倒圆,一端作为为了将微针片材10应用于皮肤而将微针片材10弯曲的弯曲部113发挥功能。第一膜112能够绕第一支承板111旋转。微针片材10以各个微针12的根部朝向弯曲部113侧的方式被固定在位于第一支承板111的下表面侧的第一膜112的部分。
[0054]
第二盒120具备:平板状的第二支承板121、安装于该第二支承板121的环形的第二膜122、以及安装于该第二膜122的贴附剂20。被第二膜122覆盖的第二支承板121的两端都被倒圆,一端作为朝向应用了微针12的皮肤供给贴附剂20的供给端123发挥功能。供给端123位于弯曲部113之上。第二膜122能够绕第二支承板121旋转。贴附剂20的一部分临时附着于位于第二支承板121的上表面侧的第二膜122的部分,贴附剂20的剩下的部分不贴附于第二膜122而从供给端123向外侧伸出。
[0055]
用于制作敷贴器100的材料并未限定。例如,支承板的材料可以是丙烯酸等塑料,也可以是金属,还可以是其他种类的树脂等,还可以是它们的组合。膜的材料可以是pet。为了使贴附剂20容易从第二膜122剥离,可以对第二膜122实施利用有机硅、氟化聚烯烃等的脱模处理。
[0056]
敷贴器100的尺寸可以以任意的基准来决定。例如,敷贴器100的宽度可以根据微针片材10以及贴附剂20的宽度来决定。敷贴器100的高度以及全长(沿着长度方向的长度)可以考虑敷贴器100的操作性、微针片材10对皮肤的应用范围等各要素来决定。弯曲部113的形状或曲率半径可以考虑微针12对皮肤的应用而以任意的方针进行设计。
[0057]
[敷贴器的使用方法]
[0058]
图8是表示敷贴器100的使用方法的一例的图,更具体地说,是表示使用敷贴器100将微针片材10以及贴附剂20应用于皮肤的方法的一例的图。
[0059]
使用者以第一盒110位于第二盒120下方的方式将敷贴器100放置在皮肤s上,将从供给端123伸出的贴附剂20的端部贴附于皮肤s。在该阶段,各个微针12的侧面与皮肤s接触,但该微针12的尖端还未与皮肤s接触。
[0060]
接着,使用者沿着与弯曲部113以及供给端123所处的一侧相反的方向即移动方向94,在皮肤s上移动敷贴器100。通过该操作,在第一盒110中,第一膜112以在弯曲部113处从下向上移动的方式旋转(在图8中,该旋转表现为顺时针方向的移动)。通过该旋转,弯曲部113接近微针片材10。另一方面,在第二盒120中,第二膜122以在供给端123处从上向下移动的方式旋转(在图8中,该旋转表现为逆时针方向的移动)。通过该旋转,临时附着在第二膜122上的贴附剂20的部分朝向供给端123前进。
[0061]
当片材主体11的第一部分位于弯曲部113上时,将该第一部分弯曲成锐角(更具体地说,以使片材主体11翻转的方式将第一部分弯曲),从而位于该第一部分的微针12从主面11a立起。立起的微针12如图4所示被应用于皮肤s。当使用者继续移动敷贴器100时,在应用了微针12的区域p贴附从供给端123出来的贴附剂20。使用者沿着移动方向94移动敷贴器100,直至微针片材10的整体转移至第一支承板111的上侧并且贴附剂20的整体从供给端123供给到皮肤s为止。其结果是,贴附剂20贴附于通过多个微针12产生了多个微细的刺伤的区域p。
[0062]
使用者能够通过沿着移动方向94移动敷贴器100的一个操作来进行首先将微针片材10应用于皮肤、之后将贴附剂20应用于该皮肤的一系列的作业。使用者可以通过将敷贴器100移动所期望的距离来调整微针片材10以及贴附剂20的应用面积,从而投予所期望的量的活性成分。通过使用敷贴器100,任何人都能够以相同的方法将微针片材10以及贴附剂20应用于皮肤。这意味着可以减少微针片材10以及贴附剂20应用于皮肤时的差异。
[0063]
[效果]
[0064]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微针片材具备:具有主面的片材主体和形成于片材主体并且处于沿着主面倒伏的状态的至少一个微针。至少一个微针分别具有:位于片材主体的第一侧的根部和朝向该第一侧的相反侧即片材主体的第二侧的尖端。通过将片材主体的第一部分从第一侧弯曲,位于该第一部分的微针从主面立起,该立起的微针被应用于皮肤。
[0065]
在这样的方式中,微针处于沿着片材主体的主面倒伏的状态直至片材主体弯曲为止。这意味着微针的尖端未从该主面上突出直至微针被应用于皮肤为止。因此,只要不将微针片材应用于皮肤,就不用担心微针碰到或挂到其他物体。其结果是,能够确保微针操作时的安全性。
[0066]
此外,由于微针从片材主体的主面立起而被应用于皮肤,因此,能够在不对微针片材施加冲击的情况下将微针应用于皮肤。这使得能够在不给被投予者带来恐惧感的情况下投予活性成分。
[0067]
在另一方式的微针片材中,也可以是,片材主体的第一部分弯曲成锐角。通过这样弯曲片材主体,能够更可靠地使微针从该片材主体的主面立起。
[0068]
在另一方式的微针片材中,也可以是,立起的微针的尖端与皮肤接触,与该皮肤接触的该尖端沿着从第二侧朝向第一侧的方向在该皮肤上前进,从而将该立起的微针应用于该皮肤。由于微针像这样移动而在皮肤上产生微细的刺伤,因此,能够经由该伤口将活性成分更高效地投予到生物体内。
[0069]
在另一方式的微针片材中,也可以是,在立起的微针被应用于皮肤之后,该微针再次成为沿着主面倒伏的状态。由于微针仅在被应用于皮肤的阶段从片材主体的主面立起,因此,不仅在微针片材的使用前,而且在其使用后,也能够确保微针操作时的安全性。
[0070]
在另一方式的微针片材中,也可以是,在第一部分弯曲之前,位于该第一部分的微针的侧面与皮肤接触。通过这样定位第一部分,能够在将第一部分弯曲时使微针从片材主体的主面更可靠地立起。
[0071]
在另一方式的微针片材中,也可以是,片材主体为带状,至少一个微针是多个微针,多个微针以在从第一侧延伸至第二侧的片材主体的第一方向和与该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分别排列成一列的方式形成。通过在带状的片材主体上这样规则地配置多个微针,能够将多个微针高效地应用于皮肤。
[0072]
在另一方式的微针片材中,也可以是,通过沿着第二方向将第一部分弯曲,位于第一部分的列的2个以上的微针一同立起。通过这样弯曲第一部分,能够将多个微针高效地应用于皮肤。
[0073]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敷贴器具备微针片材和用于弯曲微针片材的弯曲部。微针片材具备:具有主面的片材主体和形成于片材主体并且处于沿着主面倒伏的状态的至少一个
微针。至少一个微针分别具有:位于片材主体的第一侧的根部和朝向该第一侧的相反侧即片材主体的第二侧的尖端。弯曲部将片材主体的第一部分从第一侧弯曲,从而位于该第一部分的微针从主面立起,该立起的微针被应用于皮肤。
[0074]
在这样的方式中,微针处于沿着片材主体的主面倒伏的状态直至片材主体弯曲为止。这意味着微针的尖端未从该主面上突出直至微针被应用于皮肤为止。因此,只要不将微针片材应用于皮肤,就不用担心微针碰到或挂到其他物体。其结果是,能够确保微针操作时的安全性。
[0075]
此外,由于微针从片材主体的主面立起而被应用于皮肤,因此,能够在不对微针片材施加冲击的情况下将微针应用于皮肤。这使得能够在不给被投予者带来恐惧感的情况下投予活性成分。
[0076]
并且,通过使用该敷贴器,任何人都能够以相同的方法将微针片材应用于皮肤,因此,可以减少微针片材应用于皮肤时的差异。
[0077]
在另一方式的敷贴器中,也可以具备:具有微针片材和弯曲部的第一盒;以及向应用了微针的皮肤供给贴附剂的第二盒。在该情况下,使用者可以通过敷贴器简单地进行首先将微针片材应用于皮肤、之后将贴附剂应用于该皮肤的一系列的作业。
[0078]
[变形例]
[0079]
以上,基于该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公开能够在不脱离其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008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带状的微针片材10的长度方向是第一方向,宽度方向是第二方向,但带状的微针片材的形状与第一以及第二方向的关系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带状的微针片材的宽度方向是第一方向,长度方向是第二方向。微针片材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带状。例如,其形状可以是长度以及宽度大致相同的矩形,也可以是圆或椭圆,还可以是八边形等其他多边形,还可以是更复杂的形状。
[0081]
微针片材可以与敷贴器一起使用,也可以不使用敷贴器而被应用于皮肤。
[0082]
微针片材可以与包括电(离子电渗疗法(iontophoresis))、压力、磁场、超声波(sonophoresis)中的至少一种的其他经皮吸收促进技术一并使用。即,在另一方式的微针片材中,微针片材可以与其他经皮吸收促进技术一并使用,其他经皮吸收促进技术可以包括电、压力、磁场以及超声波中的至少一种。通过一并使用微针片材和如上所述的其他技术,能够进一步增加活性成分的投予量。
[008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片材主体11的第一部分弯曲之前将微针片材10(片材主体11)放置在皮肤上。即,在片材主体11的第一部分弯曲之前各个微针12的侧面与皮肤接触。但是,只要能够将微针片材弯曲而使微针立起,并将该立起的微针应用于皮肤,则无需将微针片材(片材主体)预先放置在皮肤上。
[008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敷贴器100具备第一盒110以及第二盒120。但是,敷贴器也可以不具备用于将微针片材以外的片材部件应用于皮肤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对上述敷贴器100实施省略第二盒120的变形。
[0085]
只要能够将微针片材弯曲而使微针立起,则敷贴器的形状以及结构没有任何限定。例如,敷贴器也可以形成直线的一根棒那样的形状。或者,敷贴器也可以具备任意的机械、电气或电子的结构或控制构件。
[008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敷贴器100的操作使弯曲部113接近微针片材10,从而片材主体11的第一部分位于弯曲部113上。但是,用于使微针片材位于敷贴器的弯曲部上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微针片材接近弯曲部的结构。
[008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敷贴器100具有将微针片材10以及贴附剂20应用于皮肤的功能。但是,与微针片材一起使用的片材部件并不限定于贴附剂,也可以与微针片材一起使用其他任意种类的片材部件。
[0088]
[微针器件的使用方法]
[0089]
无论是否使用敷贴器,都能够基于上述说明如以下那样规定微针片材的使用方法。
[0090]
(项目1)
[0091]
一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92]
准备微针片材的步骤,该微针片材具备:具有主面的片材主体和形成于该片材主体并且处于沿着该主面倒伏的状态的至少一个微针,该至少一个微针分别具有:位于该片材主体的第一侧的根部和朝向该第一侧的相反侧即该片材主体的第二侧的尖端;
[0093]
将所述片材主体的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侧弯曲,由此,使位于该第一部分的所述微针从所述主面立起的步骤;以及
[0094]
将所述立起的微针应用于皮肤的步骤。
[0095]
(项目2)
[0096]
根据项目1所述的方法,其中,
[0097]
将所述第一部分弯曲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部分弯曲成锐角。
[0098]
(项目3)
[0099]
根据项目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
[0100]
应用所述立起的微针的步骤包括:
[0101]
使所述立起的微针的所述尖端接触所述皮肤的步骤;以及
[0102]
使与所述皮肤接触的所述尖端在该皮肤上沿着从所述第二侧朝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前进的步骤。
[0103]
(项目4)
[0104]
根据项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0105]
还包括在将所述立起的微针应用于所述皮肤之后,使该微针再次成为沿着所述主面倒伏的状态的步骤。
[0106]
(项目5)
[0107]
根据项目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0108]
还包括在将所述第一部分弯曲之前,使位于该第一部分的所述微针的侧面接触所述皮肤的步骤。
[0109]
(项目6)
[0110]
根据项目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0111]
所述片材主体为带状,
[0112]
所述至少一个微针是多个微针,
[0113]
所述多个微针以在从所述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侧的所述片材主体的第一方向
和与该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分别排列成一列的方式形成。
[0114]
(项目7)
[0115]
根据项目6所述的方法,其中,
[0116]
将所述第一部分弯曲的步骤包括:通过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将所述第一部分弯曲,使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列的2个以上的微针一同立起。
[0117]
(项目8)
[0118]
根据项目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0119]
还包括使用包括电、压力、磁场以及超声波中的至少一种的其他经皮吸收促进技术的步骤。
[0120]
附图标记说明
[0121]
10微针片材、11片材主体、11a主面、11b第一部分、12微针、12a微针的尖端、13第一端、14第二端、20贴附剂、91第一侧、92第二侧、100敷贴器、110第一盒、111第一支承板、112第一膜、113弯曲部、120第二盒、121第二支承板、122第二膜、123供给端、s皮肤、h刺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