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触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6-01 19:04: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具有弹簧接触元件的模块化接触插入组件,其以减小的电阻提供高电流能力,同时允许设计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电流要求。


背景技术:

2.用于军事、航空、车辆和其他需要电力的应用的电连接器必须能够承受这种连接器所承受的环境条件,例如高振动。连接器还必须在非常广泛的温度变化范围和恶劣条件下提供高质量的电连接。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电连接器必须适应极高的安培值。
3.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弹簧接触元件的模块化触头组件,该弹簧接触元件具有紧密间隔的接触臂以提供更多的接触点以适应高载流能力,同时需要低插入力。此外,提供一种具有弹簧接触元件的模块化接触插入件将是有利的,该弹簧接触元件具有彼此成直线设置的多个接触点以便于清洁动作,以允许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强制联锁电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4.上述问题通过一种在电气端子和配合端子之间具有高电流能力的触头组件来解决。触头组件包括导电外壳和弹簧接触元件。导电外壳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内壁和外壁。弹簧接触元件具有第一弹性接触臂、第二弹性接触臂和第三弹性接触臂。第一弹性接触臂位于内壁附近,并且具有用于接合配合端子的配合触头接合部分和用于接合外壳的内壁的第一外壳接合部分。第二弹性接触臂具有第二弹性接触部分弯曲部分,其在外壳的第一端上方从内壁延伸到外壁。第二弹性接触臂具有用于接合电气端子的第一端子接合部分和用于接合外壳的外壁的第二外壳接合部分。第三弹性接触部分具有第三弹性接触部分弯曲部分,其在外壳的第二端上方从内壁延伸到外壁。第三弹性接触部分具有用于接合电气端子的第三端子接合部分和用于接合外壳的外壁的第三外壳接合部分。
附图说明
5.现在将参照附图以举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6.图1是说明性电气端子的透视图,其具有插入端子的接收腔中的两个模块化接触组件。
7.图2是沿着图1的线2-2截取的截面图。
8.图3是本发明的说明性模块化触头组件的透视图。
9.图4是图3的模块化触头组件的侧视图。
10.图5是图3的模块化触头组件的端视图。
11.图6是沿着图4的线6-6截取的截面图。
12.图7是沿着图5的线7-7截取的截面图。
13.图8是替代端子的实施例,其具有插入端子的相应的接收腔中的模块化接触组件。
14.图9是成型之前的端子的管体的透视图。
15.图10是图9的端子的管体的透视图,端部被变平以形成焊接接头。
16.图11是图10的端子的管体的透视图,变平的端部以45度弯曲。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发明涉及具有弹簧接触元件50的模块化触头组件30,其提供与配合触头的快速和简单的连接。特别地,本发明涉及模块化触头组件和弹簧接触元件,其提供高电流能力,同时提供与配合触头的可靠的连接。虽然模块化触头组件30被示出为位于示例性电气端子10中,模块化触头组件30可以与多种不同类型的触头或接触组件一起使用。因此,模块化触头组件30的用途不限于与本文所公开的说明性电气端子10和/或配合触头一起使用。
18.图1示出了说明性电触头或插座10的透视图,一个或多个模块化接触组件30可以插入其中。端子10在与配合触头(未示出)配合之前示出,配合触头例如但不限于柱或配合针脚。电气端子10被示为说明性表示,因为端子10和配合触头的特定配置可以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模块化触头组件30的用途和适应性不限于所示的说明性端子10。
19.如图1和图2所示,说明性电气端子10具有柱接收通道14,用于在其中接收相应的配合触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气端子10是高安培值电力触头,其例如能够承载高至约400以上的安培值,且具有相对小的足印。电气端子10具有第一端16,其限定到从其延伸的柱接收通道14的开口。在所示的说明性实施例中,端子10具有安装柱、凸片或区域18。替代地,可以提供接收开口(未示出)或其他安装构件,以允许端子10通过压接、焊接或其他已知的端接方法端接到电线或基板。绝缘接收凹部可以围绕端子10的一部分周向地延伸,以允许安装绝缘体,例如但不限于护罩。替代地,电气端子10可以设置在电连接器中,其包括围绕端子10的外壳以提供所需的电绝缘。
20.端子10由导电材料制成,例如但不限于磷青铜、黄铜、铍铜合金、不锈钢等。端子10可以设置在具有外壳本体的电连接器中,该外壳本体由塑料或其他具有非导电特性的材料制成,从而允许操作者/用户接合外壳本体和端子10。
21.如图3至图7所示,模块化触头组件30具有圆柱形构件或外壳32,其中设置有弹簧接触构件或元件50。圆柱形外壳32和第一端34和相对面向的第二端36。面向外的外壁38在第一端34和第二端36之间延伸。面向内的内壁40在第一端34和第二端36之间延伸。内壁40限定配合端子接收开口42。模块化触头组件30的圆柱形构件或外壳32由导电材料制成,例如但不限于磷青铜、黄铜、铍铜合金、不锈钢等。
22.弹簧接触构件或元件50与圆柱形外壳32协作,如将更详细地描述的。弹簧接触构件50可以制成连续的条带,切割成一定长度,并且弯曲成所需的形状。替代地,弹簧接触构件50可以被制造为具有所需形状的单个件,例如但不限于圆形。弹簧接触构件50可以由不同的方法制造,包括但不限于冲压成型或挤出。
23.如图3所示,弹簧接触元件50形成有间隙52,间隙52设置在弹簧接触元件50的第一端54和第二端56之间。间隙52允许接触元件50被弹性地压缩,以允许接触元件50被插入外壳32的开口42中。当接触元件50在开口42中移动在位时,接触元件50朝向无应力位置返回,从而使得接触元件50卡扣或膨胀到开口42中,并且弹性地保持在开口42和外壳32中。
24.如图3和图7所示,说明性接触元件50具有多个第一弹性接触臂58、多个第二弹性接触臂60和多个第三弹性接触臂62。
25.如图7所示,每个第一弹性接触臂58从第一接触条带64延伸到第二接触条带66。第一弹性接触臂58的第一端68一体地附接至第一接触条带64。第一弹性接触臂58的第二端70一体地附接至第二接触条带66。第一弹性接触臂58形成为具有v型配置(如图3和图7所示),其外壳接合部分72位于第一端68和第二端70附近。弹簧梁73在外壳接合部分72之间延伸。弹簧梁73具有配合触头接合部分74,边缘部分77设置在其上。在所示的说明性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弹性接触臂58的每个弹簧梁73的配合触头接合部分74定位成与相应的外壳接合部分72大致等距。每个外壳接合部分72具有拱型或狗腿形配置。拱型配置允许外壳接合部分72在该区域中充当扭力弹簧,确保外壳接合部分72设置成与模块化触头组件30的外壳32的内壁40机械和电气接合。弹簧梁73的作用类似于标准悬臂梁。当配合触头被插入配合端子接收开口42以保护弹簧梁73免受过应力时,第一弹性接触臂58的配合触头接合部分74可以接合外壳32的内壁40。外壳接合部分72处的扭力弹簧和弹簧梁72处的标准悬臂梁的组合允许第一弹性接触臂58在两端固定的情况下使用并且表现出可重复的法向力。
26.如图6所示,配合触头接合部分74具有扭转或张开部分75。作为由配合触头接合部分74产生的扭转力,配合触头接合部分74的边缘部分77定位成更靠近外壳32的内壁40。由于配合针脚被插入外壳32的配合端子接收开口42中,边缘部分77可以接合内壁40以防止对弹簧梁73的过应力,并且当弹簧梁73被偏转经过其预期的操作范围时支撑弹簧梁73。
27.每个第二弹性接触臂60从第一接触条带64延伸。第二弹性接触臂60的第一端78一体地附接至第一接触条带64。第二弹性接触臂60形成为使得,第二弹性接触臂60具有靠近第一端78的弯曲部分79,从而将第二弹性接触臂60的第二或自由端80定位在模块化触头组件30的外壳32的外壁38附近。第二弹性接触臂60形成为具有起伏的配置,端子接合部分82位于弯曲部分79和自由端80之间。外壳接触接合部分84在自由端80处设置在第二弹性接触臂60上。第二弹性接触臂60的外壳接触接合部分84与第一弹性接触臂68的外壳接合部分72协作,以在其之间摩擦地接合或捕获模块化触头组件30的外壳32的第一端34,以将弹簧接触元件50保持在外壳32上。这允许第二弹性接触臂60充当顺应部分以提供额外的力,以在所有条件下(例如但不限于热循环)保持端子接合部分82和端子10之间的永久接口。
28.每个第三弹性接触臂62从第二接触条带66延伸。第三弹性接触臂62的第一端88一体地附接至第二接触条带66。第三弹性接触臂62形成为使得,第三弹性接触臂62具有靠近第一端88的弯曲部分89,从而将第三弹性接触臂62的第二或自由端90定位在模块化触头组件30的外壳32的外壁38附近。第三弹性接触臂62形成为具有起伏的配置,端子接合部分92位于弯曲部分89和自由端90之间。外壳接触接合部分94在自由端90处设置在第三弹性接触臂62上。第三弹性接触臂62的外壳接触接合部分94与第一弹性接触臂68的外壳接合部分72协作,以在其之间摩擦地接合或捕获模块化触头组件30的外壳32的第而端36,以将弹簧接触元件保持在外壳32上。这允许第三弹性接触臂62充当顺应部分以提供额外的力,以在所有条件下(例如但不限于热循环)保持端子接合部分92和端子10之间的永久接口。
29.弹簧接触元件50由导电材料制成(即,冲压成形),例如但不限于磷青铜、黄铜、铍铜合金、不锈钢等。为了增强接触元件50的导电性,元件50可以使用已知的技术和材料来镀覆,这样的技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将接触元件50浸入镀浴中或选择性地仅对接触元件50的接触部分进行镀覆。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应的第一弹性接触臂58、相应的第二弹性接触臂60和相应的弹性接触臂62定位成彼此成直线。然而,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
使用其他实施例。
30.模块化触头组件30和接触元件50的配置在端子10和配合端子之间提供了多个电接触点或区域。增加的接触区域提供了高电流能力,以允许改进的导电性。改进的导电性体现在接触元件的较低的工作温度、以及连接之间的较低的电阻损耗,从而导致较低的电压降和较低的功耗。接触元件50的配置是成比例的,使得额定电流和电压可以通过接触元件50安全地传输。
31.在模块化触头组件30的组装期间,冲压的圆柱形接触元件50被压缩并且插入外壳32的配合端子接收开口42中。在该初始步骤中,第二弹性接触臂60和第三弹性接触臂62不弯曲,从而允许将接触元件50插入配合端子接收开口42中。在接触元件50正确定位的情况下,允许接触元件返回其无应力位置,从而使得接触元件50卡扣或膨胀到配合端子接收开口42中,并且弹性地保持在配合端子接收开口42中。
32.在接触元件50弹性地保持在配合端子接收开口42中的情况下,第二弹性接触臂60被弯曲到图1至图8所示的位置。第三接触臂62还弯曲到图1至8所示的位置。第二弹性接触臂60和第三弹性接触臂62可以同时或在独立步骤期间弯曲。接触臂60、62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弯曲,包括但不限于,使用锥形工具初始地弯曲接触臂60、62,然后使用扁平工具将接触臂60、62端部弯曲到图1至图8所示的位置。
33.在第二弹性接触臂60和第三弹性接触臂62弯曲的情况下,第二弹性接触臂60(包括第二弹性接触臂60的弯曲部分79)与外壳32的第一端34协作,并且第三弹性接触臂62(包括第三弹性接触臂62的弯曲部分89)与外壳32的第二端36协作,以限制或防止接触元件50在平行于外壳32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的运动。
34.在接触元件50正确地定位在配合端子接收开口42中并且模块化触头组件30正确地定位在端子10的柱接收通道14中的情况下,配合触头(未示出)被插入配合端子接收开口42中。当发生插入时,第一接触臂58的弹簧梁73通过配合触头朝向模块化触头组件30的外壳32的内壁50弹性地变形。当发生这种情况时,配合触头的插入和第一弹性接触臂58的形状导致第一弹性接触臂58的外壳接合部分72朝向内壁40扭转,从而使得外壳接合部分72在内壁40上施加力。这导致外壳接合部分72被放置成与内壁40物理和电气接合。此外,当第一弹性接触臂58的配合触头接合部分74延伸到配合端子接收开口42中时,随着配合触头继续插入配合端子接收开口42中,第一弹性接触臂58的配合触头接合部分74在配合触头上施加力,从而将配合触头接合部分74置于与配合触头物理和电气接合。多个接触部分和施加在其上的弹力的组合,导致稳定的电连接,其可以安全有效地传输大电流。
35.当模块化触头组件50位于端子10的柱接收通道14中时,第二接触臂60的外壳接合部分84和第三接触臂62的外壳接合部分94定位成与外壁38电气和机械接合。此外,第二接触臂60的端子接合部分82和第三接触臂62的端子接合部分92定位成与端子10的柱接收通道14的外壁38电气和机械接合。例如图7所示,端子接合部分82具有向外突出的起伏或拱形,以接触模块化触头组件30的内壁。
36.在多个接触臂58、60、62上使用多个接触部分72、74、82、84、92、94允许接触元件50和一个或多个模块化接触组件30承载电力触头所需的高电流,而不增加通道14的长度或直径。显着更多的接触表面被放置在给定的长度(即接触表面的更高密度),从而允许跨接触元件50的功率传输性能提高。冗余的接触部分提供具有豪富降(例如,但不限于5-25mvd)的
高安培值电流的通过和在高电流下的较低温升(例如,但不限于10-75摄氏度,电流限制为1000安培),从而与已知的触头相比,将接触元件50的性能增加大于50%、大于60%、大于70%、在约50%和约70%之间、在约50%和约60%之间,或任何其中的适当的组合、子组合、范围或自子范围。
37.在图2所示的说明性实施例中,端子10具有位于柱接收通道14中的两个模块化接触组件30。使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应的接触元件50定位在每个接收凹部30中。使用多个接触元件50提供了更大的接触部分72、74、82、84、92、94,其增加了接触元件50与配合端子以及接触元件50与端子1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的接触区域提供了高电流能力,以允许改进的导电性。改进的导电性体现在接触元件的较低的工作温度、以及连接之间的较低的电阻损耗,从而导致较低的电压降和较低的功耗。模块化接触组件30和接触元件50的数量是成比例的,使额定电流和电压可以通过接触元件50安全地传输。
38.多个接触区域允许增加稳态电流负载和瞬态(短期)电流容限。此外,由于触头和配合触头接合部分或点的数量增加,需要较低的法向力来将配合端子正确地配合至端子10,导致端子10和接触元件50君子高配合循环容限。
39.在图8所示的说明性实施例中,示出了端子10的替代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配合端子接收通道14延伸穿过端子10的整个长度,允许配合端子从任一侧插入。两个模块化连接器组件30设置在配合端子接收通道14的任一端。冷却装置96设置在端子10的任一侧,以帮助从端子10移走热量。
40.总体上,端子10和接触元件50的配置为允许触头从任何方向与配合触头配合。在各种情形下,例如,由于空间不足或导线不灵活,难以操纵和扭曲连接到接触元件50的电线。因此,重要的是,无论电线相对于柱的取向如何,端子10都能够端接到柱,而不会损坏电线或柱。
41.在所示的说明性实施例中,端子10由形成所需配置的铜管体100制成。如图9所示,铜管体100初始地设置为圆柱形配置。在图9所示的配置中,管体100被镀覆,以镀覆打开的第一或配合端16以防止腐蚀。相对的安装端102保持未镀覆,这允许相对的安装端102被超声波焊接等。
42.在安装端16被镀覆的情况下,相对的安装端102被变平,如图10所示,以提供焊接接头18。通过在相对的安装端102被变平之前镀覆管体100,消除了对排出孔的需要,因为镀覆中使用的镀盐可以在形成相对的安装端102之前通过开口的、未变平的相对的安装端102逸出。
43.一旦变平,相对的安装端102可以弯曲到任何期望的配置,包括但不限于相对于敞开的配合端16(图11)的纵向轴线104的45度或相对于配合端16和102的纵向轴线104的90度(图1和图2)。
44.如前所述,在管体100适当镀覆和成型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接触组件设置在敞开的配合端16中,用于在电气端子和配合端子之间提供高电流能力。
45.用管体100制成的端子10允许在管体100的不同位置放置哑光密封,而不限于现有技术要求的放置在排出孔后面。另外,由于没有设置排出孔,本发明的端子10不易受到灰尘和液体侵入密封端子的影响。
46.虽然接触元件可用于许多不同的外壳以适应许多不同的应用,但该配置允许与高
安培值电气连接一起使用,每个触头可能需要高达1200安培以上。接触元件也是可扩展的,允许为所需的应用调整触头的大小,例如,接触元件可以配置为使用4awg线和70amp触头进行操作。
47.尽管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脱离如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理念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改变并且可以用等同物替换其元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可以与结构、布置、比例、尺寸,材料和部件的许多修改一起使用,并以其他方式用于本发明的实践中,其特别适用于特定环境和操作要求,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因此,目前公开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而不限于前述描述或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