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设有分层浮动机构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5-30 23:34: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塑性塑料成型模具领域,涉及设有分层浮动机构的模具,主要应用于形状复杂或加强筋分布密集的塑料产品的模具顶出机构,保证塑料产品注塑成型之后分层顶出,同时保护模具强度和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2.注塑模具分为七大系统即合模导向系统、支撑系统、成型零件系统、浇注系统、顶出系统、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其中顶出系统涉及到产品的顶出方式,顶出机构应平稳顺畅,灵活可靠,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顶出机构对于产品的性能保证非常重要,对于形状复杂或加强筋分布密集的塑料产品常规的顶出机构无法在批量生产中保证塑料产品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设有分层浮动机构的模具,依靠弹簧和浮动机构的作用实现塑料产品局部成型镶件的分层脱模,保证塑料产品的顺利生产,防止塑料产品粘模和拉伤。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有分层浮动机构的模具,解决形状复杂或加强筋分布密集的塑料产品模具生产过程中顶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塑料产品顶出过程顺利,使塑料产品表面达到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有分层浮动机构的模具其结构包括:动模板1、动模垫板2、动模镶块3、浮动镶件4、中心镶件5、定位杆6、定位螺套7、丝堵8、动模镶件9、顶杆10、带肩螺栓11和弹簧12;其连接关系为,动模板1和动模垫板2面接触由导柱导套连接,动模镶块3与动模板1面接触紧密配合由螺栓锁紧固定,所述定位螺套7上设置有外螺纹、外挂台、挂台沉孔和内螺纹,所述定位杆6上设置有倒角和挂台,所述中心镶件5上设置有定位孔、油槽和排气孔,定位螺套7上设置的外螺纹与动模板1螺纹连接并固定,定位螺套7上设置的外挂台与动模板1面接触并限位,定位杆6上设置的挂台与定位螺套7上设置的挂台沉孔面接触并限位,丝堵8与定位螺套7上设置的内螺纹面接触螺纹连接并固定,定位杆6与丝堵8面接触并限位,所述定位杆6上设置的倒角在装配过程中起到导入的作用,所述中心镶件5外形为圆柱,所述浮动镶件4外形为圆柱,浮动镶件4上设置有长圆孔、沉孔、通孔、螺纹孔、油槽和外挂台,中心镶件5的外表面与浮动镶件4上设置的沉孔面接触滑动配合,所述中心镶件5上设置的油槽分布在中心镶件5的外表面,在中心镶件5和浮动镶件4的相对滑动中起到润滑作用,中心镶件5上设置的排气孔与定位孔贯通,中心镶件5上设置的排气孔与浮动镶件4上设置有通孔贯通,浮动镶件4上设置的通孔与螺纹孔贯通,保证成型过程中模具腔内的气体及时排出保证塑料产品质量,中心镶件5上设置有定位孔与定位杆6面接触紧密配合,浮动镶件4上设置的长圆孔与定位杆6间隙配合,所述长圆孔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浮动镶件4浮动的距离,浮动镶件4上设置的外挂台与动模板1面接触,浮动镶件4与动模镶
块3面接触滑动配合,浮动镶件4上设置的油槽在浮动过程中起到润滑的作用,浮动镶件4与动模板1间隙配合,浮动镶件4与动模垫板2面接触紧密配合由螺栓锁紧固定,定位杆6与动模镶块3面接触紧密配合,定位杆6与动模镶件9和动模板1分别间隙配合,顶杆10与动模镶快3面接触滑动配合,顶杆10与动模板1和动模垫板2间隙配合,带肩螺栓11与动模板1面接触螺纹连接并固定,带肩螺栓11与动模垫板2间隙配合,弹簧12与动模板1和动模垫板2分别间隙配合,弹簧12与带肩螺栓11间隙配合;所述中心镶件5和浮动镶件4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1~0.025mm,定位杆6和中心镶件5配合间隙0.01~0.02mm,所述带肩螺栓11上设置的挂台与动模垫板2上设置的挂台沉孔之间设置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为开模状态下动模板1和动模垫板2分离的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为浮动镶件4浮动的距离。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分层浮动机构的模具利用模具开模力和弹簧12张力的作用促使动模板1和动模垫板2分离,利用动模垫板2的直线运动带动浮动镶件4的浮动实现塑料产品部分脱模,减少成型产品顶出过程的包紧力,利用定位杆6对中心镶件5的支撑限位作用,实现中心镶件5在浮动镶件4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原状态不变,防止注塑产品拉伤拉伤,该机构有效利用模具空间,简化了模具结构,保证塑料产品顶出过程顺畅,防止由于注塑产品的包紧力引起的不良品产生,模具运动过程平稳进行,缩短了成型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7.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8.图1是设有分层浮动机构的模具的组装示意图一。
9.图2是设有分层浮动机构的模具的组装示意图二。
10.图3是设有分层浮动机构的模具的剖切示意图三。
11.图4是设有分层浮动机构的模具的组件示意图四。
12.图中:1动模板;2动模垫板;3动模镶块;4浮动镶件;5中心镶件;6定位杆;7定位螺套;8丝堵;9动模镶件;10顶杆;11带肩螺栓;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技术文字和附图详细叙述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14.实用新型的实施应用于模具组装,装配时动模镶件9配装在动模镶块3加工好的型腔内由挂台限位,动模镶块3配装在动模板1加工好的型腔内,螺栓穿过动模板1将动模镶块3锁紧固定,中心镶件5配装在浮动镶件4加工好的沉孔内,浮动镶件4上设置的长圆孔与中心镶件5上设置的通孔对其,中心镶件5和浮动镶件4作为一个整体配装在动模垫板2上,螺栓穿过动模垫板2将浮动镶件4锁紧固定(见图1),弹簧12配装在动模垫板2加工好的型腔内,动模板1和动模垫板2由导柱导套连接(见图2),浮动镶件4头部与动模镶块3上加工好的通孔配装,定位杆6配装在定位螺套7加工好的通孔内,由挂台限位,丝堵8配装在定位螺套7加工好的内螺纹型腔内并对定位杆6限位(见图4),定位杆6、定位螺套7和丝堵8作为一个整体配装在动模板1加工好的型腔内,定位杆6穿过动模板1加工好的过孔与动模镶块3加工好的定位孔配装,定位杆6与动模镶件9和浮动镶件4上的过孔间隙配合,与中心镶件5上加工好的定位孔紧密配合(见图1和图3),带肩螺栓11穿过动模垫板2和弹簧12与动模板1螺纹连
接并锁紧固定(见图2)。
15.分层浮动机构的模具开模顶出过程的实施如下:塑料产品注塑后模具开模,在开模力和弹簧12的作用下,动模板1和动模垫板2先分离,固定在动模垫板2上的浮动镶件4和动模垫板2一起做直线运动,在定位杆6的支撑下,中心镶件5克服与浮动镶件4的摩擦力保持原来位置不变,浮动镶件4的直线运动实现了塑料产品环状位置制品的脱模,由于塑料产品环状位置制品的先脱模减少了塑料产品对动模成型部分的包紧力,定模部件和动模部分完全分离后,在顶出柱的作用下顶杆10将塑料产品顶出模腔。注塑过程中型腔内的气体通过中心镶件5上设置的排气孔排出,保证注塑产品的表面质量,防止产品内部气泡缺陷的产生。
16.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设有分层浮动机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动模板(1)、动模垫板(2)、动模镶块(3)、浮动镶件(4)、中心镶件(5)、定位杆(6)、定位螺套(7)、丝堵(8)、动模镶件(9)、顶杆(10)、带肩螺栓(11)和弹簧(12);其连接关系为,动模板(1)和动模垫板(2)面接触由导柱导套连接,动模镶块(3)与动模板(1)面接触紧密配合由螺栓锁紧固定,所述定位螺套(7)上设置有外螺纹、外挂台、挂台沉孔和内螺纹,所述定位杆(6)上设置有倒角和挂台,所述中心镶件(5)上设置有定位孔、油槽和排气孔,定位螺套(7)上设置的外螺纹与动模板(1)螺纹连接并固定,定位螺套(7)上设置的外挂台与动模板(1)面接触并限位,定位杆(6)上设置的挂台与定位螺套(7)上设置的挂台沉孔面接触并限位,丝堵(8)与定位螺套(7)上设置的内螺纹面接触螺纹连接并固定,定位杆(6)与丝堵(8)面接触并限位,所述定位杆(6)上设置的倒角在装配过程中起到导入的作用,所述中心镶件(5)外形为圆柱,所述浮动镶件(4)外形为圆柱,浮动镶件(4)上设置有长圆孔、沉孔、通孔、螺纹孔、油槽和外挂台,中心镶件(5)的外表面与浮动镶件(4)上设置的沉孔面接触滑动配合,所述中心镶件(5)上设置的油槽分布在中心镶件(5)的外表面,在中心镶件(5)和浮动镶件(4)的相对滑动中起到润滑作用,中心镶件(5)上设置的排气孔与定位孔贯通,中心镶件(5)上设置的排气孔与浮动镶件(4)上设置有通孔贯通,浮动镶件(4)上设置的通孔与螺纹孔贯通,保证成型过程中模具腔内的气体及时排出保证塑料产品质量,中心镶件(5)上设置有定位孔与定位杆(6)面接触紧密配合,浮动镶件(4)上设置的长圆孔与定位杆(6)间隙配合,所述长圆孔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浮动镶件(4)浮动的距离,浮动镶件(4)上设置的外挂台与动模板(1)面接触,浮动镶件(4)与动模镶块(3)面接触滑动配合,浮动镶件(4)上设置的油槽在浮动过程中起到润滑的作用,浮动镶件(4)与动模板(1)间隙配合,浮动镶件(4)与动模垫板(2)面接触紧密配合由螺栓锁紧固定,定位杆(6)与动模镶块(3)面接触紧密配合,定位杆(6)与动模镶件(9)和动模板(1)分别间隙配合,带肩螺栓(11)与动模板(1)面接触螺纹连接并固定,带肩螺栓(11)与动模垫板(2)间隙配合,弹簧(12)与动模板(1)和动模垫板(2)分别间隙配合,弹簧(12)与带肩螺栓(11)间隙配合;所述中心镶件(5)和浮动镶件(4)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1~0.025mm,定位杆(6)和中心镶件(5)配合间隙0.01~0.02mm,所述带肩螺栓(11)上设置的挂台与动模垫板(2)上设置的挂台沉孔之间设置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为开模状态下动模板(1)和动模垫板(2)分离的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为浮动镶件(4)浮动的距离。

技术总结
设有分层浮动机构的模具,属于热塑性塑料成型模具领域,主要应用于形状复杂或加强筋分布密集的塑料产品的模具顶出机构,利用模具开模力和弹簧12张力的作用促使动模板1和动模垫板2分离,利用动模垫板2的直线运动带动浮动镶件4的浮动实现塑料产品部分脱模,减少成型产品顶出过程的包紧力,利用定位杆6对中心镶件5的支撑限位作用,实现中心镶件5在浮动镶件4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原状态不变,防止注塑产品拉伤拉伤,该机构有效利用模具空间,简化了模具结构,保证塑料产品顶出过程顺畅,防止由于注塑产品的包紧力引起的不良品产生,模具运动过程平稳进行,缩短了成型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于运昆 许斌 尹建伟 张嘉 赵刚 吴建川 迟月 于春雨 葛敬科 杨伏 沙明友 张文华 王海涛 杨颜秋 董秀秀 孙婷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銮艺精密模塑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5/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