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方法与流程

2022-05-26 15:35: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2.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量大、速度快、安全、节约能源等特点,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建设的过程中迅速发展,其中,大量的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结构在服役期间在日益增长的运行荷载以及周边密集建设环境的影响下,自身结构安全面临着挑战,随着运营时间的增长,结构病害问题也日益凸显,钢轨损伤、线路不平顺、梁体混凝土外观劣损、强度下降、钢筋锈蚀、外露、支座几何超限、桥墩不均匀沉降等结构病害会严重影响结构以的安全、稳定性,对轨道交通高架安全运营产生威胁。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在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进行探伤检测时,需要检测人员扶着探伤检测仪,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力,大大降低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的探伤检测效率;
5.2、现有在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进行探伤检测时,探伤检测仪与轨道之间的接触不稳,经常出现探伤检测仪发生倾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方法,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便于检测人员对轨道进行探伤检测,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力,解决在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进行探伤检测时,需要检测人员扶着探伤检测仪,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力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探伤检测仪与轨道之间的接触不稳,经常出现探伤检测仪发生倾斜的问题,以达到探伤检测仪与轨道之间滑动连接,防止探伤检测仪发生倾斜的效果。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方法,该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步骤一:计划与准备;
10.步骤二:轨道平直度检测;
11.步骤三:轨道探伤检测;
12.步骤四:轨道承重检测;
13.步骤五: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估。
14.所述步骤二包括:将准备好的平直度检测仪放置在待检测的位置,对轨道的平整度和弯曲度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的数据,判断待检测的轨道是否平整和笔直。
15.所述步骤三包括:将准备好的探伤检测仪放置在待检测的位置,检测轨道是否有
裂痕,并记录检测的数据,便于及时对裂痕处进行处理。
16.所述步骤四包括:将准备好的承重检测轨道车放置到适当的位置,通过对轨道检测车增加配重,从而对轨道承重力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的数据。
17.所述步骤五包括:对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记录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
1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探伤检测仪包括坐垫,所述坐垫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探伤检测器主体,所述探伤检测器主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杆,所述支架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把,所述支架杆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探伤检测器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主体,所述驱动装置主体的左侧设置有移动轮,所述驱动装置主体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踏板,所述驱动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探伤检测头,所述驱动装置主体底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平衡结构,所述驱动装置主体的底部且位于探伤检测头的底部设置有轨道。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将探伤检测仪固定在轨道上,检测人员坐在坐垫上,通过转动手把使探伤检测仪发生移动,并利用探伤检测头,对轨道进行检测,检测的数据,在探伤检测器主体的作用下,将检测的数据呈现在显示屏上,便于检测者对其进行观察,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力,提高了轨道探伤检测的效率。
2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轮包括支架轴本体,所述支架轴本体外壁的两端与驱动装置主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所述支架轴本体外壁的中部插接有移动轮本体,所述移动轮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耐磨防滑层,所述支架轴本体的外壁且位于移动轮本体的两端固定套接有支架轴承,所述支架轴本体外壁的两端且位于支架轴承的一侧插接有锥座。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耐磨防滑层、移动轮本体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了移动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移动轮与轨道之间的磨损,防止探伤检测仪在工作时出现打滑的问题。
2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轴本体的轴线处开设有导油管,所述支架轴本体的正面开设有导油支管,所述支架轴本体的正面且位于导油支管的中部开设有储油孔,所述支架轴本体正面的左端且位于导油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销柱支架,所述销柱支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销柱,所述销柱外壁的左侧活动套接有防漏油锥,所述销柱外壁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销柱支架的左侧且位于复位弹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套,所述支架轴本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注油口。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支架轴本体、防漏油锥、复位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支架轴本体进行润滑,减少支架轴本体的磨损,同时,对支架轴承进行降温,防止探伤检测仪工作时,支架轴承温度过高造成损坏的问题,同时,防止润滑油从而注油口中流出,无法对支架轴本体进行润滑、降温。
2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平衡结构包括连接箱,所述连接箱的顶部与驱动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连接箱的内腔中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底部搭接有单头螺纹导柱,所述单头螺纹导柱外壁的底部插接有固定板,所述单头螺纹导柱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盖。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减震弹簧、单头螺纹导柱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平衡
结构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防止探伤检测一震动量过大,对平衡结构造成损坏。
2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板的正面插接有锥形转动轴,所述锥形转动轴外壁的右端插接有平衡轮,所述锥形转动轴的外壁且位于平衡轮的左侧插接有间隔防蹭锥座,所述间隔防蹭锥座且位于平衡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钉柱。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固定板、锥形转动轴、平衡轮、间隔防蹭锥座、螺钉柱之间的相互配合,对平衡轮进行加固,防止平衡轮发生脱落的问题,同时,防止平衡轮与固定板之间发生摩擦,对平衡轮造成损坏。
2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9.1、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方法,采用平直度检测仪、探伤检测仪、承重检测轨道车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将准备好的平直度检测仪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对轨道进行检测,然后,利用准备好的探伤检测仪,对轨道进行探伤检测,然后,利用准备好的承重检测轨道车,通过更换配重,对轨道进行承重检测,最后,将检测的全部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
30.2、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方法,采用移动轮、耐磨防滑层、移动轮本体、支架轴承、支架轴本体、注油口、防漏油锥、复位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在移动轮本体上增加耐磨防滑层,提高了移动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移动轮与轨道之间的磨损,防止探伤检测仪在工作时出现打滑的问题,向注油口注入润滑油,便于对支架轴本体进行润滑,减少支架轴本体的磨损,同时,对支架轴承进行降温,防止探伤检测仪工作时,支架轴承温度过高造成损坏的问题,利用复位弹簧的作用,对防漏油锥进行推动,防止润滑油从而注油口中流出,无法对支架轴本体进行润滑、降温。
31.3、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方法,采用平衡结构、减震弹簧、单头螺纹导柱、固定板、锥形转动轴、平衡轮、螺钉柱、间隔防蹭锥座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减震弹簧与单头螺纹导柱之间的作用,使平衡结构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防止探伤检测一震动量过大,对平衡结构造成损坏,提高平衡结构的使用寿命,在螺钉柱的作用下,对平衡轮进行加固,防止平衡轮发生脱落的问题,利用间隔防蹭锥座的作用,防止平衡轮与固定板之间发生摩擦,对平衡轮造成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发明的安全状态评价示意图;
33.图2为本发明的评价流程示意图;
34.图3为本发明探伤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发明移动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本发明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7.图6为本发明平衡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8.图7为本发明平衡结构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39.图中:1、手把;2、显示屏;3、支架杆;4、坐垫;5、探伤检测器主体;6、驱动装置主体;7、移动轮;71、耐磨防滑层;72、移动轮本体;73、支架轴承;74、支架轴本体;75、导油管;76、锥座;77、储油孔;78、导油支管;79、注油口;710、防漏油锥;711、橡胶软套;712、复位弹簧;713、销柱;714、销柱支架;8、踏板;9、平衡结构;91、连接箱;92、减震弹簧;93、单头螺纹导
柱;94、固定板;95、锥形转动轴;96、平衡轮;97、螺钉柱;98、间隔防蹭锥座;99、锁紧螺盖;10、探伤检测头;11、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41.实施例1
42.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方法,该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3.步骤一:计划与准备;
44.步骤二:轨道平直度检测;
45.步骤三:轨道探伤检测;
46.步骤四:轨道承重检测;
47.步骤五: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估。
48.其中步骤二包括:将准备好的平直度检测仪放置在待检测的位置,对轨道的平整度和弯曲度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的数据,判断待检测的轨道是否平整和笔直。
49.其中步骤三包括:将准备好的探伤检测仪放置在待检测的位置,检测轨道是否有裂痕,并记录检测的数据,便于及时对裂痕处进行处理。
50.其中步骤四包括:将准备好的承重检测轨道车放置到适当的位置,通过对轨道检测车增加配重,从而对轨道承重力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的数据。
51.其中步骤五包括:对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记录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
5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准备好的平直度检测仪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对轨道进行检测,然后,利用准备好的探伤检测仪,对轨道进行探伤检测,然后,利用准备好的承重检测轨道车,通过更换配重,对轨道进行承重检测,最后,将检测的全部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
53.实施例2
54.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探伤检测仪包括坐垫4,坐垫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探伤检测器主体5,探伤检测器主体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杆3,支架杆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把1,支架杆3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2,探伤检测器主体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主体6,驱动装置主体6的左侧设置有移动轮7,驱动装置主体6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踏板8,驱动装置主体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探伤检测头10,驱动装置主体6底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平衡结构9,驱动装置主体6的底部且位于探伤检测头10的底部设置有轨道11。
5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探伤检测仪固定在轨道11上,检测人员坐在坐垫4上,通过转动手把1,在驱动装置主体6的作用下,使驱动轮发生转动,并带动移动轮7发生转动,使探伤检测仪发生移动,并利用探伤检测头10,对轨道11进行检测,检测的数据,在探伤检测器主体5的作用下,将检测的数据呈现在显示屏2上,便于检测者对其进行观察,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力,提高了轨道的探伤检测效率。
56.实施例3
57.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移动轮7包括支架轴本体74,支架轴本体74外壁的两端与驱动装置主体6的左侧固定安装,支架轴本体74外壁的中部插接有移动轮本体72,移动轮本体7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耐磨防滑层71,支架轴本体74的外壁且位于移动轮本体72的两端固定套接有支架轴承73,支架轴本体74外壁的两端且位于支架轴承73的一侧插接有锥座76,支架轴本体74的轴线处开设有导油管75,支架轴本体74的正面开设有导油支管78,支架轴本体74的正面且位于导油支管78的中部开设有储油孔77,支架轴本体74正面的左端且位于导油管7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销柱支架714,销柱支架71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销柱713,销柱713外壁的左侧活动套接有防漏油锥710,销柱713外壁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712,销柱支架714的左侧且位于复位弹簧71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套711,支架轴本体7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注油口79。
5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移动轮本体72上增加耐磨防滑层71,提高了移动轮7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移动轮7与轨道11之间的磨损,防止探伤检测仪在工作时发生打滑,向注油口79注入润滑油,便于对支架轴本体74进行润滑,减少支架轴本体74的磨损,同时,对支架轴承73进行降温,防止探伤检测仪工作时,支架轴承73温度过高造成损坏,利用复位弹簧712的作用,对防漏油锥710进行推动,防止润滑油从而注油口79中流出,无法对支架轴本体74进行润滑、降温。
59.实施例4
60.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平衡结构9包括连接箱91,连接箱91的顶部与驱动装置主体6的底部固定安装,连接箱91的内腔中设置有减震弹簧92,减震弹簧92的底部搭接有单头螺纹导柱93,单头螺纹导柱93外壁的底部插接有固定板94,单头螺纹导柱9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盖99,固定板94的正面插接有锥形转动轴95,锥形转动轴95外壁的右端插接有平衡轮96,锥形转动轴95的外壁且位于平衡轮96的左侧插接有间隔防蹭锥座98,间隔防蹭锥座98且位于平衡轮9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钉柱97。
6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减震弹簧92与单头螺纹导柱93之间的作用,使平衡结构9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防止探伤检测一震动量过大,对平衡结构9造成损坏,提高平衡结构9的使用寿命,在螺钉柱97的作用下,对平衡轮96进行加固,防止平衡轮96发生脱落,利用间隔防蹭锥座98的作用,防止平衡轮96与固定板94之间发生摩擦,对平衡轮96造成损坏。
62.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方法的工作原理。
63.如图1-7所示,通过将准备好的平直度检测仪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对轨道进行检测,然后,利用准备好的探伤检测仪,对轨道进行探伤检测,通过转动手把1,在驱动装置主体6的作用下,使驱动轮发生转动,并带动移动轮7发生转动,使探伤检测仪发生移动,在移动轮本体72上增加耐磨防滑层71,降低了移动轮7与轨道11之间的磨损,向注油口79注入润滑油,便于对支架轴本体74进行润滑,减少支架轴本体74的磨损,同时,对支架轴承73进行降温,防止探伤检测仪工作时,支架轴承73温度过高造成损坏,利用复位弹簧712的作用,对防漏油锥710进行推动,防止润滑油从而注油口79中流出,无法对支架轴本体74进行润滑、降温,通过减震弹簧92与单头螺纹导柱93之间的作用,使平衡结构9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防止探伤检测一震动量过大,对平衡结构9造成损坏,在螺钉柱97的作用下,对平衡轮96进行加固,防止平衡轮96发生脱落,利用间隔防蹭锥座98的作用,防止平衡轮96与固定板94之
间发生摩擦,对平衡轮96造成损坏,并利用探伤检测头10,对轨道11进行检测,检测的数据,在探伤检测器主体5的作用下,将检测的数据呈现在显示屏2上,便于检测者对其进行观察,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力,提高了轨道的探伤检测效率然后,利用准备好的承重检测轨道车,通过更换配重,对轨道进行承重检测,最后,将检测的全部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
64.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