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固相缩聚切片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04:15: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粘度固相缩聚切片的节能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固相缩聚生产工艺中,固相缩聚装置通常包括结晶系统、预热系统、热态输送系统、冷却系统及成品输送系统。成品输送系统主要用于将冷却后的高粘度成品切片输送至干切片储存料仓或纺前料仓,输送过程采用高压密相输送方式,即利用粗氮作为介质,采用氮气压缩机闭环输送,由输送器输送至干切片储存料仓或纺前料仓。
3.输送系统通常包括储存料仓、缓冲料仓、气动阀、除尘器、氮气压缩机以及氮气储罐,缓冲料仓设置在储存料仓的上方,气动阀位于储存料仓和缓冲料仓之间,切片先进入缓冲料仓,当缓冲料仓高报触发气动阀打开,储存料仓和缓冲料仓连通,切片进入储存料仓中,且回流的氮气经过气料分离至除尘器除尘,后经氮气压缩机压缩储备于氮气储罐,循环使用。对于日产能为30t/d的固相缩聚装置来说,该高压密相输送方式每日消耗的输送介质粗氮约251m
³
,耗能占比较大的氮压机每日消耗的电量约为1298.745kw

h,经综合计算介质消耗和输送设备的耗电量,每吨切片的产生成本约为28元,这种高耗能的输送方式拉高了固相缩聚生产工艺的成本。
4.此外,现有的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式单一,通常仅能使用氮气作为输送介质。而若直纺流程停用,所有切片均输送至干切片储存料仓,那么就不再需要采用高压密相输送方式,可将输送介质由粗氮改为空气,即由高压密相输送方式改为开放输送方式,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输送系统进行改造,即将氮气压缩机改为风机,改造后可采用空气作为介质进行输送,但是无法实现在高压密相输送方式和开放输送方式之间切换,且改造的成本和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的耗电量成本仍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相缩聚切片输送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输送系统成本高和输送方式单一等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固相缩聚切片输送系统,包括输送器、缓冲料仓、存储料仓、氮气循环单元以及压缩空气源,所述的输送器的出口与所述的缓冲料仓的入口连通,所述的缓冲料仓的出口与所述的存储料仓的入口连通,且所述的缓冲料仓的出口与所述的氮气循环单元的入口连通,所述的存储料仓上开设有用于排放空气的空气出口,所述的输送系统还包括气体管道,所述的气体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的输送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的气体管道的另一端具有第一通口、第二通口,所述的第一通口与所述的氮气循环单元的出口连通,所述的第二通口与所述的压缩空气源的出口连通。
8.优选地,所述的氮气循环单元包括过滤器、压缩机以及氮气存储罐,所述的过滤器
的入口与所述的缓冲料仓的出口连通,所述的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的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的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的氮气存储罐的出口连通,所述的氮气存储罐的出口与所述的气体管道的第一通口连通。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所述的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并联设置,所述的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的入口均与所述的过滤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的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的出口均与所述的氮气存储罐的入口连通。
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氮气循环单元还包括冷却器,所述的冷却器用于保持所述的氮气循环单元内的氮气处于恒温状态,所述的冷却器包括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所述的第一冷却器的入口与所述的过滤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的第一冷却器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的压缩机、氮气存储罐的入口连通,所述的第二冷却器的入口与所述的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的第二冷却器的出口与所述的氮气存储罐的入口连通。
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氮气循环单元还包括氮气补气管道,所述的氮气补气管道与所述的第一冷却器的出口连通。
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氮气循环单元还包括氮气循环控制阀组件,所述的氮气循环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循环控制阀、第二循环控制阀,所述的第一循环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的氮气补气管道上,用于控制所述的氮气补气管道的通断,所述的第二循环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冷却器、氮气存储罐之间的管道上并用于控制该管道的通断。
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均采用冷冻水冷却器。
14.优选地,所述的输送系统还包括调节阀组件,所述的调节阀组件包括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所述的第一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的气体管道的一端,用于调节从所述的气体管道的一端排出的气体的压力大小,所述的第二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的气体管道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的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的下游,用于对进入所述的气体管道的另一端的气体减压。
15.优选地,所述的输送系统还包括控制阀组件,所述的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所述的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的气体管道的第一通口处,用于控制所述的氮气循环单元的出口的开闭,所述的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的气体管道的第二通口处,用于控制所述的压缩空气源的出口的开闭。
16.优选地,所述的缓冲料仓的出口处设置有料仓控制阀,所述的料仓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的缓冲料仓的出口的开闭;所述的缓冲料仓内设置有监测件,所述的监测件用于监测所述的缓冲料仓内的压力是否超过设定值,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所述的料仓控制阀控制其开闭。
1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两个通口的气体管道,使输送系统可在高压密相输送方式和开放输送方式之间切换,提高了适应性,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无需对现有的输送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节约了成本,且通过开放输送方式进行输送时,可节约输送介质和电量的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9.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输送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以上附图中:1、输送器;2、缓冲料仓;21、料仓控制阀;22、监测件;3、存储料仓;31、
密封阀;4、氮气循环单元;41、过滤器;42、压缩机;421、第一压缩机;422、第二压缩机;43、氮气存储罐;44、冷却器;441、第一冷却器;442、第二冷却器;45、氮气循环控制阀组件;451、第一循环控制阀;452、第二循环控制阀;46、氮气补气管道;5、压缩空气源;6、气体管道;61、第一通口;62、第二通口;7、控制阀组件;71、第一控制阀;72、第二控制阀;8、调节阀组件;81、第一调节阀;82、第二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一种固相缩聚切片输送系统,可在高压密相输送方式和开放输送方式之间切换,如图1所示,包括输送器1、缓冲料仓2、存储料仓3、氮气循环单元4以及压缩空气源5,输送器1的出口与缓冲料仓2的入口连通,缓冲料仓2的出口与存储料仓3的入口连通,且缓冲料仓3的出口与氮气循环单元4的入口连通,氮气循环单元4和压缩空气源5的出口通过气体管道6与输送器1的出口连通,当氮气循环单元4与输送器1的出口连通时,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式为高压密相输送方式,当压缩空气源5与输送器1的出口连通时,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式为开放输送方式。
25.缓冲料仓2的出口与存储料仓3的入口相连通,且缓冲料仓2的出口处设置有料仓控制阀21,料仓控制阀21用于控制缓冲料仓21的出口的开闭。缓冲料仓2内设置有监测件22,监测件22用于监测缓冲料仓2内的压力是否超过设定值,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料仓控制阀21,控制料仓控制阀21的开闭。当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式为高压密相输送方式时,料仓控制阀21和监测件22配合工作;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式为开放输送方式时,料仓控制阀21保持常开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料仓控制阀21为气动控制阀。
26.存储料仓3上还开设有用于排放空气的空气出口,存储料仓3的空气出口处设置有密封阀31,当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式为高压密相输送方式时,密封阀31关闭,当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式为开放输送方式时,密封阀31打开,存储料仓3中的空气可排出。
27.氮气循环单元4用于对氮气进行回收压缩,氮气循环单元4包括过滤器41、压缩机42、氮气存储罐43、冷却器44以及循环控制阀组件45,过滤器41用于对回流的氮气进行过
滤,过滤器41的入口与缓冲料仓2的出口连通,过滤器41的出口与压缩机42的入口连通,压缩机42的出口与氮气存储罐43的出口连通,氮气存储罐43的出口与气体管道6的连通,循环控制阀组件45用于控制氮气循环单元4内部分连接管道和部件的开闭状态。
28.压缩机42用于对过滤后的氮气进行压缩,压缩机42包括第一压缩机421、第二压缩机422,第一压缩机421与第二压缩机422并联设置,具体而言:第一压缩机421、第二压缩机422的入口均与过滤器41的出口连通,第一压缩机421、第二压缩机422的出口均与氮气存储罐43的入口连通。
29.冷却器44用于保持氮气循环单元4内的氮气处于恒温状态,冷却器44包括第一冷却器441、第二冷却器442。第一冷却器441设置在过滤器41和压缩机42之间,即第一冷却器441的入口与过滤器41的出口连通,第一冷却器441的出口分别与压缩机42、氮气存储罐43的入口连通。第二冷却器442设置在压缩机42和氮气存储罐43之间,即第二冷却器442的入口与压缩机42的出口连通,第二冷却器442的出口与氮气存储罐43的入口连通。具体而言:
30.第一冷却器441的出口分别与第一压缩机421的入口、第二压缩机422的入口、氮气存储罐43的入口连通,第二冷却器442的入口分别与第一压缩机421的出口、第二压缩机422的出口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却器441、第二冷却器442均采用冷冻水冷却器。
31.为了补充输送过程中损耗的氮气,氮气循环单元4还包括氮气补气管道46,氮气补气管道46的出口与第一冷却器441的出口连通。
32.氮气循环控制阀组件45包括第一循环控制阀451、第二循环控制阀452,第一循环控制阀451设置在氮气补气管道46上,第一循环控制阀451用于控制氮气补气管道46的通断,第二循环控制阀452设置在第一冷却器441的出口、氮气存储罐43的入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且第二循环控制阀452用于控制该连接管道的通断。
33.气体管道6用于连通氮气循环单元4的出口与输送器1的出口、或者压缩空气源5的出口与输送器1的出口,气体管道6的一端与输送器1的出口连通,气体管道6的另一端具有第一通口61、第二通口62,第一通口61与氮气循环单元4的出口连通,第二通口62与压缩空气源5的出口连通,具体而言:气体管道6的一端与输送器1的出口连通,从气体管道6的一端排出的氮气或压缩空气将输送器1的出口处的切片喷吹至缓冲料仓2中,第一通口61与氮气存储罐43的出口连通。
34.为了控制气体管道6的第一通口61、第二通口62的连通状态,输送系统还设置有控制阀组件7。控制阀组件7包括第一控制阀71、第二控制阀72,第一控制阀71设置在气体管道6的第一通口61处,第一控制阀71用于控制氮气循环单元4的出口的开闭,即氮气存储罐43的出口的开闭。第二控制阀72设置在气体管道6的第二通口62处,第二控制阀72用于控制压缩空气源5的出口的开闭。
35.为了控制气体管道6的中气体的压力,输送系统还设置有调节阀组件8。调节阀组件8包括第一调节阀81、第二调节阀82,第一调节阀81为压力调节阀,第二调节阀82为减压阀。具体而言:第一调节阀81设置在气体管道6的一端,第一调节阀81用于调节从气体管道6的一端排出的气体的压力大小,第二调节阀82设置在气体管道6的另一端,且第二调节阀82位于第一通口61、第二通口62的下游,用于第二调节阀82对进入气体管道6的另一端的氮气或压缩空气进行减压。
36.本实施例在工作过程中:
37.当固相缩聚后的直纺流程停用时,将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式切换为开放输送方式,即关闭第一控制阀71,使氮气循环单元4的出口保持关闭状态,不再供送氮气,打开密封阀31,使输送系统形成开放状态;再打开料仓控制阀21并使其保持常开状态,使缓冲料仓2与存储料仓3之间形成连通;再打开第二控制阀72,使压缩空气可进入气体管道6中,并通过调节阀组件8控制气体管道6的出口喷出压缩空气的压力合适;打开输送器1,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输送切片,输送完成后,空气可从存储料仓3的空气出口排出。
38.当固相缩聚后的直纺流程恢复使用或压缩空气断流时,将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式切换为高压密相输送方式,即关闭第二控制阀72、密封阀31,使料仓控制阀21和监测件22处于工作状态,打开第一控制阀71,使氮气循环单元4的出口向气体管道6供送氮气,切片输送时首先进入缓冲料仓2,当缓冲料仓2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料仓控制阀2打开,储存料仓3和缓冲料仓2连通,切片进入储存料仓3中,回流的氮气经过滤器41后,再经压缩机42压缩,并储备于氮气存储罐43中,循环使用。
3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