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炭黑油生产系统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03:04: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炭黑油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炭黑油生产系统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炭黑油是焦化厂所生产的产品之一,炭黑油的生产通常是由炭黑油生产系统完成,炭黑油生产系统的性能决定了其所生产炭黑油的质量。炭黑油生产系统的混合装置是炭黑油生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混合过程中,沥青和蒽油进入到混合罐中,通过搅拌器的搅拌实现两种物料的混合。通过上述混合装置所生产的炭黑油存在质量问题,经过化验分析发现,所生产的炭黑油中存在蒽油和沥青混合不均匀的问题,炭黑油中存在未混合均匀的沥青颗粒,将会影响炭黑油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炭黑油生产系统的混合装置,旨在解决炭黑油中蒽油和沥青混合不均匀,影响炭黑油加工质量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炭黑油生产系统的混合装置,包括贮罐、钢管、搅拌器、预混合组件和控制器,贮罐用于容纳沥青和蒽油;钢管置于所述贮罐内且上端伸出所述贮罐,通过所述钢管适于向所述贮罐内输送沥青和蒽油;至少一个搅拌器设于所述贮罐侧部,适于搅拌所述贮罐内沥青和蒽油;预混合组件用于预先混合沥青和蒽油,具有与所述钢管外端连通的物料出口以及连通沥青输出管路和蒽油输出管路的物料进口;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搅拌器和所述预混合组件导电连接并分别控制运行。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炭黑油生产系统的混合装置还包括用于冷却沥青的冷却器,沥青输出管路连通所述冷却器的输入端,所述冷却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物料进口,所述冷却器运行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混合组件包括箱体、弹性囊和推顶件,箱体设于所述贮罐上方;弹性囊设于所述箱体内部,可产生弹性变形且变形后可复位,所述物料进口和所述物料出口分别设于所述弹性囊上端和下端,沥青和蒽油均输入所述弹性囊内;推顶件设于所述箱体上且推顶端与所述弹性囊外壁连接,用于推顶所述弹性囊变形,所述弹性囊变形后推挤沥青和蒽油混合,所述推顶件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囊底部设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位置避开所述物料出口,所述弹簧适于弹性抵靠所述箱体内侧底壁,所述弹性囊借助所述弹簧可在所述箱体内移位。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推顶件包括连接在所述箱体上且朝向所述弹性囊推顶的推杆以及连接于所述推杆推顶端的推板,所述推板适于推顶所述弹性囊变形,且其形状与所述弹性囊外形相适配,所述推杆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物料进口为两个,分别通过管路连通沥青输出管
路和蒽油输出管路,所述物料出口为两个,均通过管路连通所述钢管外端,多个所述管路均穿过所述箱体壁。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所述物料进口连通的所述管路上设有单向阀,与所述物料出口连通的所述管路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搅拌器为四组,沿所述贮罐圆周向均布设置,所述搅拌器的搅拌速度受控于所述控制器,所述钢管为无缝钢管且底部与所述贮罐内侧底部之间距离为0.1-0.3m,所述贮罐底部圆周向围设有多个基础座,通过多个所述基础座与大地固定连接,以形成适于固定所述贮罐的地基。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贮罐上部连接有呼吸人孔、放散气口、呼吸阀接口、备用接口和手孔,所述呼吸人孔上可拆卸连接有呼吸阀,所述呼吸阀拆卸后适于供人体穿过;所述贮罐下部设有适于供人体穿过的检修孔。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贮罐侧部设有与所述贮罐内物料连通的磁翻板式浮标液位计。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炭黑油生产系统的混合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炭黑油生产系统的混合装置包括贮罐、钢管、搅拌器、预混合组件和控制器,使沥青和蒽油输入到预混合组件内,通过预混合组件进行预先混合,实现了为一级混合,通过搅拌器搅拌贮罐内部沥青和蒽油,实现了二级混合,通过钢管向贮罐内输送沥青和蒽油,一级混合和二级混合均可被控制器控制运行,实现了混合的自动化操作,提高了混合效果,使炭黑油中沥青和蒽油混合更加均匀,提高炭黑油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炭黑油生产系统的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炭黑油生产系统的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3中的预混合组件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贮罐;2、钢管;3、搅拌器;4、预混合组件;41、箱体;42、弹性囊;43、推顶件;431、推杆;432、推板;44、弹簧;5、控制器;6、冷却器;7、单向阀;8、电磁阀;9、基础座;10、呼吸人孔;11、放散气口;12、呼吸阀接口;13、备用接口;14、手孔;15、呼吸阀;16、检修孔;17、磁翻板式浮标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炭黑油生产系统的混合装置进行说明。所述一种炭黑油生产系统的混合装置,包括贮罐1、钢管2、搅拌器3、预混合组件4和
控制器5,贮罐1用于容纳沥青和蒽油;钢管2置于贮罐1内且上端伸出贮罐1,通过钢管2适于向贮罐1内输送沥青和蒽油;至少一个搅拌器3设于贮罐1侧部,适于搅拌贮罐1内沥青和蒽油;预混合组件4用于预先混合沥青和蒽油,具有与钢管2外端连通的物料出口以及连通沥青输出管路和蒽油输出管路的物料进口;控制器5分别与搅拌器3和预混合组件4导电连接并分别控制运行。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炭黑油生产系统的混合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炭黑油生产系统的混合装置包括贮罐1、钢管2、搅拌器3、预混合组件4和控制器5,使沥青和蒽油输入到预混合组件4内,通过预混合组件4进行预先混合,实现了为一级混合,通过搅拌器3搅拌贮罐1内部沥青和蒽油,实现了二级混合,通过钢管2向贮罐1内输送沥青和蒽油,一级混合和二级混合均可被控制器5控制运行,实现了混合的自动化操作,提高了混合效果,使炭黑油中沥青和蒽油混合更加均匀,提高炭黑油生产质量。
24.现有技术中都是将沥青和蒽油同时输送到反应釜中,使两者在反应釜中混合,由于受反应釜使用的限制,造成两者混合后不均匀现象,而通过本实用新型混合后,一级搅拌混合和二级搅拌混合,通过混合后试验分析,沥青和蒽油混合后比较均匀,也很少存在沥青颗粒。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混合方式优势较突出。贮罐1为一种呈圆柱形的罐体,上端呈向外凸起的弧形,钢管2竖向设置在贮罐1内,可以设置一根钢管2,也可以设置两根钢管2,设置一根钢管2时,沥青和蒽油均通过这一根钢管2输送到贮罐1内部;若设置两根钢管2时,沥青和蒽油分别通过这两根钢管2进入到贮罐1内部,钢管2内端和外端均开口,内端为自由端且与贮罐1不接触。通过搅拌器3搅拌沥青和蒽油,混合方式简单,混合后的效果较好,通过控制器5可以实时控制运行或搅拌混合速度。搅拌器3包括电机、转轴和扇叶,转中穿过贮罐1壁并密封转动连接,扇叶为多个,均设置在转轴上,转轴旋转后驱动多个扇叶旋转,该扇叶可理解为搅拌桨,可以实现搅拌的作用。
25.为了实现对沥青进行降温,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炭黑油生产系统的混合装置还包括用于冷却沥青的冷却器6,沥青输出管路连通冷却器6的输入端,冷却器6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通物料进口,冷却器6运行受控于控制器5。通常沥青的来源为煤焦油加工,因此温度会很高,在炭黑油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沥青实施冷却处理。使冷却后的沥青进入到预混合组件4内与蒽油进行混合。
26.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器6采用现有技术产品,可以满足对沥青的冷却要求。
27.为了实现对沥青和蒽油的初步混合,则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预混合组件4包括箱体41、弹性囊42和推顶件43,箱体41设于贮罐1上方;弹性囊42设于箱体41内部,可产生弹性变形且变形后可复位,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分别设于弹性囊42上端和下端,沥青和蒽油均输入弹性囊42内;推顶件43设于箱体41上且推顶端与弹性囊42外壁连接,用于推顶弹性囊42变形,弹性囊42变形后推挤沥青和蒽油混合,推顶件43受控于控制器5。通过控制器5控制推顶件43推顶,使弹性囊42变形,则其内部的沥青和蒽油相互挤压混合在一起,通过推顶件43的伸缩不同长度,则弹性囊42的变形量就不用,则混合的程度也就不同,通过该预混合组件4实现了一级混合。该混合方式的混合效率高,速度快,配合弹性囊42的自身弹性变形和弹性复位,可将其内部的沥青和蒽油混合更加均匀。推顶件43的推顶或伸缩次数等动作都是依靠控制器5调节和控制的。弹性囊42呈椭圆形或网球拍型,可以容纳一定量的沥青和蒽油。箱体41起到了支撑、限位弹性囊42的作用,防止弹性囊42变形过大造成
损坏,则弹性囊42只能在箱体41内部变形或移动。
28.在作为可替换的一种实施例,可以在弹性囊42内部设置搅拌桨,也能实现对沥青和蒽油搅拌功能,因此可有多种混合方式。
29.为了实现弹性囊42在变形的同时,又能够小范围的移位,则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弹性囊42底部设有多个弹簧44,弹簧44设置位置避开物料出口,弹簧44适于弹性抵靠箱体41内侧底壁,弹性囊42借助弹簧44可在箱体41内移位。多个弹簧44呈弹性状态支撑弹性囊42,允许弹性囊42产生位移(该位移是在箱体41内部)或晃动,则弹性囊42内部的沥青和蒽油受到晃动后,也可以相互混合在一起,也是混合的一种方式。弹性囊42在不受外力时,可借助多个弹簧44复位。
30.为了实现对弹性囊42的推顶,则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推顶件43包括连接在箱体41上且朝向弹性囊42推顶的推杆431以及连接于推杆431推顶端的推板432,推板432适于推顶弹性囊42变形,且其形状与弹性囊42外形相适配,推杆431受控于控制器5。推板432呈弧形,用于与弹性囊42接触推顶。推杆431可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动推杆。
31.在本实施例中,箱体41呈长方体型,推顶件43为两组,分别设置在箱体41的两侧,可交替或同时推顶弹性囊42,通过控制器5的控制即可实现。
32.具体的,控制器5包括plc控制单元、控制电路、控制按钮等,其相互之间连接关系和控制原理已属于现有技术,固在此不再赘述。在控制器5上设置有多个适于分别控制各部件运行的控制模块,通过对各个部件的控制,可实现对沥青和蒽油的自动混合控制,该控制器5可采用现有技术产品。
33.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物料进口为两个,分别通过管路连通沥青输出管路和蒽油输出管路,物料出口为两个,均通过管路连通钢管2外端,多个管路均穿过箱体41壁。在箱体41上设置有多个可供管路穿过的通孔,还设有便于使推杆431穿过的穿孔。
34.为了防止沥青和蒽油在向预混合组件4内输送时发生回流的现象,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与物料进口连通的管路上设有单向阀7,与物料出口连通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8,电磁阀8受控于控制器5。通过设置的单向阀7可解决该问题,另外通过电磁阀8可以实时控制混合后的沥青和蒽油向贮罐1内的输送量。
35.在本实施例中,物料出口与钢管2外端设置了两个管路,在每个管路上设置一个电磁阀8,控制器5都可以控制。另外,也可以设置一个管路和一个电磁阀8,设置两个管路的目的是,当其中一个管路发生堵塞时,可使用另一个管路输送。
36.为了提高贮罐1的安装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搅拌器3为四组,沿贮罐1圆周向均布设置,搅拌器3的搅拌速度受控于控制器5,钢管2为无缝钢管2且底部与贮罐1内侧底部之间距离为0.1-0.3m,贮罐1底部圆周向围设有多个基础座9,通过多个基础座9与大地固定连接,以形成适于固定贮罐1的地基。
37.钢管2底部与贮罐1内侧底部之间距离优选为0.2m。基础座9的数量为40个,可根据贮罐1的外径相应的增加或减少设置,多个基础座9围成圆环形,将贮罐1固定在大地上或大地内安装的基础桩上。
38.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贮罐1上部连接有呼吸人孔10、放散气口11、呼吸阀接口12、备用接口13和手孔14,呼吸人孔10上可拆卸连接有呼吸阀15,呼吸阀15拆卸后适于供人体穿过;贮罐1下部设有适于供人体穿过的检修孔16。呼吸阀15接口12上连接有小
呼吸阀,备用接口13上通过堵头密封,平常为不使用的状态,放散气口11为一种排气口,手孔14上连接有封盖,打开后便于让手部穿过,握持防爆手电可观测贮罐1内部情况。人穿过检修孔16可以进入到贮罐1内部进行检修操作。呼吸阀15通过法兰与贮罐1连接,拆卸后人体可穿过,进入到贮罐1内部。
39.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贮罐1侧部设有与贮罐1内物料连通的磁翻板式浮标液位计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