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血液循环展示用模型的制作方法

2022-05-25 22:42: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血液循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血液循环展示用模型。


背景技术:

2.在医学领域,包括临床、护理等各个专业的课程教学中,都需要了解正常的血液循环过程,并能够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在进行医学的教学和科普过程中,需要参与者对于血液循环的方式有一定的认识,普及相关方面知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血液循环是生理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目前各所学校在授课时,依然是按照课本中的插图及说明进行讲解,因此导致该部分知识生涩、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市场上已经有的专业的血液循环模型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静态pvc模型,可以从形态上显示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但无法动态演示血液循环方向;一种是图片与发光管结合的平面结构模型,可以演示血液循环方向,但不立体两类模型均缺乏很好的体验感和参与感,无法完全契合从实践获得理论知识的认知规律,因此,发明人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血液循环展示用模型,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血液循环教学工作过程中不能清晰地展示血液循环过程,教学生涩、抽象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血液循环展示用模型,包括展示板和设于展示板正面用于模拟心脏的虹吸球模型,虹吸球模型为透明结构,虹吸球模型包括左心脏模型和部分与左心脏模型重合的右心脏模型,展示板上开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左心脏模型顶部连通有透明结构的第一血管,第一血管穿出第一通孔从展示板背面穿入第二通孔与左心脏模型底部连通,右心脏模型底部连通有透明结构的第二血管,第二血管穿出第二通孔从展示板背面穿入第一通孔与右心脏模型顶部连通,第一血管和第二血管上均设有用于模拟心脏瓣膜的单向止逆阀。
5.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6.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虹吸球模型来模拟心脏,通过虹吸球模型包括左心脏模型和右心脏模型,用于模拟人体的左心脏和右心脏,第一血管和第二血管模拟人体血液流通的管路,通过将第一血管、第二血管和虹吸球模型设为透明结构便于充液后模拟血液的动态流动,便于观察。
7.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虹吸球模型,虹吸球模型通过压力触发,增强了教学过程对人体血液循环的体验感,逼真形象。
8.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制作简易,材料便宜耐用,费用低廉,可用作医学院校各专业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的教辅工具,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本模型也可在医院或其他医药单位开展相关培训学习时,作为辅助教具使用,寓教于乐,解决了传统的血液循环教学工作过程中不能清晰地展示血液循环过程,教学
生涩、抽象的问题。
9.进一步,所述展示板还设有位于第二通孔下方的第三通孔,位于展示板正面的第一血管上连通有第一分支血管,第一分支血管穿出第三通孔与展示板背面的第一血管连通,第一分支血管为透明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分支血管与第一血管连通,用于模拟人体分支血管的流通,便于教学理解。
10.进一步,所述位于展示板正面的第二血管连通有第二分支血管,第二分支血管穿出第三通孔与展示板背面的第二血管连通,第二分支血管为透明结构。通过设置第二分支血管与第二血管连通,用于模拟人体分支血管的流通,便于教学理解。
11.进一步,所述第一血管与第一分支血管、第二血管与第二分支血管的连接处均通过三通阀连接。通过设置三通阀连通,便于进行拆卸,不仅可供医学生、医学爱好者观摩学习,寓教于乐,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增进了对知识的理解。
12.进一步,所述左心脏模型内填充有蓝色溶液,所述右心脏模型内填充有红色溶液。通过填充不同的溶液便于对左心脏模型和右心脏模型中便于对人体静脉血和动脉血动态流动进行模拟。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血液循环展示用模型的示意图;
15.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血液循环展示用模型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17.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展示板1、左心脏模型2、右心脏模型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一血管6、第二血管7、单向止逆阀8、第三通孔9、第一分支血管10、第二分支血管11、三通阀12。
18.一种血液循环展示用模型,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展示板1和固定在展示板1正面用于模拟心脏的虹吸球模型,虹吸球模型为透明结构,虹吸球模型包括左心脏模型2和部分与左心脏模型2重合的右心脏模型3,展示板1上开有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第二通孔5位于第一通孔4下方,左心脏模型2顶部连通有透明结构的第一血管6,第一血管6穿出第一通孔4从展示板1背面穿入第二通孔5与左心脏模型2底部连通,右心脏模型3底部连通有透明结构的第二血管7,第二血管7穿出第二通孔5从展示板1背面穿入第一通孔4与右心脏模型3顶部连通,第一血管6和第二血管7用于模拟人体的血管血液流通管路,虹吸球模型、第一血管6、第二血管7为透明结构便于教学观察,第一血管6和第二血管7上均设有用于模拟心脏瓣膜的单向止逆阀8。第一血管6和第二血管7上各设有两个单向止逆阀8,如图2所示,展示
板1还设有位于第二通孔5下方的第三通孔9,位于展示板1正面的第一血管6上连通有第一分支血管10,第一分支血管10穿出第三通孔9与展示板1背面的第一血管6连通,第一分支血管10为透明结构;位于展示板1正面的第二血管7连通有第二分支血管11,第二分支血管11穿出第三通孔9与展示板1背面的第二血管7连通,第二分支血管11为透明结构,第一分支血管10和第二分支血管11为透明结构都是为了方便观察,第一血管6与第一分支血管10、第二血管7与第二分支血管11的连接处均通过三通阀12连接,便于进行拆卸,左心脏模型2、第一血管6和第一分支血管10填充有蓝色溶液,右心脏模型3、第二血管7和第二分支血管11填充有红色溶液。
19.本实用新型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在背景板上开设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和第三通孔9,然后将用于左心脏模型2和右心脏模型3固定在背景板正面模拟心脏,使左心脏模型2和右心脏模型3部分重合,在左心脏模型2填充蓝色溶液,右心脏模型3填充红色溶液,左心脏模型2连接的第一血管6从顶部流出底部流入形成闭合的回路,右心脏模型3连接的第二血管7从底部流出顶部流入形成闭合的回路,第一血管6和第二血管7上均安装单向止逆阀8,安装时单向止逆阀8的流动方向应相反,第一血管6和第二血管7共同穿过背景板上的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利用第一分支血管10、第二分支血管11和三通阀12构成分支循环,第一分支血管10从背景板背面的第一血管6连通并通过第三通孔9穿入与第一血管6正面连通,第二分支血管11从背景板正面的第二血管7连通并通过第三通孔9穿出与第二血管7背面连通。
20.在血液循环教学工作过程中,通过按压左心脏模型2和右心脏模型3,左心脏模型2内的蓝色溶液从左心脏模型2的顶部流出穿过背景板的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从左心脏模型2的底部流入,其中经过第一分支血管10汇入第一血管6内,右心脏模型3内的红色溶液从右心脏模型3的底部流出穿过背景板的第二通孔5和第一通孔4从右心脏模型3的顶部流入,其中经过第二分支血管11汇入第二血管7内,左心脏模型2和右心脏模型3重合的部分形成视觉上的颜色改变,本模型有效的模拟经过静脉血(蓝色)变成动脉血(红色),经过身体各处动脉血(红色)变成静脉血(蓝色)的过程。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虹吸球模型模拟左心脏和右心脏,第一血管6和第二血管7模拟人体血液流通的管路,单向止逆阀8模拟心脏瓣膜,制作简易,材料便宜耐用,增强了教学过程对人体血液循环的体验感,逼真形象,解决了传统的血液循环教学工作过程中不能清晰地展示血液循环过程,教学生涩、抽象的问题。
2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