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取料的圆柱滚子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25 22:13: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滚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取料的圆柱滚子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子与滚道呈线接触,径向载荷能力大,既适用于承受重载荷与冲击载荷,也适用于高速旋转,一般适用于大中型电动机、机车车辆、机床主轴、内燃机、发电机、燃气涡轮机、减速箱、轧钢机、振动筛以及起重运输机械等,圆柱滚子轴承的精度影响机电设备运动精度,其中圆柱滚子的精度和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圆柱滚子轴承的寿命,甚至造成轴承损坏,进而引起机器振动和噪声,导致机器效率降低、使用寿命缩短﹑危险系数增高,为大的安全事故埋下了可怕的隐患,现有的加工装置在对滚子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通常对单个滚子进行运输和加工,使得加工装置对滚子的加工效率较低,同时在上料前难以对滚子进行整理,极易因滚子摆放较乱而对上料效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取料的圆柱滚子加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加工装置在对滚子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通常对单个滚子进行运输和加工,使得加工装置对滚子的加工效率较低,同时在上料前难以对滚子进行整理,极易因滚子摆放较乱而对上料效率造成影响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取料的圆柱滚子加工装置,包括上料箱,所述上料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上料箱内壁的正面与内壁的背面分别与输送板的正面和背面相互卡接,所述输送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输料槽,所述输送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滑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料箱内壁的正面与内壁的背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输送板的左侧面开设有两个卡槽,两个卡槽的内壁分别与两个楔形块的外表面相互卡接,两个楔形块的内壁与同一个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正面的一端通过上料箱与电机的背面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输送板的右侧面与第一推板的左侧面相互搭接,所述第一推板的右侧面与两个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两个弹簧的右端与同一个上料箱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板下表面与输料板的上表面相互搭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料箱内壁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挡板的下表面与同一个输送板的上表面相互搭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料箱内壁的左侧面与电动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右端与第二推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板的右侧面与输料板的左侧面相互搭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料箱的左侧面与卸料坡的左侧面固定连
接,所述卸料坡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活动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输料板的下表面分别与四个滚轮的外表面相互卡接,相邻的两个滚轮的外表面与同一个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输料板的右侧面与提手的左端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卸料坡的下表面与机箱内壁的下表面相互搭接,所述机箱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右侧面与排料坡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箱下表面的四角处分别与四个万向轮的顶端固定连接。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该便于取料的圆柱滚子加工装置,通过设置楔形块、输送板、弹簧和第一推板,操作人员将物料通过上料箱的上方的进料口送入输送板的上方,接着操作人员启动电机带动转动,而转轴转动的同时,转轴上方的楔形块转动后与输送板左侧的卡槽接触,楔形块的凸出部分与卡槽接触后将输送板向右推动,使输送板两侧的滑块在上料箱内部的滑槽内活动,当楔形块平整部分转动至与输送板平行后,输送板的右侧的第一推板在弹簧的带动下将输送板向左推动,往复如此,使输送板左右移动,随后将输送板上方的物料通过输料槽送入输料板的上方,方便了该加工装置在对滚子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对多个滚子进行运输和加工,使得该加工装置对滚子的加工效率得以提高,同时有效的在上料前对滚子进行整理。
16.2、该便于取料的圆柱滚子加工装置,通过设置提手、活动槽和卸料坡,操作人员将输料板下方的滚轮对准卸料坡上方的活动槽推入,接着通过提手对输料板进行推动,当输料板上方与输送板下方的输料槽对应后,启动电动推杆推动第二推板与输料板接触,方便了对上料完毕的滚子进行输送,从而提高了该加工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更加方便的对输料板进行移动,也使得该加工装置的适用性得以提高。
17.3、该便于取料的圆柱滚子加工装置,通过设置万向轮、机箱和排料坡,当物料进入输料板后,操作人员启动电动推动带动第二推板带动输料板向右移动,而输料板通过下方的滚轮在活动槽的内部活动,当物料在工作台内加工完毕后通过排料坡送出,最后也可通过万向轮对机箱进行推动,方便了对加工完毕的物料进行下料的同时,更加方便的对该加工装置进行拉动,从而提高了该加工的装置的灵活性,也可使该加工装置使用于各种环境,从而提高了该加工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料箱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料箱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槽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上料箱、2进料口、3挡板、4输送板、5输料槽、6滑块、7滑槽、8卡槽、9楔形块、10转轴、11电机、12第一推板、13弹簧、14电动推杆、15第二推板、16卸料坡、17活动槽、18滚轮、19机箱、20工作台、21排料坡、22万向轮、23输料板、24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取料的圆柱滚子加工装置,包括上料箱1,上料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2,上料箱1内壁的正面与内壁的背面分别与输送板4的正面和背面相互卡接,输送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输料槽5,输送板4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滑块6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上料箱1内壁的正面与内壁的背面均开设有滑槽7,两个滑槽7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6,输送板4的左侧面开设有两个卡槽8,两个卡槽8的内壁分别与两个楔形块9的外表面相互卡接,两个楔形块9的内壁与同一个转轴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转轴10的正面的一端通过上料箱1与电机11的背面的一端传动连接,输送板4的右侧面与第一推板12的左侧面相互搭接,第一推板12的右侧面与两个弹簧13的左端固定连接,两个弹簧13的右端与同一个上料箱1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输送板4下表面与输料板23的上表面相互搭接,方便了该加工装置在对滚子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对多个滚子进行运输和加工,使得该加工装置对滚子的加工效率得以提高,同时有效的在上料前对滚子进行整理。
25.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上料箱1内壁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挡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挡板3的下表面与同一个输送板4的上表面相互搭接,通过设置挡板3,避免了物料了落入上料箱1的内部,从而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上料箱1内壁的左侧面与电动推杆14的左端固定连接,电动推杆14的右端与第二推板1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推板15的右侧面与输料板23的左侧面相互搭接,通过设置电动推杆14,更加方便的对输料板23进行移动,也使得该加工装置的适用性得以提高,上料箱1的左侧面与卸料坡1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卸料坡16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活动槽17,通过设置卸料坡16,方便了对上料完毕的滚子进行输送,从而提高了该加工装置的工作效率。
26.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输料板23的下表面分别与四个滚轮18的外表面相互卡接,相邻的两个滚轮18的外表面与同一个活动槽17的内壁滑动连接,输料板23的右侧面与提手24的左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滚轮18,有效的提高了输料板23的移动效率,从而提高了该加工装置的输料效率,卸料坡16的下表面与机箱19内壁的下表面相互搭接,机箱19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工作台20,工作台20的右侧面与排料坡2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排料坡21,方便了对加工完毕的物料进行下料,机箱19下表面的四角处分别与四个万向轮22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万向轮22,方便了对该加工装置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了该加工装置的灵活性。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8.s1、使用前,操作人员将输料板23下方的滚轮18对准卸料坡16上方的活动槽17推入,接着通过提手24对输料板23进行推动,当输料板23上方与输送板4下方的输料槽5对应后,操作人员启动电动推杆14推动第二推板15与输料板23接触;
29.s2、使用时,操作人员将物料通过上料箱1的上方的进料口2送入输送板4的上方,接着操作人员启动电机11带动转动,而转轴10转动的同时,转轴10上方的楔形块9转动后与输送板4左侧的卡槽8接触,楔形块9的凸出部分与卡槽8接触后将输送板4向右推动,使输送板4两侧的滑块6在上料箱1内部的滑槽7内活动,当楔形块9平整部分转动至与输送板4平行后,输送板4的右侧的第一推板12在弹簧13的带动下将输送板4向左推动,往复如此,使输送
板4左右移动,随后将输送板4上方的物料通过输料槽5送入输料板23的上方;
30.s3、当物料进入输料板23后,操作人员启动电动推动带动第二推板15带动输料板23向右移动,而输料板23通过下方的滚轮18在活动槽17的内部活动,当物料在工作台20内加工完毕后通过排料坡21送出,最后也可通过万向轮22对机箱19进行推动。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