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登机桥行走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25 20:58: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地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登机桥行走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2.旅客登机桥作为接驳飞机与航站楼旅客登机口的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机场等地,驱动轮架总成是登机桥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它们共同承担整个登机桥的负荷,起着支撑并带动登机桥移动行走,完成登机桥与飞机机舱舱门对接和回到泊位的功能,现有的驱动轮架总成如中国专利cn204979270u公开的登机桥驱动轮架总成,该专利包括驱动轮架、轮架支承、安装在所述驱动轮架两端外侧的减速机,安装在所述驱动轮架两端内侧的驱动电机、以及分别设置在减速机一端的行走轮,所述减速机的另一端分别与驱动电机相连,其特征在于,轮架支承以单圆柱铰接结构铰接到驱动轮架的中部,所述驱动轮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法兰座,所述驱动电机分别安装在法兰座的内侧,所述减速机分别安装在法兰座的外侧,上述专利的不足: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轮架内,维修不便,同时驱动电机的大小受制于驱动轮架的内腔大小,故而不能根据行走轮所需要的驱动力大小来选择驱动电机的尺寸,此外,现有的驱动轮架总成常常配有手动退桥装置,当登机桥出现无法按正常操作程序进行退桥时,必需采取登机桥手动退桥应急处理,以免影响机场的正常运行,现有的退桥装置,如中国专利cn203612223u公开了登机桥手动退桥装置,包括轮架、行走轮,轮架内装有电机及减速机,所述电机包含一输出动力的电机轴,所述减速机与该电机轴的一端及行走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内设有改变自身动力输入端到动力输出端的动力传递方向的换向机构,所述电机轴的另一端能够与动力输出端连接,且动力输入端能够通过与摇把连接而输入动力,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换向器及滑动引导机构,该换向器通过滑动引导机构设置于轮架内,且通过连接件固定,该换向器包括一动力输入轴及一动力输出轴,所述电机轴的另一端通过转换接头与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轮架壁上设有能够与动力输入轴正对的摇把孔,所述动力输出端为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入端为动力输入轴,上述专利的不足:一是上述专利中使用换向器、滑动引导机构,结构复杂,部件多,使用成本高;二是上述专利中电机仍设置在轮架内,维修更换不便,而且电机受限于轮架内部空间的大小,不能根据行走机构需要的驱动力大小来自由选择电机,传动效率不高、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使用成本低、手动退桥省时省力、驱动电机尺寸不受限、传动效率高的登机桥行走驱动系统。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登机桥行走驱动系统,包括轮架和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两端分别设有转角减速机,轮架外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行走轮由转角减速机驱动,所述转角减速机与轮架固定连接,所述转角减速机由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电机与轮架垂直设置,所述驱动电机与轮架固定连接,以利于驱动电机驱动转角减速机带动行走轮转动。
6.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电机置于轮架外侧的电机轴上设有摇把,以利于需要手动退桥时,通过转动摇把,即可带动驱动电机转动,驱动电机通过转角减速机带动行走轮转动,实现退桥,操作方便,快速。
7.本实用新型所述转角减速机和行走轮之间设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轴套、端盖法兰和轴承,所述转角减速机设置在轮架内,所述转角减速机的机座与轮架固定连接,所述转角减速机的输出轴插入行走轮的轮毂内,所述转角减速机的输出轴和行走轮的轮毂之间设有轴套,所述轴套一端设有端盖法兰,另一端伸出轮毂与轮架固定连接,所述转角减速机的输出轴经轴承与轴套固定连接,所述端盖法兰罩在轮毂、轴套和输出轴上,端盖法兰中部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端盖法兰周边与行走轮的轮毂固定连接,以利于通过转角减速机的输出轴带动端盖法兰旋转,端盖法兰带动行走轮旋转。
8.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使用成本低、手动退桥省时省力、驱动电机尺寸不受限、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1.附图标记:轮架1,行走轮2,转角减速机3,驱动电机4,安装组件5,轴套6,端盖法兰7,轴承8,输出轴9,轮毂10。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3.一种登机桥行走驱动系统,包括轮架1和行走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1两端分别设有转角减速机3,轮架1外侧设有驱动电机4,所述行走轮2由转角减速机3驱动,所述转角减速机3与轮架1固定连接,所述转角减速机3由驱动电机4驱动,所述驱动电机4与轮架1垂直设置,所述驱动电机4与轮架1固定连接,以利于驱动电机驱动转角减速机带动行走轮转动。
14.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电机4置于轮架1外侧的电机轴上设有摇把,以利于需要手动退桥时,通过转动摇把,即可带动驱动电机转动,驱动电机通过转角减速机带动行走轮转动,实现退桥,操作方便,快速。
15.本实用新型所述转角减速机3和行走轮2之间设有安装组件5,所述安装组件5包括轴套6、端盖法兰7和轴承8,所述转角减速机3设置在轮架1内,所述转角减速机3的机座与轮架1固定连接,所述转角减速机3的输出轴9插入行走轮2的轮毂10内,所述转角减速机3的输出轴9和行走轮2的轮毂10之间设有轴套6,所述轴套6一端设有端盖法兰7,另一端伸出轮毂10与轮架1固定连接,所述转角减速机3的输出轴9经轴承8与轴套6固定连接,所述端盖法兰7罩在轮毂10、轴套6和输出轴9上,端盖法兰7中部与输出轴9固定连接,端盖法兰7周边与行走轮2的轮毂10固定连接,以利于通过转角减速机的输出轴带动端盖法兰旋转,端盖法兰带动行走轮旋转。
16.如附图1和附图2,轮架两端设有行走轮,行走轮分别由转角减速机驱动,转角减速机的输入端与驱动电机连接,轮架上设有轴孔,方便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伸入轮架内与转角
减速机的输入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与轮架垂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置于轮架外侧的电机轴上设有摇把,图中未示出摇把,使用时,如附图1和附图2,驱动电机和转角减速机分别接入行走机构或者登机桥的控制系统,启动驱动电机和转角减速机,实现行走轮行走,当登机桥出现无法按正常操作程序进行退桥时,如附图2,将轮架一侧的驱动电机的电机壳拆下,露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将摇把套在电机轴上通过键固定,另一侧的驱动电机上也同样装上摇把,转动摇把,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角减速机,进而带动行走轮转动,实现手动退桥,操作完毕后,将摇把取下,将电机壳装上即可,本实用新型可在轮架上设置能够容纳摇把的凹槽,凹槽内固定设有弹性卡扣,来限位固定摇把,方便随时取用和收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部件少、使用成本低,通过驱动电机、转角减速机即可实现手动退桥,操作十分方便快捷,大大节约了退桥的时间和成本,此外,转角减速机尺寸小速比大,传动效率高,传递扭矩大,驱动电机设置在轮架外侧,不受轮架内部空间大小的限制,可根据行走机构所需的驱动力大小来选择设置,同时驱动电机设置在外侧,方便维修和更换。
17.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使用成本低、手动退桥省时省力、驱动电机尺寸不受限、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