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逆型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导电夹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25 19:32: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逆型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导电夹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或称为控制保护器)是低压电器中的新型产品,其产品类别代号为“cps”,是英文“control and protective switchingdevice”的缩写。cps能够在单一结构形式的产品上实现集成化的、内部协调配合的控制与保护功能,能够替代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过载(或过流、断相)保护继电器、启动器、隔离器等多种传统的分立元器件。
[0003]
现有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操作机构主要包括第二止动件、摇臂和导电夹,导电夹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摇臂与动触头相抵,可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断开。当cps开关检测到的电流、电压等各种参数超出设定值一定范围时,通过一系列的传动后,使操作机构跳闸,第二止动件驱动摇臂动作,进而与导电夹的动触头联动,从而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断开,并切断电磁线圈回路,电磁线圈失电后由反力弹簧带动电磁顶杆切断主电路,对负载实现可靠的保护。
[0004]
在实际生产中,受多种相互关联的零件加工尺寸误差的影响,第二止动件与摇臂之间的配合点其公差累积非常大,进而导致动静触头之间的开距和超程值偏差大,批次合格率低,甚至导致批量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第二止动件与摇臂之间的配合点累计公差大、批次合格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方便校验、且调节范围大的可逆型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导电夹调节结构。
[0006]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逆型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导电夹调节结构,包括摇臂和调节螺钉,摇臂可转动地安装于开关本体上,所述摇臂与导电夹的动触头相抵设置;调节螺钉,安装于所述开关本体上,且与所述摇臂相抵,所述调节螺钉通过驱动所述摇臂转动,以调节所述导电夹的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开距和超程。
[0007]
还包括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开关本体上的第二止动件,所述第二止动件通过所述摇臂驱动所述动触头动作,其具有驱动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断开的脱扣位置,所述第二止动件设有可与所述摇臂上的配合块相抵、并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块,所述调节螺钉适于调节所述摇臂与所述第二止动件之间的间距。
[0008]
所述调节螺钉安装于驱动块的第一螺纹孔上,且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调节螺钉可与所述配合块的侧面相抵。
[0009]
所述调节螺钉安装于所述摇臂的第二螺纹孔上,且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调节螺钉与所述第二止动件之间设有换向结构,所述换向结构适于将所述调节螺钉的竖向移动转
换为驱动所述摇臂横向运动的作用力。
[0010]
所述换向结构包括尖端部和挡块,尖端部设于所述调节螺钉的底部,且其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尖端部具有设于其外壁上的配合斜面;挡块,设于所述第二止动件上,与所述配合斜面相抵。
[0011]
所述尖端部为倒圆锥形或倒圆台形。
[0012]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3]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夹调节结构,包括摇臂和调节螺钉,调节螺钉通过驱动摇臂转动,以调节导电夹的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开距和超程,这样调节快捷方便,且调节范围较大,使得导电夹的开距和超程参数得到了大幅优化。
[0014]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夹调节结构,由于第二止动件具有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断开的脱扣位置,发明人在原有的第二止动件上设置调节螺钉,从而调节摇臂与第二止动件之间的间距,来调节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开距和超程,这样结构更加简单。
[0015]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夹调节结构,调节螺钉安装于摇臂的第二螺纹孔上,且沿竖直方向移动,调节螺钉与第二止动件之间设有换向结构,换向结构适于将调节螺钉的竖向移动转换为驱动摇臂横向运动的作用力。由于调节螺钉的位置设置在开关本体上侧,这样更方便调试人员操作。
[0016]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夹调节结构,换向结构包括:尖端部,设于调节螺钉的底部,且其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变小,尖端部具有设于其外壁上的配合斜面;挡块,设于第二止动件上,与配合斜面相抵。当调节螺钉向下移动时,其尖端部的配合斜面与第二止动件的挡块相抵,在第二止动件地位置保持不动的情况下,调节螺钉与摇臂朝远离第二止动件的方向动作,从而调节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开距和超程。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夹调节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19]
图2为图1中摇臂、第二止动件和调节螺钉的装配示意图;
[0020]
图3为图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夹调节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2]
图5为图4中摇臂、第二止动件和调节螺钉的装配示意图;
[0023]
图6为图5的剖面图;
[0024]
图7为摇臂和导电夹的装配示意图;
[0025]
图8为导电夹的结构示意图。
[0026]
附图标记说明:1、开关本体;21、摇臂;22、动触头;23、静触头;24、调节螺钉;25、第二止动件;26、配合块;27、驱动块;28、第一螺纹孔;29、第二螺纹孔;30、尖端部;31、配合斜面;32、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0]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1]
实施例
[003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逆型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导电夹调节结构,导电夹包括动触头22和静触头23,如图1-3所示,导电夹调节结构包括摇臂21、第二止动件25和调节螺钉24。
[0033]
摇臂21,如图7和8所示,可转动地安装于开关本体1上,所述摇臂21与导电夹的动触头22相抵设置。
[0034]
第二止动件25,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开关本体1上,如图2和3所示,所述第二止动件25通过所述摇臂21驱动所述动触头22动作,其具有驱动所述动触头22与静触头23分离断开的脱扣位置,所述第二止动件25设有可与所述摇臂21上的配合块26相抵、并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块27。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第二止动件25脱扣动作的操作机构为现有成熟技术,故不对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做详细描述。
[0035]
调节螺钉24,安装于所述开关本体1上,且与所述摇臂21相抵,所述调节螺钉24通过驱动所述摇臂21转动,以调节所述导电夹的动触头22与静触头23之间的开距和超程。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钉24安装于驱动块27的第一螺纹孔28上,且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调节螺钉24可与所述配合块26的侧面相抵。
[0036]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如图4-6所示,所述调节螺钉24安装于所述摇臂21的第二螺纹孔29上,且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调节螺钉24与所述第二止动件25之间设有换向结构,所述换向结构适于将所述调节螺钉24的竖向移动转换为驱动所述摇臂21横向运动的作用力。所述换向结构包括:尖端部30,设于所述调节螺钉24的底部,且其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尖端部30具有设于其外壁上的配合斜面31;挡块32,设于所述第二止动件25上,与所述配合斜面31相抵。所述尖端部30为倒圆锥形或倒圆台形。
[0037]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调节螺钉24安装开关本体1的支架上,用于驱动摇臂21转
动(图中未画出)。
[003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夹调节结构,包括摇臂21和调节螺钉24,调节螺钉24通过驱动摇臂21转动,以调节导电夹的动触头22与静触头23之间的开距和超程,这样调节快捷方便,且调节范围较大,使得导电夹的开距和超程参数得到了大幅优化。
[0039]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