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给排水工程用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21 15:17: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给排水工程用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给排水一般指的是城市用水供给系统、排水系统,简称给排水。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水排水工程的一个分支,通过建筑物内布满所需的排水管道,以此来保证建筑物的排水系统。
3.但是,现有的排水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只能对污水在输送过程中进行轻量的过滤净化,装置在长时间的污水输送过程中极易造成内部管道堵塞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给排水工程用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建筑给排水工程用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外侧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第二箱体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第一箱体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二箱体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三箱体顶部盖设有箱盖,所述箱盖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第一箱体内部分别设置有出水管、网板、海绵层和砾石层,所述出水管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管一端与第一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另一端通过导管与第一水泵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进水口通过导管与第三箱体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网板四侧均与第一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层设置在网板顶部,所述砾石层设置在海绵层顶部,所述第二箱体内部分别设置有三通管和滤芯,所述第三箱体内部分别设置有竖杆和网槽,所述竖杆一端固定连接在网槽内侧底部,所述竖杆另一端竖向贯穿箱盖后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箱盖上开设有用于竖杆转动连接的通孔,所述第一箱体前表面设置有第一箱门,所述第二箱体前表面设置有第二箱门。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箱体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盖外侧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箱盖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三箱体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箱盖顶部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处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通管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在第二箱体内壁上,所述滤芯内部设置有活性炭颗粒,所述滤芯外壁为孔洞设置,所述三通管其中一端导管与第二水泵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口通过导管与第一箱体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三通管另外两端分别与一个滤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滤芯的底端均与第二箱体内侧底部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箱门一侧通过铰链与第一箱体前表面铰接,所述第一箱门上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第二箱门一侧通过铰链与第二箱体前表面铰接,所述第二箱门上固定安装有把手。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电机通过导线与开关电连接,所述开关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电机带动竖杆上的网槽进行快速转动,使网槽内的污水进行水与杂质的离心处理,从而完成对污水的初次过滤,进一步通过启动第一水泵将污水抽送至第一箱体内的出水管内,并由出水管上出水孔进行喷洒,再由海绵层和砾石层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后流至第一箱体内侧底部,进而通过启动第二水泵将污水抽送至第二箱体内的三通管中,再由三通管导入至滤芯,再由滤芯对污水进行三次过滤后,最后通过打开出水管上的阀门进行排出,从而完成装置对的污水的多重净化过滤,从而使装置对污水在输送过程中进行较为全面的过滤净化处理,避免装置在长时间的污水输送过程中极易造成内部管道堵塞的情况。
14.2.通过设置箱盖、第一箱体和第二箱门对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内的过滤机构进行清理和维护,提高了人员在对装置维护时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建筑给排水工程用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建筑给排水工程用过滤装置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建筑给排水工程用过滤装置的正视图。
18.图中所示: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第三箱体3、开关4、底座5、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出水管8、箱盖9、进水管10、电机11、出水管12、网板13、海绵层14、砾石层15、三通管16、滤芯17、竖杆18、网槽19、第一箱门20和第二箱门21。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建筑给排水工程用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第三箱体3、开关4、底座5、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出水管8、箱盖9、进水管10、电机11、出水管12、网板13、海绵层14、砾石层15、三通管16、滤芯17、竖杆18、网槽19、第一箱门20和第二箱门21,所述第一箱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箱体3,所述第一箱体1外侧固定安装有开关4,所述第二箱体2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5,所述第一箱体1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6,所述第二箱体2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7,所述第二箱体2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三箱体3顶部盖设有箱盖9,所述箱盖9外侧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箱盖9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三箱体3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箱盖9
顶部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处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箱盖9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1,所述第一箱体1内部分别设置有出水管12、网板13、海绵层14和砾石层15,所述出水管12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管12一端与第一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12另一端通过导管与第一水泵6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6进水口通过导管与第三箱体3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网板13四侧均与第一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层14设置在网板13顶部,所述砾石层15设置在海绵层14顶部,所述第二箱体2内部分别设置有三通管16和滤芯17,所述三通管16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在第二箱体2内壁上,所述滤芯17内部设置有活性炭颗粒,所述滤芯17外壁为孔洞设置,所述三通管16其中一端导管与第二水泵7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泵7的进水口通过导管与第一箱体1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三通管16另外两端分别与一个滤芯1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滤芯17的底端均与第二箱体2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箱体3内部分别设置有竖杆18和网槽19,所述竖杆18一端固定连接在网槽19内侧底部,所述竖杆18另一端竖向贯穿箱盖9后与电机11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箱盖9上开设有用于竖杆18转动连接的通孔,所述第一箱体1前表面设置有第一箱门20,所述第二箱体2前表面设置有第二箱门21,所述第一箱门20一侧通过铰链与第一箱体1前表面铰接,所述第一箱门20上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第二箱门21一侧通过铰链与第二箱体2前表面铰接,所述第二箱门21上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和电机11通过导线与开关4电连接,所述开关4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2.当需要使用建筑给排水工程用过滤装置时,人员首先将开关4与外接电源相互连通,进一步通过将导水管与进水管10固定连接后,进一步通过打开进水管10上的阀门,进而使污水进入第三箱体3内的网槽19内,进而启动电机11带动竖杆18上的网槽19进行快速转动,使网槽19内的污水进行水与杂质的离心处理,使污水内较大的杂质滞留在网槽19的内壁上,使污水通过网槽19上的网孔落到第三箱体3内侧底部,从而完成对污水的初次过滤,进一步通过启动第一水泵6将污水抽送至第一箱体1内的出水管12内,并由出水管12上出水孔进行喷洒,再由海绵层14和砾石层15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后流至第一箱体1内侧底部,进而通过启动第二水泵7将污水抽送至第二箱体2内的三通管16中,再由三通管16导入至滤芯17,再由滤芯17对污水进行三次过滤后,最后通过打开出水管8上的阀门进行排出,从而完成装置对的污水的多重净化过滤,最后人员可通过打开箱盖9、第一箱体20和第二箱门21对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内的过滤机构进行清理和维护。
2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