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平衡巡检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2022-05-19 04:43: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平衡巡检机器人。


背景技术:

2.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巡检机器人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三大巡检方式之一。移动机器人机构是巡检机器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巡检机器人在遇到障碍时,可能会发生倾斜或弹跳,当发生倾斜时,现有巡检机器人往往不能灵敏的调节自身回正,倾倒情况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平衡巡检机器人。
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自平衡巡检机器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安装有使机器人行走转向的驱动转向机构,还包括动量平衡机构,所述动量平衡机构包括安装于底板的第一动力机构、第一动量轮、第二动力机构和第二动量轮,所述第一动力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动量轮转动,所述第二动力机构驱动所述第二动量轮转动;
6.当机器人向左倾斜时,第一动力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动量轮转动,第二动力机构制动,当机器人向右倾斜时,第二动力机构带动所述第二动量轮转动,第一动力机构制动。
7.可选地,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伞齿轮固定安装,所述第一伞齿轮和所述第二伞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伞齿轮和所述第一动量轮同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三伞齿轮、第四伞齿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三伞齿轮固定安装,所述第三伞齿轮和所述第四伞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伞齿轮和所述第二动量轮同轴传动连接。
8.可选地,所述驱动转向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可转动的安装在底板上,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底板下,所述转向机构驱动所述驱动机构转向。
9.可选地,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拨叉和转向套,所述转向电机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转向套和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拨叉一端和所述转向套轴向相对滑动周向相对固定的连接,所述转向套设有滑槽,所述拨叉一端设有凸起,所述拨叉一端伸入转向套,所述凸起与滑槽滑动的连接。
10.可选地,所述底板和所述拨叉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第一弹簧碗托和第二弹簧碗托,所述第一弹簧碗托设有第一内孔,所述第二弹簧碗托设有第二内孔,所述拨叉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内孔和所述第二内孔,所述减震弹簧设在所述第一弹簧碗托和所述第二弹簧碗托之间。
11.可选地,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和拨叉,所述转向电机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拨叉包括横向连接件、竖向连接件,所述横向连接件和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竖向连接件一端和所述横向连接件的一侧铰接,所述竖向连接件另一端和所述横向连接
件的另一侧之间设有弹跳结构。
12.可选地,所述弹跳结构包括动力电机、导向柱、导向套和支撑连接件,所述支撑连接件和所述竖向连接件另一端铰接,所述动力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撑连接件,所述导向柱和所述支撑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动力电机和所述导向柱传动连接以驱动导向柱转动,所述导向套套设于所述导向柱外,所述导向套和所述横向连接件的另一侧铰接,所述导向套设有螺旋滑槽,所述螺旋滑槽绕所述导向套一周,螺旋滑槽两端之间设有轴向滑槽,导向柱设有和螺旋滑槽、轴向滑槽配合的凸起滑块,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导向套之间设有弹性件。
13.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拨叉上,所述驱动轮和所述拨叉转动的连接,所述驱动轮和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14.可选地,所述底板设有伸缩升降机构,所述底板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设有用于驱动伸缩升降机构升降的电动马达,伸缩升降机构的顶部安装有探测器。
15.可选地,所述伸缩升降机构包括变螺距丝杆和变螺距螺母,所述变螺距螺母套设在所述变螺距丝杆外,所述变螺距丝杆和所述底板周向相对固定轴向相对滑动的连接,所述变螺距丝杆包括多个连接座、螺旋件,多个所述连接座从下向上依次排列,上下相邻的两所述连接座之间设有相互套接的多个套件,最里侧的套件和其上方的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最外侧的套件和其下方的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螺旋件环绕于连接座外,并且和所述连接座铰接,所述变螺距螺母内设有与螺旋件配合的螺旋槽,变螺距螺母内的螺旋槽分为上段螺旋槽和下段螺旋槽,上段螺旋槽的螺距比下段螺旋槽的螺距大,所述变螺距螺母和电动马达齿轮传动连接。
16.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平衡巡检机器人,它具有动量平衡机构,在机器人发生倾斜时,动量平衡机构能够使机器人保持平衡。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轮相平行时的机器人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轮共线时的机器人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动量平衡机构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巡检机器人另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弹跳结构的爆炸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柱的透视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伸缩升降机构的爆炸图;
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变螺距丝杆剖视图;
29.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变螺距螺母剖视图。
30.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31.1、底板;11、通孔;12、凹槽;2、转向机构;21、转向电机;22、转向电机安装架;23、转向套;231、滑槽;241、拨叉;2411、凸起;2412、安装孔;242、减震弹簧;243、第一弹簧碗托;
2431、第一内孔;244、第二弹簧碗托;2441、第二内孔;3、驱动机构;31、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安装板;33、传动轴;34、驱动轮;35、联轴器;4、动量平衡机构;41、第一电机安装板;42、第一电机;43、第一伞齿轮;44、第二伞齿轮;45、第一支撑座;46、第一动量轮;47、第一传动轴;48、第二支撑座;49、第二动量轮;410、第二传动轴;411、第三支撑座;412、第四伞齿轮;413、第二电机安装板;414、第二电机;415、第三伞齿轮;5、支架;6、探测器;71、横向连接件;72、竖向连接件;73、动力电机;74、导向柱;741、凸起滑块;75、导向套;751、螺旋滑槽;752、轴向滑槽;76、支撑连接件;77、弹性件;78、过渡连接件;81、电动马达;82、变螺距丝杆;821、连接座;822、套件;823、内凸筋;824、外凸筋83、变螺距螺母;831、上段螺旋槽;832、下段螺旋槽;84、周向限位套筒;85、螺旋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1-12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33.结合附图1-12,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平衡巡检机器人,包括底板1、转向驱动机构和动量平衡机构4,转向驱动机构包括转向机构2和驱动机构3。转向机构2包括转向电机21、拨叉241、转向套23,转向电机21通过转向电机安装架22安装固定在底板1上,转向套23和转向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向套23设有滑槽231,拨叉241一端设有凸起2411,拨叉241一端伸入转向套23内,凸起2411和滑槽231滑动的连接。凸起2411和滑槽231配合使转向套23和拨叉241之间可轴向相对滑动周向相对固定。
34.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驱动轮34,驱动电机31通过驱动电机安装板32安装在拨叉241一侧,驱动轮34设有传动轴33,所述拨叉241设有安装孔2412,传动轴33一端在安装孔2412内与安装孔2412转动的连接,传动轴33另一端与驱动轮34固定连接,传动轴33另一端与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5固定连接。
35.底板1和拨叉241之间设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242、第一弹簧碗托243和第二弹簧碗托244,第一弹簧碗托243设有第一内孔2431,第二弹簧碗托244设有第二内孔2441。拨叉241的一端穿过第一内孔2431,拨叉241的一端和第一内孔2431转动连接。减震弹簧242套在拨叉241一端外,并且减震弹簧242一端滑动的连接在第一弹簧碗托243上。拨叉241一端穿过第二内孔2441,第二弹簧碗托244和减震弹簧242另一端滑动的连接。底板1设有通孔11,拨叉241一端穿过通孔11,使拨叉241和底板1转动的连接,第二弹簧碗托244和底板1滑动的连接。减震弹簧242设在第一弹簧碗托243和第二弹簧碗托244之间。
36.底板1中间设有凹槽12,底板1上设有支架5,凹槽12位于支架5的下方,动量平衡机构4安装在凹槽12内。动量平衡机构4包括安装于底板1的第一动力机构、第一动量轮46、第二动力机构和第二动量轮49,第一动力机构驱动第一动量轮46转动,第二动力机构驱动第二动量轮49转动。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42、第一伞齿轮43、第二伞齿轮44,第一电机42通过第一电机安装板41安装于支架5,第一电机42的输出轴和第一伞齿轮43固定安装。底板1的凹槽12内设有第一支撑座45、第二支撑座48和第三支撑座411,第一支撑座45转动的连接有第一传动轴47,第一传动轴47一端和第一支撑座45转动的连接,第一传动轴47另一端和第二支撑座48转动的连接。第二伞齿轮44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轴47一端,第一动量轮46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轴47中间,第一伞齿轮43和第二伞齿轮44相啮合。第二动力机构包
括第二电机414、第三伞齿轮415、第四伞齿轮412,第二电机414的输出轴和第三伞齿轮415固定安装,第二电机414通过第二电机安装板413安装于支架5,第二支撑座48转动的连接有第二传动轴410,第二传动轴410的一端和第三支撑座411转动的连接,第二传动轴410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座48转动的连接,第四伞齿轮412固定安装在第二传动轴410一端,第二动量轮49固定安装在第二传动轴410中间,第三伞齿轮415和第四伞齿轮412相啮合。
37.支架5上方固定安装有探测器6。
38.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转向机构2和两个驱动机构3。通过两个转向机构2分别控制两个驱动机构3。在宽阔道路上行进时,转向电机21带动转向套23转动,转向套23上的滑槽231带动拨叉241上的凸起2411使拨叉241转动,使两个驱动轮34平行。然后,通过驱动机构3控制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驱动电机31带动联轴器35转动,联轴器35带动传动轴33转动,传动轴33带动驱动轮34转动,使机器人向前运动。通过两个驱动电机31差速控制转向。在通过较窄的道路时,通过转向机构2控制驱动机构3,使两个驱动轮34共线,通过控制其中一个转向机构2,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方向。然后,通过控制驱动机构3控制机器人的运动速度。两个驱动轮34共线可以减小机器人行进的宽度,增强其适应道路的能力。在不平道路上,拨叉241带动第一弹簧碗托243向上运动,压缩减震弹簧242,同时拨叉241上的凸起2411在转向套23的滑槽231内滑动,达到减震的目的。
39.通过动量平衡机构4控制机器人在静止及运动状态下的平衡。当机器人向左倾斜时,第一电机42带动第一伞齿轮43转动,第一伞齿轮43带动第二伞齿轮44转动,第二伞齿轮44带动第一传动轴47转动,第一传动轴47带动第一动量轮46向右转动,第二电机414带动第三伞齿轮415制动,第三伞齿轮415带动第四伞齿轮412制动,第四伞齿轮412带动第二传动轴410制动,第二传动轴410带动第二动量轮49制动,使机器人恢复至平衡状态。相同的,当机器人向右倾斜时,第二电机414带动第三伞齿轮415转动,第三伞齿轮415带动第四伞齿轮412转动,第四伞齿轮412带动第二传动轴410转动,第二传动轴410带动第二动量轮49向左转动,第一电机42带动第一伞齿轮43制动,第一伞齿轮43带动第二伞齿轮44制动,第二伞齿轮44带动第一传动轴47制动,第一传动轴47带动第一动量轮46制动,使机器人恢复至平衡状态,避免电机频繁换向导致平衡调整不及时,甚至损坏电机。
40.结合附图6-9,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拨叉设有弹跳结构。弹跳结构使巡检机器人在遇到凹坑时,可以跳过去。拨叉包括横向连接件71、竖向连接件72,横向连接件71中部和转向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竖向连接件72一端和横向连接件71的一侧铰接,竖向连接件72另一端和横向连接件71的另一侧之间设有弹跳结构。弹跳结构包括动力电机73、导向柱74、导向套75和支撑连接件76,支撑连接件76和竖向连接件72另一端铰接。动力电机73安装于支撑连接件76,导向柱74和支撑连接件76可转动的连接,动力电机73和导向柱74皮带传动连接以驱动导向柱74转动。导向套75套设于导向柱74外,导向套75的上端固定有过渡连接件78,过渡连接件78和横向连接件71的另一侧铰接。过渡连接件78和支撑连接件76之间设有弹性件77,弹性件77为弹簧。导向套75设有螺旋滑槽751,螺旋滑槽751绕导向套75一周,螺旋滑槽751两端之间设有轴向滑槽752,导向柱74设有和螺旋滑槽751、轴向滑槽752配合的凸起滑块741。当巡检机器人遇到凹坑时,动力电机73会带动导向柱74转动。导向柱74转动带动凸起滑块741在螺旋滑槽751内向上滑动,导向柱74向上运动会压缩弹性件77,当凸起滑块741滑动到螺旋滑槽751的顶端时就从轴向滑槽752的顶端向下运动,完成释放动作,
从而为巡检机器人提供一个弹跳力,使巡检机器人跳动。驱动电机和驱动轮安装在竖向连接件72的另一端。转向电机转动可带动拨叉转动,拨叉转动可带动驱动轮转向。驱动电机可驱动驱动轮转动。
41.结合附图6、10-12,底板1设有伸缩升降机构,底板1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架5,支架5设有用于驱动伸缩升降机构升降的电动马达81,伸缩升降机构的顶部安装有探测器6。伸缩升降机构通过升高带动探测器6升高,以获得高远处视角。
42.伸缩升降机构包括变螺距丝杆82和变螺距螺母83,变螺距螺母83套设在变螺距丝杆82外。底板1固定有周向限位套筒84,周向限位套筒84的横截面为方形,变螺距丝杆82的底部设在周向限位套筒84内,变螺距丝杆82的底部的横截面也为方形,以使变螺距丝杆82相对于底板1周向相对固定轴向相对滑动的连接。变螺距丝杆82包括多个连接座821、螺旋件85,多个连接座821从下向上依次排列。上下相邻的两连接座821之间设有相互套接的三个套件822,从里向外套件822的直径依次增大。最里侧的套件822和其上方的连接座821固定连接,最外侧的套件822和其下方的连接座821固定连接,套件822和套件822之间可相互上下滑动。最里侧的套件822和中间的套件822之间设有防脱结构,防脱结构包括设于最里侧套件822外表面的外凸筋824和设于中间件套件822内表面的内凸筋823,内套件822向上滑动时,防脱结构防止最里侧的套件822脱离最外侧的套件822。中间套件822和最外侧的套件822之间也设有上述同样的防脱结构。螺旋件85环绕于连接座821外,并且和连接座821铰接。螺旋件85每半个螺距设置一个铰接点,铰接点处与连接座821铰接。变螺距螺母83内设有与螺旋件85配合的螺旋槽,变螺距螺母83内的螺旋槽分为上段螺旋槽831和下段螺旋槽832,上段螺旋槽831的螺距比下段螺旋槽832的螺距大。支架5设有用于规避变螺距丝杆82的规避孔,变螺距丝杆82穿过规避孔。变螺距螺母83外设有一圈传动齿轮,电动马达81的输出轴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均设在支架5的下方。
43.当需要将探测器6升起时,驱动电动马达81,电动马达81转动带动变螺距螺母83转动,变螺距螺母83转动带动螺旋件85在螺旋槽内螺旋上升,螺旋件85上升带动连接座821上升,当螺旋件85转动到上段螺旋槽831的位置时,螺旋件85之间的螺距变大,同时使两相邻的连接座821之间间距增大,使变螺距丝杆82伸长。当电动马达81带动变螺距螺母83回旋时,螺旋件85螺旋下降,螺旋件85下降带动连接座821下降,当螺旋件85转动到下段螺旋槽832的位置时,螺旋件85之间的螺距变小,同时使两相邻的连接座821之间的间距变小,使变螺距丝杆82缩短。具体应用时,相邻的梁连接座821之间设有弹簧,以辅助变螺距丝杆82升起。
44.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