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23:04: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mini-led技术发光原理为:led晶片打件固定在灯板之上,通电后电能转换为光能发光,单晶片发光为蓝光,因此灯板可认为是蓝色发光源,发出的蓝光通过光转换膜转换为白光透过显示面板。
3.而在mini-led背光模组边缘位置,即灯板边缘无任何遮挡,边缘会有少部分蓝光直接从侧边露出来,透出来的蓝光在背板与模组之前的预留间隙里边反射投入显示面板,导致模组边缘漏蓝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上述背光模组能够改善模组边缘漏光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板、防漏光围坝以及光转换膜;
7.所述灯板包括基板和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基板的发光侧包括发光区和围设于所述发光区外的边缘区,多个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发光区;
8.所述防漏光围坝位于所述边缘区;
9.所述光转换膜位于所述防漏光围坝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且所述光转换膜位于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发光区。
10.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包括灯板、防漏光围坝以及光转换膜,灯板包括基板和多个发光单元,基板的发光侧包括发光区和围设于发光区外的边缘区,多个发光单元位于发光区,由于在基板的发光侧的边缘区设置防漏光围坝,光转换膜设置于防漏光围坝远离基板的一侧,在灯板上的发光单元点亮时,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在经过光转换膜后转化为白光,而发光单元照射到基板边缘的光线,在防漏光围坝的作用下,能够避免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从基板的边缘区漏出,从而改善背光模组边缘漏光的问题。
11.可选地,所述发光单元为蓝光晶片。
12.可选地,所述防漏光围坝为黄色光学胶或黑色光学胶。
13.可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光转换膜之间的透明光学胶,所述透明光学胶填充于所述防漏光围坝所围成的区域。
14.可选地,所述光转换膜位于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区和所述边缘区。
15.可选地,所述光转换膜为量子点转换膜。
16.可选地,还包括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包括在所述光转换膜背离所述灯板一侧依次形成的匀光膜、扩散膜和增光膜。
17.可选地,所述防漏光围坝沿垂直于所述基板发光侧的方向的厚度为0.2mm至
0.25mm。
18.可选地,所述防漏光围坝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的宽度为1.5mm至2.5mm。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周围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位于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防漏光围坝位于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20.可选地,还包括背板;
21.所述背板包括平面部以及围绕所述平板部边缘设置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平面部围成容置空间;
22.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背光模组的边缘与所述竖直部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预设安全间隙,所述背光模组中基板的发光侧位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平面部的一侧;
23.所述显示面板覆盖于所述竖直部远离所述平面部的一侧。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标:
28.11-基板;12-发光单元;2-防漏光围坝;3-光转换膜;4-透明光学胶;5-光学膜层;61-平面部;62-竖直部;7-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板、防漏光围坝2以及光转换膜3;
31.灯板包括基板11和多个发光单元12,基板11的发光侧包括发光区a1和围设于发光区a1外的边缘区a2,多个发光单元12位于发光区a1;
32.防漏光围坝2位于边缘区a2;
33.光转换膜3位于防漏光围坝2远离基板11的一侧,且光转换膜3位于基板11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发光区a1。
34.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包括灯板、防漏光围坝2以及光转换膜3,灯板包括基板11和多个发光单元12,基板11的发光侧包括发光区a1和围设于发光区a1外的边缘区a2,多个发光单元12位于发光区a1,由于在基板11的发光侧的边缘区a2设置防漏光围坝2,光转换膜3设置于防漏光围坝2远离基板11的一侧,在灯板上的发光单元12点亮时,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线在经过光转换膜3后转化为白光,而发光单元照射到基板11边缘的
光线,在防漏光围坝2的作用下,能够避免光线从基板11的边缘区a2漏出,从而改善背光模组边缘漏光的问题。
35.在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上述发光单元可以为蓝光晶片,蓝光晶片点亮后发出蓝光,蓝光照射到光转换膜3上后转化为白光,而照射到基板边缘的蓝光,在防漏光围坝的作用下,能够避免其从基板11的边缘区a2漏出。
36.在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上述防漏光围坝2可以为黄色光学胶或黑色光学胶。
37.当防漏光围坝2为黄色光学胶时,根据三原色的原理,红色、绿色、蓝色混合为白色,红色和绿色混合为黄色,因此,基板11边缘漏出的蓝光在经过黄色光学胶后会透出的为白光,避免了背光模组边缘漏蓝光的问题。
38.当防漏光围坝2为黑色光学胶时,基板11边缘漏出的蓝光在照射到黑色光学胶上后被黑色光学胶遮挡,基板11边缘的蓝光无法透过黑色光学胶照射出去,避免了背光模组边缘漏蓝光的问题。
39.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防漏光围坝2沿垂直于基板11发光侧的方向的厚度可以为0.2mm至0.25mm,保证背光模组的厚度轻薄,具体防漏光围坝2的厚度在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情况制作。上述防漏光围坝2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的宽度为1.5mm至2.5mm,保证窄边框,具体防漏光围坝2的宽度在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情况制作。
40.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基板11与光转换膜3之间的透明光学胶4,透明光学胶4填充于防漏光围坝2所围成的区域,透明光学胶4能够保护发光单元12不受到损伤。具体地,透明光学胶4的厚度可以为0.23mm左右,具体透明光学胶4的厚度在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在背光源的制作过程中,可以首先制作基板11,然后多个发光单元12固定到基板11发光侧的发光区a1,然后在基板11发光侧的边缘区a2形成防漏光围坝2,然后在防漏光围坝2围成的区域内涂上透明光学胶4,以保护发光单元12。
41.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光转换膜3位于基板11上的正投影还可以覆盖发光区a1和边缘区a2,能够避免背光模组边缘漏光的问题。
42.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转换膜3可以为量子点转换膜。具体地量子点转换膜可以为红绿量子点转换膜,红绿量子点转换膜中包括按预设比例混合的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具体的预设比例在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当发光单元12发出的蓝光照射到红绿量子点转换膜上时,红色量子点发出红光,绿色量子点发出绿光,红光、绿光以及蓝光混合形成白光。
43.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光学膜层5,光学膜层5可以包括在光转换膜3背离灯板一侧依次形成的匀光膜、扩散膜和增光膜。上述匀光膜能够使得由光转换膜3射出的白光分散均匀,扩散膜能够使背光模组发出的白光进一步提升均匀度,增光膜能够提高背光模组发光的亮度。
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7,显示面板7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显示面板7包括显示区以及位于显示区周围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位于基板11上的正投影覆盖防漏光围坝2位于基板上的正投影,能够避免显示面板显示不良。
45.在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上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背板;
46.其中,背板可以包括平面部61以及围绕平板部边缘设置的竖直部62,竖直部62与
平面部61围成容置空间;
47.背光模组位于容置空间内,且背光模组的边缘与竖直部62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预设安全间隙,背光模组中基板11的发光侧位于基板11远离平面部61的一侧;
48.显示面板7覆盖于竖直部62远离平面部61的一侧。
49.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由于在基板11的发光侧的边缘区a2设置有防漏光围坝2,光转换膜3设置于防漏光围坝2远离基板11的一侧,灯板上的发光单元12点亮时,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线在经过光转换膜3后转化为白光,而发光单元照射到基板11边缘的光线,在防漏光围坝2的作用下,能够避免光线从基板11的边缘区a2漏出到预设安全间隙内,能够提高显示面板7的显示效果。
50.具体地,上述预设安全间隙可以为0.4mm至0.5mm,具体数值在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施情况而定。
51.上述显示面板7为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7可以包括相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第一基板可以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可以为彩膜基板。第一基板背离第二基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偏光片,第二基板背离第一基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偏光片。
5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