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敏感密封性好的敷料贴

2022-05-18 21:00: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包扎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敏感密封性好的敷料贴。


背景技术:

2.医用敷料,是包伤的用品,用以覆盖创口、伤口或其他损害的医用材料,传统的敷料包括纱布、湿润性不沾纱布等。随着对创面愈合过程的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创面愈合过程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而导致了医用创面敷料的不断改进与发展,今天,新型的创面护理用敷料相对于早期而言,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多种不同性能的医用敷料可供临床护理人员选用。
3.对于小型创口和伤口,特别是对于医院最常见的扎针等小规模划破皮肤的医护行为产生的小伤口,医护人员都倾向于使用一次性的敷料贴对患者进行快捷包扎,然而这些一次性敷料贴为了便于取用都设计得过于单薄,故而均存在周边密封性不好,其中蕴含的敷料过于稀少,对伤口的治愈和消毒效果很微小,且难以固定得稳定,时常需要对患者进行“五花大绑”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寻常伤口而言影响很小,但对于输液和血透析等还要长时间携带医用导管一起固定,且要对伤口保障常规的消毒消炎处理,还要保证针口部位的透气性以免引起过敏问题,则不能对患者“五花大绑”,现有敷料贴就难以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与皮肤贴合的密封性好,能够对敷料贴本身和外部携带的医用导管均起到稳定固定放置作用,且敷料量能够稳定满足使用要求,且透气性好不会引起过敏问题的防敏感密封性好的敷料贴。
6.二、具体技术方案
7.一种防敏感密封性好的敷料贴,包括有敷料贴本体,所述敷料贴本体中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管套体,在所述敷料贴本体上表面还至少设置有一个敷料添加机构,在所述敷料贴本体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圈粘贴环形区,所述敷料贴本体下表面还设置有扩展口和敷料浸透区,所述扩展口与所述导管套体连通。
8.实现原理:在血透析等需要对导管进行固定并对创口进行消毒消炎的情况下,将该敷料贴的导管套体套设在血透析等使用的导管上,扎针完毕之后推动该敷料贴本体使得导管套体顺着导管滑动到扎针创口位置,所述扩展口可用于放置针头等东西,可防止创口周围不平导致固定不稳,所述敷料浸透区对准创口,通过粘贴环形区将该敷料贴本体黏贴在患者创口周围,粘贴环形区在不影响敷料浸透区与创口周围治疗接触情况可多设几圈以加固黏贴稳定性,同时在导管长时间作用时,创口不能闭合,需要持续消毒和保持湿润等要求,则可通过敷料添加机构根据患者面临的临床需求添加相应药水。
9.作为优选:所述敷料贴本体包括有无纺布皮层和棉纱浸料层,所述棉纱浸料层设
置在无纺布皮层底部。
10.作为优选:在所述敷料贴本体底部还设置有离型纸片,该离型纸片完全覆盖所述粘贴环形区和敷料浸透区,且该离型纸片通过所述粘贴环形区粘接在敷料贴本体底部。
11.作为优选:所述导管套体设置有塑料导管套,在该塑料导管套底侧开设有导管安装切缝,该导管安装切缝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塑料导管套、敷料贴本体以及离型纸片,通过导管安装切缝可以将导管较为轻松地套设进塑料导管套中,且塑料导管套具有一定刚性结构,能够防止导管收到压迫而堵塞。
12.作为优选:在所述敷料贴本体上表面设置有两个敷料添加机构,所述敷料添加机构设置有敷料添加槽口,两个敷料添加槽口对称开设在所述敷料贴本体中心的两侧,在所述棉纱浸料层中还均匀密布有毛细导管,所述毛细导管均与所述敷料添加槽口侧面连通,在所述敷料添加槽口中还设置有槽口填充挡块,该槽口填充挡块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无纺布皮层上,其余侧边均与所述无纺布皮层通过粘胶黏贴扎起一起,在需要添加药水敷料之时,撕开槽口填充挡块往敷料添加槽口添加药水,并通过所述毛细导管均匀散布到棉纱浸料层之中浸润到伤口处。
13.作为优选:在所述敷料贴本体下表面设置有两圈粘贴环形区,且所述粘贴环形区还顺着所述导管安装切缝两侧延伸,从而稳固所述塑料导管套。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有导管套体和扩展口将配合在敷料贴上的医疗导管和针头等器具掩藏在敷料贴本体,不会引起敷料贴本体鼓包,从而粘贴环形区能够黏贴固定得更加稳定;通过导管安装切缝可以将导管较为轻松地套设进塑料导管套中,且塑料导管套具有一定刚性结构,能够防止导管收到压迫而堵塞;最后在进行血透析等需要长时间作用的医疗操作时,创口不能闭合,需要持续消毒和保持湿润等要求,则可通过撕开槽口填充挡块往敷料添加槽口中添加患者临床需求的相应药水,并通过所述毛细导管均匀散布到棉纱浸料层之中浸润到伤口处。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背面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正面截面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侧面截面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敷料贴本体1;导管套体2;敷料添加机构3;粘贴环形区4;扩展口5;敷料浸透区6;无纺布皮层11;棉纱浸料层12;离型纸片7;塑料导管套21;导管安装切缝22;敷料添加槽口31;毛细导管32;槽口填充挡块33。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事例:
23.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防敏感密封性好的敷料贴,设置有敷料贴本体1,敷料贴本体1中部设置有一个导管套体2,在敷料贴本体1上表面还设置有两个敷料添加机构3,在敷料贴本体1下表面设置有两圈粘贴环形区4,敷料贴本体1下表面还设置有扩展口5和敷料浸透区6,扩展口5与导管套体2连通。
24.上述敷料贴本体1包括有无纺布皮层11和棉纱浸料层12,棉纱浸料层12设置在无纺布皮层11底部。在敷料贴本体1底部还设置有离型纸片7,该离型纸片7完全覆盖粘贴环形区4和敷料浸透区6,且该离型纸片7通过粘贴环形区4粘接在敷料贴本体1底部。
25.上述导管套体2设置有塑料导管套21,在该塑料导管套21底侧开设有导管安装切缝22,该导管安装切缝22从上至下依次贯穿塑料导管套21、敷料贴本体1以及离型纸片7,且粘贴环形区4还顺着所述导管安装切缝22两侧延伸,更有利于对导管部位的固定,通过导管安装切缝22可以将导管较为轻松地套设进塑料导管套21中,且塑料导管套21具有一定刚性结构,能够防止导管收到压迫而堵塞。
26.上述敷料添加机构3设置有敷料添加槽口31,两个敷料添加槽口31对称开设在敷料贴本体1中心的两侧,在棉纱浸料层12中还均匀密布有毛细导管32,毛细导管32均与敷料添加槽口31侧面连通,在敷料添加槽口31中还设置有槽口填充挡块33,该槽口填充挡块33一侧固定连接在无纺布皮层11上,其余侧边均与无纺布皮层11通过粘胶黏贴扎起一起,在需要添加药水敷料之时,撕开槽口填充挡块33往敷料添加槽口31添加药水,并通过所述毛细导管32均匀散布到棉纱浸料层12之中最后浸润到伤口处进行治疗作用。
27.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血透析等需要对导管进行固定并对创口进行消毒消炎的情况下,将该敷料贴的塑料导管套21通过导管安装切缝22套设在血透析等使用的导管上,扎针完毕之后推动该敷料贴本体1使得导管套体2顺着导管滑动到扎针创口位置,所述扩展口5可用于放置针头等东西,可防止创口周围不平导致敷料贴本体1固定不稳,在敷料浸透区对准创口之后,通过粘贴环形区4将该敷料贴本体1黏贴在患者创口周围,粘贴环形区4在不影响敷料浸透区6与创口周围治疗接触情况可多设几圈以加固黏贴稳定性,最后在进行血透析等需要长时间作用的医疗操作时,创口不能闭合,需要持续消毒和保持湿润等要求,则可通过撕开槽口填充挡块33往敷料添加槽口31中添加患者临床需求的相应药水,并通过所述毛细导管32均匀散布到棉纱浸料层12之中浸润到伤口处。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