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与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07:13: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为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与工艺。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垃圾中往往掺杂者大量废水,为了更好的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一般都是首先进行干湿分离处理,垃圾中渗沥处的大量污水一般都是利用厌氧氨进行氧化处理。
3.然而,现有的氧化处理装置多是将垃圾中渗沥出来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收集完后再依次投放到氧化处理装置中进行氧化处理,垃圾渗沥液的集中收集后再进行氧化处理比较浪费时间,不能直接有效的形成不间断的处理方式,对于渗沥液的处理效率不理想;而且,现有的氧化处理装置中往往会积累渗沥液中的细小沉淀,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理,使用起来较为麻烦。
4.因此,我们推出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与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与工艺,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氧化处理装置多是将垃圾中渗沥出来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收集完后再依次投放到氧化处理装置中进行氧化处理,垃圾渗沥液的集中收集后再进行氧化处理比较浪费时间,不能直接有效的形成不间断的处理方式的问题,以及现有的氧化处理装置中往往会积累渗沥液中的细小沉淀,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理,使用起来较为麻烦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包括厌氧氨处理箱和设置于厌氧氨处理箱顶部一端的支撑座,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渗沥漏斗,渗沥漏斗底部出料筒连通有接料筒,接料筒通过底部的输液通道固定连接于厌氧氨处理箱顶部,且接料筒通过输液通道与厌氧氨处理箱相连通,接料筒两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安装筒,安装筒内部活动卡合有接料组件,接料组件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贯穿延伸至接料筒的外部,且传动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套接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通过连接杆贴合设置于厌氧氨处理箱一侧的外壁上,连接杆贯穿延伸至厌氧氨处理箱内部,其末端与密封调节件固定相连,密封调节件设置于厌氧氨处理箱顶板下端,且密封调节件对应输液通道底部端口设置;接料组件包括转筒和设置于转筒两端外壁上的固定轴,转筒通过固定轴活动套接于安装筒内,且悬置于接料筒内腔,转筒的外壁上均匀间隔设置有接液斗,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杆,固定轴的端头外壁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对应端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弧面卡块,安装筒内壁上对应弧面卡块处设置
有弧面限位块。
7.进一步地,渗沥漏斗底部出料筒设置于接料筒弧面顶部一侧,且渗沥漏斗底部出料筒对应接液斗设置,接液斗的设置数量与弧面卡块的设置数量相同,弹性部件保持正常舒张状态时,弧面卡块的弧面端头延伸至安装槽端口外部,其末端贴近安装筒内壁设置。
8.进一步地,接料筒远离渗沥漏斗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排污斗,排污斗贴近设置于输液通道的一侧,排污斗的末端延伸至厌氧氨处理箱外侧,且厌氧氨处理箱远离排污斗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排污斗同侧的厌氧氨处理箱外壁上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进口端设置电磁阀,电磁阀电连接厌氧氨处理箱外壁上设置的控制器。
9.进一步地,密封调节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厌氧氨处理箱顶板下端两侧的安装竖板,安装竖板对称分布于输液通道底部端口两侧,且安装竖板靠近输液通道底部端口一侧的外壁上均匀平行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外壁上活动贯穿设置有移动板,输液通道底部两侧的移动板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均贴合输液通道底部端口设置,且移动板相对侧壁间活动连接有y型活动连杆,y型活动连杆底部支杆活动连接于调节转盘的一侧外壁边沿处,调节转盘另一侧外壁与连接杆固定相连。
10.进一步地,移动板和安装竖板相对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磁石块,磁石块同名磁极相对设置,且移动板位于导向杆的末端时,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相邻端相互扣合,且贴合封堵输液通道底部端口,此时y型活动连杆底部支杆末端位于调节转盘外壁的下部。
11.进一步地,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相邻端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密封插板,密封插板的顶部均设置有薄层吸湿棉,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相邻端的侧壁上对应密封插板处分别设置有扣合插槽,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侧壁上的密封插板和扣合插槽相互交错设置。
12.进一步地,第一密封板靠近输液通道底部端口一侧设置有安装套,安装套靠近输液通道底部端口一侧设置有伸缩弹性部,安装套内部设置有充气管,充气管一端与伸缩弹性部相连通,另一端贯穿延伸至第一密封板端头侧壁上的扣合插槽内腔,且与压缩鼓气囊固定端相连通,压缩鼓气囊安装于扣合插槽对应端口的内壁上,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扣合时,压缩鼓气囊压缩充气伸缩弹性部,伸缩弹性部平置延伸贴合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底部缝隙。
13.进一步地,接液斗远离固定端一侧内壁为倾斜结构,接液斗固定端内壁上活动连接有偏转板,偏转板固定端和接液斗固定端内壁通过扭簧相连接,偏转板活动端底部相邻处的接液斗内壁上设置有缓冲挡块,偏转板上均匀间隔设置有渐变式集污通道,渐变式集污通道靠近接液斗底板一侧的侧壁间设置有吊绳,吊绳的外壁上贯穿设置有弹力震荡球。
14.进一步地,弹力震荡球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凸刺,且接液斗底板上端均匀设置有定位杆,定位杆的外壁上活动套接有移动盘,移动盘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分散拨片,分散拨片呈环形均匀分布于移动盘外壁上。
15.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湿垃圾放置于渗沥漏斗内,垃圾中的废液渗沥出来进入接料筒中,滴落在渗沥漏斗底部出料筒相对应的接液斗内,接液斗承接满垃圾渗沥液后带动转筒驱动固定轴旋
转,固定轴旋转时弧面卡块贴合挤压安装筒内壁上弧面限位块,弧面卡块压缩弹性部件收缩于安装槽,促使弧面卡块滑动至弧面限位块下方;s2:接着承接渗沥液的接液斗带动转筒旋转至对齐接料筒底部的输液通道,转筒旋转时利用传动杆驱动第一皮带轮配合传动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旋转,第二皮带轮通过连接杆带动调节转盘旋转,调节转盘旋转时带动y型活动连杆底部支杆向上移动,推动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分离连通输液通道;s3:接液斗内的渗沥液通过输液通道投放至厌氧氨处理箱中进行氧化处理,承接渗沥液的接液斗旋转对齐输液通道进行废液投放时,下一个空载接液斗对齐渗沥漏斗底部出料筒,空载接液斗在厌氧氨处理箱内渗沥液进行氧化处理时积蓄新的渗沥液;s4:厌氧氨处理箱内渗沥液搅拌氧化反应完成后通过出液管急速排出,排空后承接满的接液斗再次带动转筒旋转投放渗沥液,重复上述s1-s3步骤轮次进行渗沥液氧化处理,接液斗承接渗沥液时,废液中的污泥通过偏转板上的渐变式集污通道沉淀到接液斗底板上;s5:接液斗进行旋转轮次投放渗沥液时,投放完的接液斗旋转至接料筒外壁上排污斗进口上方,沉淀污泥压迫偏转板压缩扭簧进行偏转,偏转板倾斜悬置于排污斗端口上方,沉淀污泥经弹力震荡球分散后顺着偏转板滑落至排污斗内,通过排污斗排出设备完成自动清理。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与工艺,转筒两端外壁上设置固定轴,转筒通过固定轴活动套接于安装筒内,且悬置于接料筒内腔,渗沥漏斗底部出料筒设置于接料筒弧面顶部一侧,渗沥漏斗底部出料筒对应接液斗设置,转筒的外壁上均匀间隔设置接液斗,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杆,固定轴的端头外壁上均匀间隔设置安装槽,安装槽对应端口的内壁上设置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末端固定连接弧面卡块,安装筒内壁上对应弧面卡块处设置弧面限位块,传动杆贯穿延伸至接料筒的外部,且传动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套接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通过连接杆贴合设置于厌氧氨处理箱一侧的外壁上,连接杆贯穿延伸至厌氧氨处理箱内部,其末端与密封调节件固定相连,将湿垃圾放置于渗沥漏斗内,垃圾中的废液渗沥出来进入接料筒中,滴落在渗沥漏斗底部出料筒相对应的接液斗内,接液斗承接满垃圾渗沥液后带动转筒驱动固定轴旋转,弧面卡块压缩弹性部件收缩于安装槽,促使弧面卡块滑动至弧面限位块下方,接着承接渗沥液的接液斗带动转筒旋转至对齐接料筒底部的输液通道,转筒旋转时利用传动杆驱动第一皮带轮配合传动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旋转,第二皮带轮通过连接杆带动密封调节件开启连通输液通道,接液斗内的渗沥液通过输液通道投放至厌氧氨处理箱中进行氧化处理,承接渗沥液的接液斗旋转对齐输液通道进行废液投放时,下一个空载接液斗对齐渗沥漏斗底部出料筒,空载接液斗在厌氧氨处理箱内渗沥液进行氧化处理时积蓄新的渗沥液,实现了垃圾渗沥液的氧化处理和承接积蓄的同时进行,利用转筒的旋转实现对垃圾渗沥液的不间断间歇投放反应处理,避免先收集渗沥液后进行氧化处理的麻烦,方便快捷。
17.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与工艺,厌氧氨处理箱顶板下端两侧设置安装竖板,安装竖板对称分布于输液通道底部端口两侧,且安装竖板靠近输
液通道底部端口一侧的外壁上均匀平行设置导向杆,导向杆的外壁上活动贯穿设置移动板,输液通道底部两侧的移动板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均贴合输液通道底部端口设置,移动板相对侧壁间活动连接y型活动连杆,y型活动连杆底部支杆活动连接于调节转盘的一侧外壁边沿处,调节转盘另一侧外壁与连接杆固定相连;移动板和安装竖板相对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磁石块,磁石块同名磁极相对设置,转筒旋转时利用传动杆驱动第一皮带轮配合传动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旋转,第二皮带轮通过连接杆带动调节转盘旋转,调节转盘旋转时带动y型活动连杆底部支杆向上移动,推动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分离连通输液通道,随后y型活动连杆底部支杆再次下移,移动板在磁石块磁力推动向相互靠近带动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封堵输液通道,实现了对输液通道封锁和连通的自动控制,以便进行连续的渗沥液氧化处理。
18.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与工艺,接液斗远离固定端一侧内壁为倾斜结构,接液斗固定端内壁上活动连接偏转板,偏转板固定端和接液斗固定端内壁通过扭簧相连接,偏转板活动端底部相邻处的接液斗内壁上设置缓冲挡块,偏转板上均匀间隔设置渐变式集污通道,渐变式集污通道靠近接液斗底板一侧的侧壁间设置吊绳,吊绳的外壁上贯穿设置弹力震荡球,弹力震荡球的外壁上均匀设置凸刺,且接液斗底板上端均匀设置定位杆,定位杆的外壁上活动套接移动盘,移动盘的侧壁上均匀设置分散拨片,接液斗进行旋转轮次投放渗沥液时,投放完的接液斗旋转至接料筒外壁上排污斗进口上方,沉淀污泥压迫偏转板压缩扭簧进行偏转,偏转板倾斜悬置于排污斗端口上方,沉淀污泥经弹力震荡球分散后顺着偏转板滑落至排污斗内,通过排污斗排出设备完成自动清理,避免垃圾渗沥液进行氧化处理时污泥沉淀积累在厌氧氨处理箱内部,避免人工定期清理维护的麻烦,便捷实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的接料筒截面图;图3为本发明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的接料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的厌氧氨处理箱正式截面图;图6为本发明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的厌氧氨处理箱后视截面图;图7为本发明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的密封调节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的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的第一密封板截面图;图10为本发明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的接液斗正立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的接液斗倒立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厌氧氨处理箱;2、支撑座;3、渗沥漏斗;4、接料筒;5、输液通道;6、安装筒;61、弧面限位块;7、接料组件;71、转筒;72、固定轴;73、接液斗;731、偏转板;732、扭簧;733、缓冲挡块;734、渐变式集污通道;735、吊绳;736、弹力震荡球;737、定位杆;738、移动盘;739、分散拨片;74、安装槽;75、弹性部件;76、弧面卡块;8、传动杆;9、第一皮带轮;10、传动
皮带;11、第二皮带轮;12、连接杆;13、密封调节件;131、安装竖板;132、导向杆;133、移动板;134、第一密封板;1341、密封插板;1342、薄层吸湿棉;1343、扣合插槽;1344、安装套;1345、伸缩弹性部;1346、充气管;1347、压缩鼓气囊;135、第二密封板;136、y型活动连杆;137、调节转盘;138、磁石块;14、排污斗;15、出气管;16、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为了解决现有的氧化处理装置多是将垃圾中渗沥出来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收集完后再依次投放到氧化处理装置中进行氧化处理,垃圾渗沥液的集中收集后再进行氧化处理比较浪费时间,不能直接有效的形成不间断的处理方式的问题,请参阅图1-图5,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包括厌氧氨处理箱1和设置于厌氧氨处理箱1顶部一端的支撑座2,支撑座2的上端设置有渗沥漏斗3,渗沥漏斗3底部出料筒连通有接料筒4,接料筒4通过底部的输液通道5固定连接于厌氧氨处理箱1顶部,且接料筒4通过输液通道5与厌氧氨处理箱1相连通,接料筒4两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安装筒6,安装筒6内部活动卡合有接料组件7,接料组件7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8,传动杆8贯穿延伸至接料筒4的外部,且传动杆8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9,第一皮带轮9通过传动皮带10套接第二皮带轮11,第一皮带轮9转动四分之一圈时第二皮带轮11转动一圈,第二皮带轮11通过连接杆12贴合设置于厌氧氨处理箱1一侧的外壁上,连接杆12贯穿延伸至厌氧氨处理箱1内部,其末端与密封调节件13固定相连,密封调节件13设置于厌氧氨处理箱1顶板下端,且密封调节件13对应输液通道5底部端口设置;接料筒4远离渗沥漏斗3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排污斗14,排污斗14贴近设置于输液通道5的一侧,排污斗14的末端延伸至厌氧氨处理箱1外侧,且厌氧氨处理箱1远离排污斗14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15,排污斗14同侧的厌氧氨处理箱1外壁上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出液管16,出液管16进口端设置电磁阀,电磁阀电连接厌氧氨处理箱1外壁上设置的控制器。
23.接料组件7包括转筒71和设置于转筒71两端外壁上的固定轴72,转筒71通过固定轴72活动套接于安装筒6内,且悬置于接料筒4内腔,转筒71的外壁上均匀间隔设置有接液斗73,固定轴72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杆8,固定轴72的端头外壁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安装槽74,安装槽74对应端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部件75,弹性部件75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弧面卡块76,安装筒6内壁上对应弧面卡块76处设置有弧面限位块61。
24.渗沥漏斗3底部出料筒设置于接料筒4弧面顶部一侧,且渗沥漏斗3底部出料筒对应接液斗73设置,接液斗73的设置数量与弧面卡块76的设置数量相同,弹性部件75保持正常舒张状态时,弧面卡块76的弧面端头延伸至安装槽74端口外部,其末端贴近安装筒6内壁设置。
25.具体的,将湿垃圾放置于渗沥漏斗3内,垃圾中的废液渗沥出来进入接料筒4中,滴落在渗沥漏斗3底部出料筒相对应的接液斗73内,接液斗73承接满垃圾渗沥液后带动转筒
71驱动固定轴72旋转,弧面卡块76压缩弹性部件75收缩于安装槽74,促使弧面卡块76滑动至弧面限位块61下方,接着承接渗沥液的接液斗73带动转筒71旋转至对齐接料筒4底部的输液通道5,转筒71旋转时利用传动杆8驱动第一皮带轮9配合传动皮带10带动第二皮带轮11旋转,第二皮带轮11通过连接杆12带动调节转盘137旋转,调节转盘137旋转时带动y型活动连杆136底部支杆向上移动,推动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分离连通输液通道5,接液斗73内的渗沥液通过输液通道5投放至厌氧氨处理箱1中进行氧化处理,承接渗沥液的接液斗73旋转对齐输液通道5进行废液投放时,下一个空载接液斗73对齐渗沥漏斗3底部出料筒,空载接液斗73在厌氧氨处理箱1内渗沥液进行氧化处理时积蓄新的渗沥液,实现了垃圾渗沥液的氧化处理和承接积蓄的同时进行,利用转筒71的旋转实现对垃圾渗沥液的不间断间歇投放反应处理,避免先收集渗沥液后进行氧化处理的麻烦,方便快捷。
26.为了加强对输液通道5的密封性,保证厌氧氨处理箱1氧化渗沥液时的厌氧密封环境,如图6-图9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密封调节件13包括固定连接于厌氧氨处理箱1顶板下端两侧的安装竖板131,安装竖板131对称分布于输液通道5底部端口两侧,且安装竖板131靠近输液通道5底部端口一侧的外壁上均匀平行设置有导向杆132,导向杆132的外壁上活动贯穿设置有移动板133,输液通道5底部两侧的移动板133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均贴合输液通道5底部端口设置,且移动板133相对侧壁间活动连接有y型活动连杆136,y型活动连杆136底部支杆活动连接于调节转盘137的一侧外壁边沿处,调节转盘137另一侧外壁与连接杆12固定相连。
27.移动板133和安装竖板131相对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磁石块138,磁石块138同名磁极相对设置,且移动板133位于导向杆132的末端时,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相邻端相互扣合,且贴合封堵输液通道5底部端口,此时y型活动连杆136底部支杆末端位于调节转盘137外壁的下部。
28.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相邻端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密封插板1341,密封插板1341的顶部均设置有薄层吸湿棉1342,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相邻端的侧壁上对应密封插板1341处分别设置有扣合插槽1343,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侧壁上的密封插板1341和扣合插槽1343相互交错设置。
29.第一密封板134靠近输液通道5底部端口一侧设置有安装套1344,安装套1344靠近输液通道5底部端口一侧设置有伸缩弹性部1345,安装套1344内部设置有充气管1346,充气管1346一端与伸缩弹性部1345相连通,另一端贯穿延伸至第一密封板134端头侧壁上的扣合插槽1343内腔,且与压缩鼓气囊1347固定端相连通,压缩鼓气囊1347安装于扣合插槽1343对应端口的内壁上,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扣合时,压缩鼓气囊1347压缩充气伸缩弹性部1345,伸缩弹性部1345平置延伸贴合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底部缝隙。
30.具体的,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相扣合封堵输液通道5底部端口后,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侧壁上的密封插板1341分别插入扣合插槽1343内,密封插板1341插入扣合插槽1343时密封插板1341顶部的薄层吸湿棉1342受挤压,薄层吸湿棉1342吸收的少量渗沥液挤出填充在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的缝隙间,对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间的缝隙形成液封,同时第一密封板134侧壁上扣合插槽1343内的压缩鼓
气囊1347受挤压,压缩鼓气囊1347压缩充气伸缩弹性部1345,伸缩弹性部1345充气后平置延伸贴合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底部缝隙,对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底部缝隙进行隔离,有效加强了对输液通道5底部端口的密封效果,充分保证了厌氧氨处理箱1内的厌氧密封环境以促进渗沥液氧化反应的进行。
31.为了解决现有的氧化处理装置中往往会积累渗沥液中的细小沉淀,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理,使用起来较为麻烦的问题;请参阅图2和图10-图11,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接液斗73远离固定端一侧内壁为倾斜结构,接液斗73固定端内壁上活动连接有偏转板731,偏转板731固定端和接液斗73固定端内壁通过扭簧732相连接,偏转板731活动端底部相邻处的接液斗73内壁上设置有缓冲挡块733,偏转板73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渐变式集污通道734,渐变式集污通道734靠近接液斗73底板一侧的侧壁间设置有吊绳735,吊绳735的外壁上贯穿设置有弹力震荡球736。
32.弹力震荡球736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凸刺,且接液斗73底板上端均匀设置有定位杆737,定位杆737的外壁上活动套接有移动盘738,移动盘738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分散拨片739,分散拨片739呈环形均匀分布于移动盘738外壁上。
33.具体的,承接渗沥液的接液斗73旋转对齐输液通道5进行废液投放时,下一个空载接液斗73对齐渗沥漏斗3底部出料筒,空载接液斗73在厌氧氨处理箱1内渗沥液进行氧化处理时积蓄新的渗沥液;接液斗73进行旋转轮次投放渗沥液时,投放完的接液斗73旋转至接料筒4外壁上排污斗14进口上方,沉淀污泥压迫偏转板731压缩扭簧732进行偏转,偏转板731倾斜悬置于排污斗14端口上方,沉淀污泥经弹力震荡球736分散后顺着偏转板731滑落至排污斗14内,通过排污斗14排出设备完成自动清理,避免垃圾渗沥液进行氧化处理时污泥沉淀积累在厌氧氨处理箱1内部,避免人工定期清理维护的麻烦,便捷实用。
34.为了更好的展示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湿垃圾放置于渗沥漏斗3内,垃圾中的废液渗沥出来进入接料筒4中,滴落在渗沥漏斗3底部出料筒相对应的接液斗73内,接液斗73承接满垃圾渗沥液后带动转筒71驱动固定轴72旋转,固定轴72旋转时弧面卡块76贴合挤压安装筒6内壁上弧面限位块61,弧面卡块76压缩弹性部件75收缩于安装槽74,促使弧面卡块76滑动至弧面限位块61下方;步骤二:接着承接渗沥液的接液斗73带动转筒71旋转至对齐接料筒4底部的输液通道5,转筒71旋转时利用传动杆8驱动第一皮带轮9配合传动皮带10带动第二皮带轮11旋转,第二皮带轮11通过连接杆12带动调节转盘137旋转,调节转盘137旋转时带动y型活动连杆136底部支杆向上移动,推动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分离连通输液通道5;步骤三:接液斗73内的渗沥液通过输液通道5投放至厌氧氨处理箱1中进行氧化处理,承接渗沥液的接液斗73旋转对齐输液通道5进行废液投放时,下一个空载接液斗73对齐渗沥漏斗3底部出料筒,空载接液斗73在厌氧氨处理箱1内渗沥液进行氧化处理时积蓄新的渗沥液;步骤四:厌氧氨处理箱1内渗沥液搅拌氧化反应完成后通过出液管16急速排出,排空后承接满的接液斗73再次带动转筒71旋转投放渗沥液,重复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三轮次进行渗沥液氧化处理,接液斗73承接渗沥液时,废液中的污泥通过偏转板731上的渐变式集污通道734沉淀到接液斗73底板上;
步骤五:接液斗73进行旋转轮次投放渗沥液时,投放完的接液斗73旋转至接料筒4外壁上排污斗14进口上方,沉淀污泥压迫偏转板731压缩扭簧732进行偏转,偏转板731倾斜悬置于排污斗14端口上方,沉淀污泥经弹力震荡球736分散后顺着偏转板731滑落至排污斗14内,通过排污斗14排出设备完成自动清理。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