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与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07:13: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包括厌氧氨处理箱(1)和设置于厌氧氨处理箱(1)顶部一端的支撑座(2),支撑座(2)的上端设置有渗沥漏斗(3),其特征在于:渗沥漏斗(3)底部出料筒连通有接料筒(4),接料筒(4)通过底部的输液通道(5)固定连接于厌氧氨处理箱(1)顶部,且接料筒(4)通过输液通道(5)与厌氧氨处理箱(1)相连通,接料筒(4)两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安装筒(6),安装筒(6)内部活动卡合有接料组件(7),接料组件(7)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8),传动杆(8)贯穿延伸至接料筒(4)的外部,且传动杆(8)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9),第一皮带轮(9)通过传动皮带(10)套接第二皮带轮(11),第二皮带轮(11)通过连接杆(12)贴合设置于厌氧氨处理箱(1)一侧的外壁上,连接杆(12)贯穿延伸至厌氧氨处理箱(1)内部,其末端与密封调节件(13)固定相连,密封调节件(13)设置于厌氧氨处理箱(1)顶板下端,且密封调节件(13)对应输液通道(5)底部端口设置;接料组件(7)包括转筒(71)和设置于转筒(71)两端外壁上的固定轴(72),转筒(71)通过固定轴(72)活动套接于安装筒(6)内,且悬置于接料筒(4)内腔,转筒(71)的外壁上均匀间隔设置有接液斗(73),固定轴(72)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杆(8),固定轴(72)的端头外壁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安装槽(74),安装槽(74)对应端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部件(75),弹性部件(75)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弧面卡块(76),安装筒(6)内壁上对应弧面卡块(76)处设置有弧面限位块(6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渗沥漏斗(3)底部出料筒设置于接料筒(4)弧面顶部一侧,且渗沥漏斗(3)底部出料筒对应接液斗(73)设置,接液斗(73)的设置数量与弧面卡块(76)的设置数量相同,弹性部件(75)保持正常舒张状态时,弧面卡块(76)的弧面端头延伸至安装槽(74)端口外部,其末端贴近安装筒(6)内壁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料筒(4)远离渗沥漏斗(3)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排污斗(14),排污斗(14)贴近设置于输液通道(5)的一侧,排污斗(14)的末端延伸至厌氧氨处理箱(1)外侧,且厌氧氨处理箱(1)远离排污斗(14)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15),排污斗(14)同侧的厌氧氨处理箱(1)外壁上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出液管(16),出液管(16)进口端设置电磁阀,电磁阀电连接厌氧氨处理箱(1)外壁上设置的控制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调节件(13)包括固定连接于厌氧氨处理箱(1)顶板下端两侧的安装竖板(131),安装竖板(131)对称分布于输液通道(5)底部端口两侧,且安装竖板(131)靠近输液通道(5)底部端口一侧的外壁上均匀平行设置有导向杆(132),导向杆(132)的外壁上活动贯穿设置有移动板(133),输液通道(5)底部两侧的移动板(133)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均贴合输液通道(5)底部端口设置,且移动板(133)相对侧壁间活动连接有y型活动连杆(136),y型活动连杆(136)底部支杆活动连接于调节转盘(137)的一侧外壁边沿处,调节转盘(137)另一侧外壁与连接杆(12)固定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板(133)和安装竖板(131)相对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磁石块(138),磁石块(138)同名磁极相对设置,且移动板(133)位于导向杆(132)的末端时,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相邻端相互扣合,且贴合封堵输液通道(5)底部端口,此时y型活动连杆(136)底部支
杆末端位于调节转盘(137)外壁的下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相邻端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密封插板(1341),密封插板(1341)的顶部均设置有薄层吸湿棉(1342),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相邻端的侧壁上对应密封插板(1341)处分别设置有扣合插槽(1343),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侧壁上的密封插板(1341)和扣合插槽(1343)相互交错设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板(134)靠近输液通道(5)底部端口一侧设置有安装套(1344),安装套(1344)靠近输液通道(5)底部端口一侧设置有伸缩弹性部(1345),安装套(1344)内部设置有充气管(1346),充气管(1346)一端与伸缩弹性部(1345)相连通,另一端贯穿延伸至第一密封板(134)端头侧壁上的扣合插槽(1343)内腔,且与压缩鼓气囊(1347)固定端相连通,压缩鼓气囊(1347)安装于扣合插槽(1343)对应端口的内壁上,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扣合时,压缩鼓气囊(1347)压缩充气伸缩弹性部(1345),伸缩弹性部(1345)平置延伸贴合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底部缝隙。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液斗(73)远离固定端一侧内壁为倾斜结构,接液斗(73)固定端内壁上活动连接有偏转板(731),偏转板(731)固定端和接液斗(73)固定端内壁通过扭簧(732)相连接,偏转板(731)活动端底部相邻处的接液斗(73)内壁上设置有缓冲挡块(733),偏转板(73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渐变式集污通道(734),渐变式集污通道(734)靠近接液斗(73)底板一侧的侧壁间设置有吊绳(735),吊绳(735)的外壁上贯穿设置有弹力震荡球(736)。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弹力震荡球(736)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凸刺,且接液斗(73)底板上端均匀设置有定位杆(737),定位杆(737)的外壁上活动套接有移动盘(738),移动盘(738)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分散拨片(739),分散拨片(739)呈环形均匀分布于移动盘(738)外壁上。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湿垃圾放置于渗沥漏斗(3)内,垃圾中的废液渗沥出来进入接料筒(4)中,滴落在渗沥漏斗(3)底部出料筒相对应的接液斗(73)内,接液斗(73)承接满垃圾渗沥液后带动转筒(71)驱动固定轴(72)旋转,固定轴(72)旋转时弧面卡块(76)贴合挤压安装筒(6)内壁上弧面限位块(61),弧面卡块(76)压缩弹性部件(75)收缩于安装槽(74),促使弧面卡块(76)滑动至弧面限位块(61)下方;s2:接着承接渗沥液的接液斗(73)带动转筒(71)旋转至对齐接料筒(4)底部的输液通道(5),转筒(71)旋转时利用传动杆(8)驱动第一皮带轮(9)配合传动皮带(10)带动第二皮带轮(11)旋转,第二皮带轮(11)通过连接杆(12)带动调节转盘(137)旋转,调节转盘(137)旋转时带动y型活动连杆(136)底部支杆向上移动,推动第一密封板(134)和第二密封板(135)分离连通输液通道(5);s3:接液斗(73)内的渗沥液通过输液通道(5)投放至厌氧氨处理箱(1)中进行氧化处理,承接渗沥液的接液斗(73)旋转对齐输液通道(5)进行废液投放时,下一个空载接液斗(73)对齐渗沥漏斗(3)底部出料筒,空载接液斗(73)在厌氧氨处理箱(1)内渗沥液进行氧化
处理时积蓄新的渗沥液;s4:厌氧氨处理箱(1)内渗沥液搅拌氧化反应完成后通过出液管(16)急速排出,排空后承接满的接液斗(73)再次带动转筒(71)旋转投放渗沥液,重复上述s1-s3步骤轮次进行渗沥液氧化处理,接液斗(73)承接渗沥液时,废液中的污泥通过偏转板(731)上的渐变式集污通道(734)沉淀到接液斗(73)底板上;s5:接液斗(73)进行旋转轮次投放渗沥液时,投放完的接液斗(73)旋转至接料筒(4)外壁上排污斗(14)进口上方,沉淀污泥压迫偏转板(731)压缩扭簧(732)进行偏转,偏转板(731)倾斜悬置于排污斗(14)端口上方,沉淀污泥经弹力震荡球(736)分散后顺着偏转板(731)滑落至排污斗(14)内,通过排污斗(14)排出设备完成自动清理。

技术总结
一种垃圾渗沥液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与工艺,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氧化处理装置先收集垃圾中渗沥出来的污水再进行氧化处理,比较浪费时间,不能直接有效的形成不间断的处理方式;以及氧化处理装置中易积累渗沥液中沉淀,设备定期进行清理较为麻烦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接料组件承接渗沥漏斗排出的渗沥液进行间歇旋转的同时,接料组件利用皮带轮传动以驱动密封调节件同步控制输液通道开启,利用接料组件的间歇旋转投放渗沥液进入厌氧氨处理箱进行氧化处理,并在接料组件旋转投放渗沥液后,在接液斗底部沉淀的废液沉淀倒扣滑落至排污斗中实现自动清理排除;本发明有利于对垃圾渗沥液进行快速有效处理,实现对废液沉淀物的自动清理。沉淀物的自动清理。沉淀物的自动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潘磊 徐悦 吕伟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开物创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1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