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动开启的防冲撞拒马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04:55: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冲撞拒马,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开启的防冲撞拒马装置。


背景技术:

2.一些学校、医院、军事机关和变电站等人员密集单位或重要机构设施开始在大门处增设拒马,以防范汽车冲撞等恐怖和暴力犯罪。
3.但目前的拒马底部多采用滑轮装置,这是为了方便人员移动拒马,但这也导致拒马不能牢固的固定在地面上,对于防范人员冲击或许还有些作用,但面对汽车以及重型卡车冲撞时,并不能起到有效拦截和迟滞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水平方向上有效固定的电动开启的防冲撞拒马装置。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开启的防冲撞拒马装置,包括拒马,所述拒马的端部通过金属旋转轴固定在预埋柱脚ⅰ上,所述预埋柱脚ⅰ通过金属圆环与限位肋固定拒马,所述预埋柱脚ⅰ通过预埋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所述拒马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两侧斜杆上连接有折叠伸缩臂,折叠伸缩臂另一端连接在电动马达上(电动马达可带动折叠伸缩臂伸展或收缩,从而关闭或开启拒马),电动马达固定在支撑杆上,支撑杆下端通过预埋柱脚ⅱ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支撑杆的下端设有支撑板,用于支撑达到最大开启状态时的拒马;所述拒马在道路中心侧的底部设有金属棒,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预埋有与金属棒配合的预埋钢套筒(预埋套筒内径略大于金属棒,金属棒在拒马关闭时可插入预埋钢套筒内),预埋钢套筒内安装有水平的隔板,为拒马提供竖向支撑。
6.进一步,所述拒马包括左拒马和右拒马,所述金属旋转轴设有两根,分两组分别连接左拒马的左侧端部和右拒马的右侧端部,所述金属棒设有四根,分两组分别位于左拒马的右侧端底部和右拒马的左侧端底部。
7.进一步,所述预埋柱脚ⅱ的四周设有加劲肋,为可能的水平撞击提供牢固的水平支撑。
8.进一步,所述拒马的材质为采用钢、合金钢、外涂防火涂料的碳纤维中的一种。
9.进一步,所述拒马的杆件为实心或空心的椭圆形或圆形或多边形截面。
10.进一步,所述电动马达带动折叠伸缩臂伸展或收缩,从而关闭或开启拒马。
11.进一步,所述金属旋转轴与预埋柱脚i上的金属圆环之间做磨光处理,减小彼此之间的摩擦系数。
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关闭状态时较为牢固和安全的拒马,四个预埋钢套筒和四个预埋柱脚可为拒马在水平向提供可靠的支撑,以阻挡和迟滞冲击的车辆,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拒马装置关闭状态下的立面布置图;图2为发明实施例在开启状态下的立面布置图;图3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b-b处的剖视图;图5为图1中c-c处的剖视图;图6为图1中d-d处的剖视图;图7为图5中e-e处的剖视图;图8为图4中金属旋转轴、金属圆环、预埋柱脚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金属旋转轴穿过金属圆环);图中:1-拒马,1-1
ꢀ‑
左拒马,1-2
ꢀ‑
右拒马,2-折叠伸缩臂,3-电动马达,4-金属旋转轴,5-预埋柱脚ⅰ,6-预埋钢套筒,7-金属棒,8-支撑杆,9-支撑板,10-预埋螺栓,11-沥青混凝土路面,12-混凝土基础, 13-预埋柱脚ⅱ,14-金属圆环,15-限位肋。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5.参照附图1-8,本实施例包括拒马1、折叠伸缩臂2、电动马达3、金属旋转轴4、预埋柱脚5、预埋钢套筒6、金属棒7、支撑杆8、支撑板9、预埋螺栓10,所述拒马1正立面采用刚性连接的三角形结构,详见图1。所述拒马1的横截面为刚性连接的三角形结构,详见图4、5。拒马1可采用钢或合金钢或外涂防火涂料的碳纤维或合金金属制作,其杆件可采用实心或空心的椭圆形或圆形或多边形截面。
16.所述拒马1通过金属旋转轴4固定在预埋柱脚ⅰ5上,预埋柱脚ⅰ5通过金属圆环14与限位肋15(限位肋15焊接在金属旋转轴4上)固定拒马1,其中,金属圆环14连接在预埋柱脚i上,预埋柱脚ⅰ5通过预埋螺栓10固定在混凝土基础12上,预埋柱脚ⅰ5四周设有加劲肋,为可能的水平撞击提供支撑;所述拒马1两侧斜杆上连接有折叠伸缩臂2,折叠伸缩臂2另一端连接在电动马达3上,电动马达3固定在支撑杆8上,支撑杆8下端通过预埋柱脚ⅱ13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预埋柱脚ⅱ13四周设有加劲肋;当警卫室值班人员按动开启按钮后,所述电动马达3带动折叠伸缩臂2折叠收缩,带动拒马1绕金属旋转轴4在金属圆环内转动,达到最大开启状态时拒马1落在了支撑杆8下端的支撑板9上,从而避免其自重对折叠伸缩臂2造成损害,此时通行道路打开,详见图2。
17.所述拒马1在道路中心侧安装有金属棒7,其在关闭状态时可插入预埋在沥青混凝土路面11以下的预埋钢套筒6内,预埋钢套筒6内一定深度安装有水平的隔板,可为拒马1在未开启状态下提供竖向支撑。所述预埋钢套筒6四周设有加劲肋,通过预埋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
18.所述拒马1包括左拒马1-1和右拒马1-2,所述金属旋转轴4设有两根,分两组分别连接左拒马1-1的左侧端部和右拒马1-2的右侧端部,所述金属棒7设有四根,分两组分别位于左拒马1-1的右侧端底部和右拒马1-2的左侧端底部。
19.所述预埋钢套筒6的套筒内径比金属棒7直径稍大一些,方便闭合状态时金属棒7的插入。当拒马1受到撞击时,拒马1发生较小变形后,金属棒7即与预埋钢套筒6的侧壁紧密
接触,在水平方向上,四个预埋钢套筒6和四个预埋柱脚5共同工作,为拒马1提供水平方向的支撑力,以抵御车辆或其他物体的冲击力。
20.所述电动开启的防冲撞拒马装置在使用时,操作步骤如下:(1)平时处于闭合状态,折叠伸缩臂2处于伸展状态,金属棒7插入预埋钢套筒6内,支撑于水平隔板上,详见图1。
21.(2)当有车辆或其他大型物体进出时,由警卫室安保人员进行核验,没有发现问题则按下开启按钮,电动马达3工作,带动折叠伸缩臂2折叠收缩,拒马1通过金属旋转轴4在金属圆环内旋转至开启状态,拒马1另一端靠在支撑杆8下端的支撑板9上,详见图2。
22.(3)当车辆进入后,由警卫室安保人员按动闭合按钮,电动马达3工作,带动折叠伸缩臂2伸展,推动拒马1回到闭合状态,详见图1。
23.本发明的预埋钢套筒6、预埋柱脚ⅰ5、预埋柱脚ⅱ13均通过预埋螺栓10固定在混凝土基础11上,混凝土基础11的尺寸及埋置深度应能抵御车辆撞击带来的上拔力,预埋钢套筒6和预埋柱脚ⅰ5、预埋柱脚ⅱ13以及拒马1的杆件、预埋钢套筒6、加劲肋截面大小及材质应能抵御车辆撞击力(即此时的冲击应力小于屈服应力)。
2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仍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25.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开启的防冲撞拒马装置,包括拒马,其特征在于:所述拒马的端部通过金属旋转轴固定在预埋柱脚ⅰ上,所述预埋柱脚ⅰ通过金属圆环与限位肋固定拒马,所述预埋柱脚ⅰ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所述拒马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两侧斜杆上连接有折叠伸缩臂,折叠伸缩臂另一端连接在电动马达上,电动马达固定在支撑杆上,支撑杆下端通过预埋柱脚ⅱ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支撑杆的下端设有支撑板,用于支撑达到最大开启状态时的拒马;所述拒马在道路中心侧的底部设有金属棒,在路面下预埋有与金属棒配合的预埋钢套筒,预埋钢套筒内安装有水平的隔板,为未开启状态的拒马提供竖向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开启的防冲撞拒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拒马包括左拒马和右拒马,所述金属旋转轴设有两根,分别连接左拒马的左侧端部和右拒马的右侧端部,所述金属棒设有四根,分两组分别位于左拒马的右侧端底部和右拒马的左侧端底部,且金属棒能插入预埋套筒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开启的防冲撞拒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柱脚ⅰ和预埋柱脚ⅱ以及预埋钢套筒的四周均设有加劲肋,为水平撞击提供支撑,所述预埋柱脚ⅰ和预埋柱脚ⅱ以及预埋钢套筒均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开启的防冲撞拒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拒马的材质为钢、合金钢、外涂防火涂料的碳纤维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开启的防冲撞拒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拒马的杆件为实心或空心的椭圆形或圆形或多边形截面。

技术总结
一种电动开启的防冲撞拒马装置,包括拒马,拒马的端部通过金属旋转轴固定在预埋柱脚Ⅰ上,预埋柱脚Ⅰ通过金属圆环与限位肋固定拒马,预埋柱脚Ⅰ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拒马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两侧斜杆上连接有折叠伸缩臂,折叠伸缩臂另一端连接在电动马达上,电动马达固定在支撑杆上,支撑杆下端通过预埋柱脚Ⅱ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支撑杆的下端设有支撑板;拒马在道路中心侧的底部设有金属棒,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预埋有与金属棒配合的预埋钢套筒,预埋钢套筒内安装有水平的隔板,为拒马提供竖向支撑。利用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在关闭状态时较为牢固和安全的拒马,阻挡和迟滞突发事件中的冲击车辆,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靠的安全保障。靠的安全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杨晗琦 邓鹏麒 何志刚 刘宏超 彭真 蒋灵通 余继兴 周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0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