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伏组件用网格状连接胶膜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04:32: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用网格状连接胶膜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2.光伏发电是一种绿色清洁能源,经过多年发展,高效和低成本是光伏技术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进一步降低光伏组件的成本和保证可靠性是光伏行业最重要的挑战。目前已量产的高效晶体硅电池主要为hj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技术、ibc(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叠瓦组件技术等,所有这些技术都在组件可靠性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其中主要是互连材料,例如银浆、银胶、粘合剂或焊接合金。但是这些焊接技术通常需要高温(》200℃),在温度不均时很容易出现热应力而产生电池片隐裂及破碎问题,同时在硅片薄型化趋势下电池片焊接产生的问题将更加凸显。且传统涂锡焊带的串联电阻会导致能量的损耗及焊带遮光导致电池光电效率降低。
3.中国专利cn101425546b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电电池的电极,其导线嵌入粘合层,粘合层复合在透明层上,虽然粘合层厚度低于导线厚度,但无法保证在光伏组件高温层压封装时粘合层不流动渗入到导线与电池片间隙,从而容易出现导线与电池片虚焊的问题。
4.中国专利cn103199127b/cn111816723公开了一种的透明导电膜,其解决了主栅线银浆遮光导致的光电转换效率降低的问题,但其使用了聚乙烯等透光率较低的聚合物材料,这同时会降低电池对光能的吸收。
5.中国专利cn104716061b公开了一种超声波焊接方法实现金属线在光伏电池表面焊接,其虽然大量减少了透明薄膜、粘结胶体、助焊剂和银浆的使用,但其使用的超声波焊接设备成本价格昂贵,且使用的超声波焊接技术容易出现高频振动,会对较脆的电池片造成隐裂甚至破碎,且超声波焊接设备成本较高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用网格状连接胶膜及光伏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中互连材料容易导致电池片隐裂的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用网格状连接胶膜,该网格状连接胶膜包括:胶膜膜体,具有网格状镂空结构,部分网格状镂空结构中的镂空格为穿透孔,穿透孔位于胶膜膜体长度1/2
±
10%处;至少一根导线,各导线沿胶膜膜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各导线在1/2
±
10%的长度处一一对应地穿过穿透孔以使各导线的一部分设置在胶膜膜体的一侧,且使各导线的另一部分设置在胶膜膜体的另一侧,各导线嵌入胶膜膜体,且嵌入深度为导线直径的1/3~2/3。
8.进一步地,上述胶膜膜体为克重在20~100g/m2之间的胶膜,胶膜膜体为拉西格流动值在1~30mm之间的胶膜。
9.进一步地,上述穿透孔位于一条直线上,且穿透孔所在直线与导线的夹角为90
°±5°

10.进一步地,上述镂空格的平行于胶膜延伸面的截面为矩形、三角形、圆形、六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1.进一步地,上述镂空格的平行于胶膜延伸面的截面面积为1mm2~100mm2。
12.进一步地,上述导线选自铜镍合金导线、铜锌合金导线、铜锡合金导线、铜导线、铝导线、银导线、金导线中的任意一种。
13.进一步地,上述导线的直径为0.02mm~0.5mm。
14.进一步地,上述导线的数量为3~20根。
15.进一步地,上述胶膜膜体为eva胶膜、poe胶膜pvb胶膜、pa胶膜、pe胶膜、pp胶膜、ema胶膜、emma胶膜、eaa胶膜、emaa胶膜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叠层胶膜。
1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包括:电池片单元,电池片单元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电池片,电池片具有副栅线;上述任一种的网格状连接胶膜,网格状连接胶膜的具有导线的表面设置电池片,导线与副栅线连接;汇流条,与网格状连接胶膜的导线连接;前层胶膜和背层胶膜,分别设置在网格状连接胶膜未设置有导线的表面上;前层玻璃,前层玻璃设置在前层胶膜远离电池片的表面上;背层支撑板,背层支撑板设置在背层胶膜远离电池片的表面上。
17.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网格状连接胶膜取代了常规电池片焊接技术,减少了高温焊接所产生的电池片隐裂风险,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去了银浆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尤其是采用穿透孔使导线穿透胶膜膜体后以更服帖的方式与膜体进行复合,进而更有效地缓解电池片隐裂的问题。采用网格镂空状同等面积能节省较多胶膜以降低产品成本,同时提高透光率,可减少金属导线与光伏电池之间虚焊。本技术的网格状连接胶膜有效利用了无主栅组件串接时无需精确对准的优点,并能兼容拼片等高密度组件技术,此外通过设置多根导线,降低了互连结构的内阻,使得互连结构的电阻造成的损耗可以大幅降低。另外,采用导线通常可以将入射到导线的太阳光再次反射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的使用率,降低了传统栅线对外电连接处遮光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了转换效率,减少了工序步骤与设备投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网格状连接胶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网格状连接胶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俯视图(其中未示出背层支撑板和前层玻璃);以及
23.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至11、对比例1至4的虚焊测试结果。
2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5.10、胶膜膜体;11、镂空格;20、导线;
26.01、背层支撑板;02、背层胶膜;03、网格状连接胶膜;04、电池片;05、前层胶膜;06、前层玻璃;07、汇流条。
具体实施方式
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28.如本技术背景技术所分析的,现有技术的互连材料容易导致电池片隐裂。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用网格状连接胶膜及光伏组件。
29.在本技术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用网格状连接胶膜,如图1和2所示,该网格状连接胶膜包括胶膜膜体10和至少一根导线20,胶膜膜体10具有网格状镂空结构,部分网格状镂空结构中的镂空格11为穿透孔,穿透孔位于胶膜膜体10长度1/2
±
10%处;各导线20沿胶膜膜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各导线20在1/2
±
10%的长度处一一对应地穿过穿透孔以使各导线20的一部分设置在胶膜膜体10的一侧,且使各导线的另一部分设置在胶膜膜体10的另一侧,各导线20嵌入胶膜膜体10,且嵌入深度为导线20直径的1/3~2/3。
30.本技术的网格状连接胶膜取代了常规电池片焊接技术,减少了高温焊接所产生的电池片隐裂风险,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去了银浆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尤其是采用穿透孔使导线20穿透胶膜膜体10后以更服帖的方式与膜体进行复合,进而更有效地缓解电池片隐裂的问题。采用网格镂空状同等面积能节省较多胶膜以降低产品成本,同时提高透光率,可减少金属导线20与光伏电池之间虚焊。本技术的网格状连接胶膜有效利用了无主栅组件串接时无需精确对准的优点,并能兼容拼片等高密度组件技术,此外通过设置多根导线20,降低了互连结构的内阻,使得互连结构的电阻造成的损耗可以大幅降低。另外,采用导线20通常可以将入射到导线20的太阳光再次反射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的使用率,降低了传统栅线对外电连接处遮光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了转换效率,减少了工序步骤与设备投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1.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上述胶膜膜体为克重在20~100g/m2之间的胶膜,胶膜膜体为拉西格流动值在1~30mm之间的胶膜,选择克重为20~100g/m2、拉西格流动值为1~30mm的胶膜作为胶膜膜体。既避免了克重过低会导致胶膜膜体强度过低无法有效成膜且存在层压时胶膜膜体嵌入导线底部造成虚焊;又避免了克重过大会增加成本,同时也会降低透光率造成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下降。同时,具有上述拉西格流动值的胶膜膜体,避免了拉西格流动值过低导致的电池片的隐裂,又避免了拉西格值过高导致的胶膜膜体渗入到导线与电池片间隙造成虚焊。
32.本技术的网格状连接胶膜中的作为穿透孔的镂空格可以在网格状镂空格的镂空格行中,也可以与镂空格行错位设置(如图1所示),当作为穿透孔的镂空格11可以在网格状镂空格的镂空格行中时,导线即可覆盖镂空格11,与镂空格11位置对应的导线部分裸露;当与镂空格行错位设置时,导线只需要通过穿透孔穿过胶膜膜体,而不会因为镂空格11的设置而使导线裸露。
33.本技术的网格状镂空结构的各镂空格11的相对位置关系有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胶膜共挤所用的压辊的表面花纹进行设计来形成相应的网格状镂空结构。为了减少
导线20穿透胶膜膜体10的穿透孔过度弯折导致的凸起,优选上述穿透孔位于一条直线上,且穿透孔所在直线与导线20的夹角为90
°±5°

34.上述镂空格11的截面形状可以有多种,比如镂空格11的平行于胶膜延伸面的截面为矩形、三角形、圆形、六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矩形、圆形或六边形,从而便于后续导线20穿过。
35.为了尽可能使光伏组件中的封装角膜和电池片粘结,并且在保证支持导线20的基础上减少对导线20的包裹,优选上述镂空格11的平行于胶膜延伸面的截面面积为1mm2~100mm2。
36.用于本技术的导线20可以采用光伏组件中互连常用的导线20,比如导线20选自铜镍合金导线、铜锌合金导线、铜锡合金导线、铜导线、铝导线、银导线、金导线中的任意一种。从而有利于后续与互连条的互连。
37.导线20直径越小对电池片的遮蔽越少,但是电阻越大且越容易被胶膜膜体10所掩盖,为了提高光伏组件的光接收效率、光电转换效率以及膜层粘结的稳定性,优选上述导线20的直径为0.02mm~0.5mm。基于上述同样考虑,优选上述导线20的数量为3~20根。
38.上述导线20的长度与胶膜膜体10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大于胶膜膜体的长度便于汇流。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胶膜为eva胶膜、poe胶膜pvb胶膜、pa胶膜、pe胶膜、pp胶膜、ema胶膜、emma胶膜、eaa胶膜、emaa胶膜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叠层胶膜。上述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oe(聚烯烃弹性体)、pvb(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a(聚酰胺)、pe(聚乙烯)、pp(聚丙烯)、ema(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a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ma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均为高透光率材料。
39.在本技术另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如图3所示,光伏组件包括电池片单元、上述任一种网格状连接胶膜03、汇流条07、前层胶膜05和背层胶膜02、前层玻璃06及背层支撑板01,电池片单元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电池片04,电池片04具有副栅线;网格状连接胶膜03的具有导线20的表面设置电池片04,导线20与副栅线连接;汇流条07与网格状连接胶膜03的导线20连接;前层胶膜05和背层胶膜02分别设置在网格状连接胶膜03未设置有导线20的表面上;前层玻璃06设置在前层胶膜05远离电池片04的表面上;背层支撑板01设置在背层胶膜02远离电池片04的表面上。
40.本技术的网格状连接胶膜取代了常规电池片焊接技术,减少了高温焊接所产生的电池片隐裂风险,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去了银浆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尤其是采用穿透孔使导线20穿透胶膜膜体10后以更服帖的方式与膜体进行复合,进而更有效地缓解电池片隐裂的问题。采用网格镂空状同等面积能节省较多胶膜以降低产品成本,同时提高透光率,可减少金属导线20与光伏电池之间虚焊。本技术的网格状连接胶膜有效利用了无主栅组件串接时无需精确对准的优点,并能兼容拼片等高密度组件技术,此外通过设置多根导线20,降低了互连结构的内阻,使得互连结构的电阻造成的损耗可以大幅降低。另外,采用导线20通常可以将入射到导线20的太阳光再次反射到太阳能电池片表面,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的使用率,降低了传统栅线对外电连接处遮光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了转换效率,减少了工序步骤与设备投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1.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42.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的连接胶膜原料如下:
43.来自cn110016170a的实施例5,组成如下:60份熔融指数为5g/10min的聚烯烃弹性体,牌号8200(dow),40份含有1.0%羟基的乙烯戊烯共聚物改性树脂,2.0份1,5-戊二磺酸,0.1份叔丁基过氧化碳酸-2-乙基己酯,0.02份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0.8份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0.5份分子筛,0.02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混合均匀得到树脂混合物1。
44.来自cn108517188a实施例3,组成如下:100质量份的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加入5质量份聚双烯二甘醇二丙烯基碳酸酯、1质量份的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5质量份的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0.5质量份的kh570、0.5质量份kh550,0.1质量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0.1质量份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混合均匀得到树脂混合物。
45.来自cn113698877a实施例5的第一封装胶膜,组成如下:100重量份熔指为3g/10min的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5重量份的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0.01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0.5重量份的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05重量份的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05重量份的甲基-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混合均匀得到树脂混合物3。
46.来自cn110016170a的实施例3,组成如下:80份熔融指数为30g/10min的聚烯烃弹性体,牌号c30070d(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20份含有2.0%异氰酸酯基的乙烯丁烯共聚物改性树脂,0.22份1,3-丙二醇,0.65份1,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0.6份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0.5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0.02份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醇,0.2份硫酸镁,混合均匀得到树脂混合物4。
47.来自cn110016170a的实施例4,组成如下:60份熔融指数为0.5g/10min的聚烯烃弹性体,牌号8150(dow),40份含有0.2%异氰酸酯基的乙烯和己烯共聚物改性树脂,0.30份1,4-丁二酸,0.35份1,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0.3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0.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005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0.2份氯化钙,混合均匀得到树脂混合物5。
48.实施例1
49.将上述树脂混合物1经挤出、流延、压花、网格状镂空处理、牵引、收卷制得网格状胶膜,控制该网格胶膜克重在70g/m2,拉西格流动值为12mm,单个镂空格面积为5mm2,镂空格形状为矩形,位于胶膜膜体长度1/2处的镂空格为穿透孔。使用直径为0.1mm的铜锌合金导线,共10根,穿过穿透孔,导线和穿透孔所在直线的夹角为90
°
,穿孔网格胶膜150℃热压3s成连接胶膜。
50.实施例2
51.将上述树脂混合物1经挤出、流延、压花、网格状镂空处理、牵引、收卷制得网格状胶膜,控制挤出速度使该网格胶膜克重在20g/m2,拉西格流动值为12mm,单个镂空格面积为100mm2,镂空格形状为矩形,位于胶膜膜体长度1/2处的镂空格为穿透孔。使用直径为0.5mm的铜锌合金导线,共10根,穿过穿透孔,导线和穿透孔所在直线的夹角为90
°
,穿孔网格胶膜150℃热压3s成连接胶膜。
52.实施例3
53.将上述树脂混合物1经挤出、流延、压花、网格状镂空处理、牵引、收卷制得网格状
胶膜,控制挤出速度使该网格胶膜克重在70g/m2,拉西格流动值为12mm,单个镂空格面积为5mm2,镂空格形状为矩形,位于胶膜膜体长度1/2处的镂空格为穿透孔。使用直径为0.1mm的铜锌合金导线,共10根,穿过穿透孔,导线和穿透孔所在直线的夹角为85
°
,穿孔网格胶膜150℃热压3s成连接胶膜。
54.实施例4
55.将上述树脂混合物1经挤出、流延、压花、网格状镂空处理、牵引、收卷制得网格状胶膜,控制挤出速度使该网格胶膜克重在70g/m2,拉西格流动值为12mm,单个镂空格面积为5mm2,镂空格形状为矩形,位于胶膜膜体长度1/2处的镂空格为穿透孔。使用直径为0.1mm的铜锌合金导线,共10根,穿过穿透孔,导线和穿透孔所在直线的夹角为90
°
,穿孔网格胶膜155℃热压3s成连接胶膜。
56.实施例5
57.将上述树脂混合物1经挤出、流延、压花、网格状镂空处理、牵引、收卷制得网格状胶膜,控制挤出速度使该网格胶膜克重在70g/m2,拉西格流动值为12mm,单个镂空格面积为5mm2,镂空格形状为矩形,位于胶膜膜体长度1/2处的镂空格为穿透孔。使用直径为0.1mm的铜锌合金导线,共10根,穿过穿透孔,导线和穿透孔所在直线的夹角为90
°
,穿孔网格胶膜160℃热压3s成连接胶膜。
58.实施例6
59.将上述树脂混合物1经挤出、流延、压花、网格状镂空处理、牵引、收卷制得网格状胶膜,控制挤出速度使该网格胶膜克重在70g/m2,拉西格流动值为12mm,单个镂空格面积为5mm2,镂空格形状为矩形,位于胶膜膜体长度1/2处的镂空格为穿透孔。使用直径为0.1mm的铜锌合金导线,共20根,穿过穿透孔,导线和穿透孔所在直线的夹角为90
°
,穿孔网格胶膜150℃热压3s成连接胶膜。
60.实施例7
61.将上述树脂混合物1经挤出、流延、压花、网格状镂空处理、牵引、收卷制得网格状胶膜,控制挤出速度使该网格胶膜克重在70g/m2,拉西格流动值为12mm,单个镂空格面积为5mm2,镂空格形状为矩形,位于胶膜膜体长度1/2处的镂空格为穿透孔。使用直径为0.1mm的铜锌合金导线,共3根,穿过穿透孔,导线和穿透孔所在直线的夹角为90
°
,穿孔网格胶膜150℃热压3s成连接胶膜。
62.实施例8
63.将上述树脂混合物1经挤出、流延、压花、网格状镂空处理、牵引、收卷制得网格状胶膜,控制挤出速度使该网格胶膜克重在100g/m2,拉西格流动值为12mm,单个镂空格面积为1mm2,镂空格形状为矩形,位于胶膜膜体长度1/2处的镂空格为穿透孔。使用直径为0.1mm的铜锌合金导线,共20根,穿过穿透孔,导线和穿透孔所在直线的夹角为90
°
,穿孔网格胶膜150℃热压3s成连接胶膜。
64.实施例9
65.将上述树脂混合物1经挤出、流延、压花、网格状镂空处理、牵引、收卷制得网格状胶膜,控制挤出速度使该网格胶膜克重在70g/m2,拉西格流动值为12mm,单个镂空格面积为5mm2,镂空格形状为圆形,位于胶膜膜体长度1/2处的镂空格为穿透孔。使用直径为0.1mm的铜锌合金导线,共10根,穿过穿透孔,导线和穿透孔所在直线的夹角为60
°
,穿孔网格胶膜
150℃热压3s成连接胶膜。
66.实施例10
67.将上述树脂混合物2经挤出、流延、压花、网格状镂空处理、牵引、收卷制得网格状胶膜,控制该网格胶膜克重在70g/m2,拉西格流动值为1mm,单个镂空格面积为5mm2,镂空格形状为矩形,位于胶膜膜体长度1/2处的镂空格为穿透孔。使用直径为0.1mm的铜锌合金导线,共10根,穿过穿透孔,导线和穿透孔所在直线的夹角为90
°
,穿孔网格胶膜150℃热压3s成连接胶膜。
68.实施例11
69.将上述树脂混合物3经挤出、流延、压花、网格状镂空处理、牵引、收卷制得网格状胶膜,控制该网格胶膜克重在70g/m2,拉西格流动值为30mm,单个镂空格面积为5mm2,镂空格形状为矩形,位于胶膜膜体长度1/2处的镂空格为穿透孔。使用直径为0.1mm的铜锌合金导线,共10根,穿过穿透孔,导线和穿透孔所在直线的夹角为90
°
,穿孔网格胶膜150℃热压3s成连接胶膜。
70.对比例1
71.将上述树脂混合物1经挤出、流延、镂空处理、牵引、收卷制得具有穿透孔的胶膜,控制该胶膜克重在200g/m2,拉西格流动值为12mm,单个穿透孔面积为5mm2,穿透孔形状为矩形,穿透孔位于胶膜膜体长度1/2处。使用直径为0.1mm的铜锌合金导线20,共10根,穿过穿透孔,导线20和穿透孔所在直线的夹角为90
°
,穿孔网格胶膜150℃热压3s成连接胶膜。
72.对比例2
73.将上述树脂混合物4经挤出、流延、镂空处理、牵引、收卷制得具有穿透孔的胶膜,控制该胶膜克重在70g/m2,拉西格流动值为100mm,单个穿透孔面积为5mm2,穿透孔形状为矩形,穿透孔位于胶膜膜体长度1/2处。使用直径为0.1mm的铜锌合金导线20,共10根,穿过穿透孔,导线20和穿透孔所在直线的夹角为90
°
,穿孔网格胶膜150℃热压3s成连接胶膜
74.对比例3
75.将上述树脂混合物5经挤出、流延、镂空处理、牵引、收卷制得具有穿透孔的胶膜,控制该胶膜克重在70g/m2,拉西格流动值为0.2mm,单个穿透孔面积为5mm2,穿透孔形状为矩形,穿透孔位于胶膜膜体长度1/2处。使用直径为0.1mm的铜锌合金导线20,共10根,穿过穿透孔,导线20和穿透孔所在直线的夹角为90
°
,穿孔网格胶膜150℃热压3s成连接胶膜
76.将上述各连接膜按照以下方式敷设制备光伏组件:
77.如图4将背层支撑板01(福斯特bec-301背板)、背层胶膜02poe(福斯特tf4胶膜)、实施例网格状连接胶膜03(导线20朝电池片)、4块长*宽为157mm*157mm规格厚度为180μmhjt无主栅电池片04、实施例网格状连接胶膜03(导线20朝电池片)、前层胶膜05poe(福斯特tf4胶膜)、前层玻璃06依次铺设,边缘导线20用汇流条07焊接引出,在150℃层压,层压时间为18min,进行功率和el测试。
78.透光率测试:连接膜样品(无导线20)在150℃层压,层压时间为18min后按gb/t29848测试。测试结果记录在表1中。
79.对比例4
80.将上述树脂混合物1经挤出、流延、压花、网格状镂空处理、牵引、收卷制得网格状胶膜,控制该网格胶膜克重在70g/m2,厚度为0.2mm,拉西格流动值为12mm,单个镂空格面积
为5mm2,镂空格形状为矩形。
81.裁取4张150mm*150mm规格网格胶膜,每张胶膜上间隔2.5cm铺设5根直径为0.1mm长度为145mm的铜锌合金导线20,一张网格膜导线朝上与另一张导线朝下网格胶膜层叠3mm,两张网格膜上的导线用低温合金镀层(熔点在120-160℃)互联,并在导线侧铺设157mm*157mm规格厚度为180μm hjt无主栅电池片(如专利cn 209822661 u图7),并列制作相同的层叠网格胶膜导线和电池片。
82.将背层支撑板(福斯特bec-301背板)、背层胶膜poe(福斯特tf4胶膜)、实施例或对比例连接膜(导线20朝电池片)、157mm*80mm半片晶硅电池片、实施例或对比例连接膜(导线20朝电池片)、前层胶膜poe(福斯特tf4胶膜)、前层玻璃依次铺设,边缘导线20用汇流条焊接引出,在150℃层压,层压时间为18min。然后进行功率和el隐裂测试。其中,虚焊测试结果见图5。
83.表1
84.[0085][0086]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87]
采用网格状连接胶膜取代了常规电池片焊接技术,减少了高温焊接所产生的电池片隐裂风险,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去了银浆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尤其是采用穿透孔使导线穿透胶膜膜体后以更服帖的方式与膜体进行复合,进而更有效地缓解电池片隐裂的问题。采用网格镂空状同等面积能节省较多胶膜以降低产品成本,同时提高透光率,可减少金属导线与光伏电池之间虚焊。本技术的网格状连接胶膜有效利用了无主栅组件串接时无需精确对准的优点,并能兼容拼片等高密度组件技术,此外通过设置多根导线,降低了互连结构的内阻,使得互连结构的电阻造成的损耗可以大幅降低。另外,采用导线通常可以将入射到导线的太阳光再次反射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的使用率,降低了传统栅线对外电连接处遮光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了转换效率,减少了工序步骤与设备投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8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