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美白抗衰老护肤乳液的自动化连续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15:53: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护肤乳液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美白抗衰老护肤乳液的自动化连续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2.黑色素是存在于每个人皮肤基底层的一种蛋白质,紫外线的照射会令黑色素产生变化,生成一种保护皮肤的物质,然后黑色素又经由细胞代谢的层层移动,到了肌肤表皮层,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色斑、肤色不匀及肤色暗淡等皮肤问题。
3.皮肤的衰老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可抵抗的生理现象和自然规律,在长期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情况下,受自然环境中各种物质的不断侵害,皮肤还会加速衰老。
4.在护肤过程中美白和抗衰老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根据社会需求研发出各种美白护肤的产品,美白抗衰老护肤乳液则为其中的一种,针对于美白抗衰老护肤乳液便需要相应的生产设备,生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原料粉碎的粉碎机,用于原料混合的混料罐,用于发酵原料的培养基,用于培养基控温和振荡的恒温振荡器,用于对发酵产物进行超声处理的超声仪,以及对发酵产物进行离心处理的设备,存储的设备,酶解的设备等。但是此类设备大多都是独立且分散的,物料的移动是需要人工参与搬运,工作量较大,且搬运耗费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若想要扩大生产产量,减少人工的工作量,便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生产设备进行设计形成完整的自动化连续生产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美白抗衰老护肤乳液的自动化连续生产系统。
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7.一种美白抗衰老护肤乳液的自动化连续生产系统,所述自动化连续生产系统由依次连接的原料配置系统、发酵系统、发酵液蛋白提取系统、发酵液酶解系统以及发酵酶输送系统构成,所述原料配置系统用于粉碎并混合原料形成发酵物后输送至发酵系统内,所述发酵系统用于接收发酵物并进行发酵及超声处理,发酵产物超声处理后输送至发酵液蛋白提取系统,所述发酵液蛋白提取系统用于接收发酵产物并离心处理获得发酵清液,且借以沉淀法从发酵清液中获得沉淀物并将沉淀物输送至发酵液酶解系统,所述发酵液酶解系统用于接收沉淀物并对该沉淀物酶解处理,所述发酵酶输送系统用于酶的活化培养及接种至各系统中,也用于反应试剂的存储及输送。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原料配置系统包括:
9.多个高速粉碎机以及与多个高速粉碎机输出端连接的原料输送管道;
10.与原料输送管道输出端连接的灭菌混料罐并于灭菌混料罐上设置发酵物输送管道。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发酵系统包括:
12.与发酵物输送管道输出端连接的初次发酵恒温振荡器,所述初次发酵恒温振荡器内部设置有盛放发酵物的第一腔室并于该腔室上设置第一输送管道;
13.用于控温和振荡的再次发酵恒温振荡器,所述再次发酵恒温振荡器内部设置有盛放发酵物的第二腔室并于该腔室上设置第二输送管道;
14.与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输出端连接的超声仪并于超声仪上设置第三输送管道。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发酵液蛋白提取系统包括:
16.与第三输送管道其中一个输出端连接的离心机并于离心机上设置清液输送管道;
17.与清液输送管道输出端连接的沉淀室并于沉淀室上设置沉淀物输送管道。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发酵液酶解系统包括与沉淀物输送管道输出端连接的酶解箱。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发酵酶输送系统包括用于活化培养不同发酵酶及存储反应剂的培养箱以及设置在培养箱输出端的第一接种管道、第二接种管道、第三接种管道和第四接种管道,所述第一接种管道、第二接种管道、第三接种管道或第四接种管道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腔室、第二腔室、沉淀室或酶解箱。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1.本实用新型通过原料配置系统将原料进行粉碎、混合及灭菌处理,通过发酵系统进行两次发酵并于每次发酵后将发酵产物进行超声处理,通过发酵液蛋白提取系统对发酵后产生的发酵清液进行离心提取,并借以沉淀法从发酵清液中获得沉淀物,而后将沉淀物在酶解箱内部进行进一步酶解,发酵酶输送系统是用于酶的活化培养及接种至各个系统中,自动化程度高,形成流水线式生产线,提高产品产量。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流程图。
24.图中:1、高速粉碎机;2、灭菌混料罐;3、初次发酵恒温振荡器;4、超声仪;5、再次发酵恒温振荡器;6、离心机;7、沉淀室;8、酶解箱;9、第一接种管道;10、第二接种管道;11、第三接种管道;12、第四接种管道;13、培养箱。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2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美白抗衰老护肤乳液的自动化连续生产系统,所述自动化连续生产系统由依次连接的原料配置系统、发酵系统、发酵液蛋白提取系统、发酵液酶解系统以及发酵酶输送系统构成,所述原料配置系统用于粉碎并混合原料形成发酵物后输送至发酵系统内,所述发酵系统用于接收发酵物并进行发酵及超声处理,发酵产物超声处理后输送至发酵液蛋白提取系统,所述发酵液蛋白提取系统用于接收发酵产物并离心处理获得发酵清液,且借以沉淀法从发酵清液中获得沉淀物并将沉淀物输送至发酵液酶解系统,所
述发酵液酶解系统用于接收沉淀物并对该沉淀物酶解处理,所述发酵酶输送系统用于酶的活化培养及接种至各系统中,也用于反应试剂的存储及输送。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原料配置系统包括:
28.多个高速粉碎机1以及与多个高速粉碎机1输出端连接的原料输送管道,多个高速粉碎机1是用于粉碎不同原料的,粉碎后也便于分类存储不同原料,粉碎后的原料通过原料输送管道输送至灭菌混料罐2;
29.与原料输送管道输出端连接的灭菌混料罐2并于灭菌混料罐2上设置发酵物输送管道,多种原料在灭菌混料罐2内汇集,然后通过灭菌混料罐2对多种原料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好的原料存储在灭菌混料罐2内部,而后通过发酵物输送管道输送至初次发酵恒温振荡器3内部的第一腔室。
30.需要说明的是,在灭菌混料罐2内部应具备灭菌消毒的结构,在混合原料的同时可以对原料进行灭菌消毒,以便于后续发酵处理。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酵系统包括:
32.与发酵物输送管道输出端连接的初次发酵恒温振荡器3,所述初次发酵恒温振荡器3内部设置有盛放发酵物的第一腔室并于该腔室上设置第一输送管道,通过发酵物输送管道将发酵物输送到第一腔室内部,在发酵的过程中通过初次发酵恒温振荡器3对第一腔室进行控温和振荡,以便于更好地发酵,发酵后的产物通过第一输送管道输送至超声仪4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在每次发酵前都须对第一腔室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33.用于控温和振荡的再次发酵恒温振荡器5,所述再次发酵恒温振荡器5内部设置有盛放发酵物的第二腔室并于该腔室上设置第二输送管道,第二腔室是用于发酵物再次发酵的场所,在再次发酵的过程中通过再次发酵恒温振荡器5对第二腔室进行控温和振荡,以便于更好地发酵,且输送至第二腔室的发酵物是在第一腔室发酵后再经超声仪4超声处理的发酵物,再次发酵后的产物通过第二输送管道输送至超声仪4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在每次发酵前都须对第二腔室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34.与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输出端连接的超声仪4并于超声仪4上设置第三输送管道,超声仪4的作用是对发酵物进行超声处理,第三输送管道的作用是输送第一次超声处理的发酵物至再次发酵恒温振荡器5内部,输送第二次超声处理的发酵物至离心机6内部,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设置阀门进行控制输送方向。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酵液蛋白提取系统包括:
36.与第三输送管道其中一个输出端连接的离心机6并于离心机6上设置清液输送管道,离心机6是对再次发酵后的发酵产物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处理后会出现分层,取发酵清液通过清液输送管道输送至沉淀室7内备用,杂质排出即可;
37.与清液输送管道输出端连接的沉淀室7并于沉淀室7上设置沉淀物输送管道,发酵清液在沉淀室7内通过与硫酸铵反应析出蛋白质形成沉淀,再通过沉淀物输送管道将蛋白质输送至酶解箱8内,其余液体排出即可。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酵液酶解系统包括与沉淀物输送管道输出端连接的酶解箱8,在酶解箱8内部可对蛋白质进行酶解反应以制备发酵多肽。
39.优选的,发酵酶输送系统包括用于活化培养不同发酵酶及存储反应剂的培养箱13以及设置在培养箱13输出端的第一接种管道9、第二接种管道10、第三接种管道11和第四接
种管道12,所述第一接种管道9、第二接种管道10、第三接种管道11或第四接种管道1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腔室、第二腔室、沉淀室7或酶解箱8,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至沉淀室7内部的为硫酸铵。
40.实施方式具体为:不同原料分别存储至不同的高速粉碎机1内部,利用高速粉碎机1对原料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原料按生产需求进行输送至灭菌混料罐2内部充分混合,混合时须对原料灭菌消毒,然后将该发酵物输送至初次发酵恒温振荡器3中的第一腔室内进行发酵,发酵后的发酵物输送至超声仪4内部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后的发酵物输送至再次发酵恒温振荡器5内部进行再次发酵,再次发酵后的发酵物输送至超声仪4内部进行再次超声处理,再次超声处理后的发酵物输送至离心机6内部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处理后的发酵清液输送至沉淀室7内部备用,在沉淀室7内部注入硫酸铵,此时发酵清液与硫酸铵反应析出蛋白质沉淀,而后将沉淀的蛋白质输送至酶解箱8内部进行酶解反应获得发酵多肽,发酵酶输送系统是用于酶的活化培养及接种至各个系统中,也具有存储反应试剂的作用,以此形成连贯性的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产量。
4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