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均匀上印油的印章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10:35: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盖印时需要在印面上蘸印油的印章,特别是一种自动均匀上印油的印章。


背景技术:

2.传统印章在盖印时一般需要在印面上蘸印泥或印油,所以必须配套有印泥或印油盒,使用上不方便,印泥或印油还容易弄脏人手或台面;由于传统印章的印面上蘸印泥或印油很难做到均匀,所以盖出的印迹经常出现不完整、不清晰、不漂亮的问题。
3.中国专利第98233914.3号公开的一种自动翻转印章,结构包括印章壳、置于其内的中心架以及压缩在两者之间的弹簧,在印章壳两侧立壁上有双锁定机构,在中心架平行于印章壳两侧立壁的另两侧面上各有三道锁定槽,而在其端头垂直于上述平面的两侧则各有一个凹入部或凸起物,中心架两侧立壁各有一条中间部位向一侧弯曲的槽及推动印章自动翻转的向内凸起物;还有套装在中心架的另一端头与印章壳借止口啮合的密封底盖。当使用人向下压动印章,中心架向上移动,印章固定杆滑动至中心架两侧立壁上的槽中间弯曲部位时,位于印章两侧壁槽内的中心架凸起物象曲柄机构一样推动印章翻转,印章面向下印在目标物上。当印章壳被松开时,中心架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印章面翻转向上压在中心架上部印油盒内的印油垫上,为下一次工作做沾油准备。这一方案的翻转印由于内部自带有印油盒,所以能够解决盖印必须配套有印泥或印油盒,造成使用不便,印泥或印油容易弄脏人手或台面的问题,但是蘸印油的方式跟传统印章基本相同,所以并没有解决附着在印面上的印油难以做到均匀,盖出的印迹会经常出现不完整、不清晰、不漂亮的问题。
4.中国专利201810942759.x号公开的一种财务会计用盖章器,结构包括印章加持架、固定支架、按压架和印油盒,所述印章加持架为u型槽结构,所述印章加持架在u型槽的底部外侧沿u型槽长度方向设置有燕尾榫,所述固定支架沿长度方向开有与燕尾榫配合的燕尾槽,所述燕尾榫在远离u型槽一侧设置有弹簧挡块,所述弹簧挡块设置在燕尾榫上远离加持印章一端,所述燕尾槽底部有与弹簧挡块相适应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中靠近加持印章一端设置有弹簧限位块,所述弹簧槽中设置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使印章加持架和固定支架在不受力时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所述u型槽的一侧设置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在靠近u型槽侧壁一侧垂直于侧壁方向转动连接有多个紧固钉,所述紧固钉u型槽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支架靠近加持印章一端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轴线方向与燕尾槽轴线方向垂直,所述收纳槽开口方向与燕尾槽一致,所述印油盒与收纳槽滑动配合,所述印油盒靠近印章一侧设置有用于向印章上涂抹印油的滚轮,所述印油盒中设置有用于储存印油的海绵,所述海绵与滚轮相接触,所述印油盒两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限制印油盒沿收纳槽长度方向的移动,所述两限位板内侧对称设置有滑动块,所述固定支架两侧面上对称设置有垂直于固定支架长度方向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两端设置有限制滑动块移动的止动块,所述印油盒与收纳槽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簧,所述按压架为u型结构,所述按压架的两侧板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固定支架两侧面上对称设置有平行于固定支架长度方向的导
向槽,所述按压架u型结构的两侧板上为避让紧固钉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按压架为u型结构的底部为避让固定支架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按压架的u型结构两侧板端部设置有平面凸轮,所述限位板远离印油盒的端部设置有与平面凸轮相配合的顶杆,所述平面凸轮在按压架向印油盒方向移动时会通过推动顶杆带动印油盒向收纳槽底部方向移动。这一方案由于自带有印油盒,并通过滚轮将印油盒内的印油转印到印面上,所以似乎能够解决将印油较均匀附着到印面上的问题,但是由于上印油的滚轮必须从印油盒上的海绵蘸取印油,阻力较大会造成滚轮的有效滚动不良,影响到上印油的均匀性差,依然会存在印迹不完整、不清晰、不漂亮的问题,而且结构复杂繁琐,将造成价格高、体积大、不便于携带和收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滚轮上印油的均匀性差,存在印迹不完整、不清晰、不漂亮,而且结构复杂、价格高、体积大、不便于携带和收藏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动均匀上印油的印章,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均匀上印油的印章,包括壳体、印座、印体、手柄、回位弹簧,其中所述印座处于壳体内,所述印座由其顶部滑杆滑动配合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顶部滑杆伸出于所述壳体的顶部筒体内,所述印体安装固定在所述印座内且所述印体的印面露出所述印座的底侧,所述手柄套设并滑动配合在所述顶部筒体外侧,所述回位弹簧处于所述顶部筒体和所述手柄内且是一头顶着所述顶部筒体、其另一头顶着所述手柄,其特征是:所述印座的外侧部安装有一个含印油滚筒上印油机构,所述含印油滚筒上印油机构包括处于所述壳体内壁上作竖向延伸的齿条、由齿轮轴转动配合在所述印座外侧部一侧上且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固定在齿轮轴上的第一带轮、由带轮轴转动配合在所述印座外侧部另一侧上的第二带轮、套设配合在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的传动带、固定在所述传动带下侧段底面的滚筒架和转动配合在所述滚筒架上的含印油滚筒,所述传动带的下侧段底面高于所述印面,在所述印座向下运动过程,所述含印油滚筒接触并滚过所述印面后,所述含印油滚筒连同所述滚筒架随所述传动带运动上升至高于所述印面的位置。
7.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印座可以为矩形圈截面形状,其空腔内安装着所述印体,其右外侧壁上转动配合着所述齿轮轴,其左外侧壁上转动配合着所述带轮轴。
8.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齿轮轴上在所述印座的前外侧和后外侧处,可以分别安装有前第一带轮和后第一带轮,所述带轮轴上在所述印座前外侧和后外侧处,可以分别安装有前第二带轮和后第二带轮,所述前第一带轮和前第二带轮上套设配合有第一传动带,所述后第一带轮和后第二带轮上套设配合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下侧段底面上固定有前滚筒架,所述第二传动带下侧段底面上固定有后滚筒架,所述含印油滚筒由其两端轴头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前滚筒架和后滚筒架上、且处于所述印座下方位置。
9.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壁上的齿条可以包括有前侧齿条和后侧齿条,所述齿轮轴上可以安装有分别与所述前侧齿条和后侧齿条啮合的前齿轮和后齿轮。采用前、后侧齿条和前、后齿轮来驱动含印油滚筒,可以使含印油滚筒运动过程前后受力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含印油滚筒向印面上印油的均匀性。
10.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前齿轮或后齿轮均可以由一个齿轮或二个以上相互啮合的齿
轮构成。
11.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前齿轮可以由与所述前侧齿条啮合的前主动齿轮和与所述前主动齿轮啮合的前被动齿轮构成,所述后齿轮可以由与所述后侧齿条啮合的后主动齿轮和与所述后主动齿轮啮合的后被动齿轮构成,所述齿轮轴由安装固定所述前主动齿轮和后主动齿轮的主动齿轮轴以及安装固定所述前被动齿轮和后被动齿轮的被动齿轮轴构成,所述前第一带轮和后第一带轮安装固定在所述被动齿轮轴上。
12.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均可以采用同步带,所述前第一带轮、后第一带轮、前第二带轮和后第二带轮均可以相应采用同步带轮。
13.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上可以在所述第二带轮所在一侧的下部开口处开有一个缺口,使得所述含印油滚筒连同所述滚筒架随所述传动带运动上升至高于所述印面的位置时,让所述含印油滚筒连同所述滚筒架露出壳体,这样可以在所述壳体比较紧凑时也不会阻碍所述含印油滚筒连同所述滚筒架的上升。
14.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下部开口上可以设有能够打开的印章盖。
15.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手柄内可以设有二根钩杆,所述钩杆与所述印座的顶部滑杆上的钩槽配合,使得所述手柄与所述印座安装固定在一起。
16.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含印油滚筒的结构可以是一个有密闭中空腔的筒体,其筒面覆盖有一个可从密闭中空腔渗透出印油的微孔材料层,其中空腔内储存有印油,筒体侧部可以设有小加油孔;所述含印油滚筒的结构也可以是一个实芯的微孔材料圆辊,微孔材料内储存有印油。
17.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左、右、前、后位置都是基于将印章设定为某一摆放方向而确定,当印章的摆放方向改变,所述的左、右、前、后位置将随之改变,但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这种改变属于上述技术方案的相同或完全等同的方案。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是由于含印油滚筒自身可以提供印油,不用到别处蘸取印油,且由传动带和滚筒架控制其运动,在接触到印面时其滚动效能十分理想,所以向印面上印油的均匀性好,保证了盖出的印迹完整、清晰、漂亮;二是采用自供印油的含印油滚筒,所以不用再设有印油盒,简化了结构,可使印章体积较小;三是含印油滚筒上印油机构设置在印座的外侧部,随印座上下运动,有效简化整体结构,印章体积可较小;四是让含印油滚筒处于印座下方,可方便且直接对印面滚压上印油,上完印油后含印油滚筒连同滚筒架随传动带运动上升到高于印面的位置,不会妨碍印面的盖印,这是一个申请人自创的巧妙且实用结构;五是本实用新型的印章具有印迹漂亮、结构简单、体积小、造价低、携带和收藏方便等优点。
19.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纵剖示意图。
21.图2是图1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22.图3是图1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23.图4是图1打开印章盖后处于盖印状态的示意图。
24.图中:1、壳体;2、印座;3、印体;4、手柄;5、回位弹簧;6、顶部滑杆;7、顶部筒体;8、
印面;9、齿条(前侧齿条);10、齿轮(前齿轮、前主动齿轮);11、第一带轮(前第一带轮);12、第二带轮(前第二带轮);13、传动带(第一传动带);14、滚筒架(前滚筒架);15、含印油滚筒;16、传动带的下侧段底面;17、齿轮轴(主动齿轮轴);18、齿轮轴(被动齿轮轴);19、带轮轴;20、第二传动带;21、后滚筒架;22、后侧齿条;23、前被动齿轮;24、缺口;25、下部开口;26、印章盖;27、钩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参照图1~图4,本自动均匀上印油的印章,包括壳体1、印座2、印体3、手柄4、回位弹簧5,其中所述印座2处于壳体1内,所述印座2由其顶部滑杆6滑动配合在所述壳体1上、且所述顶部滑杆6伸出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筒体7内,所述印体3安装固定在所述印座2内且所述印体3的印面8露出所述印座2的底侧,所述手柄4套设并滑动配合在所述顶部筒体7外侧,所述回位弹簧5处于所述顶部筒体7和所述手柄4内且是一头顶着所述顶部筒体7、其另一头顶着所述手柄4,其特征是:所述印座2的外侧部安装有一个含印油滚筒上印油机构,所述含印油滚筒上印油机构包括处于所述壳体1内壁上作竖向延伸的齿条9、由齿轮轴转动配合在所述印座2外侧部一侧上且与所述齿条9啮合的齿轮10、固定在所述齿轮轴上的第一带轮11、由带轮轴转动配合在所述印座2外侧部另一侧上的第二带轮12、套设配合在所述第一带轮11和第二带轮12上的传动带13、固定在所述传动带13下侧段底面的滚筒架14和转动配合在所述滚筒架14上的含印油滚筒15,所述传动带13的下侧段底面16高于所述印面8,在所述印座2向下运动过程,所述含印油滚筒15接触并滚过所述印面8后,所述含印油滚筒15连同所述滚筒架14随所述传动带13运动上升至高于所述印面8的位置。
26.另外,所述印座4为矩形圈截面形状,其空腔内安装固定着所述印体3,其右外侧壁上转动配合着齿轮轴17和18,其左外侧壁上转动配合着带轮轴19。
27.所述齿轮轴18上在所述印座2的前外侧和后外侧处,分别安装有前第一带轮11和后第一带轮(未示出),所述带轮轴19上在所述印座2前外侧和后外侧处,分别安装有前第二带轮12和后第二带轮(未示出),所述前第一带轮11和前第二带轮12上套设配合有第一传动带13,所述后第一带轮和后第二带轮上套设配合有第二传动带20,所述第一传动带13下侧段底面上固定有前滚筒架14,所述第二传动带20下侧段底面上固定有后滚筒架21,所述含印油滚筒15由其两端轴头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前滚筒架14和后滚筒架21上、且处于所述印座2下方位置。
28.所述壳体1内壁上的齿条9包括有前侧齿条9和后侧齿条22,所述齿轮轴17上可以安装有分别与所述前侧齿条9和后侧齿条22啮合的前齿轮10和后齿轮(未示出)。
29.所述前齿轮10或后齿轮均是由二个相互啮合的齿轮。
30.所述前齿轮11由与所述前侧齿条9啮合的前主动齿轮11和与所述前主动齿轮11啮合的前被动齿轮23构成,所述后齿轮由与所述后侧齿条22啮合的后主动齿轮(未示出)和与所述后主动齿轮啮合的后被动齿轮(未示出)构成,所述齿轮轴由安装固定所述前主动齿轮11和后主动齿轮的主动齿轮轴17以及安装固定所述前被动齿轮23和后被动齿轮的被动齿轮轴18构成,所述前第一带轮11和后第一带轮安装固定在所述被动齿轮轴18上。
31.所述第一传动带13和第二传动带20均采用同步带,所述前第一带轮11、后第一带轮、前第二带轮12和后第二带轮均相应采用同步带轮。
32.所述壳体1上在所述第二带轮12所在一侧的下部开口处开有一个缺口24,使得所述含印油滚筒15连同所述前滚筒架14和后滚筒架21随所述传动带运动上升至高于所述印面8的位置时,让所述含印油滚筒15连同所述前滚筒架14和后滚筒架21露出壳体1,这样可以在所述壳体1比较紧凑时也不会阻碍所述含印油滚筒15连同所述前滚筒架14和后滚筒架21的上升。
33.所述壳体1的下部开口25上设有能够打开的印章盖26。
34.所述手柄5内设有二根钩杆27,所述钩杆27与所述印座2的顶部滑杆6上的钩槽卡紧,使得所述手柄5与所述印座2固定在一起。
35.盖印时,就图1状态,打开所述印章盖26,将所述壳体1的下部开口25放在待盖印的文书上,往下按压所述手柄4,所述手柄4压缩所述回位弹簧5并通过所述钩脚27和顶部滑杆6驱动所述印座2往下运动,这时所述前主动齿轮10和后主动齿轮分别在所述前侧齿条9和后侧齿条22上滚动,分别驱动所述前被动齿轮23和后被动齿轮同步转动,再通过所述被动齿轮轴18驱动所述前第一带轮11和后第一带轮同步转动,然后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带13和第二传动带20带动所述含印油滚筒15从右往左运动,当所述含印油滚筒15与所述印面8接触并滚过所述印面8时,便在所述印面8上均匀涂上一层印油,然后所述含印油滚筒15连同所述前滚筒架14和后滚筒架21随所述第一传动带13和第二传动带20运动上升至高于所述印面8的位置,这时所述含印油滚筒15连同所述前滚筒架14和后滚筒架21在缺口24处露出壳体1,即成图4状态,这样所述含印油滚筒15连同所述前滚筒架14和后滚筒架21就不会妨碍所述印面8与待盖印的文书接触,随后所述印面就与待盖印的文书接触而完成盖印;盖印完成后,放松所述手柄5,在所述回位弹簧5作用下,所述印座2往上运动,印章便恢复到图1状态。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